OpenStack波士頓峰會:第二代私有云如何理解?

雲計算 OpenStack 美國 軟件 科技雲觀察 2017-05-10
OpenStack波士頓峰會:第二代私有云如何理解?

美國東部時間5月8日OpenStack2017波士頓峰會正式開幕,第二代私有云的概念恐怕是峰會第一天最大亮點。

OpenStack波士頓峰會:第二代私有云如何理解?

在過去一年,全球OpenStack的部署數量增加了44%,有50%的財富100強企業正在使用OpenStack,這一雲計算基礎設施項目如今已經匯聚了全球160個國家的超過70000名開發者,並在超過78個國家和地區被用於商用,管理者超過500萬個處理器核心。

在過去的雲計算項目歷史上(恐怕也包括大數據),從未有任何一個開源項目獲得如此大的成功,OpenStack基金會執行董事Jonathan Bryce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8日開幕的OpenStack 2017波士頓峰會上表示:“OpenStack當前已經度過了技術開發和拓展的階段,正快速進入全球各種類型的企業,可以說,OpenStack進入了用戶應用的階段。”

換句話說,OpenStack不再是一個技術開發階段的β產品,而是一個成熟的“正式發行版”。

1

OpenStack正面臨全新競爭

在私有云(特別是開源解決方案)市場,OpenStack看起來已經沒有什麼競爭對手,隨著CloudStack的逐漸式微以及多個曾經想挑戰OpenStack的開發項目的失敗,OpenStack在私有云市場的(同類產品的)競爭壓力正日漸減少,換句話說,同類型的產品基本上都已經被OpenStack打敗了。

但對於這一主流被用於私有云的開源項目來說,競爭,甚至是生存的壓力卻並未因此減少,雖然不再有同類產品的競爭,但OpenStack或許正面臨全新層面的競爭和生存壓力。2016年8月底舉行的VMworld 2016上,VMware公司CEO 帕特·基辛格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

至2021年,全球IT工作負載將有30%運行在公有云上,20%運行在私有云上,50%運行在傳統架構上。

到2030年,全球將有52%的IT工作負載運行在公有云上,29%運行在私有云上,而19%運行在傳統架構上。換句話說,至2030年,公有云將對行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長期以來,OpenStack被視作企業構建私有云的最佳開源解決方案,在公有云市場,它的市場表現和客戶接受度長期處於較低的水平,同樣是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

2016年運行OpenStack的雲服務中有19%是公有云,但在2017年,這一數字史無前例的下降到了12%,在OpenStack的行業使用情況調查中,只有5%的行業用戶屬於公有云/託管雲服務提供商。

另一方面,公有云服務提供商在技術產品化和產品商業化上的進展看起來更快。

2015年,AWS推出Amazon EC2 Container Service(亞馬遜EC2容器服務)提供高性能的容器管理服務,提供了一個集群和編排的層,用來控制主機上的容器部署,以及部署之後的集群內的容器的生命週期管理,但直到2016年底-2017年初,OpenStack社區才擁有一個清晰和強壯的容器管理支持策略(路線圖),2017年上半年,Kubernetes才呈現出基本成為主流的態勢,但即使是這樣,它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在47%,自建、OpenShift、Swarm甚至是CloudFoundry都對這一路線圖的“暫時勝出者”都存在實質性的威脅。

這是一個多雲(Multi-Cloud)的世界,OpenStack確實是其中越來越重要的產品組合及開源項目,但隨著企業組織在雲計算服務選擇上越來越成熟,將更多的工作負載放在雲計算服務上,OpenStack所面臨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大,無論是OpenStack還是OpenStack基金會,必須做點兒什麼。

2

拐點:第二代私有云時代

“我們現在正處於雲計算的重要轉折點上。”Jonathan Bryce在演講中強調,“企業組織對雲上的工作負載瞭解越來越深刻,他們需要新的、與眾不同的雲平臺支持工作負載和業務創新。”

OpenStack波士頓峰會:第二代私有云如何理解?

他認為,這個雲計算上的重要轉折點就是“(OpenStack為代表的)第二代私有云”,並將第二代私有云定位為“天生是為了Hyper Scale數據中心設計的雲服務”。

第一代私有云以“增強的虛擬化技術為代表,關鍵的技術是VMware、CloudStack,當然也包括OpenStack。但第一代私有云的共同特徵是:

技術不完全成熟,需要大量的技術資源支持;

同時,這些私有云主要被技術型公司所使用(比如PayPal);

想在第一代私有云中取得成功,第一要依靠複雜的工程技術,第二則需要天才(的工程天賦)。

Jonathan Bryce甚至說,想要在第一代是私有云上獲得成功,還需要好運氣。

而以OpenStack為代表的第二代私有云不僅僅虛擬化了服務器,它提供虛擬網絡、虛擬存儲、容器和裸金屬的全部支持,OpenStack、CloudFoundry、Kubernetes和Mesos作為關鍵技術,可以讓小型企業或組織機構很好地部署和管理,同時以很低的成本支持小規模的業務擴展。它們的共同特徵是:

第二代私有云“成本更低、能做的更多,它有成熟的技術和交付模式,比如說私有云即服務,這使得它更容易被消費和訪問。

第二代私有云的成功,更多的依靠“文化和流程”。

第二代私有云當然還是私有云,這意味著它仍然需要與公有云進行某種程度上的PK,但Jonathan Bryce宣揚第二代私有云的目的,顯然是想告訴大家,OpenStack才是第二代私有云的主流雲計算基礎設施構建平臺,而不是大型商業公司的私有云解決方案或是其他直接競爭對手們。

3

遠程管理私有云

不僅如此,Jonathan Bryce某種程度上還借用第二代私有云擴展了私有云的概念,他指出,市場上現在包括了三種雲服務的形態:

佔據32%市場的公有云、33%市場的(企業)內部私有云和35%市場份額的託管私有云,但像託管雲一樣實現“私有云即服務 Private Cloud as A Service”的,還有一種雲,那就是“Remotely Managed Private Cloud(RMPC,遠程管理私有云)”。

OpenStack波士頓峰會:第二代私有云如何理解?

遠程管理私有云被稱為“一種全新的私有云即服務”,它已經可以在OpenStack Marketplace上由類似Platform9這樣的雲服務供應商提供。

與內部私有云(部署、管理和運營都在企業內部)和託管私有云(託管在服務供應商那裡)不同,遠程管理私有云的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營都由雲服務提供商負責,基礎設施本身都在企業用戶自己的數據中心,企業要負責搭建硬件基礎設施。遠程管理私有云讓企業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部署自己的私有云、自己的硬件和雲計算基礎設施,但又讓服務提供商通過遠程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

類似Platform9這樣的雲服務商負責OpenStack的構建、監控、補丁和升級,企業不必聘請專業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團隊來管理防火牆後面的基礎設施。“只需要經過你的同意,在防火牆後面,讓我們為你構建一個現成的OpenStack雲就可以了。”Platform9的CEO Sirish Raghuram表示,“我們會監督整個OpenStack雲的生命週期,為開發人員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各種規模的企業特別是小型機構可以更好地訪問OpenStack遠程管理私有云,並確保效率和可靠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企業用戶不希望有任何外面的專家常駐在企業內部,並管理企業的雲計算基礎設施,遠程管理私有云可以幫助企業建立一種預配置的完全管理的服務模式。

聽起來這與公有云完全相反:

使用公有云,你可以使用外界的基礎設施,然後遠程管理他們;

使用遠程管理私有云,則仍然使用自己的基礎設施,“技術專家們則遠程來管理這些東西”。

現在,在OpenStack Marketplace中用戶可以根據互操作性測試、API版本(及功能)、區域可用性(類似於公有云的服務區域概念)和硬件要求來選擇OpenStack遠程管理私有云服務提供商,這感覺是不是像極了企業去訂購公有云服務?(只是硬件不在阿里雲或是AWS的數據中心,也不在Equinix那裡)。

OpenStack遠程管理私有云是企業私有云的一部分,你擁有自己的硬件堆棧和軟件堆棧,它只是一種以新的方式提供私有云基礎設施的(管理和運營)方式,可以在用戶選擇的數據中心進行遠程管理,你的管理和運營平臺完全是屬於你的(而不是誰都可以登錄的Web頁面)。

目前可以支持這一全新服務的除了Platform9,還有來自中國企業EasyStack提供的ESCaaS。

再強調一遍:OpenStack遠程管理私有云可以在OpenStack Marketplace上獲得,由供應商負責架構、監控、修補和升級OpenStack基礎設施,企業用戶也不需要專業技術團隊,但這個雲仍然是專屬於企業用戶的。

內部私有云(自有基礎設施、自有部署、自有管理)、託管(私有)雲(自有基礎設施、託管方式部署、自有OpenStack管理和外部硬件基礎設施管理)和遠程管理私有云(自有基礎設施、外部部署、外部管理),通過這三種方式,OpenStack給予企業管理者最靈活的雲計算基礎設施部署方式,從而從某種意義上降低了部分企業用戶(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對公有云的依賴。

當然,不只是OpenStack,Kubernetes也可以如法炮製。

(來源:WatchStor,原文有刪減)

翔snowman 原創出品

科技茱比莉

有視角的科技觀察 有態度的科技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