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和運營商、阿里雲必有一戰?

雲計算 華為 運營商 通信 大數網 大數網 2017-09-22

最近被華為雲成為“全球5朵雲”之一刷屏了,業內都在討論華為雲指向哪家,有啥實力。正好本人在現場。除了參與安排的採訪環節之外,還和諸多華為人、媒體人私聊過這個大問題,有些觀點呈現。

這裡儘量以輕鬆的大白話闡述觀點,不摳細節,不玩文字遊戲。主要從產業角度出發,不涉及產品和技術。以下是正文。

雲戰略不是說著玩的

全局角度看,華為業務聚焦點在轉移,戰略在發生變化。

從2011年喊出雲計算到如今,華為從運營商領域進入更廣闊的企業市場和消費者領域。儘管現在運營商市場仍舊是華為主要的營收來源,但估計按照現有格局,未來幾年,來自運營商體系的收入會穩定在60~70%,其他的收入將來自消費者業務和企業級業務,還有云。

華為雲和運營商、阿里雲必有一戰?

這幾塊業務各有特點,短短几年內成為業內前幾名。但是要放眼未來,增產多打糧食,怎麼辦?只有雲。雲對產業的變革才剛剛落地。

從行業屬性看,華為從運營商擴大到消費者、企業級業務,如今進入全社會的IT基礎設施服務,領域更廣,目標群體更大。從產品形態看,從賣盒子到解決方案到服務(經營、運維)等形式在發生變化,組織也發生了變化,這種戰略性延伸,進入不同領域和行業,是保證華為穩定營收的必要前提。

先定位業務(能賣什麼),再優化組織流程和管理辦法、營銷措施(怎麼賣),最後考慮績效和盈利(長期利益)。這是華為的邏輯。不是說,因為市場廣大,就要進入。巨大市場太多了,要看是否匹配華為的業務發展。

華為雲背後的商業邏輯是華為集團對新業務的重視,“壓強式投入”和“聚焦”戰略,一旦選擇,就會不計成本投入,直到成功。如果不成功呢?那就繼續唄。這個前提是,做大量戰略研究,沙盤推演證明可行性型。如果在短時間不成功,那就換個思路繼續推進。

這就是任正非說的,要多打糧食,增產;不能增產的政策就是錯誤的。要敢於在戰略機會點上,聚集能量,實施飽和攻擊。

之所以說了這麼多背景,就像強調如今華為做雲不是一拍腦袋決定的,是經過大量時間驗證過的。不要看一城一池的得失,要看長遠,要動態看,不要靜態看。成立Cloud BU是符合華為集團戰略目標,至少在3-5年不會做巨大調整。

進入市場晚了嗎?

還有一種說法,華為投入雲的時間晚了,沒機會了。這個觀點勉強同意。

這個說法的前提是,現在阿里雲一年營收60億,大概是中國公有云市場40%。華為雲喊了多年,至今沒啥大動靜,從產品形態、行業影響、客戶數目等來看。成立BU,投入2000人,營收較少,這怎麼能和全球幾朵雲相比呢?

華為雲和運營商、阿里雲必有一戰?

華為Cloud BU總裁 鄭葉來

還說公有云的上半場已經結束,下半場開始。華為在下半場進入的時間點不對,更沒有空間了。

這些都勉強對。

如果非要給“上半場”定義的話,那隻能是一個非常狹窄的行業,以中小企業的上雲、或者是互聯網企業上云為標誌。60億佔據40%市場,也就是中國一年IaaS市場不過1500億元。另一個數據是,現在中國企業上雲不超過5%,市場空間大有可為。

這是說,公有云市場是增量的,不是存量的。不是阿里雲賣完,華為雲就賣不動了。再說,在行業細分市場,還有騰訊雲、Ucloud這些玩家。中小企業的性質是,數量多、貢獻少、毛利低,大中型企業的的雲市場才是未來。

上半場和下半場是針對某個特定消費人群或者行業的,公有云市場不適用這個概念。

要說華為雲進入晚了,要和Google、微軟、AWS相比較,要面向未來,而不是隻看當下的中國公有云市場。目前除了阿里雲和騰訊雲之外,中國公有云活的都很艱難,一年營收10億元就到了天花板。這個市場華為雲會看上應該是因為看好未來,看好全球市場。

和阿里雲有一場大戰?

業內也經常把這兩家公司相提並論,認為早晚有一場大戰。仔細分析,就是關公戰秦瓊。

大概是說阿里雲有互聯網基因,成長快,跑得快,銷售凶猛。華為基因是“狼性”,沒有互聯網基因。這種論斷也是可笑的。

有互聯網基因的大公司多的去了,BATJ和所謂的TMD,把雲掛在嘴上喊了幾年,做成功的有幾家?全球排行來看,公有云四大之一微軟雲原本來有互聯網基因?所以,互聯網基因不是決定性因素,也是可以培養的。

要看整體的投入(長期)和決心、行動,還有技術、產品和覆蓋的市場、售後服務等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從不同的維度看兩者的競爭,而不是抓住單一維度。

兩者對雲的決心都是堅定的,會長期投入;文化都是激進的,產品架構有所不同、技術底蘊不同、銷售體系不同、貼近服務不同、覆蓋的客戶群暫時看有交叉的部分,你說這怎麼打?就照面了幾個回合,就已經有勝負?

兩家的眼光不會這麼短淺。與其搶奪對方的飯碗,不如進軍尚未開拓的市場。那裡的商業模更多樣。回想幾年前,沒有云的時候,誰想到現在中小企業一下就能接受了?大型企業和集團的組織複雜,尤其是政務雲的要求更多,兩者多花點心思在如何服務客戶上,比眼光放在對方身上強太多。

如果要說非要打,就要看誰對用戶的價值大,誰的平臺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生態概念。而不會單純拼價格,那樣很無趣。

和運營商關係開撕?

業內最喜歡看到華為雲和運營商雲開撕的事情,也是所有人喜聞樂見的事情。可能嗎?運營商給華為帶來一年近3000億的營收,華為現階段敢甩開運營商直接競爭?

你要說,運營商領域,華為是壟斷者,運營商沒有議價空間,也不對。在中國這個特殊的體制下,以及全球的商業環境下,華為不可能得罪運營商。華為的競爭對手一旁看著呢,隨時能撲上去。

那麼說雲這件事。只能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運營商體制、產品和運營不到位,反應太慢,市場一再空缺。我估計,華為和運營商都著急,那怎麼辦,一起想辦法唄。

兩者的關係就像是酒店連鎖集團,共享一個品牌,為用戶提供西餐還有中餐;有法式大餐還有意式大餐,還有中國八大菜系外加沙縣小吃。互聯網層面是互通的,數據則是遵從當地法律要求。

這就是華為雲是華為自己的雲+中國運營商的雲+海外德電、西電等一起的雲,是一個合作伙伴關係。一般連鎖集團酒店下屬有不同的品牌,是資本層面的合作;而華為雲和運營商則是合作伙伴的角色,不存在競爭。

換句話說,就算以後市場發生變化,客戶有選擇和需求,大家把利益分配機制商量好就行。還是那句話,沒必要老想著從合作伙伴手裡搶多少糧食,要看大家一起合作能幹多少事。

華為雲和運營商、阿里雲必有一戰?

邊合作邊競爭 別犯錯

華為雲大規模進入市場是好事,帶來競爭也是好事。這是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市場。華為雲能和競爭對手相互學習,真不是誰取代誰的問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進。這又不是單一品種的競爭,像服務器、網絡和交換機這種硬件盒子,有你沒我,是一個零和遊戲。

產業鏈太長,生態具有多樣性。華為雲和微軟雲競爭,不妨礙微軟把Office 365這類SaaS服務部署在華為雲上;阿里雲和華為雲都視為對方為眼中釘,也不妨礙阿里雲採購華為服務器和網絡產品。單純指雲服務,也不妨礙以後某個客戶同時使用阿里雲和華為雲,空間太大。

眼光要看長遠。這一場由技術引發的變革中,ICT價值重心、產品和技術、銷售模式在轉移,產業持續動盪中。這一場變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止的,沒有絕對優勢的領頭羊,都是不斷摸索中。這一過程可能還要5-10年才能水落石出。

本人一直認為,未來的市場必定是公有云的,混合雲和私有云是過渡階段。但這過程可能10年或者20年,雲數據中心真正成為基礎架構,節點的綠色節能、穩定性和易用性都達到了一個級別,安全、隱私等依靠技術手段和法律都不斷完善,關鍵業務變得更敏捷,面向服務構建業務等,公有云就會成為全社會的基礎架構。

這可以看一下銀行的發展。從對公和對私角度來看,誰還會把錢存在自己手中?銀行不但是存錢的地方,也是一個投資、金融交易的場所,功能在發生變化,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試問,全球大銀行有幾家?地方性銀行有多少?這多多少少像如今公有云的發展。也就是說,未來全球公有云有那麼幾朵,不一定是華為所說的“五朵”;在這些巨頭之下,還有各類細分的公有云。

華為看重的是這樣的市場,這才會戰略性的投入,不計成本的投入。

放眼未來,就會發現,現在的一切調整不過是一朵朵小浪花,沒必要大驚小怪。現在這個雲BU會不會進一步升級、調整,合併,都有可能。不過,著眼於現在,華為雲一下能成為巨頭這條路還遠著呢。還要若干個階段的奮鬥。

華為最大優點在於反應靈敏,戰鬥力強。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是所謂的後來者沒啥問題,在產品打磨時,補足短板,採用跟隨戰略也沒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不要著急,看著這麼多吃瓜群眾圍上來觀摩,亂了陣腳;別犯錯,走一步穩定一步。多學習對方優秀地方,別盲目自大,少搞概念,多搞好技術在平臺上的應用,輸出能力,搞好內部關係和生態圈,這樣,才有可能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全球五朵雲之一。

再給5年時間,我看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