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澇北旱玉米播種季天氣受關注

【主要觀點】從今年初開始,國內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南澇北旱格局,北方降雨十分稀缺,南方則是陰雨連綿。隨著時間推移,播種季臨近,這種極端氣候對國內玉米市場也將產生更為明顯的影響。

從2018年秋季開始,熱帶太平洋深處的暖水團不斷東移並上浮,導致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表層海水溫度轉為大範圍偏暖狀態,雖在12月以後太平洋中東部的偏暖情況減弱,但最終仍然發展成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且對地球氣候產生持續影響。

東北產區作為國內玉米最大的產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及內蒙古所種植的玉米產量佔全國玉米總產量的60%以上,加上華北產區,兩大主產區所收穫的玉米佔全國產量的比例超過85%。隨著播種季的到來,此次厄爾尼諾現象所造成的南澇北旱現象,對東北玉米主產區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

清明節過後,東北地區就將步入播種季,包括玉米、大豆等品種的大規模播種即將開啟,玉米開啟播種首先需要土壤墒情符合條件。從近期天氣預報來看,東北除個別地區有小規模零星降水外,絕大多數地區依然沒有明顯的降水。

乾旱對東北主產區乃至全國玉米現貨市場能夠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由於東北部分玉米播種區處於山坡等不利於灌溉的地區,

因此,很多地區的玉米播種以及後期生長均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一旦乾旱天氣持續下去,首先就會造成播種延後,進而導致玉米晚收。如果播種之後雨水依然不充足,那麼,收穫階段就會出現規模性的降質減產,進而對今年的玉米產量造成進一步影響。

當前,在東北地區,中儲糧宣佈開啟304萬噸的收購計劃之後,各地玉米價格已經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觸底反彈行情。隨著時間推移,倘若東北地區玉米播種出現進一步的不利因素,那麼現貨市場對於遠期玉米價格的上漲空間將會進一步看高。

結合當前玉米現貨市場的供需結構發展方向,除了生豬疫情對部分地區玉米需求還將產生階段性的持續影響之外,包括禽料及玉米深加工行業的需求均處於不斷回暖的階段。

東北及華北產區餘糧數量不斷下降,現貨市場供需平衡狀態可能在清明節後發生進一步轉變,由供需平衡轉向供應偏緊的狀態。“五一”過後,如果東北地區玉米播種因乾旱等因素不能順利進行,那麼,玉米現貨市場對遠期供應的擔憂將會促使現貨價格進一步上揚。

2019年東北主產區受到全球化的厄爾尼諾氣候影響,新季玉米播種及後期生長過程中,可能因乾旱氣候造成產量及質量的進一步損害。綜合分析,當前玉米市場整體底部確立,未來玉米價格大概率向上,進而開啟新一輪上漲週期。

作者:XXX;來源:糧油市場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