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劉小丫幾天都沒上學了,當老師的她家訪後才得知驚人內情

小說:劉小丫幾天都沒上學了,當老師的她家訪後才得知驚人內情

農曆八月是莊稼搶收的季節。

只見石旮旯村漫山遍野的玉米桔杆上斜長著黃澄澄、實鼓鼓的玉米棒子,十分惹人喜愛。顯然,今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豐收年。包括劉素美父母在內的農民們笑逐顏開,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紛紛下到地裡忙碌起來了。

學生放學後,劉素美迅速回到家,背起揹簍匆匆忙忙下到地裡跟著父母搶收莊稼。

只見劉素美把玉米棒子從桔杆上掰下來,反手往揹簍裡扔,一個又一個,不到二十分鐘,揹簍裡橫七豎八的裝滿了玉米棒子,然後把它背到一處堆了許多玉米棒子的地方倒在一起,接著又鑽進玉米林去掰玉米。

接近黃昏時,劉素美和父母回到堆積如山的玉米棒子旁,準備把它揹回家。

裝玉米棒子有講究,首先找一處方便起肩的地方把揹簍放平,裝滿,然後抓住揹簍敞口邊沿搖幾搖——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玉米棒子儘量減少佔據空間,多裝一些——再往裡面添加玉米棒子,並在揹簍邊沿密密匝匝豎插一圈,接著又往裡面裝,直到填平敞口為止。

裝好玉米棒子後,劉素美走到擺放揹簍的土坎邊,把兩隻肩膀放進揹帶,一彎腰背了起來,穩穩當當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劉素美與父母背了將近兩個小時直到皎月當空,才把地裡堆積的玉米棒子全部背完。

幹完活後,劉素美又累又餓,幸好她母親在一個小時前就回家做飯了,現在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了。

劉素美同父母一起忙碌了好幾天才把地裡的莊稼收完。當然,她每天都是讓學生放學後才回家幹活的,她認為搶收莊稼固然重要,但是教學也同樣重要,她必須對學生負責,只不過是把下午上課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放學時間也相應提前了一個小時。

收完莊稼,這一年的口糧就不用愁了。不過,由於石旮旯村不出產水稻,所以劉素美家是準備把玉米晒乾後賣掉,然後買大米回來食用。

其實,大部分村民的做法和劉素美家的做法一樣,都是把玉米賣掉後買大米回來食用的。

......

這天早上來到學校,劉素美髮現劉小丫沒來上課。劉小丫已經有三天沒有來學校了,她到底幹什麼去了呢?之前由於劉素美每天回家後都要下地搶收莊稼,所以儘管她一直惦記著劉小丫,但是也無暇去她家裡詢問情況,其他學生也不知道她的情況。今天,她決定去劉小丫家裡做做家訪。

在劉素美心目中,劉小丫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學生,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遲到早退過,更不用說曠課了,所以她認為劉小丫家裡可能有什麼重要事情,來不了學校。

走到劉小丫家門口,劉素美只見這棟低矮陳舊的茅草房上飄起了縷縷炊煙,炊煙在微風中嫋嫋擺動,一隻瞎了一隻眼睛的母雞正帶著一群雞崽在橢圓形的泥地院子裡覓食吃。母雞和雞崽們的叫聲混合在一起很嘈雜。見有陌生人過來,母雞炸起毛警惕地看著劉素美,好像擔心她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似的。

劉素美走進屋子,只見劉小丫正蹲在泥灶前往灶膛裡丟柴草,柴草噼裡啪啦地炸響著,火煙把她的臉薰得黑黃黑黃的,好像一枚碩大的雞蛋上敷了一層灰。

看到劉素美后,劉小丫立即站起來,模樣顯得有些拘謹,恭恭敬敬的喊了一聲老師後,才記得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然後搬來一張竹椅讓劉素美坐。

劉素美坐下後問:“丫丫,你怎麼不去讀書呢?”

劉小丫低下頭小聲說:“我的書被燒了,我爸爸說書沒了,就不要去學校了,留在家裡幹活。”

劉素美很驚訝:“被燒了?怎麼會被燒了呢?”

劉小丫說:“那天晚上家裡停電,我就在煤油燈下做作業,做完作業後我上床睡覺了,沒把書本收進書包裡;第二天起床時,我看見書本已經燒成一堆灰。我問我爸書怎麼燒了,他說是小貓跳上桌子把油燈弄倒了燒的。我覺得奇怪,我記得當時我是把燈吹熄了的,書怎麼會燒了呢?”

聽孩子這麼說,劉素美也覺得不可思議。

劉小丫用袖子遮住眼睛抽抽噎噎地說:“老師,書沒有了,我是不是再也沒機會上學了?”

劉素美趕緊站起來,把她摟在懷裡柔聲安慰道:“別哭別哭,你明天去學校,老師給你書。”

劉小丫破涕為笑。

劉素美回到家裡後,花了一個晚上把教材上的內容謄寫一遍,第二天留下手抄本,把教科書給了劉小丫。

然而,劉小丫回去後,第二天又沒有來學校。劉素美感到很納悶,這孩子又怎麼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