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從江小黃村,從娃娃開始就會唱侗族大歌
張藝攝影
1/8
2/8 侗族人熱愛唱歌,幾乎每個人都是一會說話就會唱歌了。上百人齊聲共唱“侗族大歌”,又是另外一番氣勢恢宏的場面。
3/8 潘玉出生的時候,哭聲特別響亮,特別尖銳,於是,奶奶說:“這小傢伙,是個唱高聲的好苗子,將來一定是一個好歌手。” 奶奶的話果然沒有錯,小玉一歲半開始跟著奶奶學兒歌,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她已經學會了許多兒歌:蟬之歌、不鼓鳥歌、老鼠歌、老鷹歌也許是基因的關係,她學歌特別快,也唱得特別好,聲音甜美。
4/8 按照當地的習俗,嬰兒出生3個月後,就要與童年一同成長的嬰兒編入同一歌隊,讓這些孩子長大後一起與別的歌隊比賽唱歌。潘玉滿三個月就被編進了第66歌隊,後來還成了隊裡最好的領歌。
5/8 侗族人熱愛唱歌,以玉居住的小黃村為例,這裡的居民幾乎每個人都是一會說話就會唱歌了,個個都是歌手。侗歌的唱法十分特別,對於一個出色的侗歌手來說,一切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從風聲雨聲、清泉流水,到山林間的蟬、青蛙、鳥乃至老鼠的聲音,都是他們的模仿對象。
6/8 小黃村的歌手個個都在山林間長大,沒事就跑到林子裡去聆聽、模仿大自然的聲音,鍛煉出最獨一無二的聲線。而當一個音起,上百人齊聲共唱時,又是另外一番氣勢恢宏的場面,被稱為是“侗族大歌”。
7/8 每年,在小黃村等侗族人聚集地,人們都要舉行多場“侗族大歌”比賽,氣氛就好像過節一樣。男人們一律要換上新的頭帕,穿簇新的對襟衫,姑娘們則更為豔麗,頭戴熠熠生輝的銀飾品,刺繡精緻的裙裾把她們映襯得花枝招展。男男女女迤儷邁上歌臺,分兩列站齊,面容虔誠,歌聲嘹亮,頓時臺下鴉雀無聲。第一次見到那種場面的人,無不被他們的感召力和氣勢所震懾。
8/8 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種流傳於少數民族的歌唱形式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匯演,逐漸被人所知。1986年,6名從貴州走出去的侗族姑娘參加了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從此以後,侗歌登上世界樂壇。2009年,侗族大歌正式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評委一致認為,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zhang200yi
2017-06-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