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俞飛鴻 不完美媽媽 寧靜 芬蘭 蔡康永 張德芬空間 2019-09-17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困惑,並不來自於我們真的感到有什麼不便,而是,我們內在對自己這種“不合群”產生的評判。

“她為啥像個蝴蝶一樣在眾人之中穿梭而我卻不能?”“他怎麼那麼多朋友,而我只有幾個呢!”

可仔細問下來,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如果問及在眾多聚會中的感受,他們會坦言有時候非常不自在,寧願和三五知己呆在一起。

這正像是蔡康永所說,

“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與其過於體貼遷就展開不情願的交往,還不如更好地照顧自己心意讓自己更開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自己

你開心了,那種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交往。

  • 社交“斷舍離”,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重要的部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分地給予了別人,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的少了。

你幾乎可以在每個領域都能發現這種人,有才華,但自稱“不善交際”,在完成工作之後,躲起來自成一體

明星圈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俞飛鴻。

雖然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她並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但比較奇妙的是,她每次出場都讓人有驚鴻一瞥之感。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困惑,並不來自於我們真的感到有什麼不便,而是,我們內在對自己這種“不合群”產生的評判。

“她為啥像個蝴蝶一樣在眾人之中穿梭而我卻不能?”“他怎麼那麼多朋友,而我只有幾個呢!”

可仔細問下來,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如果問及在眾多聚會中的感受,他們會坦言有時候非常不自在,寧願和三五知己呆在一起。

這正像是蔡康永所說,

“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與其過於體貼遷就展開不情願的交往,還不如更好地照顧自己心意讓自己更開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自己

你開心了,那種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交往。

  • 社交“斷舍離”,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重要的部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分地給予了別人,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的少了。

你幾乎可以在每個領域都能發現這種人,有才華,但自稱“不善交際”,在完成工作之後,躲起來自成一體

明星圈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俞飛鴻。

雖然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她並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但比較奇妙的是,她每次出場都讓人有驚鴻一瞥之感。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在媒體為數不多的採訪裡,你很容易讀到她在外界和自己內心的自由度之間,有一個主動築起的屏障。在這種保護之下,她才能剛好地享受自己的空間。

沒有社交媒體的俞飛鴻,不靠別人的鏡頭和平臺表達,她說,身體力行就是一種表達,做真實的自己,就是表達本身。

社交要求人們做出犧牲和妥協,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她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會更加感受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03. 享受孤獨,

但同時別放棄可以和眼睛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問,那我是不是隻要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即可,多餘的都是累贅。

值得說明的是,在社交上的“斷舍離”,其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內在感到舒適和自在,並且,並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有些人的獨處,是自己甘願的選擇,他們在靜謐和寧靜當中,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安寧。

飽讀詩書的民國才女林徽因,一開始並不是眾人眼中特別善於交際的人。

她能夠大放異彩,恰恰是因為童年時自己母親在家中失去地位,父親又娶了小妾,生了更多子嗣,在母親的不良情緒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她選擇了躲進書堆裡,享受那份孤獨和自由,才有了後來的林徽因。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困惑,並不來自於我們真的感到有什麼不便,而是,我們內在對自己這種“不合群”產生的評判。

“她為啥像個蝴蝶一樣在眾人之中穿梭而我卻不能?”“他怎麼那麼多朋友,而我只有幾個呢!”

可仔細問下來,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如果問及在眾多聚會中的感受,他們會坦言有時候非常不自在,寧願和三五知己呆在一起。

這正像是蔡康永所說,

“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與其過於體貼遷就展開不情願的交往,還不如更好地照顧自己心意讓自己更開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自己

你開心了,那種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交往。

  • 社交“斷舍離”,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重要的部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分地給予了別人,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的少了。

你幾乎可以在每個領域都能發現這種人,有才華,但自稱“不善交際”,在完成工作之後,躲起來自成一體

明星圈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俞飛鴻。

雖然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她並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但比較奇妙的是,她每次出場都讓人有驚鴻一瞥之感。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在媒體為數不多的採訪裡,你很容易讀到她在外界和自己內心的自由度之間,有一個主動築起的屏障。在這種保護之下,她才能剛好地享受自己的空間。

沒有社交媒體的俞飛鴻,不靠別人的鏡頭和平臺表達,她說,身體力行就是一種表達,做真實的自己,就是表達本身。

社交要求人們做出犧牲和妥協,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她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會更加感受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03. 享受孤獨,

但同時別放棄可以和眼睛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問,那我是不是隻要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即可,多餘的都是累贅。

值得說明的是,在社交上的“斷舍離”,其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內在感到舒適和自在,並且,並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有些人的獨處,是自己甘願的選擇,他們在靜謐和寧靜當中,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安寧。

飽讀詩書的民國才女林徽因,一開始並不是眾人眼中特別善於交際的人。

她能夠大放異彩,恰恰是因為童年時自己母親在家中失去地位,父親又娶了小妾,生了更多子嗣,在母親的不良情緒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她選擇了躲進書堆裡,享受那份孤獨和自由,才有了後來的林徽因。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而另外一些人,每當獨處的時候,他們會感覺非常的寂寞難耐,只有在熱熱鬧鬧的關係當中,他們才更加有存在感和價值感。

這兩種人,有不同的需求,也會有不同的社交模式。都是一種選擇,適合自己即可。

只是,我們在把“社交恐懼症”的帽子拿掉的時候,在享受網絡和現代生活便利的時候,在肆意歡暢通過社交工具溝通的時候,也別忘記某種時刻。

什麼時刻呢?

那種放下手機,跟人面對面,認真看著對方的眼睛,細細地交談的時刻。這種時刻所帶來的滋養,遠遠超過線上無數個紅心的送出。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困惑,並不來自於我們真的感到有什麼不便,而是,我們內在對自己這種“不合群”產生的評判。

“她為啥像個蝴蝶一樣在眾人之中穿梭而我卻不能?”“他怎麼那麼多朋友,而我只有幾個呢!”

可仔細問下來,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如果問及在眾多聚會中的感受,他們會坦言有時候非常不自在,寧願和三五知己呆在一起。

這正像是蔡康永所說,

“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與其過於體貼遷就展開不情願的交往,還不如更好地照顧自己心意讓自己更開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自己

你開心了,那種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交往。

  • 社交“斷舍離”,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重要的部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分地給予了別人,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的少了。

你幾乎可以在每個領域都能發現這種人,有才華,但自稱“不善交際”,在完成工作之後,躲起來自成一體

明星圈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俞飛鴻。

雖然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她並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但比較奇妙的是,她每次出場都讓人有驚鴻一瞥之感。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在媒體為數不多的採訪裡,你很容易讀到她在外界和自己內心的自由度之間,有一個主動築起的屏障。在這種保護之下,她才能剛好地享受自己的空間。

沒有社交媒體的俞飛鴻,不靠別人的鏡頭和平臺表達,她說,身體力行就是一種表達,做真實的自己,就是表達本身。

社交要求人們做出犧牲和妥協,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她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會更加感受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03. 享受孤獨,

但同時別放棄可以和眼睛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問,那我是不是隻要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即可,多餘的都是累贅。

值得說明的是,在社交上的“斷舍離”,其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內在感到舒適和自在,並且,並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有些人的獨處,是自己甘願的選擇,他們在靜謐和寧靜當中,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安寧。

飽讀詩書的民國才女林徽因,一開始並不是眾人眼中特別善於交際的人。

她能夠大放異彩,恰恰是因為童年時自己母親在家中失去地位,父親又娶了小妾,生了更多子嗣,在母親的不良情緒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她選擇了躲進書堆裡,享受那份孤獨和自由,才有了後來的林徽因。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而另外一些人,每當獨處的時候,他們會感覺非常的寂寞難耐,只有在熱熱鬧鬧的關係當中,他們才更加有存在感和價值感。

這兩種人,有不同的需求,也會有不同的社交模式。都是一種選擇,適合自己即可。

只是,我們在把“社交恐懼症”的帽子拿掉的時候,在享受網絡和現代生活便利的時候,在肆意歡暢通過社交工具溝通的時候,也別忘記某種時刻。

什麼時刻呢?

那種放下手機,跟人面對面,認真看著對方的眼睛,細細地交談的時刻。這種時刻所帶來的滋養,遠遠超過線上無數個紅心的送出。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

作者丨茗荷

出品丨張德芬空間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象力的最佳功臣。”

——愛因斯坦


01.我患了“社交恐懼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用“宅男”、“宅女”來形容那些喜歡呆在家裡,不喜歡花時間出門社交的人。

  • 下班後,同事約你一起吃飯,你明明不願意,但勉為其難去了,又感覺不像其他人那麼多話,有些尬聊;


  • 你寧願爬四層樓樓梯,也不願意在電梯裡面對不太熟悉的人說著寒暄的“破冰之語”,聞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 有時候,你拿著手機和書不是因為你需要看,而只是,你不想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無聊的交談……

也許有人會問,“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但同時,你發現,這只是你的一面,你可能還有另外一面:

在要好的朋友和戀人面前,撒嬌賣萌,無所不用其極,大到宇宙運行規律小到內衣的顏色,連最隱私的一面都敢說。

也許,除了那些真的嚴重回避社交的群體,對於那些只是不太願意和不熟悉的人有過多交往的人而言,不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只是不想花精力在不喜歡的社交上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他們不會再選擇“貌合神離”的客套式交流,而只會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如果你生活在芬蘭,你就會發現這就是大家的常態。

芬蘭人不喜歡被關注,整個國家以話少出名。他們排隊都要與前後的人保持74.9英寸(1.9米)的距離。

02.社交上的“斷舍離”,

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進步

  • 社交上的“斷舍離”,是一種時代發展的需要和進步

我們這代人的父母,大多數生活在熟人社會當中,頻繁社交是需要的,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他們既曾經享受過這種社交模式帶來的熱鬧、方便和暖意融融,也深受其累。

哪怕孫子都有了,年紀很大了仍然要翻出一本多年前的賬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當年誰來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給過份子錢需要還回去。

更心累的在於,他們需要出席一些“場面”,維護一些並不那麼願意維護的關係,以預防將來的某種“需要”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社交方式,隨著時代發展,在默默地發生變化

在外賣和快遞橫行的年代,你只要有網絡,就可以獨自一個人搞定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兒。更重要的是,通過網絡,我們比過去更有機會與“同頻”的人交往。

寫到這裡,忽然驚覺,幫我出版過書或者找我約稿的編輯們,我甚至都還沒有機會當面跟她們說聲“謝謝”,因為我們只是在網上見過面而已。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如果說80、90後們還會硬著頭皮迎合一些場合,去應付一些不情願又沒有意義的社交,下一代的孩子們,則顯得更為率真。

他們一句“我不願意”就劃上了句號。你覺得需要,你可以去社交,但不要牽扯我,對不起。

這種率真,某種程度上是值得保護的。

  • 社交上的“斷舍離”, 保護了我們的清靜和自在

我覺得我一點都不合群,看著別人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我卻不行,我很羨慕他們。”諮詢中的小艾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這讓你從中如何受益呢?”我問。

我感覺好輕鬆……”當小艾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忽然自己都笑了。她知道了一直困擾自己問題的答案。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實際上,有時候我們的困惑,並不來自於我們真的感到有什麼不便,而是,我們內在對自己這種“不合群”產生的評判。

“她為啥像個蝴蝶一樣在眾人之中穿梭而我卻不能?”“他怎麼那麼多朋友,而我只有幾個呢!”

可仔細問下來,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如果問及在眾多聚會中的感受,他們會坦言有時候非常不自在,寧願和三五知己呆在一起。

這正像是蔡康永所說,

“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一個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一個好的立場。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就更吃力”。

與其過於體貼遷就展開不情願的交往,還不如更好地照顧自己心意讓自己更開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放鬆自己

你開心了,那種吸引力是自然而然的,這是更高層次的一種交往。

  • 社交“斷舍離”, 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重要的部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過分地給予了別人,也就意味著給自己的少了。

你幾乎可以在每個領域都能發現這種人,有才華,但自稱“不善交際”,在完成工作之後,躲起來自成一體

明星圈裡,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俞飛鴻。

雖然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她並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時常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但比較奇妙的是,她每次出場都讓人有驚鴻一瞥之感。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在媒體為數不多的採訪裡,你很容易讀到她在外界和自己內心的自由度之間,有一個主動築起的屏障。在這種保護之下,她才能剛好地享受自己的空間。

沒有社交媒體的俞飛鴻,不靠別人的鏡頭和平臺表達,她說,身體力行就是一種表達,做真實的自己,就是表達本身。

社交要求人們做出犧牲和妥協,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她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會更加感受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03. 享受孤獨,

但同時別放棄可以和眼睛對話的機會

或許有人會問,那我是不是隻要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即可,多餘的都是累贅。

值得說明的是,在社交上的“斷舍離”,其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內在感到舒適和自在,並且,並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為有些人的獨處,是自己甘願的選擇,他們在靜謐和寧靜當中,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安寧。

飽讀詩書的民國才女林徽因,一開始並不是眾人眼中特別善於交際的人。

她能夠大放異彩,恰恰是因為童年時自己母親在家中失去地位,父親又娶了小妾,生了更多子嗣,在母親的不良情緒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當中,她選擇了躲進書堆裡,享受那份孤獨和自由,才有了後來的林徽因。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而另外一些人,每當獨處的時候,他們會感覺非常的寂寞難耐,只有在熱熱鬧鬧的關係當中,他們才更加有存在感和價值感。

這兩種人,有不同的需求,也會有不同的社交模式。都是一種選擇,適合自己即可。

只是,我們在把“社交恐懼症”的帽子拿掉的時候,在享受網絡和現代生活便利的時候,在肆意歡暢通過社交工具溝通的時候,也別忘記某種時刻。

什麼時刻呢?

那種放下手機,跟人面對面,認真看著對方的眼睛,細細地交談的時刻。這種時刻所帶來的滋養,遠遠超過線上無數個紅心的送出。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俞飛鴻:沒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群

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張德芬空間

點擊底部菜單,進入“時空心靈space”

詳細瞭解該課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