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

雖說都是籃球比賽,誰得分多誰獲勝,只是FIBA與NBA的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風貌。

這歸因於兩者在規則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影響比賽的整體風格。

適逢2019籃球世界盃酣戰正酣,正好是筆者整理出幾項NBA與FIBA規則上的數項最重要差異的時候。

1、干擾球規則大不同

在昨天小組賽第二場,中國對戰波蘭的比賽中的末節決勝時刻就出現了這個涉及這個規則的情景。

中國隊投出的球還在籃筐上打轉,波蘭內線直接用手把球撥走,裁判沒做任何表示。

"

雖說都是籃球比賽,誰得分多誰獲勝,只是FIBA與NBA的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風貌。

這歸因於兩者在規則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影響比賽的整體風格。

適逢2019籃球世界盃酣戰正酣,正好是筆者整理出幾項NBA與FIBA規則上的數項最重要差異的時候。

1、干擾球規則大不同

在昨天小組賽第二場,中國對戰波蘭的比賽中的末節決勝時刻就出現了這個涉及這個規則的情景。

中國隊投出的球還在籃筐上打轉,波蘭內線直接用手把球撥走,裁判沒做任何表示。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解說於嘉見狀,第一反應也是直接喊:誒,干擾球啊!

隨後王仕鵬點出:國際籃聯的規則不同。

於嘉才反應過來,並致歉: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動了,沒反應過來。

相比找身體接觸上的犯規吹罰的尺度嚴厲,在國際比賽中,干擾球吹罰非常寬鬆。

對FIBA的裁判來說,只有當球越過弧線最高點下落過程中被幹擾,才會吹罰干擾球違例,至於籃球觸第一次籃筐之後就不會去理睬雙方的拼搶,哪怕球已經進了一半。

反觀NBA,除了對於球運行軌跡上有干擾球的判罰,在球碰籃筐之後,也會根據情況吹罰是否干擾球。如果球並沒有百分百地離開籃筐的上方的話,把球打掉的一方將視為違例,會被判罰干擾球。

2.FIBA比賽時長短 犯規次數上限少

NBA每一節打12分鐘,一場比賽總共是48分鐘,六犯離場;FIBA則是一節打10分鐘,一場比賽共計40分鐘、五犯離場。

比賽時間較短,那麼相應的犯規次數也更短,節奏會變得比較快速?

不然,因為在隱性的吹罰上,fiba裁判是不傾向於過度的身體對抗,所以哨響的機率比NBA還高,比賽其實更容易變得支離破碎。

所以,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罰球線上的優勢者就更明顯了。

"

雖說都是籃球比賽,誰得分多誰獲勝,只是FIBA與NBA的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風貌。

這歸因於兩者在規則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影響比賽的整體風格。

適逢2019籃球世界盃酣戰正酣,正好是筆者整理出幾項NBA與FIBA規則上的數項最重要差異的時候。

1、干擾球規則大不同

在昨天小組賽第二場,中國對戰波蘭的比賽中的末節決勝時刻就出現了這個涉及這個規則的情景。

中國隊投出的球還在籃筐上打轉,波蘭內線直接用手把球撥走,裁判沒做任何表示。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解說於嘉見狀,第一反應也是直接喊:誒,干擾球啊!

隨後王仕鵬點出:國際籃聯的規則不同。

於嘉才反應過來,並致歉: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動了,沒反應過來。

相比找身體接觸上的犯規吹罰的尺度嚴厲,在國際比賽中,干擾球吹罰非常寬鬆。

對FIBA的裁判來說,只有當球越過弧線最高點下落過程中被幹擾,才會吹罰干擾球違例,至於籃球觸第一次籃筐之後就不會去理睬雙方的拼搶,哪怕球已經進了一半。

反觀NBA,除了對於球運行軌跡上有干擾球的判罰,在球碰籃筐之後,也會根據情況吹罰是否干擾球。如果球並沒有百分百地離開籃筐的上方的話,把球打掉的一方將視為違例,會被判罰干擾球。

2.FIBA比賽時長短 犯規次數上限少

NBA每一節打12分鐘,一場比賽總共是48分鐘,六犯離場;FIBA則是一節打10分鐘,一場比賽共計40分鐘、五犯離場。

比賽時間較短,那麼相應的犯規次數也更短,節奏會變得比較快速?

不然,因為在隱性的吹罰上,fiba裁判是不傾向於過度的身體對抗,所以哨響的機率比NBA還高,比賽其實更容易變得支離破碎。

所以,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罰球線上的優勢者就更明顯了。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3、國際賽場上沒有「防守3秒違例」。

防守3秒違例,是指「防守方球員不得離開自己對位的球員超過一隻手的距離,並持續站在禁區3秒以上,這是NBA才有的重要規則。

簡單點來說,就是球員是不可以一直站在禁區等著幫隊友協防的。

因為這個規定的差異,導致了防守風格上的很大不同。

若防守方違反這項規定,,在NBA中,進攻方就可以罰一球,且保有進攻球權的。這是一項非常利好進攻與觀賞性的規定,NBA從2001-02賽季開始實施。

從此後,各隊就不得不放棄區域聯防這種戰術,而去玩【人盯人】+【無限換防】,迫使球員間有更多的強弱對位的1V1機會,以增加比賽的觀賞性。【人盯人】的情況下,非常注重球員的單打、單防、換防技巧。 FIBA的規則中並沒有這條規定,

【區域聯防】仍是最廣泛被使用的防守之一。 【區域聯防】的優點在於能夠藉由補位cover陣中單防能力較差的球員,同時起到更好地保護禁區。與此同時,【區域聯防】的弊端,則是會更容易給射手暴露出更多空檔。

在戰力大致對等的情況下,陣地戰中最有效對付【區域聯防】的兩個方法,就是靠高低位的配合及結實的擋拆,或者依靠神準的外圍射手發難。

"

雖說都是籃球比賽,誰得分多誰獲勝,只是FIBA與NBA的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風貌。

這歸因於兩者在規則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影響比賽的整體風格。

適逢2019籃球世界盃酣戰正酣,正好是筆者整理出幾項NBA與FIBA規則上的數項最重要差異的時候。

1、干擾球規則大不同

在昨天小組賽第二場,中國對戰波蘭的比賽中的末節決勝時刻就出現了這個涉及這個規則的情景。

中國隊投出的球還在籃筐上打轉,波蘭內線直接用手把球撥走,裁判沒做任何表示。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解說於嘉見狀,第一反應也是直接喊:誒,干擾球啊!

隨後王仕鵬點出:國際籃聯的規則不同。

於嘉才反應過來,並致歉: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動了,沒反應過來。

相比找身體接觸上的犯規吹罰的尺度嚴厲,在國際比賽中,干擾球吹罰非常寬鬆。

對FIBA的裁判來說,只有當球越過弧線最高點下落過程中被幹擾,才會吹罰干擾球違例,至於籃球觸第一次籃筐之後就不會去理睬雙方的拼搶,哪怕球已經進了一半。

反觀NBA,除了對於球運行軌跡上有干擾球的判罰,在球碰籃筐之後,也會根據情況吹罰是否干擾球。如果球並沒有百分百地離開籃筐的上方的話,把球打掉的一方將視為違例,會被判罰干擾球。

2.FIBA比賽時長短 犯規次數上限少

NBA每一節打12分鐘,一場比賽總共是48分鐘,六犯離場;FIBA則是一節打10分鐘,一場比賽共計40分鐘、五犯離場。

比賽時間較短,那麼相應的犯規次數也更短,節奏會變得比較快速?

不然,因為在隱性的吹罰上,fiba裁判是不傾向於過度的身體對抗,所以哨響的機率比NBA還高,比賽其實更容易變得支離破碎。

所以,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罰球線上的優勢者就更明顯了。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3、國際賽場上沒有「防守3秒違例」。

防守3秒違例,是指「防守方球員不得離開自己對位的球員超過一隻手的距離,並持續站在禁區3秒以上,這是NBA才有的重要規則。

簡單點來說,就是球員是不可以一直站在禁區等著幫隊友協防的。

因為這個規定的差異,導致了防守風格上的很大不同。

若防守方違反這項規定,,在NBA中,進攻方就可以罰一球,且保有進攻球權的。這是一項非常利好進攻與觀賞性的規定,NBA從2001-02賽季開始實施。

從此後,各隊就不得不放棄區域聯防這種戰術,而去玩【人盯人】+【無限換防】,迫使球員間有更多的強弱對位的1V1機會,以增加比賽的觀賞性。【人盯人】的情況下,非常注重球員的單打、單防、換防技巧。 FIBA的規則中並沒有這條規定,

【區域聯防】仍是最廣泛被使用的防守之一。 【區域聯防】的優點在於能夠藉由補位cover陣中單防能力較差的球員,同時起到更好地保護禁區。與此同時,【區域聯防】的弊端,則是會更容易給射手暴露出更多空檔。

在戰力大致對等的情況下,陣地戰中最有效對付【區域聯防】的兩個方法,就是靠高低位的配合及結實的擋拆,或者依靠神準的外圍射手發難。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4、三分線的距離。

前文已經隱隱約約提到了FIBA規則對於三分射手一直有在“隱形”照顧的。

對比起NBA7.25米的三分線,籃聯6.75米的三分線則可以算是“顯性”照顧了。

大家都說安東尼打FIBA比賽厲害,一定程度上就是考慮到FIBA的三分線正好是安東尼的攻擊“甜蜜點。”

"

雖說都是籃球比賽,誰得分多誰獲勝,只是FIBA與NBA的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來的是兩種風貌。

這歸因於兩者在規則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影響比賽的整體風格。

適逢2019籃球世界盃酣戰正酣,正好是筆者整理出幾項NBA與FIBA規則上的數項最重要差異的時候。

1、干擾球規則大不同

在昨天小組賽第二場,中國對戰波蘭的比賽中的末節決勝時刻就出現了這個涉及這個規則的情景。

中國隊投出的球還在籃筐上打轉,波蘭內線直接用手把球撥走,裁判沒做任何表示。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解說於嘉見狀,第一反應也是直接喊:誒,干擾球啊!

隨後王仕鵬點出:國際籃聯的規則不同。

於嘉才反應過來,並致歉:不好意思,是我太激動了,沒反應過來。

相比找身體接觸上的犯規吹罰的尺度嚴厲,在國際比賽中,干擾球吹罰非常寬鬆。

對FIBA的裁判來說,只有當球越過弧線最高點下落過程中被幹擾,才會吹罰干擾球違例,至於籃球觸第一次籃筐之後就不會去理睬雙方的拼搶,哪怕球已經進了一半。

反觀NBA,除了對於球運行軌跡上有干擾球的判罰,在球碰籃筐之後,也會根據情況吹罰是否干擾球。如果球並沒有百分百地離開籃筐的上方的話,把球打掉的一方將視為違例,會被判罰干擾球。

2.FIBA比賽時長短 犯規次數上限少

NBA每一節打12分鐘,一場比賽總共是48分鐘,六犯離場;FIBA則是一節打10分鐘,一場比賽共計40分鐘、五犯離場。

比賽時間較短,那麼相應的犯規次數也更短,節奏會變得比較快速?

不然,因為在隱性的吹罰上,fiba裁判是不傾向於過度的身體對抗,所以哨響的機率比NBA還高,比賽其實更容易變得支離破碎。

所以,在雙方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罰球線上的優勢者就更明顯了。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3、國際賽場上沒有「防守3秒違例」。

防守3秒違例,是指「防守方球員不得離開自己對位的球員超過一隻手的距離,並持續站在禁區3秒以上,這是NBA才有的重要規則。

簡單點來說,就是球員是不可以一直站在禁區等著幫隊友協防的。

因為這個規定的差異,導致了防守風格上的很大不同。

若防守方違反這項規定,,在NBA中,進攻方就可以罰一球,且保有進攻球權的。這是一項非常利好進攻與觀賞性的規定,NBA從2001-02賽季開始實施。

從此後,各隊就不得不放棄區域聯防這種戰術,而去玩【人盯人】+【無限換防】,迫使球員間有更多的強弱對位的1V1機會,以增加比賽的觀賞性。【人盯人】的情況下,非常注重球員的單打、單防、換防技巧。 FIBA的規則中並沒有這條規定,

【區域聯防】仍是最廣泛被使用的防守之一。 【區域聯防】的優點在於能夠藉由補位cover陣中單防能力較差的球員,同時起到更好地保護禁區。與此同時,【區域聯防】的弊端,則是會更容易給射手暴露出更多空檔。

在戰力大致對等的情況下,陣地戰中最有效對付【區域聯防】的兩個方法,就是靠高低位的配合及結實的擋拆,或者依靠神準的外圍射手發難。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4、三分線的距離。

前文已經隱隱約約提到了FIBA規則對於三分射手一直有在“隱形”照顧的。

對比起NBA7.25米的三分線,籃聯6.75米的三分線則可以算是“顯性”照顧了。

大家都說安東尼打FIBA比賽厲害,一定程度上就是考慮到FIBA的三分線正好是安東尼的攻擊“甜蜜點。”

四大規則的差異 決定了NBA與FIBA比賽的風格大不同

除了本文提到的最重要的四點之外,關於NBA與FIBA的不同還有很多,比如用球的不同、換人及喊暫停的規則也有一些差異,箇中的奧祕或許在欣賞本屆籃球世界盃的比賽中觀察得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