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育兒 心理諮詢師安心 心理諮詢師安心 2017-10-20

梓兮媽媽找到我的時候,梓兮已經不去上學一個月了。最初的表現是學習成績下降,每天心情低落。後來,數學課上出現噁心反胃狀況。再後來,發展到上任何課都胃痛,頭暈,不能聽課。爸爸媽媽帶梓兮檢查身體、給她講道理、下命令.....不僅沒有效果反而越來越嚴重,最終不能去學校上學。家中最痛苦的是梓兮媽媽,她因女兒的“失敗”體驗深深的挫敗感,常常以淚洗面。她是我朋友的同學,朋友帶她來見我,希望我可以勸勸她。

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初見梓兮媽媽,雖然稍顯憔悴,但是依然化了淡妝,能感受到她很在意自己的形象。話題很快進入主題,談起女兒,梓兮媽媽忍不住哽咽。很快我瞭解了梓兮的故事。

梓兮出生時是個漂亮的小女生。七八個月認識一百多個漢字,據說梓兮的姥姥還特意在報紙上讀出她認識的字,梓兮用小手很快就點上去。家裡人興奮地意識到這不僅是個漂亮的寶寶更是個聰明的寶寶。隨後,梓兮不到一歲能說出結構完整的句子,三歲學舞蹈,五歲學小提琴,六歲學書法,而且樣樣出色。由此吊高了媽媽的胃口,形成了高期望。梓兮做得好,媽媽認為是理所當然,做得不好就指責批評。由於缺少媽媽的認可,小梓兮常常感到失落,沒有自信心。梓兮升入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由數學一科開始下滑。梓兮媽媽接受不了,開始嚴抓學習。講題的時候常常講兩遍就忍不住發火,還把書扔到梓兮身上,用手推搡梓兮。梓兮是個極度好強又敏感的孩子,本身就對學習成績有期待,加上媽媽的壓力,對學習產生高度的焦慮,開始出現軀體症狀,終於導致不能上學。

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通過交談,梓兮媽媽意識到問題出現在她身上。反思這個過程,梓兮媽媽把梓兮當成體現自己價值的工具。在梓兮媽媽心裡一直有個魔咒:“你應該更好,才證明媽媽更好”。這有兩層含義:一是你不能不好,你天分好,不好就是主觀不努力。二是你不好,就證明我不好,我不可以接受我不好。媽媽對孩子和自己的雙重否定是孩子成長最大的阻力,一步一步把梓兮打壓到無法面對自己的境地,終於退到家裡。

導致梓兮不能上學的還有一個直接原因,那就是學習的時候學不進。而在這一點上梓兮媽媽沒有明白其中的原因,也沒有給過梓兮實質上的幫助。梓兮心性高,特別想要學習好。可一次一次努力,沒有效果,造成了“習得性無助”,出現過度焦慮的軀體症狀。下圖是造成學習問題的系統原因:

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當梓兮面對學習情境的時候,為了想取得好成績,出現焦慮情緒。在焦慮情緒的作用下,導致學習低效,成績下降。面對成績下降,梓兮和媽媽共同給予了一個負性評價,媽媽認為梓兮不努力,梓兮認為自己學習能力有問題。這個負性評價加重了焦慮情緒。如此循環放大增強是梓兮學習越來越低效,直至學不進去的原因。

如果早期明白這個道理,媽媽帶梓兮到我這裡諮詢,經過幾次放鬆訓練完全可以解決的。而媽媽做的只有要求和指責,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那現在面對梓兮不能上學的情況,梓兮媽媽怎麼辦呢?目前能做的唯有兩個字“接納”

媽媽要明白梓兮不是失敗,而是在家休息,要安然的接納她的狀態,陪伴她。我告訴梓兮媽媽,第一,接納梓兮必須先接納自己,孩子不是證明自己的工具。第二,接納不在口頭上而是在心裡。如果只是嘴上不說什麼,可每天陰著臉,心裡暗暗較勁“你要快點好、快點好。”這不是真正的接納。檢驗是否接納的標準是面對梓兮的時候,沒有覺得孩子丟了自己的臉,而是去心疼她,去理解她的處理。要看到梓兮在面對一次次挫折打擊的時候,是怎樣一次次地努力過。媽媽接納的目光是孩子成長的暖陽、是愛的力量,只有用愛去撫慰她,陪伴她,才能讓孩子當下安心,才有力量好起來,重回學校。這份接納首先來自於媽媽對於自己的接納,這是媽媽需要完成的人生功課。

家有“失敗”女兒,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對於不能上學孩子的家長,還有幾點需要強調:

一、家長一定要面對現實,不要再期望孩子把學習趕上去,能考上重要高中,而是讓孩子安然地度過人生中這段陰暗的日子。

二、家長要明白孩子絕對不是無理取鬧,自甘墮落,他是想好起來的。孩子的問題是長期的家庭模式、深層的原因造成的,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

三、孩子不上學的時間裡,會選擇獨自療傷,很少與父母交談,父母要給他時間,一定要安心的等著他。

四、父母必須要反思,認識到對孩子的傷害,並改掉舊的溝通模式,否則,孩子一面對父母就會舊傷復發。

五、父母一定要成長自己,增加心理能量並注入給孩子,要知道父母的焦慮狀態一定會加重孩子的問題,延長恢復的時間。

六、孩子不是失敗,只是路上需要休息,聚集力量,重新出發。體驗過這次低谷後,自有人生路上的精彩風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