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這是人類第一個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人造天體。在這次發射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傑出校友韓靜濤做出了特殊貢獻,使中國宇航技術再獲新突破!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韓靜濤,1981年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本科畢業,1985年東北工學院工學碩士畢業,1995年清華大學工學博士畢業。多年來一直從事金屬塑性加工理論、軋鋼與鍛壓工藝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獎項。

1977年大學恢復招生前,韓靜濤還是翻砂車間的一名一線工人,忙碌的工作讓他沒有太多時間複習備考,但由於基礎不錯,他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大學臨近畢業,在國內軋鋼專業的學界泰斗張強教授的鼓勵下,韓靜濤一鼓作氣選擇繼續攻讀了碩士與博士學位,爾後在北京科技大學任教,也就此奠定了他學術人生的基礎和方向。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多年來,韓靜濤先後主持或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金屬材料內裂紋癒合研究"、國家"863"項目"鋼質蜂窩夾芯板擴散軋製複合技術研究"、國家技術創新項目"高質量不鏽鋼板材技術開發"、國家航天工程"航天器彈射式空間展開系統彈性捲筒"、國家"65"科技攻關項目"300/600MW汽輪機葉片鋼生產工藝研究"、國家"85"科技攻關項目"大型管板鍛件製造質量和工藝優化研究"、國家"95"科技攻關項目"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研究開發應用"以及與企業合作項目"火車車輪軋製工藝研究"、"轉爐流程特殊鋼生產技術"、"新型高分子複合壓敏材料開發"等80餘項課題的研究開發工作。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2018年2月2日15時51分,世界首顆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標誌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而這個宏偉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裝載在"張衡一號"上的重要執行機構——韓靜濤團隊研發的的新型空間展開系統。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空間展開系統裝置相當於一個機械臂,它的前端固定有攝影機、天平動阻尼器等各種探測器。"韓靜濤說道,之所以需要這個機械臂,是因為探測器離星體遠一些,可以避免星體內的電磁干擾以及探測器間的互相干擾。空間展開系統承擔將衛星所攜帶的多個荷載送入衛星外太空的任務,它能否將這些傳感器安全、高效、準確、可靠地送入太空指定位置,是航天器發射任務成敗最關鍵的環節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距離"張衡一號"成功發射僅10個月後,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韓靜濤團隊研發的大型展開系統隨嫦娥四號飛赴月球,開啟了人類的首次月背探索之旅。而"嫦娥四號"的順利升空,也獲得了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關注與高度讚譽。

在國內空白、國外技術壟斷並且無製備工藝等相關文獻公開的背景下,韓靜濤教授團隊自2013年6月接到研製任務,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一起努力,嘗試各種工藝方法,經歷近80次的太空環境實驗與搭載實驗,產品最終於2017年2月完全定型,獲得了多方的肯定。而如今,韓靜濤教授團隊也正在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研製2020年即將登陸火星的"嫦娥五號"用二維空間展開機構太陽帆的研製工作,並進一步參與中國宇航空間站方案的設計工作。

從工人到教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他助力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

多年來,韓靜濤長期紮根於生產一線,服務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取得了碩果累累的科研成就。而如今,他依然抱持著"為人誠實、基礎紮實、作風樸實、工作踏實"的建大精神,走在科研強國、教育興國的奮鬥路上!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董校友會、北京科技大學新聞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