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日益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利益相關方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楊丹志

2019年4月25日-27日,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率團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出席了開幕式、圓桌峰會和高級別會議等活動。阮春福高度評價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各項議題。在越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越南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自然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高速發展的越南經濟

2018年,越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達7.08%,創11年來新高,增長率超越6.7%的既定目標。2018年越南進出口額達4820多億美元,超過巴西的4207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2.1億美元。此外,越南還是亞洲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接受外商直投同比增長9.1%,達到191億美元,這是越南連續第6年接受外商直投增速保持增長。

越南經濟之所以近年來快速發展,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

一是越南作為後發國家,其經濟目前仍然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而且這個發展速度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二是越南擁有數量龐大的年輕勞動力,發展製造業具有低成本優勢。這兩個原因使得越南正在迅速成為新的製造業大國;

三是越南積極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進程。越南是多個自貿協定的簽署國。作為東盟的一員,東盟自貿區、東盟-中國自貿協定、東盟-韓國自貿協定、東盟-日本自貿協定、東盟-印度自貿協定、東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自貿協定等各項協定均適用於越南。越南還與歐盟、韓國、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簽訂貿易協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越南參與的自貿協定已達到16個,其中包括2018年底越南加入高標準的《全面和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越南通過簽署多個自貿協定,得以享受來自全世界的關稅優惠政策,這對於其發展出口外向型經濟大有裨益。

四是近來不少在中國的外資企業傾向於將工廠轉移到中國周邊國家。地緣上與中國接近、政局穩定、勞動力充足、製造業成本低的越南自然得到青睞,成為承接轉移的優先國家。

但越南經濟學界也有觀點認為,越南經濟要持續發展,也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越南經濟需要從過分依賴廉價勞動力、自然資源,以及外來直接投資轉變為對新的增長動力的需求。新的增長動力之一,是促進私人企業的發展,需要進口替代政策以及進口促進政策;需要改變對國有企業的過度依賴,同時進一步開放市場。新的增長動力之二,是促進城市化和城市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是先前的僅聚焦於鄉村發展和農業發展。新的增長動力之三,是促進創新和技術發展。同時強調越南應適應、掌握和靈活採用新技術,而不是隻一味強調研發。

“兩廊一圈”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前景及問題

目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中國周邊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和反響。作為與中國山水相連的鄰國,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2004年即已提出中越合作建設“兩廊一圈”的建議。2017年,越南和中國簽署了關於共同實施“兩廊一圈”和“一帶一路”計劃的合作文件。現階段,“兩廊一圈”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問題已經成為中越經貿合作關係中最為重要、最為緊迫的議題。

越南國內關於“一帶一路”的正面報道也在加強。特別是在中國老撾鐵路順利開工,中國與老撾、柬埔寨及泰國的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越南更不希望錯失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借力中國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目前,越南高層已經將“兩廊一圈”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提上日程。中越之間已經有部分合作項目在務實推進。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總理在受訪時明確表示,歡迎並建議中方在越南開展技術先進、不破壞環境、代表中國發展水平的大型項目;建議雙方加強包括湄公河在內的共同河流的水資源可持續管理與利用的合作。

目前,越南雖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對“一帶一路”仍有顧慮,越南各地區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和熱情也不盡相同,但越南官方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已經由消極轉向積極,未來越南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作用也必將日益突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