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6 宋越熙寧戰爭第一、第二階段

北宋朝廷很快做出反應,任命老將郭逵為主帥,集結了30萬大軍南下開始反攻,並於1076年10月收復失地,攻入李朝境內,並大破李軍象陣。李軍潰敗退到了富良江(今越南紅河)南岸,到了當年12月,宋將燕達的誘敵之計奏效,李軍中了伏擊,被殺者數千人,太子李洪真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這便是著名的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之後,雙方開始了隔江對峙。宋軍由於勞師襲遠,補給供應不利,加之軍中受炎熱、潮溼和疾病的影響,傷亡過半;李軍方面雖然補給供應好於宋軍,但因主戰場在國內,國力難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耗。最後,李朝君主李乾德主動求和,歸還俘虜的三州人口。北宋朝廷也順水推舟,班師回朝。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6 宋越熙寧戰爭第一、第二階段

北宋朝廷很快做出反應,任命老將郭逵為主帥,集結了30萬大軍南下開始反攻,並於1076年10月收復失地,攻入李朝境內,並大破李軍象陣。李軍潰敗退到了富良江(今越南紅河)南岸,到了當年12月,宋將燕達的誘敵之計奏效,李軍中了伏擊,被殺者數千人,太子李洪真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這便是著名的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之後,雙方開始了隔江對峙。宋軍由於勞師襲遠,補給供應不利,加之軍中受炎熱、潮溼和疾病的影響,傷亡過半;李軍方面雖然補給供應好於宋軍,但因主戰場在國內,國力難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耗。最後,李朝君主李乾德主動求和,歸還俘虜的三州人口。北宋朝廷也順水推舟,班師回朝。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7 李仁宗(1066年-1127年),諱李乾德,越南李朝第四代皇帝

雖然表面上雙方是以平局收場,宋越恢復朝貢關係。但北宋方面的損失要遠大於李朝(《續資治通鑑·卷七十一》記載:“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而且之後北宋還主動放棄了已經收復的順州(前廣源州)。所以,史學界普遍認為宋越熙寧戰爭是北宋的“不敗而敗”。

兩次宋越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雖然無足輕重,鮮為人知,但對於今天的越南乃至整個東南亞都影響深遠。作為越南獨立不久面對的第一個中原王朝,北宋失去了收復越南的最後的機會。在這之後,李朝的制度愈加完備,民族獨立情緒也基本深入人心。後世如元明清,雖然對越南也多次用兵,但除了明成祖時期曾短暫統治過十幾年之外,越南已經從形態和意識上徹底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6 宋越熙寧戰爭第一、第二階段

北宋朝廷很快做出反應,任命老將郭逵為主帥,集結了30萬大軍南下開始反攻,並於1076年10月收復失地,攻入李朝境內,並大破李軍象陣。李軍潰敗退到了富良江(今越南紅河)南岸,到了當年12月,宋將燕達的誘敵之計奏效,李軍中了伏擊,被殺者數千人,太子李洪真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這便是著名的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之後,雙方開始了隔江對峙。宋軍由於勞師襲遠,補給供應不利,加之軍中受炎熱、潮溼和疾病的影響,傷亡過半;李軍方面雖然補給供應好於宋軍,但因主戰場在國內,國力難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耗。最後,李朝君主李乾德主動求和,歸還俘虜的三州人口。北宋朝廷也順水推舟,班師回朝。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7 李仁宗(1066年-1127年),諱李乾德,越南李朝第四代皇帝

雖然表面上雙方是以平局收場,宋越恢復朝貢關係。但北宋方面的損失要遠大於李朝(《續資治通鑑·卷七十一》記載:“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而且之後北宋還主動放棄了已經收復的順州(前廣源州)。所以,史學界普遍認為宋越熙寧戰爭是北宋的“不敗而敗”。

兩次宋越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雖然無足輕重,鮮為人知,但對於今天的越南乃至整個東南亞都影響深遠。作為越南獨立不久面對的第一個中原王朝,北宋失去了收復越南的最後的機會。在這之後,李朝的制度愈加完備,民族獨立情緒也基本深入人心。後世如元明清,雖然對越南也多次用兵,但除了明成祖時期曾短暫統治過十幾年之外,越南已經從形態和意識上徹底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8 宋朝軍隊

這裡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宋朝為何沒能收復越南?

第一,北方軍事壓力巨大。

北宋從建國初年以來就處於極為不利的軍事防禦狀態,北方戰略屏障燕雲十六州被後晉石敬瑭白送給遼國,這使得北宋在面對北方遼國強大的騎兵時十分被動。宋太宗兩次北伐均遭到失敗,從此開始採取守勢,一直到宋真宗澶淵之盟之後,宋遼才算和解。北宋中期,西北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又成了北宋的新威脅。而且,與宋代之前的遊牧民族不同,遼和西夏都深受漢文化影響,建立了完備的國家體系,是北宋非常難啃的兩塊骨頭。

第二,重文輕武,軍隊戰鬥力大減。

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北宋為防止唐後期以來的武人亂政現象進行了大規模的壓制。重文輕武,歷次戰爭必派遣文臣充當監軍,並給於大權,使將領指揮作戰時顧慮重重。實行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更戍法,以三年為期,禁軍從京師和地方上來回調換,但是將領卻不跟著調換,從而導致“兵不知將,將不識兵”,防止地方將領專權,但是卻極大地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

第三,越南地理環境佔據優勢。

《宋史·列傳·外國四》記載:“帝問交阯於何年割據,……韓琦曰:‘交州山路險僻,多潦霧瘴毒之氣,雖得其地,恐不能守也。’”宋英宗曾經問過,越南割據的問題,主戰派的韓琦居然不同意收復,給出的原因是越南山路崎嶇險峻,且空氣質量極其不好,就算收復下來也守不住。的確,雖然宋朝之前越南的叛亂都會被平定,但往往損失巨大,且叛亂無法根除。

"

中國古代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當之無愧的霸主,與朝鮮等國家長期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藩屬國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稱交趾,從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設立象郡開始,就長期處於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圖的一部分。

兩漢時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可以說秦朝以來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雖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現衰落內亂,越南地區就會出現叛亂自立的情況,但都被及時解決了。真正讓交趾脫離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和後來的北宋王朝,尤其是兩次宋越戰爭,直接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1 交州,古地名。東漢時期,交州包括今中國廣西和廣東、越南北部和中部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2 越南獨立及與南漢王朝對峙形勢

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分崩離析,各個割據政權內鬥不斷,與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漢一個政權。此時的交趾先後被曲承美、楊廷藝、吳權等幾任靜海軍節度使所佔據,尤其是在吳權時代,南漢與交趾爆發了大戰,史稱“白藤江之戰”。南漢的開國皇帝劉龑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飛龍在天”之意造了一個“龑”字,由劉巖改名劉龑),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戰過程中,劉龑輕敵冒進,中了吳權的埋伏,南漢軍死傷過半,大敗而歸。從此以後,南漢再也無力控制交趾。吳權便在939年自立為王,開始脫離中原王朝。

不過,雖然越南史學界極力稱讚吳權,並且把他自立為王建立的政權稱為吳朝,並且視為越南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但是,實際上吳權對於交趾的控制力相當有限,實權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強手裡,他和其子孫始終未敢稱帝自立。吳權去世之後,其子孫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漢稱臣並且求封節度使。因此,嚴格意義上講,此時的交趾跟南漢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割據政權而已。真正讓越南取得獨立地位的是吳權之後的丁朝,以及之後的兩次宋越戰爭。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軍閥丁部領除掉了越南國內的割據勢力,之後他自立稱帝,越南史稱為丁朝。而此時的中原王朝,北宋已開國八年,但此時的宋太祖正忙著南征北戰,統一全國,無暇顧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見,及時派使臣去北宋朝貢稱臣,故宋太祖相當於默認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發生嚴重內亂,姓丁的被姓黎的給篡位了,越南由丁朝變成了黎朝。結果當時的宋太宗趙光義聽說以後,於981年派遣水陸兩路大軍,打著為丁朝復辟的旗號討伐黎朝,意圖收復越南。因為戰爭地點還是在白藤江一帶,所以史稱“第二次白藤江之戰”。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4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據《資治通鑑·宋紀十》的記載:

“交州行營言破賊軍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時候仁寶率前軍先發,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劉澄,仁寶屢促之,不行,及澄至,並軍由水路抵多羅村,不遇賊,復擅還花步。賊詐降以誘仁寶,仁寶信之,遂為所害。時諸軍冒炎瘴,人多死者,轉運使許仲宣馳奏仁寶戰歿,且乞班師。”

可知戰爭的過程:宋軍交戰初期較為順利,取得了水陸兩次大捷,斬首黎軍三千多人,但是後來主將侯仁寶中了敵方的詐降計,被對方夜襲軍營而大敗。加上此時宋軍將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來越多,其他部眾不等命令,便撤軍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戰爭以北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識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謝罪,但是宋朝不得不從此承認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轄的地方變為獨立的藩屬國,這個轉變可謂影響深遠,雖然此後越南又發生多次內亂,但是北宋也從未有過收復之意。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宋神宗大膽起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雖然王安石變法對於北宋富國強兵的作用一直被質疑,而且變法一開始就遭到大量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卻自信滿滿,開始對越南採取強硬態度,開始在桂州等地練兵,意圖收復越南,不料消息被嶺南人徐百祥(應該是個漢奸)洩露給了越南。當時的越南正處於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認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舉全國之軍,號稱二十萬,由李常傑(宦官,李朝的名將)率領北上入侵宋朝。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宋越戰爭,這次戰爭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名稱,國內一般稱為“宋越熙寧戰爭”

由於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軍先後攻破欽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戰,知州蘇緘率四千軍民死戰不降,硬是在被八萬李軍包圍的壓力下,堅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蘇緘全家37人壯烈殉國。李常傑這個太監,在邕州城破之後居然下令屠城,邕州軍民被屠殺者達五萬多人,並將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虜南歸。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6 宋越熙寧戰爭第一、第二階段

北宋朝廷很快做出反應,任命老將郭逵為主帥,集結了30萬大軍南下開始反攻,並於1076年10月收復失地,攻入李朝境內,並大破李軍象陣。李軍潰敗退到了富良江(今越南紅河)南岸,到了當年12月,宋將燕達的誘敵之計奏效,李軍中了伏擊,被殺者數千人,太子李洪真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這便是著名的富良江之戰。

富良江之戰之後,雙方開始了隔江對峙。宋軍由於勞師襲遠,補給供應不利,加之軍中受炎熱、潮溼和疾病的影響,傷亡過半;李軍方面雖然補給供應好於宋軍,但因主戰場在國內,國力難以支撐這麼大的消耗。最後,李朝君主李乾德主動求和,歸還俘虜的三州人口。北宋朝廷也順水推舟,班師回朝。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7 李仁宗(1066年-1127年),諱李乾德,越南李朝第四代皇帝

雖然表面上雙方是以平局收場,宋越恢復朝貢關係。但北宋方面的損失要遠大於李朝(《續資治通鑑·卷七十一》記載:“兵夫三十萬人,冒暑涉瘴地,死者過半。”),而且之後北宋還主動放棄了已經收復的順州(前廣源州)。所以,史學界普遍認為宋越熙寧戰爭是北宋的“不敗而敗”。

兩次宋越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雖然無足輕重,鮮為人知,但對於今天的越南乃至整個東南亞都影響深遠。作為越南獨立不久面對的第一個中原王朝,北宋失去了收復越南的最後的機會。在這之後,李朝的制度愈加完備,民族獨立情緒也基本深入人心。後世如元明清,雖然對越南也多次用兵,但除了明成祖時期曾短暫統治過十幾年之外,越南已經從形態和意識上徹底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8 宋朝軍隊

這裡不禁要問一個問題,宋朝為何沒能收復越南?

第一,北方軍事壓力巨大。

北宋從建國初年以來就處於極為不利的軍事防禦狀態,北方戰略屏障燕雲十六州被後晉石敬瑭白送給遼國,這使得北宋在面對北方遼國強大的騎兵時十分被動。宋太宗兩次北伐均遭到失敗,從此開始採取守勢,一直到宋真宗澶淵之盟之後,宋遼才算和解。北宋中期,西北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又成了北宋的新威脅。而且,與宋代之前的遊牧民族不同,遼和西夏都深受漢文化影響,建立了完備的國家體系,是北宋非常難啃的兩塊骨頭。

第二,重文輕武,軍隊戰鬥力大減。

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北宋為防止唐後期以來的武人亂政現象進行了大規模的壓制。重文輕武,歷次戰爭必派遣文臣充當監軍,並給於大權,使將領指揮作戰時顧慮重重。實行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更戍法,以三年為期,禁軍從京師和地方上來回調換,但是將領卻不跟著調換,從而導致“兵不知將,將不識兵”,防止地方將領專權,但是卻極大地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

第三,越南地理環境佔據優勢。

《宋史·列傳·外國四》記載:“帝問交阯於何年割據,……韓琦曰:‘交州山路險僻,多潦霧瘴毒之氣,雖得其地,恐不能守也。’”宋英宗曾經問過,越南割據的問題,主戰派的韓琦居然不同意收復,給出的原因是越南山路崎嶇險峻,且空氣質量極其不好,就算收復下來也守不住。的確,雖然宋朝之前越南的叛亂都會被平定,但往往損失巨大,且叛亂無法根除。

秦朝之後一千多年裡都被中原王朝控制的越南,是怎樣脫離出去的

​圖9 北宋版圖

兩次宋越戰爭,北宋均遭到失利的原因也離不開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人很難適應越南的地理環境。後世元明清在征討越南時普遍遭到重大損失的原因也是如此,就連二戰後強大的美軍都沒能例外。

越南這個曾經直屬於中國達一千多年之久的地方,最終脫離出來的確令人感到可惜,宋朝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要背這個黑鍋,但這也是我國古代對於越南的控制力不足的必然結果。

文:博陵清河

參考文獻:《宋史·列傳·外國四》《續資治通鑑·卷七十一》《資治通鑑·宋紀十》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