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雕像

我在錯愕之間繼續登山,一路上又見到好幾次這個路標。雖然我不知道相關歷史,但明擺著的,這裡必然是勃拉姆斯來過並散步的地方。後來回國我才查閱了這段史海鉤沉。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雕像

我在錯愕之間繼續登山,一路上又見到好幾次這個路標。雖然我不知道相關歷史,但明擺著的,這裡必然是勃拉姆斯來過並散步的地方。後來回國我才查閱了這段史海鉤沉。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呂德斯海姆背靠的山間景象,遠處是日耳曼尼亞雕像

的確,勃拉姆斯在1874年至1895年之間頻繁到訪呂德斯海姆。每次都住在鎮中心同一戶人家的房子裡,這裡今天是一個叫Solter的起泡酒作坊。他最喜歡從住處出發,散漫地在山間葡萄園裡閒逛,最後到達山頂的雕像工地。這段路全長4公里,對這位身材矮壯的老人來說,可能恰好是創作之餘最好的捕捉靈感、鍛鍊身體的方式吧。正因這段歷史,這條路獲得了 “勃拉姆斯小徑”(Brahmsweg)的名字,和那個官方的路牌標識。這期間幾乎正是作曲家人生最後二十年的創作高峰期,諸多資料都特意提到1883年在威斯巴登(Wiesbaden)完成的《第三交響曲》。呂德斯海姆距離威斯巴登僅二十公里,不妨當成“勃三”創作地之一。這部作品推出後大受好評,擔任其首演指揮的漢斯•裡希特(Hans Richter,1843-1916)稱它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雕像

我在錯愕之間繼續登山,一路上又見到好幾次這個路標。雖然我不知道相關歷史,但明擺著的,這裡必然是勃拉姆斯來過並散步的地方。後來回國我才查閱了這段史海鉤沉。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呂德斯海姆背靠的山間景象,遠處是日耳曼尼亞雕像

的確,勃拉姆斯在1874年至1895年之間頻繁到訪呂德斯海姆。每次都住在鎮中心同一戶人家的房子裡,這裡今天是一個叫Solter的起泡酒作坊。他最喜歡從住處出發,散漫地在山間葡萄園裡閒逛,最後到達山頂的雕像工地。這段路全長4公里,對這位身材矮壯的老人來說,可能恰好是創作之餘最好的捕捉靈感、鍛鍊身體的方式吧。正因這段歷史,這條路獲得了 “勃拉姆斯小徑”(Brahmsweg)的名字,和那個官方的路牌標識。這期間幾乎正是作曲家人生最後二十年的創作高峰期,諸多資料都特意提到1883年在威斯巴登(Wiesbaden)完成的《第三交響曲》。呂德斯海姆距離威斯巴登僅二十公里,不妨當成“勃三”創作地之一。這部作品推出後大受好評,擔任其首演指揮的漢斯•裡希特(Hans Richter,1843-1916)稱它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俯瞰萊茵河

“勃三”的確很田園。勃拉姆斯總是在交響曲和協奏曲的一開始營造出強大的威嚴感和力量感,“勃三”卻不是。第一樂章展現出的自然之力並不野蠻,始終透出溫和與靈動,甚至還有歡快。第二樂章是無比溫柔的,有一股欣欣然、坦蕩蕩的深情暖意。破曉的陽光把一切罩上透明的金紗,空氣中瀰漫著帶有果味兒的泥香。勃拉姆斯起身向山間走去,不時轉頭看看萊茵河。此時陽光逆眼,粼粼波光讓他的視線不能久留。他繼續走,影子拂過葡萄葉子就像河裡的波浪一聳一聳,帶著點兒俏皮感。到了山頂,輪船汽笛聲將他的目光吸引到遠方鬱鬱蔥蔥的大地,被充滿宗教神祕感的陽光照耀著。好一曲莊重內斂、明亮優美的田園牧歌。

不過接下來,是在悲涼哀傷之中開場的第三樂章。隨後,悲傷感逐漸變弱,好像一切都宿命般地習以為常,還時不時夾雜著苦笑。一個老單身漢的生活寫照啊。第四樂章開頭的低沉旋律滾滾推動齣戲劇性的快節奏,之後音樂逐漸變得昂揚起來,甚至是有力和進取的,但總是帶著擺脫不掉的苦難感。進入樂章中段,音樂更成了泥濘中的艱難行軍,烘托出可歌可泣的英勇畫面。英雄終於倒下了,苦難也消失了。第二樂章的陽光又回來了,英雄蜷縮在大地母親的溫暖懷抱中,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雕像

我在錯愕之間繼續登山,一路上又見到好幾次這個路標。雖然我不知道相關歷史,但明擺著的,這裡必然是勃拉姆斯來過並散步的地方。後來回國我才查閱了這段史海鉤沉。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呂德斯海姆背靠的山間景象,遠處是日耳曼尼亞雕像

的確,勃拉姆斯在1874年至1895年之間頻繁到訪呂德斯海姆。每次都住在鎮中心同一戶人家的房子裡,這裡今天是一個叫Solter的起泡酒作坊。他最喜歡從住處出發,散漫地在山間葡萄園裡閒逛,最後到達山頂的雕像工地。這段路全長4公里,對這位身材矮壯的老人來說,可能恰好是創作之餘最好的捕捉靈感、鍛鍊身體的方式吧。正因這段歷史,這條路獲得了 “勃拉姆斯小徑”(Brahmsweg)的名字,和那個官方的路牌標識。這期間幾乎正是作曲家人生最後二十年的創作高峰期,諸多資料都特意提到1883年在威斯巴登(Wiesbaden)完成的《第三交響曲》。呂德斯海姆距離威斯巴登僅二十公里,不妨當成“勃三”創作地之一。這部作品推出後大受好評,擔任其首演指揮的漢斯•裡希特(Hans Richter,1843-1916)稱它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俯瞰萊茵河

“勃三”的確很田園。勃拉姆斯總是在交響曲和協奏曲的一開始營造出強大的威嚴感和力量感,“勃三”卻不是。第一樂章展現出的自然之力並不野蠻,始終透出溫和與靈動,甚至還有歡快。第二樂章是無比溫柔的,有一股欣欣然、坦蕩蕩的深情暖意。破曉的陽光把一切罩上透明的金紗,空氣中瀰漫著帶有果味兒的泥香。勃拉姆斯起身向山間走去,不時轉頭看看萊茵河。此時陽光逆眼,粼粼波光讓他的視線不能久留。他繼續走,影子拂過葡萄葉子就像河裡的波浪一聳一聳,帶著點兒俏皮感。到了山頂,輪船汽笛聲將他的目光吸引到遠方鬱鬱蔥蔥的大地,被充滿宗教神祕感的陽光照耀著。好一曲莊重內斂、明亮優美的田園牧歌。

不過接下來,是在悲涼哀傷之中開場的第三樂章。隨後,悲傷感逐漸變弱,好像一切都宿命般地習以為常,還時不時夾雜著苦笑。一個老單身漢的生活寫照啊。第四樂章開頭的低沉旋律滾滾推動齣戲劇性的快節奏,之後音樂逐漸變得昂揚起來,甚至是有力和進取的,但總是帶著擺脫不掉的苦難感。進入樂章中段,音樂更成了泥濘中的艱難行軍,烘托出可歌可泣的英勇畫面。英雄終於倒下了,苦難也消失了。第二樂章的陽光又回來了,英雄蜷縮在大地母親的溫暖懷抱中,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日耳曼尼亞雕像

試想我在這山間遇見一個矮壯的白鬍子老人。他步伐緩慢,神情放鬆,雙眼直視前方卻又陷入沉思。直到彼此走得很近,他才突然看到我,很有禮貌的停下來致以問候。我對他說:“您看著好眼熟”。他面容慈祥的答道:“我是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這一幕畫面田園色彩有餘,真實不足。小鎮、葡萄園、萊茵河,這些景象在1875年和今天都不會差異太大,問題在於山頂的雕像。日耳曼尼亞雕像建於1871年,歷時十二年完成。勃拉姆斯恰好見證了全過程(維基百科說他還參加了竣工典禮)。在那些年裡,這裡必定一大群人整天上上下下忙個不停,吵鬧聲和雕刻聲不絕於耳。石塊粉磨飛濺,一切烏煙瘴氣。大量的巨石和黃銅需要運上山頂,廢料再運下去,葡萄園不一定給糟蹋成什麼樣,估計那些年份的葡萄酒產量和質量都很堪憂。雕像本身的風格也是非勃拉姆斯的。它太巨大了,周身散發出無比的英雄氣勢和鼓動力,最與之相配的是瓦格納的音樂。那種具有侵略性的強力,簡直是含蓄深情的勃拉姆斯美學的敵人。如果要把這一幕拍成穿越劇,就需要安排很多群眾演員扮演工人,和大量的工具石塊等道具。雕像只能建到身體某個部位,甚至僅僅是個底座,而不是今天的雄偉成品。勃拉姆斯的開場白恐怕也不會彬彬有禮,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我恨這幫大老粗,他們吵得我沒法創作!我也討厭這個雕像!”

"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文/布克

估計像我這樣的愛樂人不少,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知識,但由於性格感性而喜歡聽。起初,我喜歡那些具有清晰旋律的作品。優美或激昂,喜悅或憂傷,只要旋律具有歌唱性可以哼出來,就都喜歡。後來聽的越來越多,與音樂有關的閱讀量(主要是《愛樂》雜誌)和遊歷的地方也在增加。那些與作品和作者密不可分的人生故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地理塑造等各種元素,都開始加入到音樂欣賞之中,由此豐富了聯想,使聽音樂成為一種非常精彩深沉的神遊體驗。久而久之,很多一開始不喜歡的作曲家和作品,也都開始接受並覺得好聽了。比如勃拉姆斯。

好像人總是要到中年才開始喜歡勃拉姆斯,他的嚴肅、內斂、厚重、深沉是飛揚跳脫的年輕人敬而遠之的。我也一樣。愛樂之旅的前整整二十年,我對他的作品一直是“姑且聽之”,甚至當作三心二意做其他事情時的背景音樂,而那是無聲的量變,我卻渾然不覺。後來一次旅遊中的巧合,讓量變終於形成質變,那之後,我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勃拉姆斯。

事件發生地是德國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上世紀90年代剛接觸電腦和互聯網的時候,我曾無意間在這小鎮的官網上發現一張精美的壁紙,上面是在一個遍佈葡萄園的小山上俯瞰一個童話般的河邊小鎮,壁紙一角寫著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 am Rhein)。我把它用作電腦桌面好長時間,這小鎮也令我魂牽夢繞十幾年,終於在2013年冬天有機會造訪。到此時為止,一切與勃拉姆斯還不相關。

可是勃拉姆斯的出現,又像湊巧又像註定。我在晨霧中到達呂德斯海姆,平日的旅遊勝地在淡季中沉寂。我閒逛了一天,好像始終在尋找一段音樂。畢竟在德國的土地上,又正是冷清蕭索的冬日,一切都符合德意志深沉、凝重、甚至神祕和悲情的氣質。以前中央電視臺有個“世界名曲”節目像是精美的歐洲風光音樂片,我也一直琢磨著想找到某部作品來給我腳下的旅途“配樂”,想了很多都不貼切。巴赫的音樂太宏大和諧,莫扎特太靈動頑皮,舒伯特顯得柔弱,貝多芬又經常激烈和暴躁。這時我仍沒想到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安靜的萊茵河畔小鎮呂德斯海姆

傍晚時分,太陽衝破了烏雲,把呂德斯海姆罩上一層金黃。在小鎮北郊一條民宅逐漸稀疏的小路盡頭,我無意間發現一座小修道院,它名字叫聖希德嘉教堂(Pfarrkirche St. Hildegard)。希德嘉(St. Hildegard,1098-1179)被稱為“萊茵河女先知”。這裡環境清幽,籠罩在異常崇高的宗教感之中。院落深處有一座希德嘉的雕像,造型非常簡單,但兜帽下的面部卻流露出一股強烈的堅忍不拔和哀傷的氣質。我不知這位偉人的事蹟,但在這黃昏時分,獨自置身於這座修道院的院子裡,良久佇立在雕像前,我確切無疑地找到了那位“配樂人”:勃拉姆斯。

也許是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舒曼那深沉純潔的愛,促發了我彼時的聯想。但確實更多是由於多年來我難以欣賞和體會的勃拉姆斯的音樂,不僅在心頭泛起,似乎還能“聽懂了”。那一首首低迴婉轉、深情剋制的音樂,深深符合我在落日餘暉中面對雕像的那一幕場景,也處處契合那座小鎮的冬日景象。而實際上,我與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的相遇才剛開始。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教堂

呂德斯海姆有著好山好水。萊茵河中上游有一段65公里長的蜿蜒多彩的河段被評為世界遺產,稱為“萊茵河谷”,起點正是呂德斯海姆。當地擁有七百多年的釀酒史,河兩岸的低矮山脈是全歐洲最好的葡萄產地之一,特有品種是大名鼎鼎的雷司令。萊茵河谷自古形成了眾多風景如畫的徒步路線,好幾條在這裡交匯重疊。最著名的兩條,一是320公里的“溯源萊茵之路”(Rhinesteig),另一條是70公里的“萊茵河谷雷司令之路”(Rhinegau Riesling Route)。在呂德斯海姆,爬山是必然要發生的事兒。置身於小鎮向北望去,視線只要越過低矮的房屋尖頂,就能看到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在夏天,小路反而會被茂密的葡萄園擋住),以及山頂上一尊龐大雄偉威風凜凜的雕像。那是剛剛贏得普法戰爭、並順勢一統德意志的威廉一世皇帝為了紀念國家統一而特意選擇在萊茵河畔的山頂建造的,主體是日耳曼人自古以來共同崇尚的民族化身、一位披胄帶甲、金髮飛揚的女性形象——日耳曼尼亞。雕像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吸引你走入光禿禿的山間去一探究竟。而正在此時,勃拉姆斯竟然以具體的形象意外登場了。

山路入口藏在小鎮北部的邊緣。上山不久,會看到沿途出現很多小路牌,有的寫著“日耳曼尼亞雕像”,有的寫著“溯源萊茵之路”,有的寫著“臺階未除冰,自己留神”。就在這些雜亂的路牌中間,有一塊上面沒寫任何文字而只有一個人的剪影。這個人的身材、著裝、頭型和大鬍子的輪廓,讓我一眼認出是勃拉姆斯。其實對一個愛樂者來說,認出勃拉姆斯並不是難事,哪怕只是一個輪廓,因為那實在是一個符號色彩太強的輪廓。奧地利著名剪影畫藝術家Otto Böhler(1847–1913)的作曲家系列個個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其中勃拉姆斯那幅與此異曲同工。看到這塊牌子讓我大感意外。沒想到前一天在修道院不由自主想到他,竟是第二天再次確鑿相遇的鋪墊。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聖希德嘉雕像

我在錯愕之間繼續登山,一路上又見到好幾次這個路標。雖然我不知道相關歷史,但明擺著的,這裡必然是勃拉姆斯來過並散步的地方。後來回國我才查閱了這段史海鉤沉。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呂德斯海姆背靠的山間景象,遠處是日耳曼尼亞雕像

的確,勃拉姆斯在1874年至1895年之間頻繁到訪呂德斯海姆。每次都住在鎮中心同一戶人家的房子裡,這裡今天是一個叫Solter的起泡酒作坊。他最喜歡從住處出發,散漫地在山間葡萄園裡閒逛,最後到達山頂的雕像工地。這段路全長4公里,對這位身材矮壯的老人來說,可能恰好是創作之餘最好的捕捉靈感、鍛鍊身體的方式吧。正因這段歷史,這條路獲得了 “勃拉姆斯小徑”(Brahmsweg)的名字,和那個官方的路牌標識。這期間幾乎正是作曲家人生最後二十年的創作高峰期,諸多資料都特意提到1883年在威斯巴登(Wiesbaden)完成的《第三交響曲》。呂德斯海姆距離威斯巴登僅二十公里,不妨當成“勃三”創作地之一。這部作品推出後大受好評,擔任其首演指揮的漢斯•裡希特(Hans Richter,1843-1916)稱它為勃拉姆斯的“田園交響曲”。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俯瞰萊茵河

“勃三”的確很田園。勃拉姆斯總是在交響曲和協奏曲的一開始營造出強大的威嚴感和力量感,“勃三”卻不是。第一樂章展現出的自然之力並不野蠻,始終透出溫和與靈動,甚至還有歡快。第二樂章是無比溫柔的,有一股欣欣然、坦蕩蕩的深情暖意。破曉的陽光把一切罩上透明的金紗,空氣中瀰漫著帶有果味兒的泥香。勃拉姆斯起身向山間走去,不時轉頭看看萊茵河。此時陽光逆眼,粼粼波光讓他的視線不能久留。他繼續走,影子拂過葡萄葉子就像河裡的波浪一聳一聳,帶著點兒俏皮感。到了山頂,輪船汽笛聲將他的目光吸引到遠方鬱鬱蔥蔥的大地,被充滿宗教神祕感的陽光照耀著。好一曲莊重內斂、明亮優美的田園牧歌。

不過接下來,是在悲涼哀傷之中開場的第三樂章。隨後,悲傷感逐漸變弱,好像一切都宿命般地習以為常,還時不時夾雜著苦笑。一個老單身漢的生活寫照啊。第四樂章開頭的低沉旋律滾滾推動齣戲劇性的快節奏,之後音樂逐漸變得昂揚起來,甚至是有力和進取的,但總是帶著擺脫不掉的苦難感。進入樂章中段,音樂更成了泥濘中的艱難行軍,烘托出可歌可泣的英勇畫面。英雄終於倒下了,苦難也消失了。第二樂章的陽光又回來了,英雄蜷縮在大地母親的溫暖懷抱中,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日耳曼尼亞雕像

試想我在這山間遇見一個矮壯的白鬍子老人。他步伐緩慢,神情放鬆,雙眼直視前方卻又陷入沉思。直到彼此走得很近,他才突然看到我,很有禮貌的停下來致以問候。我對他說:“您看著好眼熟”。他面容慈祥的答道:“我是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這一幕畫面田園色彩有餘,真實不足。小鎮、葡萄園、萊茵河,這些景象在1875年和今天都不會差異太大,問題在於山頂的雕像。日耳曼尼亞雕像建於1871年,歷時十二年完成。勃拉姆斯恰好見證了全過程(維基百科說他還參加了竣工典禮)。在那些年裡,這裡必定一大群人整天上上下下忙個不停,吵鬧聲和雕刻聲不絕於耳。石塊粉磨飛濺,一切烏煙瘴氣。大量的巨石和黃銅需要運上山頂,廢料再運下去,葡萄園不一定給糟蹋成什麼樣,估計那些年份的葡萄酒產量和質量都很堪憂。雕像本身的風格也是非勃拉姆斯的。它太巨大了,周身散發出無比的英雄氣勢和鼓動力,最與之相配的是瓦格納的音樂。那種具有侵略性的強力,簡直是含蓄深情的勃拉姆斯美學的敵人。如果要把這一幕拍成穿越劇,就需要安排很多群眾演員扮演工人,和大量的工具石塊等道具。雕像只能建到身體某個部位,甚至僅僅是個底座,而不是今天的雄偉成品。勃拉姆斯的開場白恐怕也不會彬彬有禮,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我恨這幫大老粗,他們吵得我沒法創作!我也討厭這個雕像!”

勃拉姆斯在呂德斯海姆

勃拉姆斯小徑的路牌

真難以想象那幾年勃拉姆斯怎麼寫出了自己最具田園氣質的作品。不過對於我這個沒有專業知識的“聯想型”愛樂者來說,這些“花絮”足夠幫助我去欣賞一部作品。每每聽起“勃三”,都讓我夢迴萊茵河畔的呂德斯海姆,在逶迤的勃拉姆斯小徑中漫步于山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