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車溪鄉境內有車頭嶂,車頭嶂呈東南走向,前臨梅江,起自寒信峽,山勢險峻,景色宜人。彎彎曲曲的梅江河由東南入境後轉向西流。依河形成一塊數千畝的盆地,出產的甘蔗、西瓜特別有名,自古流傳“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也有俚語云“有女要嫁車頭壩,又有芝麻又有蔗,還有瓜子拌擂茶”。然而車頭壩也有自己的軟肋——乾旱,從人們歡呼久旱後下雨“落金子落花邊”就知道水的重要。可是多下也不行,由於盆形地勢容易內澇。

車溪人勤勞、儉樸,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車溪人勇敢、頑強,富於奉獻精神,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在革命戰爭時期,車溪人民分別在羅坑、流坑等地組織農民協會或農民暴動,為紅色政權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車溪有數百人跟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大多犧牲在長征路上,僅十餘人到達陝北。

現在,車溪更是有了巨大的變化,變電站、自來水廠有了,寒信大橋、車溪大橋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車溪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一節 安塘村

車溪鄉有個安塘村,所處為一盆地。其東面是巍峨雄偉、風景秀美的飛雲嶂,南邊與朱坑接壤,西連坳背,北接仙下,一條小河曲曲彎彎流向梅江。

之所以叫安塘,據傳還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小小村坊建有庵堂九座,由於寺庵眾多,故取名為“庵堂”。當地人信佛誦經,禮拜虔誠,善男信女,修善摩道。當時的“庵堂”坊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中庵前面,即現仲我公祠左邊,挖有一口形似硯臺的大池塘,古人用以制煞聚財,抗旱救災,每逢大旱年成,更顯池塘作用,故取名“旱塘”

當地子民和睦相處,勤耕力作,塘豐物阜,生活平安,久而久之,不知何時,人們漸漸地把意義單一的“庵塘”叫成了內涵深刻的“安塘”,一直沿襲至今。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車溪鄉境內有車頭嶂,車頭嶂呈東南走向,前臨梅江,起自寒信峽,山勢險峻,景色宜人。彎彎曲曲的梅江河由東南入境後轉向西流。依河形成一塊數千畝的盆地,出產的甘蔗、西瓜特別有名,自古流傳“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也有俚語云“有女要嫁車頭壩,又有芝麻又有蔗,還有瓜子拌擂茶”。然而車頭壩也有自己的軟肋——乾旱,從人們歡呼久旱後下雨“落金子落花邊”就知道水的重要。可是多下也不行,由於盆形地勢容易內澇。

車溪人勤勞、儉樸,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車溪人勇敢、頑強,富於奉獻精神,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在革命戰爭時期,車溪人民分別在羅坑、流坑等地組織農民協會或農民暴動,為紅色政權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車溪有數百人跟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大多犧牲在長征路上,僅十餘人到達陝北。

現在,車溪更是有了巨大的變化,變電站、自來水廠有了,寒信大橋、車溪大橋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車溪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一節 安塘村

車溪鄉有個安塘村,所處為一盆地。其東面是巍峨雄偉、風景秀美的飛雲嶂,南邊與朱坑接壤,西連坳背,北接仙下,一條小河曲曲彎彎流向梅江。

之所以叫安塘,據傳還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小小村坊建有庵堂九座,由於寺庵眾多,故取名為“庵堂”。當地人信佛誦經,禮拜虔誠,善男信女,修善摩道。當時的“庵堂”坊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中庵前面,即現仲我公祠左邊,挖有一口形似硯臺的大池塘,古人用以制煞聚財,抗旱救災,每逢大旱年成,更顯池塘作用,故取名“旱塘”

當地子民和睦相處,勤耕力作,塘豐物阜,生活平安,久而久之,不知何時,人們漸漸地把意義單一的“庵塘”叫成了內涵深刻的“安塘”,一直沿襲至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第二節 蝦蟆潭

梅江河過了車溪流向嶺背,在車溪與嶺背交界的地方有一水潭,深不見底。離岸數米有一巨石,遠看形似浮在水面的青蛙,所以叫蛤蟆潭,附近的一個村子也就叫蛤蟆石。

相傳這石青蛙有靈性,不管漲多大的水,它永遠浮在水面,從沒有被淹過。據說石底下有一巨洞,有一年,一個水性極佳的青年一個猛子紮了進去,只覺石洞闊如大廳,似有桌凳之物,洞裡水冷刺骨,寒氣襲人,青年深恐不測,不敢久留,後自稱差點就回不來了。此後再無人敢涉險,也就無法考證其言的真假。

潭邊河岸陡峭筆直,無可攀援,幾乎寸草不生。從河向蛤蟆潭望去,沿河一溜九個小山丘,型似九條鯉魚,頭尾相接。據老人言此為“九鯉上灘”,可惜有幾處壞了風水。一是河的對面有一村子叫岔口,又有一村叫網岔,這九鯉到此受到阻擋繼而拐向東北,然而剛行不遠,桃坑的一座名叫“貓頭寨”的小石山當頭蹲著,這九鯉無路可走,無處可避,只好順著一條小溪向北而行,然而溪小水淺,勉強掙扎一會兒,便再也動彈不了。

過了一年又一年,這石青蛙早就失去了靈性,每逢發大水時,再也無法浮出水面,不過,就算潛在水底,迎著急流,它也能激起數尺高的浪花。那巨大的水聲,駭人的聲勢,足以令人膽戰心驚。

蛤蟆石這個村名卻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過。

第三節 車頭嶂

車頭嶂坐落在車頭圩的東北方,自寒信峽起,嶂勢跌宕起伏,甚是巍峨;梅江繞嶂順流而下,直入貢江,真是:“車山東方樹屏風,梅江嶂前彎玉帶”。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河邊村的一個村婦,一大早在自家門前掃地,忽見前方天空烏雲滾滾,雷光閃電,一座山峰迎面飛馳而來,村婦驚嚇中,舉起掃帚對著山峰巨石大叫一聲:“哎哎!前面那座山會走喲!”說話間,山峰巨石似乎有靈,瞬間停止移動,永遠地橫臥在寒信峽對面,由此形成了車溪唯一的標誌性山峰——車頭嶂。據說是趕山神仙用神鞭從福建把這座山趕來寒信峽把水口的,可惜功虧一簣。這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

千年的故事,神祕的地方,曾吸引了岳飛、文天祥、解縉、王穎、楊筠鬆等眾多名人騷客,紛紛來此觀光旅遊,題詩詠對。

神奇的車頭嶂山清水秀,奇石怪狀,金龜守洞,五龍岀江。山中建有三寺二廟:即飛雲寺、香山寺、烏仙寺;中庵、觀音廟。南面山下建有辛峰閣,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曾於明末崇禎、清朝道光年間先後進行過維修,民國十二年王採泮主持大修,將原有二層建築擴建為三層,其工藝之精緻,設計之精巧,在贛南都是有名的。北面有一大士閣。山嶂中晨鐘暮鼓,敲醒世人,激勵奮進;寺廟裡香火繚繞,信眾雲集。周圍環繞著天子寨、金陽山、天園山、龍山、搖金山、青雲嶂、筆架山、磊石頂、紫雲山、三清山、于山、北斗山、雲峰嶂、天華山、蓮花山、天子嶺、火焰峰等,如群星拱鬥,遙相呼應。“日出野雞滿山飛,夜來臥聽松濤聲”,山中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常有遊客信眾進山究幽探奇。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車溪鄉境內有車頭嶂,車頭嶂呈東南走向,前臨梅江,起自寒信峽,山勢險峻,景色宜人。彎彎曲曲的梅江河由東南入境後轉向西流。依河形成一塊數千畝的盆地,出產的甘蔗、西瓜特別有名,自古流傳“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也有俚語云“有女要嫁車頭壩,又有芝麻又有蔗,還有瓜子拌擂茶”。然而車頭壩也有自己的軟肋——乾旱,從人們歡呼久旱後下雨“落金子落花邊”就知道水的重要。可是多下也不行,由於盆形地勢容易內澇。

車溪人勤勞、儉樸,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車溪人勇敢、頑強,富於奉獻精神,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在革命戰爭時期,車溪人民分別在羅坑、流坑等地組織農民協會或農民暴動,為紅色政權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車溪有數百人跟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大多犧牲在長征路上,僅十餘人到達陝北。

現在,車溪更是有了巨大的變化,變電站、自來水廠有了,寒信大橋、車溪大橋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車溪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一節 安塘村

車溪鄉有個安塘村,所處為一盆地。其東面是巍峨雄偉、風景秀美的飛雲嶂,南邊與朱坑接壤,西連坳背,北接仙下,一條小河曲曲彎彎流向梅江。

之所以叫安塘,據傳還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小小村坊建有庵堂九座,由於寺庵眾多,故取名為“庵堂”。當地人信佛誦經,禮拜虔誠,善男信女,修善摩道。當時的“庵堂”坊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中庵前面,即現仲我公祠左邊,挖有一口形似硯臺的大池塘,古人用以制煞聚財,抗旱救災,每逢大旱年成,更顯池塘作用,故取名“旱塘”

當地子民和睦相處,勤耕力作,塘豐物阜,生活平安,久而久之,不知何時,人們漸漸地把意義單一的“庵塘”叫成了內涵深刻的“安塘”,一直沿襲至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第二節 蝦蟆潭

梅江河過了車溪流向嶺背,在車溪與嶺背交界的地方有一水潭,深不見底。離岸數米有一巨石,遠看形似浮在水面的青蛙,所以叫蛤蟆潭,附近的一個村子也就叫蛤蟆石。

相傳這石青蛙有靈性,不管漲多大的水,它永遠浮在水面,從沒有被淹過。據說石底下有一巨洞,有一年,一個水性極佳的青年一個猛子紮了進去,只覺石洞闊如大廳,似有桌凳之物,洞裡水冷刺骨,寒氣襲人,青年深恐不測,不敢久留,後自稱差點就回不來了。此後再無人敢涉險,也就無法考證其言的真假。

潭邊河岸陡峭筆直,無可攀援,幾乎寸草不生。從河向蛤蟆潭望去,沿河一溜九個小山丘,型似九條鯉魚,頭尾相接。據老人言此為“九鯉上灘”,可惜有幾處壞了風水。一是河的對面有一村子叫岔口,又有一村叫網岔,這九鯉到此受到阻擋繼而拐向東北,然而剛行不遠,桃坑的一座名叫“貓頭寨”的小石山當頭蹲著,這九鯉無路可走,無處可避,只好順著一條小溪向北而行,然而溪小水淺,勉強掙扎一會兒,便再也動彈不了。

過了一年又一年,這石青蛙早就失去了靈性,每逢發大水時,再也無法浮出水面,不過,就算潛在水底,迎著急流,它也能激起數尺高的浪花。那巨大的水聲,駭人的聲勢,足以令人膽戰心驚。

蛤蟆石這個村名卻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過。

第三節 車頭嶂

車頭嶂坐落在車頭圩的東北方,自寒信峽起,嶂勢跌宕起伏,甚是巍峨;梅江繞嶂順流而下,直入貢江,真是:“車山東方樹屏風,梅江嶂前彎玉帶”。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河邊村的一個村婦,一大早在自家門前掃地,忽見前方天空烏雲滾滾,雷光閃電,一座山峰迎面飛馳而來,村婦驚嚇中,舉起掃帚對著山峰巨石大叫一聲:“哎哎!前面那座山會走喲!”說話間,山峰巨石似乎有靈,瞬間停止移動,永遠地橫臥在寒信峽對面,由此形成了車溪唯一的標誌性山峰——車頭嶂。據說是趕山神仙用神鞭從福建把這座山趕來寒信峽把水口的,可惜功虧一簣。這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

千年的故事,神祕的地方,曾吸引了岳飛、文天祥、解縉、王穎、楊筠鬆等眾多名人騷客,紛紛來此觀光旅遊,題詩詠對。

神奇的車頭嶂山清水秀,奇石怪狀,金龜守洞,五龍岀江。山中建有三寺二廟:即飛雲寺、香山寺、烏仙寺;中庵、觀音廟。南面山下建有辛峰閣,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曾於明末崇禎、清朝道光年間先後進行過維修,民國十二年王採泮主持大修,將原有二層建築擴建為三層,其工藝之精緻,設計之精巧,在贛南都是有名的。北面有一大士閣。山嶂中晨鐘暮鼓,敲醒世人,激勵奮進;寺廟裡香火繚繞,信眾雲集。周圍環繞著天子寨、金陽山、天園山、龍山、搖金山、青雲嶂、筆架山、磊石頂、紫雲山、三清山、于山、北斗山、雲峰嶂、天華山、蓮花山、天子嶺、火焰峰等,如群星拱鬥,遙相呼應。“日出野雞滿山飛,夜來臥聽松濤聲”,山中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常有遊客信眾進山究幽探奇。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且看古人早已在山中留下詩謎:“腳踩梅江水,身坐大士椅,頭頂飛雲嶂,代代出丞相”。

第四節 矗石巖

車溪自古建有許多寺廟,最奇還要算矗石巖。

潮溪東面五里處,有一石山,酷似一巨大酒罈倒扣在地,因而得名“酒罈山”。酒罈山的南面有一寬闊的坡地,以前建有一座大寺院,寺內僧侶眾多,寺產頗為富庶。順著山腳蜿蜒前行兩裡許,赫然現一斷崖,崖壁內陷四五米,下有兩根一米多高的石柱,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紋理精美,實屬罕見,因之稱為“矗石巖”。崖頂有數對石乳,不時有水滴濺落。崖間一小寺,依託突兀前傾的崖壁,完全藏身於內,鄉民曰其前身就是南坡的大寺院,其搬遷至此尚有一個離奇的故事。酒罈山西南古曰池田壩,原住有幾百戶人家,雖處河沿低窪之處,卻不遭水患,水漲地也長。綠草如茵,牛羊肥美,人們其樂融融。然不知何時出了幾個無賴,夜晚宰殺了幾頭牛羊,棄於寺院後面,以此誣陷院中和尚,索賠院中田產。寺中和尚苦於無法辯解,忍痛捨棄田畝,避至矗石巖。這幾個無賴平白訛得許多田產,高興得忘乎所以,更加橫行無忌。誰知樂極生悲,天公發怒,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霎時平地水深數尺,往日水漲地高的池田壩一片汪洋,地和村子被衝個精光,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矗石巖的和尚傍著石崖又建了一間寺廟,號為“洞天寺”,大概寓意“別有洞天”吧。

現如今池田壩已成一片田地,不再水漲地高,人們也就搬遷到附近的山坡上,這矗石巖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第五節 青雲閣

由朱坑往坳背途經一山嘴,名叫閣下,蓋因此地有一古閣——青雲閣而得名。

青雲閣初建年月已不可考。閣分上下兩層,四角重簷,巍峨高峻,殿宇軒昂,莊嚴肅穆。下層面寬12.7米,進深10.6米,石灰砂築牆,厚0.38米。正面石門框,門楣上書“青雲閣”,門框兩邊書有楹聯:“青雲高閣江皋上,把水口,三村受益;路引名山飄渺中,顯威靈,百姓沾恩。”是當地先賢繼唐所題。進門大廳為客堂,向後有拱門通廚房。左廂房隔為兩間,為守閣者寢室,右廂房有木梯可通二樓。二樓為佛壇,木板樓面,上鋪青磚,寬5.15米,長4.9米,殿內供奉著如來佛祖、二十諸天和十八羅漢諸神像,每年有兩次大型佛事活動,以八月初一至初四最為隆重。設壇唸經,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安康。據史料記載,青雲閣有兩次大修。第一次是清咸豐九年(1859年),第二次是1918年,尤以第二次原址重建工程浩大。謝卓鵬於1927年所撰《自詳先生捐田畝於青雲閣記》中雲:“前人創造之初,並未建立佛壇。迨光緒年間,房祖自詳,淡於名利,遂戒葷茹素,意欲棄家修行,無奈老母在堂,未敢遠離,於是反覆思維,得祠左青雲閣,前山秀麗,屋宇軒昂,離家不過數百步。遂商諸房中父老,僉曰青雲閣內設立佛壇,為敬公房求幸福,誠盛事也。房祖自詳見眾意鹹孚,乃不辭勞瘁,募捐修飾,上層建設佛壇。”“事已成而青雲閣陡遭回祿,樑料瓦桷竟成灰土。”至民國戊午秋募集鉅款,仍其舊址而重建焉。據此可知佛壇應於光緒末謝自詳所建。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車溪鄉境內有車頭嶂,車頭嶂呈東南走向,前臨梅江,起自寒信峽,山勢險峻,景色宜人。彎彎曲曲的梅江河由東南入境後轉向西流。依河形成一塊數千畝的盆地,出產的甘蔗、西瓜特別有名,自古流傳“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也有俚語云“有女要嫁車頭壩,又有芝麻又有蔗,還有瓜子拌擂茶”。然而車頭壩也有自己的軟肋——乾旱,從人們歡呼久旱後下雨“落金子落花邊”就知道水的重要。可是多下也不行,由於盆形地勢容易內澇。

車溪人勤勞、儉樸,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車溪人勇敢、頑強,富於奉獻精神,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在革命戰爭時期,車溪人民分別在羅坑、流坑等地組織農民協會或農民暴動,為紅色政權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車溪有數百人跟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大多犧牲在長征路上,僅十餘人到達陝北。

現在,車溪更是有了巨大的變化,變電站、自來水廠有了,寒信大橋、車溪大橋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車溪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一節 安塘村

車溪鄉有個安塘村,所處為一盆地。其東面是巍峨雄偉、風景秀美的飛雲嶂,南邊與朱坑接壤,西連坳背,北接仙下,一條小河曲曲彎彎流向梅江。

之所以叫安塘,據傳還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小小村坊建有庵堂九座,由於寺庵眾多,故取名為“庵堂”。當地人信佛誦經,禮拜虔誠,善男信女,修善摩道。當時的“庵堂”坊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中庵前面,即現仲我公祠左邊,挖有一口形似硯臺的大池塘,古人用以制煞聚財,抗旱救災,每逢大旱年成,更顯池塘作用,故取名“旱塘”

當地子民和睦相處,勤耕力作,塘豐物阜,生活平安,久而久之,不知何時,人們漸漸地把意義單一的“庵塘”叫成了內涵深刻的“安塘”,一直沿襲至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第二節 蝦蟆潭

梅江河過了車溪流向嶺背,在車溪與嶺背交界的地方有一水潭,深不見底。離岸數米有一巨石,遠看形似浮在水面的青蛙,所以叫蛤蟆潭,附近的一個村子也就叫蛤蟆石。

相傳這石青蛙有靈性,不管漲多大的水,它永遠浮在水面,從沒有被淹過。據說石底下有一巨洞,有一年,一個水性極佳的青年一個猛子紮了進去,只覺石洞闊如大廳,似有桌凳之物,洞裡水冷刺骨,寒氣襲人,青年深恐不測,不敢久留,後自稱差點就回不來了。此後再無人敢涉險,也就無法考證其言的真假。

潭邊河岸陡峭筆直,無可攀援,幾乎寸草不生。從河向蛤蟆潭望去,沿河一溜九個小山丘,型似九條鯉魚,頭尾相接。據老人言此為“九鯉上灘”,可惜有幾處壞了風水。一是河的對面有一村子叫岔口,又有一村叫網岔,這九鯉到此受到阻擋繼而拐向東北,然而剛行不遠,桃坑的一座名叫“貓頭寨”的小石山當頭蹲著,這九鯉無路可走,無處可避,只好順著一條小溪向北而行,然而溪小水淺,勉強掙扎一會兒,便再也動彈不了。

過了一年又一年,這石青蛙早就失去了靈性,每逢發大水時,再也無法浮出水面,不過,就算潛在水底,迎著急流,它也能激起數尺高的浪花。那巨大的水聲,駭人的聲勢,足以令人膽戰心驚。

蛤蟆石這個村名卻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過。

第三節 車頭嶂

車頭嶂坐落在車頭圩的東北方,自寒信峽起,嶂勢跌宕起伏,甚是巍峨;梅江繞嶂順流而下,直入貢江,真是:“車山東方樹屏風,梅江嶂前彎玉帶”。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河邊村的一個村婦,一大早在自家門前掃地,忽見前方天空烏雲滾滾,雷光閃電,一座山峰迎面飛馳而來,村婦驚嚇中,舉起掃帚對著山峰巨石大叫一聲:“哎哎!前面那座山會走喲!”說話間,山峰巨石似乎有靈,瞬間停止移動,永遠地橫臥在寒信峽對面,由此形成了車溪唯一的標誌性山峰——車頭嶂。據說是趕山神仙用神鞭從福建把這座山趕來寒信峽把水口的,可惜功虧一簣。這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

千年的故事,神祕的地方,曾吸引了岳飛、文天祥、解縉、王穎、楊筠鬆等眾多名人騷客,紛紛來此觀光旅遊,題詩詠對。

神奇的車頭嶂山清水秀,奇石怪狀,金龜守洞,五龍岀江。山中建有三寺二廟:即飛雲寺、香山寺、烏仙寺;中庵、觀音廟。南面山下建有辛峰閣,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曾於明末崇禎、清朝道光年間先後進行過維修,民國十二年王採泮主持大修,將原有二層建築擴建為三層,其工藝之精緻,設計之精巧,在贛南都是有名的。北面有一大士閣。山嶂中晨鐘暮鼓,敲醒世人,激勵奮進;寺廟裡香火繚繞,信眾雲集。周圍環繞著天子寨、金陽山、天園山、龍山、搖金山、青雲嶂、筆架山、磊石頂、紫雲山、三清山、于山、北斗山、雲峰嶂、天華山、蓮花山、天子嶺、火焰峰等,如群星拱鬥,遙相呼應。“日出野雞滿山飛,夜來臥聽松濤聲”,山中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常有遊客信眾進山究幽探奇。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且看古人早已在山中留下詩謎:“腳踩梅江水,身坐大士椅,頭頂飛雲嶂,代代出丞相”。

第四節 矗石巖

車溪自古建有許多寺廟,最奇還要算矗石巖。

潮溪東面五里處,有一石山,酷似一巨大酒罈倒扣在地,因而得名“酒罈山”。酒罈山的南面有一寬闊的坡地,以前建有一座大寺院,寺內僧侶眾多,寺產頗為富庶。順著山腳蜿蜒前行兩裡許,赫然現一斷崖,崖壁內陷四五米,下有兩根一米多高的石柱,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紋理精美,實屬罕見,因之稱為“矗石巖”。崖頂有數對石乳,不時有水滴濺落。崖間一小寺,依託突兀前傾的崖壁,完全藏身於內,鄉民曰其前身就是南坡的大寺院,其搬遷至此尚有一個離奇的故事。酒罈山西南古曰池田壩,原住有幾百戶人家,雖處河沿低窪之處,卻不遭水患,水漲地也長。綠草如茵,牛羊肥美,人們其樂融融。然不知何時出了幾個無賴,夜晚宰殺了幾頭牛羊,棄於寺院後面,以此誣陷院中和尚,索賠院中田產。寺中和尚苦於無法辯解,忍痛捨棄田畝,避至矗石巖。這幾個無賴平白訛得許多田產,高興得忘乎所以,更加橫行無忌。誰知樂極生悲,天公發怒,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霎時平地水深數尺,往日水漲地高的池田壩一片汪洋,地和村子被衝個精光,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矗石巖的和尚傍著石崖又建了一間寺廟,號為“洞天寺”,大概寓意“別有洞天”吧。

現如今池田壩已成一片田地,不再水漲地高,人們也就搬遷到附近的山坡上,這矗石巖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第五節 青雲閣

由朱坑往坳背途經一山嘴,名叫閣下,蓋因此地有一古閣——青雲閣而得名。

青雲閣初建年月已不可考。閣分上下兩層,四角重簷,巍峨高峻,殿宇軒昂,莊嚴肅穆。下層面寬12.7米,進深10.6米,石灰砂築牆,厚0.38米。正面石門框,門楣上書“青雲閣”,門框兩邊書有楹聯:“青雲高閣江皋上,把水口,三村受益;路引名山飄渺中,顯威靈,百姓沾恩。”是當地先賢繼唐所題。進門大廳為客堂,向後有拱門通廚房。左廂房隔為兩間,為守閣者寢室,右廂房有木梯可通二樓。二樓為佛壇,木板樓面,上鋪青磚,寬5.15米,長4.9米,殿內供奉著如來佛祖、二十諸天和十八羅漢諸神像,每年有兩次大型佛事活動,以八月初一至初四最為隆重。設壇唸經,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安康。據史料記載,青雲閣有兩次大修。第一次是清咸豐九年(1859年),第二次是1918年,尤以第二次原址重建工程浩大。謝卓鵬於1927年所撰《自詳先生捐田畝於青雲閣記》中雲:“前人創造之初,並未建立佛壇。迨光緒年間,房祖自詳,淡於名利,遂戒葷茹素,意欲棄家修行,無奈老母在堂,未敢遠離,於是反覆思維,得祠左青雲閣,前山秀麗,屋宇軒昂,離家不過數百步。遂商諸房中父老,僉曰青雲閣內設立佛壇,為敬公房求幸福,誠盛事也。房祖自詳見眾意鹹孚,乃不辭勞瘁,募捐修飾,上層建設佛壇。”“事已成而青雲閣陡遭回祿,樑料瓦桷竟成灰土。”至民國戊午秋募集鉅款,仍其舊址而重建焉。據此可知佛壇應於光緒末謝自詳所建。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青雲閣雖歷經風雨,仍保存完整,極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對研究古代建築和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2012年被列入於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有望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第六節 飛雲寺

飛雲寺,位於車溪鄉同輝村,始建於唐朝,舊稱黃沙”,又叫白蓮洞。

寺院背靠崇山峻嶺,山勢險峻巍峨,接連五個山頭,一山高過一山,堪輿大師筠鬆把它稱為“五龍出江”,也曰“五蛇出洞”,甚為神奇。

一入山門,便有一石名曰“騰雲石”,傳說建寺初期,寺中有一童子,師傅叫他下山買菜,童子賴著不去,師傅罰他站在門前的大石上,誰知童子一踏上石頭,石頭便飛了起來,馱其下山,如騰雲駕霧一般,有了騰雲石以後,童子再也不畏上山下山之難,來去如飛,著實方便。

寺門前面,一尊觀世音菩薩,左手託著淨水瓶,右手執著楊柳枝,笑眯眯似乎在向人間播撒甘露瓊漿。

來到寺後,有一巨型石龜,嘴巴眼睛,甚至背上的斑紋,無一不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寺門的兩邊刻著一副對聯:“嶽帥穿紫竹喜白蓮洞裡見如來佛祖,乾隆遊梅江聞飛雲寺中擬先人擊鼓”。這裡有著宋清兩段佳話,上聯說的是宋代岳飛岳雲父子曾扎兵於此,遇上強敵,一時難以克之,是夜父子穿過紫竹林來到白蓮洞拜見如來佛祖,經佛祖指點迷津,第二天上陣,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一時傳為佳話。下聯是說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遊船來到梅江之處寒信潭邊,忽聞飛雲寺裡似乎有人擊鼓,於是紛紛下船,拾階前往探究。兩個故事前後數百年,足見寺之歷史久遠。

飛雲寺,景緻優美,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山路雖陡峭曲折,卻難擋人們探幽究奇拜佛之心,香客之絡繹不絕,足證飛雲古寺秀美迷人魅力之強。

第七節 仙鵝寺

仙鵝寺,位於車溪鄉安塘、潮溪、朱坑三村交界的鵝形崬。山上樹木蒼翠,草木茂盛,一年四季鬱鬱蔥蔥,景色迷人。鵝形崬的東面是曲逕的牛牯崬,南面有一座石山,叫酒罈山,酒罈山的山腳下有一奇深的水潭,還有當地小有名氣的矗石巖洞天寺,遠遠朝北望去,有一座俊俏雄偉的大山——雲峰嶂。

雲峰嶂高峻陡峭,雲霧繚繞,山上的泉水匯成一條小河,當地人叫龍溪。龍溪山水由北向南經仙下紫微水直瀉至安塘(時名庵堂),天長日久,沖刷成一口深潭,謂池溪第一潭,鵝形崬上仙鵝寺的來歷就在這口潭裡。

相傳,古時池溪水深流急,一天,九條紅色鯉魚受龍王之命循江而上去龍溪山務差,當其途徑庵堂潭時,見山水優美,又時值氣候溫和,一時情迷,鯉魚歡騰,潭中嬉戲,忘了務差之命,遲遲未向龍王覆命。龍王左等不來,右等不見,心中焦躁,遂派仙鶴出去巡察。仙鶴一路尋來,只見九條鯉魚仍在潭中嬉戲,仙鶴呼叫良久,方才驚醒忘我的九鯉。龍王知後大怒,將九條紅鯉化成九座石山,復派仙鶴在旁鎮守,久而久之,仙鶴也化成了一座鵝形石山,人們以為仙鶴像鵝,就將之稱作“鵝形崬”。

為了紀念仙鶴,當地子民在潭邊建了一座庵堂,供奉龔、劉、楊三仙。四方八面的民眾都會來寺裡朝拜,香火一時十分旺盛。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重修,現留有《重修仙鵝山碑》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青石碑刻。1958年曾毀於一旦。現在所見是1987年安塘周邊信眾解囊出力,重修之仙鵝寺,規模形制與前相似。

第八節 桃源

秀麗的梅江河由寧都一路向南,彙集了琴江後,又拐向西南,過了寒信,折向西面,與仙下河會合,車溪的桃坑,就坐落在這兩江交會處。

桃坑其實並不坑,反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裡魚產豐富,田裡稻浪滾滾。然而桃坑在古代卻不叫桃坑,而是叫桃源。

雖叫桃源,卻只有鮮美芳草,並無夾岸桃林,真不知其名從何來,或許古時有遍地桃樹,岸邊也有落英繽紛也未可知。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祀奉著一位神靈——蠻公都督謝肇。據傳謝肇原籍興國,在唐僖宗乾符年間因徵寇有功,封為徵蠻公爵,因而稱之為蠻公。為何一位興國的都督卻供奉在此?原來蠻公神像來到桃源還有一段傳奇。聽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年發了大水,幾個打魚的老人把漁船泊在江口,忽見一尊神像溯流而上,因而大奇。眼見神像到了兩江會合之處,被兩股急流衝得滴溜亂轉,不再上行,也衝不走。於是老人駕船把神像撈起供奉起來,這就是蠻公。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撰修的譜牒中有一段記載:“父老遺言,公始福庇興邑竺壩,因家廟洪水傾圯,溯流而上至雩之桃源溪口,湍流瀠洄不去,漁人扶公登祠,啟其腹臓,乃知公諱太初,東山公之後裔,唐朝之武進士也,手能舉臼,力能拔樹,勇冠三軍,唐王勅封都督蠻公謝靈侯。”據民間傳說,其力大無比,武藝高強。也有云:江西有個謝蠻蠻,禾桶挑米進京城。又說其小時候上山打柴,回家把柴捆解開,沒注意其母在旁,結果一不小心解散的柴火把母親都淹沒了。其神像威嚴赫濯,栩栩如生。可惜在2013年被人連座轎一起偷走了。然而奇怪的是沒被偷走的幾尊神像卻在兩年後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所以就有鄉人說蠻公是避難去了,說不定以後又會回來。所以大家又紛紛捐資重修了幾尊神像,然而其型神都無可比擬。

很多老人仍然認為偷走的神像最終還能回來,雖說是鄉人的一廂情願,但一尊流傳數百抑或上千年的古神像因為被盜而免於被毀的故事,得以廣為流傳。


"

車溪鄉地處於都縣中北部,東面及北面均以梅江為界,東與寬田鄉的楊公村、寨面村及段屋鄉的寒信村、大屋村一衣帶水;南與段屋鄉的段屋村、康梁村及嶺背鎮的燕溪村、布坑村隔江相望;西與嶺背鎮的蛤蟆石村、水頭村、謝屋村、上營村接壤;北與仙下鄉的石坑子村、洋田村、上方村、鄒坑村交界。

車溪原名叫車頭,由於四面環山,依河形成一塊盆地,易澇易旱。每逢乾旱年成,家家抬著水車抗旱,不分晝夜,隨處可聞吱吱呀呀的水車聲,因此起名車頭。後來為避免與安遠的車頭同名,於1983年改為車溪。車頭自民國開始由聯保改鄉起,區域範圍以及隸屬關係諸多變化,至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人民政府後,政區從此未再改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車溪鄉境內有車頭嶂,車頭嶂呈東南走向,前臨梅江,起自寒信峽,山勢險峻,景色宜人。彎彎曲曲的梅江河由東南入境後轉向西流。依河形成一塊數千畝的盆地,出產的甘蔗、西瓜特別有名,自古流傳“上壩的西瓜下壩的蔗,中壩的芝麻拌擂茶”,也有俚語云“有女要嫁車頭壩,又有芝麻又有蔗,還有瓜子拌擂茶”。然而車頭壩也有自己的軟肋——乾旱,從人們歡呼久旱後下雨“落金子落花邊”就知道水的重要。可是多下也不行,由於盆形地勢容易內澇。

車溪人勤勞、儉樸,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建設著自己的家鄉。車溪人勇敢、頑強,富於奉獻精神,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在革命戰爭時期,車溪人民分別在羅坑、流坑等地組織農民協會或農民暴動,為紅色政權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車溪有數百人跟隨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大多犧牲在長征路上,僅十餘人到達陝北。

現在,車溪更是有了巨大的變化,變電站、自來水廠有了,寒信大橋、車溪大橋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在發生變化。可以預見,車溪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美麗。

第一節 安塘村

車溪鄉有個安塘村,所處為一盆地。其東面是巍峨雄偉、風景秀美的飛雲嶂,南邊與朱坑接壤,西連坳背,北接仙下,一條小河曲曲彎彎流向梅江。

之所以叫安塘,據傳還有個說法。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小小村坊建有庵堂九座,由於寺庵眾多,故取名為“庵堂”。當地人信佛誦經,禮拜虔誠,善男信女,修善摩道。當時的“庵堂”坊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中庵前面,即現仲我公祠左邊,挖有一口形似硯臺的大池塘,古人用以制煞聚財,抗旱救災,每逢大旱年成,更顯池塘作用,故取名“旱塘”

當地子民和睦相處,勤耕力作,塘豐物阜,生活平安,久而久之,不知何時,人們漸漸地把意義單一的“庵塘”叫成了內涵深刻的“安塘”,一直沿襲至今。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第二節 蝦蟆潭

梅江河過了車溪流向嶺背,在車溪與嶺背交界的地方有一水潭,深不見底。離岸數米有一巨石,遠看形似浮在水面的青蛙,所以叫蛤蟆潭,附近的一個村子也就叫蛤蟆石。

相傳這石青蛙有靈性,不管漲多大的水,它永遠浮在水面,從沒有被淹過。據說石底下有一巨洞,有一年,一個水性極佳的青年一個猛子紮了進去,只覺石洞闊如大廳,似有桌凳之物,洞裡水冷刺骨,寒氣襲人,青年深恐不測,不敢久留,後自稱差點就回不來了。此後再無人敢涉險,也就無法考證其言的真假。

潭邊河岸陡峭筆直,無可攀援,幾乎寸草不生。從河向蛤蟆潭望去,沿河一溜九個小山丘,型似九條鯉魚,頭尾相接。據老人言此為“九鯉上灘”,可惜有幾處壞了風水。一是河的對面有一村子叫岔口,又有一村叫網岔,這九鯉到此受到阻擋繼而拐向東北,然而剛行不遠,桃坑的一座名叫“貓頭寨”的小石山當頭蹲著,這九鯉無路可走,無處可避,只好順著一條小溪向北而行,然而溪小水淺,勉強掙扎一會兒,便再也動彈不了。

過了一年又一年,這石青蛙早就失去了靈性,每逢發大水時,再也無法浮出水面,不過,就算潛在水底,迎著急流,它也能激起數尺高的浪花。那巨大的水聲,駭人的聲勢,足以令人膽戰心驚。

蛤蟆石這個村名卻一直沿用至今,從未改過。

第三節 車頭嶂

車頭嶂坐落在車頭圩的東北方,自寒信峽起,嶂勢跌宕起伏,甚是巍峨;梅江繞嶂順流而下,直入貢江,真是:“車山東方樹屏風,梅江嶂前彎玉帶”。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河邊村的一個村婦,一大早在自家門前掃地,忽見前方天空烏雲滾滾,雷光閃電,一座山峰迎面飛馳而來,村婦驚嚇中,舉起掃帚對著山峰巨石大叫一聲:“哎哎!前面那座山會走喲!”說話間,山峰巨石似乎有靈,瞬間停止移動,永遠地橫臥在寒信峽對面,由此形成了車溪唯一的標誌性山峰——車頭嶂。據說是趕山神仙用神鞭從福建把這座山趕來寒信峽把水口的,可惜功虧一簣。這故事,至今還在當地流傳。

千年的故事,神祕的地方,曾吸引了岳飛、文天祥、解縉、王穎、楊筠鬆等眾多名人騷客,紛紛來此觀光旅遊,題詩詠對。

神奇的車頭嶂山清水秀,奇石怪狀,金龜守洞,五龍岀江。山中建有三寺二廟:即飛雲寺、香山寺、烏仙寺;中庵、觀音廟。南面山下建有辛峰閣,該閣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曾於明末崇禎、清朝道光年間先後進行過維修,民國十二年王採泮主持大修,將原有二層建築擴建為三層,其工藝之精緻,設計之精巧,在贛南都是有名的。北面有一大士閣。山嶂中晨鐘暮鼓,敲醒世人,激勵奮進;寺廟裡香火繚繞,信眾雲集。周圍環繞著天子寨、金陽山、天園山、龍山、搖金山、青雲嶂、筆架山、磊石頂、紫雲山、三清山、于山、北斗山、雲峰嶂、天華山、蓮花山、天子嶺、火焰峰等,如群星拱鬥,遙相呼應。“日出野雞滿山飛,夜來臥聽松濤聲”,山中景色優美,空氣清新,常有遊客信眾進山究幽探奇。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且看古人早已在山中留下詩謎:“腳踩梅江水,身坐大士椅,頭頂飛雲嶂,代代出丞相”。

第四節 矗石巖

車溪自古建有許多寺廟,最奇還要算矗石巖。

潮溪東面五里處,有一石山,酷似一巨大酒罈倒扣在地,因而得名“酒罈山”。酒罈山的南面有一寬闊的坡地,以前建有一座大寺院,寺內僧侶眾多,寺產頗為富庶。順著山腳蜿蜒前行兩裡許,赫然現一斷崖,崖壁內陷四五米,下有兩根一米多高的石柱,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紋理精美,實屬罕見,因之稱為“矗石巖”。崖頂有數對石乳,不時有水滴濺落。崖間一小寺,依託突兀前傾的崖壁,完全藏身於內,鄉民曰其前身就是南坡的大寺院,其搬遷至此尚有一個離奇的故事。酒罈山西南古曰池田壩,原住有幾百戶人家,雖處河沿低窪之處,卻不遭水患,水漲地也長。綠草如茵,牛羊肥美,人們其樂融融。然不知何時出了幾個無賴,夜晚宰殺了幾頭牛羊,棄於寺院後面,以此誣陷院中和尚,索賠院中田產。寺中和尚苦於無法辯解,忍痛捨棄田畝,避至矗石巖。這幾個無賴平白訛得許多田產,高興得忘乎所以,更加橫行無忌。誰知樂極生悲,天公發怒,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霎時平地水深數尺,往日水漲地高的池田壩一片汪洋,地和村子被衝個精光,正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矗石巖的和尚傍著石崖又建了一間寺廟,號為“洞天寺”,大概寓意“別有洞天”吧。

現如今池田壩已成一片田地,不再水漲地高,人們也就搬遷到附近的山坡上,這矗石巖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第五節 青雲閣

由朱坑往坳背途經一山嘴,名叫閣下,蓋因此地有一古閣——青雲閣而得名。

青雲閣初建年月已不可考。閣分上下兩層,四角重簷,巍峨高峻,殿宇軒昂,莊嚴肅穆。下層面寬12.7米,進深10.6米,石灰砂築牆,厚0.38米。正面石門框,門楣上書“青雲閣”,門框兩邊書有楹聯:“青雲高閣江皋上,把水口,三村受益;路引名山飄渺中,顯威靈,百姓沾恩。”是當地先賢繼唐所題。進門大廳為客堂,向後有拱門通廚房。左廂房隔為兩間,為守閣者寢室,右廂房有木梯可通二樓。二樓為佛壇,木板樓面,上鋪青磚,寬5.15米,長4.9米,殿內供奉著如來佛祖、二十諸天和十八羅漢諸神像,每年有兩次大型佛事活動,以八月初一至初四最為隆重。設壇唸經,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安康。據史料記載,青雲閣有兩次大修。第一次是清咸豐九年(1859年),第二次是1918年,尤以第二次原址重建工程浩大。謝卓鵬於1927年所撰《自詳先生捐田畝於青雲閣記》中雲:“前人創造之初,並未建立佛壇。迨光緒年間,房祖自詳,淡於名利,遂戒葷茹素,意欲棄家修行,無奈老母在堂,未敢遠離,於是反覆思維,得祠左青雲閣,前山秀麗,屋宇軒昂,離家不過數百步。遂商諸房中父老,僉曰青雲閣內設立佛壇,為敬公房求幸福,誠盛事也。房祖自詳見眾意鹹孚,乃不辭勞瘁,募捐修飾,上層建設佛壇。”“事已成而青雲閣陡遭回祿,樑料瓦桷竟成灰土。”至民國戊午秋募集鉅款,仍其舊址而重建焉。據此可知佛壇應於光緒末謝自詳所建。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青雲閣雖歷經風雨,仍保存完整,極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對研究古代建築和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2012年被列入於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有望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第六節 飛雲寺

飛雲寺,位於車溪鄉同輝村,始建於唐朝,舊稱黃沙”,又叫白蓮洞。

寺院背靠崇山峻嶺,山勢險峻巍峨,接連五個山頭,一山高過一山,堪輿大師筠鬆把它稱為“五龍出江”,也曰“五蛇出洞”,甚為神奇。

一入山門,便有一石名曰“騰雲石”,傳說建寺初期,寺中有一童子,師傅叫他下山買菜,童子賴著不去,師傅罰他站在門前的大石上,誰知童子一踏上石頭,石頭便飛了起來,馱其下山,如騰雲駕霧一般,有了騰雲石以後,童子再也不畏上山下山之難,來去如飛,著實方便。

寺門前面,一尊觀世音菩薩,左手託著淨水瓶,右手執著楊柳枝,笑眯眯似乎在向人間播撒甘露瓊漿。

來到寺後,有一巨型石龜,嘴巴眼睛,甚至背上的斑紋,無一不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寺門的兩邊刻著一副對聯:“嶽帥穿紫竹喜白蓮洞裡見如來佛祖,乾隆遊梅江聞飛雲寺中擬先人擊鼓”。這裡有著宋清兩段佳話,上聯說的是宋代岳飛岳雲父子曾扎兵於此,遇上強敵,一時難以克之,是夜父子穿過紫竹林來到白蓮洞拜見如來佛祖,經佛祖指點迷津,第二天上陣,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一時傳為佳話。下聯是說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遊船來到梅江之處寒信潭邊,忽聞飛雲寺裡似乎有人擊鼓,於是紛紛下船,拾階前往探究。兩個故事前後數百年,足見寺之歷史久遠。

飛雲寺,景緻優美,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山路雖陡峭曲折,卻難擋人們探幽究奇拜佛之心,香客之絡繹不絕,足證飛雲古寺秀美迷人魅力之強。

第七節 仙鵝寺

仙鵝寺,位於車溪鄉安塘、潮溪、朱坑三村交界的鵝形崬。山上樹木蒼翠,草木茂盛,一年四季鬱鬱蔥蔥,景色迷人。鵝形崬的東面是曲逕的牛牯崬,南面有一座石山,叫酒罈山,酒罈山的山腳下有一奇深的水潭,還有當地小有名氣的矗石巖洞天寺,遠遠朝北望去,有一座俊俏雄偉的大山——雲峰嶂。

雲峰嶂高峻陡峭,雲霧繚繞,山上的泉水匯成一條小河,當地人叫龍溪。龍溪山水由北向南經仙下紫微水直瀉至安塘(時名庵堂),天長日久,沖刷成一口深潭,謂池溪第一潭,鵝形崬上仙鵝寺的來歷就在這口潭裡。

相傳,古時池溪水深流急,一天,九條紅色鯉魚受龍王之命循江而上去龍溪山務差,當其途徑庵堂潭時,見山水優美,又時值氣候溫和,一時情迷,鯉魚歡騰,潭中嬉戲,忘了務差之命,遲遲未向龍王覆命。龍王左等不來,右等不見,心中焦躁,遂派仙鶴出去巡察。仙鶴一路尋來,只見九條鯉魚仍在潭中嬉戲,仙鶴呼叫良久,方才驚醒忘我的九鯉。龍王知後大怒,將九條紅鯉化成九座石山,復派仙鶴在旁鎮守,久而久之,仙鶴也化成了一座鵝形石山,人們以為仙鶴像鵝,就將之稱作“鵝形崬”。

為了紀念仙鶴,當地子民在潭邊建了一座庵堂,供奉龔、劉、楊三仙。四方八面的民眾都會來寺裡朝拜,香火一時十分旺盛。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曾重修,現留有《重修仙鵝山碑》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青石碑刻。1958年曾毀於一旦。現在所見是1987年安塘周邊信眾解囊出力,重修之仙鵝寺,規模形制與前相似。

第八節 桃源

秀麗的梅江河由寧都一路向南,彙集了琴江後,又拐向西南,過了寒信,折向西面,與仙下河會合,車溪的桃坑,就坐落在這兩江交會處。

桃坑其實並不坑,反而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裡魚產豐富,田裡稻浪滾滾。然而桃坑在古代卻不叫桃坑,而是叫桃源。

雖叫桃源,卻只有鮮美芳草,並無夾岸桃林,真不知其名從何來,或許古時有遍地桃樹,岸邊也有落英繽紛也未可知。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祀奉著一位神靈——蠻公都督謝肇。據傳謝肇原籍興國,在唐僖宗乾符年間因徵寇有功,封為徵蠻公爵,因而稱之為蠻公。為何一位興國的都督卻供奉在此?原來蠻公神像來到桃源還有一段傳奇。聽老人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年發了大水,幾個打魚的老人把漁船泊在江口,忽見一尊神像溯流而上,因而大奇。眼見神像到了兩江會合之處,被兩股急流衝得滴溜亂轉,不再上行,也衝不走。於是老人駕船把神像撈起供奉起來,這就是蠻公。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撰修的譜牒中有一段記載:“父老遺言,公始福庇興邑竺壩,因家廟洪水傾圯,溯流而上至雩之桃源溪口,湍流瀠洄不去,漁人扶公登祠,啟其腹臓,乃知公諱太初,東山公之後裔,唐朝之武進士也,手能舉臼,力能拔樹,勇冠三軍,唐王勅封都督蠻公謝靈侯。”據民間傳說,其力大無比,武藝高強。也有云:江西有個謝蠻蠻,禾桶挑米進京城。又說其小時候上山打柴,回家把柴捆解開,沒注意其母在旁,結果一不小心解散的柴火把母親都淹沒了。其神像威嚴赫濯,栩栩如生。可惜在2013年被人連座轎一起偷走了。然而奇怪的是沒被偷走的幾尊神像卻在兩年後被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所以就有鄉人說蠻公是避難去了,說不定以後又會回來。所以大家又紛紛捐資重修了幾尊神像,然而其型神都無可比擬。

很多老人仍然認為偷走的神像最終還能回來,雖說是鄉人的一廂情願,但一尊流傳數百抑或上千年的古神像因為被盜而免於被毀的故事,得以廣為流傳。


「方誌於都」於都縣車溪鄉的地名故事


第九節 洋坑

在贛南老區,新修的寧安高速,時而隱入林海,時而又鑽入大山。寧安高速的邊上,有一個小鄉村——洋坑。雖名洋坑,這裡的人卻不姓洋,而是姓段,1913年3月,開國將軍段德彰就出生在這裡。

段德彰(1913年—1999年)原名段箕權。於都縣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段德彰帶領家鄉十一個熱血青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特科學校政治教員、連政治指導員,紅一方面軍教導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軍大學營政治委員,還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西峰縣工委書記,隴東特委統戰部部長,隴東地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熱東地委書記,冀東黨校組教科科長,冀察熱遼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副政治委員。在長期革命鬥爭中,跟隨段德彰出來的十一個青年先後都犧牲了,段將軍在“念鄉情”一詩中沉痛寫道:“壯士十二同從徵,勝利還鄉獨一人”,一個“獨”字,表達了將軍的無盡哀思,也說明老區人民為創建新中國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青島基地政治委員,海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東海艦隊第二政治委員,南海艦一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還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段德彰是中國共產黨第七、九、十、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將軍離休後,仍然關心著老區的人民,關心著青少年的學習和成長。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個人稱號。1996年9月6日海軍黨委作出《關於開展向老紅軍戰士段德彰學習的決定》。中央授予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楷模”和“現代領導幹部學習楷模”稱號。

(以上由車溪鄉民政所謝玉美,謝志美蒐集整理)

(選自《贛南地名文化大觀於都分卷》;供稿:於都縣志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