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皇帝劉協東歸路上,一路波折,護駕的人各懷鬼胎,而同意放行的李傕反悔,一路追擊。最終在農民武裝白波軍的幫助下,北渡黃河,在河東郡的治所安邑暫時落腳。雖然經過談判,李傕放回了劉協沒帶過黃河,被李傕部下俘虜的公卿。可是身在安邑的劉協小朝廷,沒有正常的財政賦稅支持,日子過得異常艱辛,大臣、宮女每天能吃飽飯都是問題。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1、漢獻帝流落安邑(《犯長安》)

返回頭看一下,從李傕郭汜二人長安相互攻擊,各自扣押皇帝、公卿的興平二年(195年)二月開始,到劉協最終在安邑安頓好,前前後後加起來差不多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哪怕是隻從劉協離開長安出發算來, 也有大半年的時間。朝廷鬧騰的這麼厲害,關東的諸侯們不可能不知道的。看到漢獻帝劉協如此狼狽,如今在冀州日子過袁紹會作何感想?難道當時勢力正強大的袁紹就沒有動過和曹操一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此前圍在皇帝劉協身邊的一干人打的算盤和之後的曹操也差不了太多。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2、袁紹

袁紹剛剛當上冀州牧的時候,他最為信賴的謀士沮授,給袁紹定爭天下策略的時候,就說過:“迎大駕於西京,覆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核心的意思就是在袁紹勢力足夠的時候,迎立天子,挾天子號令天下。而此時的袁紹,勢力已經足夠,冀州坐穩了不說,北邊的公孫瓚已基本對他沒什麼威脅,青州也基本快被他長子袁譚平定,南邊的兗州雖然出了點問題,可和自己一條戰線的曹操正在全力平定。之前對他威脅最大的黑山賊,經過全力征繳,雖然沒有最終剿滅,但氣焰和勢頭已經不在,對袁紹也不再會有特別大的影響。

而恰恰就在此時,漢獻帝劉協跑到了自己眼皮底下的河東郡安邑。真是天上掉餡餅,此時袁紹如果出手迎奉皇帝劉協,沒有人能夠與他爭鋒。如今圍繞在劉協身邊的那幾個人,根本不是袁紹的對手,可以輕易的撥開。面對這樣的好事,袁紹和他賬下的謀士都這麼反應的呢?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3、沮授

在袁紹賬下謀士反應上,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稍微有些出入,依照裴松之引用的《獻帝傳》基本可以判斷三國志記載稍稍有些問題。這裡我們就先說一下後漢書和獻帝傳的記載,接下來再看三國志的。在聽說劉協已經出了長安都被李傕追擊狼狽不堪的時候。沮授就對袁紹說:“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如今天子流離失所,宗廟毀壞,而各州郡雖然都打著朝廷大義的旗號,可實際上都在各自謀劃,乾的都是相互吞併的事,有誰真正為皇帝、國家、百姓著想的呢?如今我們冀州大體平定,正是迎奉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養足兵馬討伐不臣之人的好時候呀。如果咱們這樣做了,天下誰還能擋得住您呢?”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4、袁紹

沮授再一次向袁紹提出了迎奉天子的想法,對比之前沮授在自己剛到鄴城時和袁紹說的,只差了是定都在鄴城還是洛陽。相比之下定在袁紹的大本營鄴城不是比洛陽更好,既然如此,袁紹準備聽從沮授的話,去安邑迎奉劉協。可是這時候,袁紹的另兩位謀士潁川人郭圖、淳于瓊跳了出來,激烈反對。他們這樣對袁紹說:“漢朝王室衰敗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咱們如今想復興它,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嗎?況且如今各地英雄並起,各自佔領州郡,聚眾稱雄,動不動就有上萬人的隊伍。現在就好比秦朝末年一樣,‘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果將天子迎奉了過來的話,到時候大小事都要上表陳奏,如果聽從皇帝建議的話我們就沒什麼權利了,可是如果不聽的話就是違抗聖命。將皇帝迎奉來鄴城,真不是一個好辦法。”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5、郭圖

聽完這二位的話,袁紹想想確實也是,跟著就猶豫了。這時候,沮授看袁紹猶豫,跟著又勸著說:“如今迎奉朝廷到鄴城,是一件‘至義’事,天下人沒有任何人能挑的出理的事。而且迎奉皇帝是對我們整體謀劃至關重要的事。如果咱們不先下手的話,肯定有人會先下手。到時候錯失良機,反悔都來不及。功在速捷,將軍你還是趕快做決定吧!”沮授反覆催促袁紹,可袁紹就是下不了決心。

看完了後漢書的記載,我們再看一下三國志的。三國志的非常簡單“初,天子之立非紹意,及在河東,紹遣潁川郭圖使焉。圖還說紹迎天子都鄴,紹不從”。陳壽沒有記載詳細的對話,只是說明了袁紹不迎奉漢獻帝的根本原因,就是劉協當初當皇帝的時候,袁紹是反對的。正是對董卓擅自廢立皇帝行為的反對,袁紹才棄官逃出當初的京城洛陽的。而袁紹帶領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董卓廢掉了漢少帝劉辯。而董卓為了絕了袁紹等人的念想,在他們舉兵不久,就將劉辯給殺了。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6、袁紹反對董卓廢立

當初反對劉協當皇帝,而如今又要迎奉劉協,可能正是袁紹沒有迎奉漢獻帝的最為重要的原因。確實,這個劉協是董卓立的,袁紹從心底裡承認起來,確實是個問題。而且這個事情,不僅僅袁紹知道,舉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人利用這個做文章的話,在話語體系是君權至上的朝代裡,袁紹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

陳壽所說的這個原因,才是袁紹沒有下定決心去迎奉漢獻帝的真正理由。而後漢書、獻帝記所記載的郭圖、淳于瓊所說的那些問題,對於袁紹來說確實是問題,但不是致命的東西。如果皇帝不是劉協的話,袁紹有沒有可能去迎奉?想想之前,袁紹都打算立幽州牧劉虞當皇帝,要不是劉虞死活不從,這會東漢已經倆皇帝了。袁紹前往迎奉的可能性極大。


沮授一再勸袁紹迎奉漢獻帝,挾天子以令天下,可袁紹為啥沒聽?

圖7、淳于瓊

可是,即使這個劉協不是你立的,你袁紹就不能去迎奉了嗎?如曹操評價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袁紹還真是少一些決斷。此時的皇帝劉協好歹是天下共主,天下是有不少人只謀著給自己搶地盤,可還是有更多的人對劉協心存嚮往的。即使是那些搶地盤的人,哪個敢口上不承認皇帝劉協的。劉協是一塊大蛋糕,搶到手絕對沒錯的。至於你袁紹擔心的其他問題,可以慢慢解決嘛,大不了等皇帝到手之後,再和董卓一樣,換一個也行啊。其實,你不迎奉也可以啊,把劉協控制起來,不要讓他落到別的人手上,不然你不就成了那個,被命令的那個諸侯了嗎?

袁紹這一次沒有聽沮授的,沒有按照沮授當初和自己謀定好的大略一直往前走。因為在一些小問題上的猶豫,讓袁紹錯失了最好的機會。不過,袁紹反悔還來得及。此時的曹操還在兗州和呂布打的昏天黑地,根本顧不上管其他事。



歷史深處和您一起重新打開三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