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

袁紹 漢獻帝 曹操 董卓 李治亞文史博客 2017-05-02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曹操這個人遭人詬病,最大的特點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說他藉著皇帝的號令威脅諸侯,甚至想取而代之。其實在當時,曹操的權利並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應該是二袁,比如袁紹和袁術。袁術弱視,袁紹為何不想奉迎天子。難道袁紹手下也沒有能人,難道袁紹沒有想到在朝廷中當伊尹霍光的權勢。是不想還是不屑。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私下認為袁紹想過,手下大臣也說過。只是袁紹內心不屑在小皇帝劉協身邊做事。歷史為證:當漢獻帝剛渡過黃河踏上了歸途時,袁紹的謀士沮授就勸袁紹把獻帝接致鄴城,以後就可以“挾天子而令諸侯”,然而,目光短淺的袁紹拒絕了沮授的良策(其實田豐和沮授兩人的智謀並不在程昱,荀攸等人之下,真的是袁紹扶不上牆啊!)幾乎同時,曹操的重要謀臣荀彧向曹操建議:“奉迎天子都許(許昌)”,並警告說:“奉迎天子是順從民望,制服雄傑之舉,若不早定,後悔不及。”曹操立刻派曹洪前行,接著親子趕到洛陽,朝見漢獻帝,又藉口洛陽無糧(其實洛陽也真的無糧),把獻帝接到許昌,改元為建安。漢獻帝從此就成為曹操手中的傀儡。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袁紹這個人家大業大,政治資源雄厚,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袁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憑藉世資,年少為郎,袁紹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長。不久,因母親病故服喪,接著又補服父喪,前後共六年。之後,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所謂大隱隱於市,黃巾起義爆發以後,東漢朝廷被迫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袁紹這才應大將軍何進的辟召。何進是漢靈帝劉宏皇后的異母兄,以外戚貴顯,統領左右羽林軍,對宦官專政不滿。袁紹有意借何進之力除掉宦官,而何進因袁氏門第顯赫,也很信任袁紹。從此,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何進被殺,袁紹怒從心頭起,和弟弟袁術大開殺戒,指揮士兵搜索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長鬍須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了。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董卓另立新君,袁紹第一個不同意,面對一臉殺氣的董卓,針鋒相對地說:“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只有董公你麼!”說完橫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揚長而去。而董卓居然無可奈何,並讓他做了勃海太守,賜爵位為邟鄉侯。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董卓死後,群雄蜂起,曹操聽從臣子荀彧等人的意見,把漢獻帝挾持到許都。那麼袁紹為何不用這一招,要知道袁紹也是個野心勃勃的人: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其一,袁紹和漢獻帝不屬於一個派別。漢獻帝是董卓的傀儡,當初袁紹與何進保的是漢靈帝的兒子漢少帝劉辯,劉辯一死,袁紹對漢獻帝心裡沒有印象,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哪裡知道治理國家?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其二,袁紹想當權臣,想再立皇帝,就是幽州劉虞。對於袁紹來說,漢獻帝不值得一提,你看在董卓李傕郭汜手下,那是十足的軟蛋,要這樣的小皇帝有什麼用?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其三,小皇帝再小,總有長大的時候,董卓的西涼系被消滅後,河北的實力相對天下本足以傲視。他去弄來漢獻帝的確是背上包袱。將來是不想得到天下再除漢帝反弄個不義之名。從前項羽殺義帝而失天下之望就是前車之鑑。“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是想要做就能做到的。李傕郭汜也有這樣的政治智慧,但遭來天下眾怒,反被各地勤王的諸侯給滅了。原因也很簡單,董卓的政治遺產名聲實在太臭,天下輿論都認為李郭是搶皇帝。所以“挾天子”或許不難,但未必能夠達成“令諸侯”。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第四,繼續擴充自己的實力,沒時間。建安元年,袁紹本人在東郡圍攻臧洪,而北方麴義突然掉鏈子被公孫瓚吊打導致袁紹不得不分兵增援北方,袁譚又在青州圍攻孔融,可以說在建安元年,袁紹三線作戰,壓根就沒有餘力迎接漢獻帝。

袁紹為何對漢獻帝沒感覺第五,袁紹這個人野心很大,但能力有限,再加上一直擔任討伐董卓的盟主,好多時候都是他發號施令,4分派兵將,自信滿滿,怎能容許別人在他面前威風凜凜。曹操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話是不錯的,袁紹和袁術一樣,都想當皇帝,可惜有曹操這樣的對手,一直未能如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