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條件對養魚產量影響甚大,魚池怎樣設計合理?這幾點很重要!

畜牧業 食用魚 水汙染 飼料 設計 踏火逍遙說魚 2019-04-16

池塘是養殖魚類棲息、生長、繁殖的環境場所,在養殖過程中許多增產措施都是通過池塘的各種環境來影響魚類的。因此池塘環境條件的優劣直接關係到單位面積產量和產值的高低。通常情況下池塘環境條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與水質、面積、水深、土質以及池塘形狀與周圍環境等。所以在生產養殖過程中應在儘可能的條件下,採取措施改造池塘環境,創造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以提高池塘魚產量和產值。那麼在生產中我們又將怎樣來改造或是新挖一個魚池呢?踏火以為應從以下方面來做:

池塘條件對養魚產量影響甚大,魚池怎樣設計合理?這幾點很重要!


1、位置: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交通、電力使用方更的地方建造魚池。這樣既有利於注、排水,也便於魚種、飼料和食用魚的運輸和銷售。最重要是周邊人文環境要好,同時四周無高大建築和樹木,這樣便於魚池採光。

2、水源和水質: 池塘應有良好的水原條件 ,便於經常加註新水。由於精養池放養密度高,投餌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常常會出現不足之情況,水質容易惡化,這樣很易引起魚類缺氧甚至是大批量的死亡,所以好的水源至關重要。

水源以無汙染的河、湖水為好,這種水容氧高,水質良好,適宜魚類生長。當然池塘水源也可以井水作為水源,但這類水源的水,水溫和溶氧量均較低,但有個好處是水質中的有機質和病源含量少。如果是使用井水來作為水源的話,最好讓水流經較長渠道或設晒水池較好,這樣可起到增加水體溶氧的作用,也可在進水口處設置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處濺起後再流入池塘,這樣也可起到增氧的效果。另一個要儘量避免有工廠、礦山排出的發汙水的河水做為水源。

池塘條件對養魚產量影響甚大,魚池怎樣設計合理?這幾點很重要!

3、池塘面積:在生產中儘管一些面積較小的池塘(2~3畝)也能取的高產,但畢竟這種塘因水體小而水環境不太穩定,並且佔用太多的面積用來做塘堤了,從而減少了養殖水面的面積,這樣來看的話並不划算。而大水面魚不僅魚的活動範圍廣,同時在風力的作用下,能對水體能起到增氧的效果,可藉助風力來促進上、下水層不斷地進行對流(混合),從而改善下層水體的環境,使水質更加穩定,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寬水養大魚"的原因所在。正因如此在能因地制宜的情況下,踏火建議單個池塘的養殖面積在10畝左右為宜。如果太過於大(30畝以上)的話投喂也不是很方便,易造成魚吃食不均的現象同時也不利於拉網操作所以一般採用的也不多。

池塘條件對養魚產量影響甚大,魚池怎樣設計合理?這幾點很重要!

4、水深:飼養食用魚的池塘需有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養量提高產量。池塘水深、水量大的塘通常水溫和水質變化較慢,這樣對魚類生長有利。因此在生產中有"一水,一寸魚"的漁諺。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過深(特別是精養魚地),水的透明度很低(精養魚池般均在25~40釐米),這樣深層水中光照很弱,光合作用產生的氧量極少、底層的浮游生物也相對會少,並且受風力所形成的對流作用也很小,而有機物殘渣的分解大量耗氧,因此深層水經常缺氧。據測定精養魚池水深在3米以上的水體,其底層水體的溶氧量一般均在 1毫克/升以下。因此精養魚池水位不要超過3米,以常年可保持在2~2.5米為最好。

5、土質:飼養鯉科魚類池塘的土質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一般養1-2年後的魚池,由於積存的殘鉺、魚類糞便和一些微生物的屍體與泥沙混合後會形成淤泥,代替了原有的土壤。淤泥過多,則其中所含有的有機物氧化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氣易造成缺氧,而且缺氧後有機物厭氧分解還會產生氨、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從而影響魚類生存或生長。通常應在魚種放養時池底保持5釐米厚度的淤泥,這對補充水中營養物質和保持、調節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

池塘條件對養魚產量影響甚大,魚池怎樣設計合理?這幾點很重要!

6、池塘形狀:原則上魚池以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池為好。這樣的池形的優點是地埂遮蔭小,水面日照時間長,有利於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並且夏季多東南風和西南風,這樣水面容易起波浪,池水在動態中能自然增氧,可減少魚類浮頭。通常長方形池塘的長寬比以5: 3為最好。這種長方形不僅外形美觀,且有利於飼養管理和拉網操作,注水時也易造成池水的流轉。

此外, 魚池的底部要中間略高,向四周傾斜形成龜背狀,而整個池底又向出水口傾斜。這樣幹塘時魚和水都會集中於出水口附近更於捕撈,另外周邊低也利於魚池淤泥的清理。

7、排、供水系統:一般來說單個魚池的進水口與排水口以呈長的對角形狀為好,這樣有利於水體的流動,以保證整個池塘水體的活度。而整個魚場的排水口與取水口的位置最少要相距150米以上,取水口應在水源的上游,排水口要設在下游,這樣才有利於魚池的魚病防控。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