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七千斤玉石製成的國寶,卻被當做鹹菜缸數百年,是誰拯救了它

中國一直是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在各朝各代都誕生了很多文化的象徵,每一件文物上面都融入了歷史文化,並且這些文物成為後世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證物。但是古代王朝更迭速度快,而且經常爆發戰爭,導致很多的珍貴文物在時代的變遷中消失,所以能歷經千年保存至今的文物一定都是非常珍貴的。

用七千斤玉石製成的國寶,卻被當做鹹菜缸數百年,是誰拯救了它

那些在歷史上消失的文物,或是被摧毀,或是遺落在民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消失的文物被發現,再次贏得世人的關注。每一件文物都有大的研究價值,對於這些文物,我們最大的職責就是保證他們不被帶出國門,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因為列強的入侵導致很多流亡海外,這些經歷了曲折的“人生”,在國外被拍賣被轉賣多次轉手,在新中國成立後,大量的回購曾經流亡海外的文物,一些文物終於可以回到祖國。

用七千斤玉石製成的國寶,卻被當做鹹菜缸數百年,是誰拯救了它

但是也有一些文物,即便是沒有出國也經歷了曲折的“人生”,中國有一件元朝時期的文物,這件文物即便是被埋沒幾百年,但是一經發現就引起了世人的重視,珍貴的文物是無法被歷史的痕跡消磨的。瀆山大玉海相信很多都有所耳聞,這本是忽必烈用來盛酒的器皿,在當時元軍出征,每當有士兵勝利歸來都會舉行宴會,而蒙古比較豪放,忽必烈就命人打造了這個盛酒的聖物,讓大家喝的可以盡興。

用七千斤玉石製成的國寶,卻被當做鹹菜缸數百年,是誰拯救了它

這個大玉海是用一大塊完整的玉石雕刻而成,整個大玉海重達七千斤,在目前世界上是根本無法找到這麼大塊的玉石的,而且打磨工藝也非常的精緻,上面的雕刻紋路複雜且美觀,找這麼一塊完整的玉石難,想把這麼大塊的玉石打磨的如此精美更是一個難題,在當時這個大玉海就是一個無價之寶。

可是在元朝結束後,這個大玉海就失蹤了,之後明朝和清朝的兩代人都尋找過,直到清朝年間因為對一個寺廟的整修大家發現在寺廟中的大玉海,當時負責維修寺廟的官員就覺得那個醃鹹菜的大缸不簡單,之後上報了朝廷,然後才得到大家的重視,是當地的官員解救了失蹤三百年的大玉海。

用七千斤玉石製成的國寶,卻被當做鹹菜缸數百年,是誰拯救了它

之後根據寺廟人介紹,這個大缸一直在寺院裡,被當成醃鹹菜的大缸,大家也看得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大缸,但是對於出家人來說值錢又如何,不過也是因為醃菜缸掩飾了它本來的價值,才沒有被壞人盯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