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篇|信陽地區大宗淡水魚出血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漁業 畜牧業 騰氏水產商務網 騰氏水產商務網 2017-08-06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獨家報道:

出血病,又稱“腹水病”或“細菌性敗血症”,是我國養魚史上危害魚種類最多、流行地區最廣、流行季節最長、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主要細菌性病原為致病性嗜水氣單胞菌。該病幾乎危害所有養殖的淡水魚類,且在各個地區均有廣泛流行,死亡率可達50%~83%。臨床發病魚體表現為體表嚴重充血,眼眶周圍充血,眼球突出,肛門紅腫,腹部膨大,解剖可見腸道部分或全部充血發紅,呈空泡狀,很少有食物,腸道有輕度炎症或積水,腹腔內積有淡黃色透明腹水,或紅色渾濁腹水;鰓、肝、腎腫大,顏色均較淡,呈花斑狀,病魚嚴重貧血。

淡水魚出血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有助於我們瞭解其發病規律並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且不同地域下該病的發病規律、受影響因素等也有很大的差異。筆者近幾年對信陽市八縣兩區大宗淡水魚出血病的流行病學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在羅山、淮濱、新縣、息縣、光山、潢川、商城、固始以及溮河區和平橋區淡水魚類主要養殖區域確定了20個採樣點,輻射面積達15萬畝,通過發病池塘取樣、病原分離鑑定和特性分析、用藥情況調查、發病史調查以及理化因子記錄分析等,撰寫相關調查情況,以期為信陽地區淡水魚出血病的防控提供參考。

技術篇|信陽地區大宗淡水魚出血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1 信陽地區淡水魚出血病的發病情況

對收集的200份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表明信陽地區淡水魚出血病的主要危害對象為鰱魚、鱅魚和鯽魚以及斑點叉尾鮰。發病池塘多為半精或粗養模式,也有少量為精養模式。

1.1 主要臨床症狀

患病鰱魚、鱅魚初期表現為上下頜、口腔、鰓蓋、眼睛、鰭基及魚體兩側輕度充血,腸內有少量食物。隨病情發展,病魚體表充血嚴重,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解剖可見腸道部分或全部充血發紅,很少有食物,腹腔內積有淡黃色透明腹水或紅色渾濁腹水;鰓、肝、腎的顏色均較淡,呈花斑狀,病魚嚴重貧血。肝、脾、腎腫大,肝組織易碎呈糊狀,或呈粉紅水腫;脾呈紫黑色,膽囊腫大,有時呈棕褐色。病魚多表現為不吃食,在池中靜止不動或陣發性狂遊,最後衰竭死亡。

1.2 發病季節和水溫

信陽地區淡水魚養殖區採樣點的水溫隨著氣溫升高而逐漸升高, 由5月初的(20.25±3.18)℃升高到了8月中旬的(30.24±2.36)℃ ,又逐漸回落到10月上旬的(17.38±3.01)℃。各漁場養殖期間,水溫隨月份變化呈現較規律的拋物線式變化趨勢,並大致與地理分佈相關, 由北到南養殖水溫略有升高。7月上旬到8月中下旬是淡水魚出血病的集中暴發期,在此期間池塘水溫在25℃~30℃左右。從8月下旬開始,隨著水溫逐漸降低,該病較少發生。

1.3 水質環境變化

數據顯示,採樣點的各養殖地區pH值波動不大。調查溶解氧方面,固始、光山養殖密度較大,但是有大量增氧機配備,所以可以維持正常的魚用氧需求,各魚場溶解氧在8~12mg/L,個別陰雨天氣或高溫午後溶氧較低在5~7mg/L之間。平均溶解氧的最大值出現在養殖初期的5月上旬,可能是由於供氧充足,且氣溫較低,而魚種較小耗氧較少的原因。7月上旬和8月下旬也是溶解氧較高的兩個點。但是,溶解氧在養殖期的大體趨勢成緩慢降低趨勢。

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變化較大,在養殖初期,由於投喂量少,氣溫相對較低,其濃度較小,處於正常範圍內;隨著溫度升高,到了7、8月,魚體攝食量增加,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明顯上升,且由於固始縣的養殖密度大於其他地區,其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也是持續升高;到了9月下旬,隨溫度降低及攝食量減少,其濃度逐漸下降。總體呈現較規律的拋物線變化趨勢。

2 病原分離鑑定及特性分析

2.1 病原分離鑑定

在淡水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離保存嗜水氣單胞菌300株,其培養後的菌體形態特徵、培養特性、生化特性與已有報道基本相同,而用於分子生物學快速檢測的16S rDNA基因和致病性檢測的Aer基因特異性序列的擴增結果,也得到了確定的陽性目的條帶。信陽地區淡水魚組織中嗜水氣單胞菌在7月上旬到9月上旬期間的檢出率最高,其中,採自固始縣各漁場的樣品中嗜水氣單胞菌的檢出率高於其他地區。從9月下旬開始,組織中嗜水氣單胞菌的檢出率明顯下降。

2.2 嗜水氣單胞菌耐藥性研究

藥敏試驗結果表明,信陽地區分離到的嗜水氣單胞菌普遍對左氟沙星、多粘菌素B、氧氟沙星較敏感,而對苯唑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和林可黴素耐藥性極強。分離得到的信陽地區菌株均表現出較均一的耐藥性或敏感度,但仍有部分分離株表現出了不同的耐藥或敏感趨勢,值得我們注意和進一步深入研究,將對控制該菌引起的疾病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3 討論

在高溫季節,信陽地區大宗淡水魚類受淡水魚出血病危害較嚴重,其中精養模式下魚體更易發病。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該疾病的發生:

(1)近年來,信陽地區養殖魚放養密度及單位面積產量均有大幅度提高,但疾病防控工作未能同步加強,漁民防範意識不足;

(2)飼養管理工作不夠科學系統,魚池水質、底質惡化或老化,氨氮、亞硝酸鹽及pH值等均較高,從而導致魚體抗病力下降;筆者研究發現,在高溫季節,池塘水中溶氧含量降低,氨氮及亞硝酸鹽含量明顯提高,在這種條件下,淡水魚出血病的發病較正常情況明顯升高;

(3)魚種品質有待提高,長期以來養殖魚類近親繁殖,使其體質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也下降;

(4)營養不均衡也容易導致魚體發病;

(5)病死魚未能及時得到妥善處理,發病後就將池水外排,天然水域來不及自淨,因此病原體也日益增多,加劇了疾病的流行;

(6)魚種魚苗的運輸缺乏檢疫,使得病原體在全國廣泛傳播,同時該病原菌的強毒力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目前對該病的防治主要依賴於抗菌藥物如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等,同時配合外用消毒劑,但必須嚴格控制藥物使用劑量、時間等參數,避免或減少細菌多重耐藥性的產生。為預防淡水魚出血病,有必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主要包括:

(1)通過使用疫苗、免疫增強劑及培育抗病新品質等手段提高大宗淡水魚類對疾病的抵抗力;

(2)保持養殖環境的生態平衡,減少對大宗淡水魚類的不良刺激;

(3)建立早期預警監控系統,控制病原傳播和擴散,減少用藥及安全用藥等。

1. 作者 | 信陽農林學院 水產學院 林偉

2. 來源 | 騰氏水產商務網-當代水產雜誌社

3. 本文為當代水產-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