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漫畫 西部片 娛樂 影視口碑榜 2017-08-01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影視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截至7月28日,《大護法》累計票房剛過7974萬元,全國排片率除了上映首日達12%以外,之後幾日便一直穩定在8%左右,未來幾天的排片量則都不到5%。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作為首部自主分級PG-13的動畫(建議13歲以上觀眾觀看),它運用了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格、同時結合西部片的手法,兼具暴力與美學。

《大護法》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一個執著的大護法從怪異的花生鎮中救回了任性出走的太子。然而講述營救並非《大護法》的重點,在尋找的過程中揭開花生鎮的神祕面紗,並幫助個人自我成長才是真意。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在神祕的花生鎮裡,“掌權者”吉安大人培育花生人,稱其為“肉雞”、“豬玀”。為了控制花生人,他利用宣傳畫和舞臺效果,大搞“偶像崇拜”,讓花生人貼上假眼和假嘴。

他將花生人共同的母親逼上半空,強迫他們失去自我意識;高薪請來法力高強的殺手羅丹,以武力威懾花生人,讓花生人產生對“權威”的恐懼;剝奪花生人說話的權利,避免產生不穩定因素;散佈謠言,宣稱花生人成熟的標誌“鬼蘑菇”是一種瘟疫,煽動花生人對同類的恐懼,心甘情願地看著自己的同類被屠殺而無動於衷。

總的來說,就是全方位立體化的法西斯。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愚昧、麻木與恐懼,是這部電影給人揮之不去的陰霾。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同時電影充斥著新鮮獵奇的暴力美學,頗有向昆汀致敬的意思。就連導演不思凡也說“昆汀的暴力美學與武器沒關係。他的描述是一種氣質,我個人蠻喜歡的,我經常會想到他駕馭影片時的感覺,自由不羈,擺脫傳統。 ”整部電影呈現的正是一個刀光血雨的江湖。爆頭、碎屍的場面震撼觀眾的視聽感受。

除此以外,《大護法》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畫風,與那種追求逼真的動畫不同,該片採取了相對簡單的線條,勾勒的人物與山水層次分明,在轉制的3D中看來前後景別都變成了一幅畫,交疊時有種看動態漫畫的樂趣。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影片為主人公們選擇了具有喜劇感的造型——萌胖的大護法和酷似徐錦江的太子。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最受爭議的應是《大護法》的主題。雖然在上映後被解讀為批判性十足,但其實不思凡在努力保持客觀。他沒有想要去改變什麼,也沒有想帶入個人的觀點,因為批判本身也是一種暴力行為。

他並不認為會產生好的效果,同時,他認為批判者本身也是有問題的,因此,整部電影的最終落點,並沒有落在批判現實,而是落在了“個體束縛”以及“我是誰”這兩個問題上。

不思凡坦言: “2013年左右,我創作上遇到瓶頸,導致一系列思考。我讀了一些佛學,書讀得不多,但對我影響很大。電影陳述的內容,也像是佛學入門書裡想要講述的部分,關於“我”的問題。”

比如說花生人,這個物種從無到有,從不存在到存在,然後被賦予了一個名字叫花生人。而當它們被賦予一種想法以後,就開始自問“我是誰”、“我是什麼”。這其中的我,自然指的便是“思想”。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出了電影院,你很難脫口而出用一句話做個總結。不同的人看完,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對於電影裡所謂的隱喻,每個人也可以解讀出各自不同的意義。而且,即便是對於特定的某個人,他也覺得心頭千言萬語,感慨萬千,堵得厲害卻不知道從何講起。這就足夠複雜,也足夠豐富,和其他電影作品相比,更接近於藝術品。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顯得更奇特。相對而言,《大聖歸來》更普世,像好萊塢那種閤家歡電影,《大護法》更像特殊類型電影,門檻高,受眾相對狹窄。

也存在著一些美中不足,如原本追殺槍戰該是讓人提神的部分,卻顯得單調、沉悶而且冗長。

相比《大聖歸來》的燃、《大魚海棠》的美,《大護法》更奇特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大護法》要再現《大聖歸來》或《大魚海棠》票房奇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非閤家歡又極具個人風格的國產動畫電影在目前的環境下似乎仍步履維艱。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護法》對於各種生命形態的逼真還原算得上是國內動畫中的佼佼者。不思凡的作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原創精神,包括世界觀、故事、人物都是原創,沒有IP背書;他對人性的理解和挖掘,是國內動畫的新高度,甚至高過大多數真人電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