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游泳後鼻子總流血,醫生手術取出一個“怪物”'

"

眼下天氣炎熱,很多市民會去游泳消暑,也有的孩子報了游泳訓練班,不過,選擇游泳館時要注意“貨比三家”,選擇衛生條件好、水質過關的場館,否則容易感染疾病。游完泳後如出現皮膚過敏、流鼻血等不適,要及時就醫。

泳後頻繁流鼻血,鼻裡夾出一條螞蟥

小欣是一名女童,今年9歲,東莞人,暑假期間天氣炎熱,她有時會跟著大人去泳池游泳,半個多月前的一次游泳後,她的鼻子開始莫名流血。

以為是偶然,家長也就沒太在意,但流鼻血的次數越來越多,反覆好多次。

8月4日左右,她開始流膿鼻涕,很臭,家長覺得事情不妙,8月7日下午,趕緊帶孩子到東莞市兒童醫院就診。

在該院耳鼻喉科門診,醫生讓小欣張開嘴巴,往裡仔細一看,鼻咽部有一個小尾巴,裡面藏了個“怪物”。

醫生試著把它夾出來,結果尾巴很軟,一夾就斷了,只夾出了一小截。當醫生繼續操作,小欣就開始哭鬧不配合。醫生只好將她收入住院部,準備全麻手術。

8月7日晚上7時,在全身麻醉下,耳鼻喉醫生秦怡珍用鼻內鏡小心翼翼進入小欣的鼻咽部探查,在內鏡下,這個怪物的全貌被看得一清二楚,原來是一條螞蟥(學名水蛭)。

這條螞蟥約有5釐米長,幾乎佔滿了整個鼻咽部,引發周圍組織的水腫和炎症,散發出陣陣的臭味。

秦醫生小心翼翼將螞蟥完整夾出,然後洗鼻和消炎。術後,小欣果然沒有再流鼻血和膿鼻涕,已於8月8日出院。

勿到水質不過關的場館、自然水域中游泳

遊了個泳,螞蟥怎麼就進了鼻子裡?秦怡珍介紹,水蛭幼蟲體積細微,顏色偏白,人的肉眼不易察覺,在消毒不過關的游泳場館游泳,哪怕是用山泉水洗臉,漂浮在水中微小的水蛭幼蟲,都有可能經鼻子或嘴,進入鼻腔和咽喉。

進入鼻腔後,它還會用顎片向皮膚鑽進,並用吸盤吸附在鼻腔內。

由於鼻腔的溫暖環境很適合水蛭生存,所以水蛭幼蟲會生長得很快,由於水蛭吸血量大,同時分泌有阻止血液凝集作用的水蛭素,使傷口麻醉、血管擴張、反覆流血。

而小欣是半個多月前遊過泳,醫生推測,水蛭幼蟲有可能是那個時候進入了小欣的鼻咽部,並在那裡“定居”發育,經過半個多月的生長,才長了這麼大。

秦怡珍提醒,眼下天氣很熱,游泳的人很多,游泳雖好,但要到衛生條件好的場所遊,更不要自然水域中嬉戲游泳,以免水中的水蛭或其他生物進入耳鼻喉等器官。

更重要的是,游完泳出現反覆流鼻血等不適,要引起重視。

選擇游泳池要“三看”

一看公示:

看衛生許可證、衛生信譽度等級證書(量化分級為A、B、C三級,A級別最高)、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等信息是否公示在游泳池旁。看是否公示了當日水質情況,包括PH值、餘氯濃度等。

二看水質:

好的游泳池一般水質是清澈見底的;捧起少許游泳池水聞一聞,可以聞到淡淡的氯味;游泳池壁無藻類生長和汙垢等。

三看水流:

市民可留意泳池底部,或泳池旁邊的出水口,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斷進出的現象。如果有,則說明其水循環消毒裝置在正常運作。

(本報記者 李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