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首先感謝牛關給的體驗機會,在這裡詳細寫了一篇小文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當Beholder不再Behold

隨著兩年前一作《Beholder》的一炮走紅,Warm lamp Games工作室也開始不遺餘力地構建更龐大的Beholder世界體系。

這次從視覺與玩法上帶來的巨大革新,讓人不由得彷彿浸入於“奧威爾式”的反烏托邦世界之中。

不難看出,工作室以完全按照《1984》的設定觀對遊戲大體的外部特徵進行勾勒,同時也兼容了《美麗新世界》中的社群層級、人類技術繁殖與《我們》中性愛規範、大恩主的刑罰、數字迷思等元素,為我們熔合了一個多維的反烏托邦空間。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玩法的大飛躍,看不再是第一要務

相比前作最大的差別與超越,便是本作人物從平面化走向立體,這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維度跨越,更是文本與玩法上的改變。

在前作《Beholder》中,玩家只能依靠平行移動來操作房東卡爾·斯坦在公寓的各個樓層間進行指令。同時遊戲的環境似乎也只是封閉在一幢灰暗、死氣沉沉的公寓裡。並且人物的行為活動和其背後的故事,似乎也是一種平面化的敘述,我們依舊只能根據窺探與偷竊發現所有人的祕密與故事。

在本作中,人物的形象完成了一次維度的轉化,場景切換、故事群體、角色培養、互動方式等新元素都一股腦地湧入其中。

一方面這的確讓本作的內容豐富度大大加深,但同時也會讓人在產生新奇感後又有那麼一種陌生感,似乎這個遊戲以及不能再稱為《Beholder》了……或許更應該叫《伊凡復仇記》、《1985首都遺事》。

對前作核心玩法的顛覆著實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似乎在體驗過程當中,這些新元素都對玩家浸入遊戲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幫助。

浸入式體驗,我個人認為也是解讀反烏托邦作品比較好的一種方式。似乎只有體驗過某種更強的苦難,才會對苦難的程度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另外,在玩法上,我們也著實能看到暖燈工作室的“野心”所在。作為AVG遊戲,《Beholder2》同樣也將RPG的一些元素加入其中,在遊戲中主角可以通過看書刷劇來獲得更多有戰略價值的技能,這種設計更注重覺得的培養與固有資源的調配。

每天的可用時間就是一個相當驚豔的設計,不同於前作以自然天數作為時間概念的設計,本作你似乎有很多時間在部裡四處閒逛,沒有強制時間的催促,遊戲節奏整體得以放慢。

取而代之的是可用時間的概念,一天之內只有有限的可用時間,而從事不同的互動則需要不同數額的時間,這既給予了玩家有限的選擇自由,同時也考驗每個玩家的統籌規劃能力,有一些《這不是我的戰爭》的影子在裡面。

而作為佔遊戲大部頭的“工作”部分(因為你完全可以靠無窮無盡的工作來達到人生的顛覆),則更是得《Paper,Please!》的真傳,將一系列無聊冗長但又具有黑色幽默的機械操作堆給玩家。

玩家需要組合三種不同的元素,來正確契合到訪者的信息指令。而只有完全正確後,才能得到一點卑微的薪俸。

舉個例子,完全正確地處理5分表格得到的聲望值是100點,這需要耗費02:00的可用時間(每天的可用時間基本在08:00左右)。

而晉升一次所需的聲望則在15000左右。更別提第二層的卡戳工作,一份表格要蓋3個不同指令的正確印章。(真 · 公務員的自我修養)工作?還是辦公室政治?這在伊凡的世界裡,的確是個問題。

一點奧威爾,一點扎米亞金

忽視一切遊戲機制帶來的感覺,《Beholder 2》的背景設置,似乎才是這部遊戲的主菜。比較能較為完整地勾勒一個反烏托邦世界的遊戲,在思想性上似乎都能為玩家所首肯。

在這一代中,遊戲的背景從東部國家的一個角落轉移到了權力的核心地帶——官僚的天堂、老大哥的降臨地、國家的樞紐、排隊者之墓、公務員之梯——的真理部大廈之中。

從名字到樣式,都非常契合《1984》中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所在的部門大樓,一切都是根據樓層的高度來區別工作者的等級頭銜。

老大哥(Big brother,遊戲中稱為偉大領袖)的形象顯然有著一絲關聯。只不過遊戲中顯然將其做得更加軍國主義化與現實化。在任何地方都佈滿了電屏與監視器,這也是唯一使得遊戲從黑白色彩中跳脫出的手段之一。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1984》開篇則是從主角從公寓出發,前往真理部大樓工作的場景開始,這有恰巧與遊戲的日常過程所契合。

不得不說,這代遊戲完全在雕琢出了一種奧威爾式的世界——從開局不久的公共性活動“仇恨五分鐘”,再到內黨人員(《1984》後部分著重討論了一下政治組織的內外區別)奢靡腐爛的私生活,你甚至在工作時間為老闆叫個雞就能拿到超過一萬的聲望點,這是那些天天在電腦前機械工作的同事們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

進身之階的特殊性又使得遊戲背景更加貼近歷史的普遍性,讓人有意識地與反烏托邦作品保持距離。這種若即若離的虛擬感,也讓玩家在觸碰到某些瞬間後會有所感觸。

如果說奧威爾的世界是灰色,極權的,那麼扎米亞金的世界總是顯得有些糾結與迷亂。在《我們》中,觀賞大恩主背叛者被處以疾刑的片段,和同事小羅被劊子手用斧頭砍下頭顱的情節十分相似。

那種原始的暴力迸發出的衝擊力,原本並不屬於這個規規矩矩的世界,但正因為有了這種原始力量的存在,或許才有鬆動這個世界的可能。一切思維上的離心力,都與鮮血掛鉤。

但本作遺憾之處在於缺少女主角的加入,要知道經典的反烏托邦,第一女主角往往是誘導主角鬆動整個世界的第一推動力。我之前還天真的以為美麗的女同事就是茱莉亞或者I-330(《1984》和《我們》的女主角)的存在。

這種多重反烏托邦世界的交疊,使得本作在理論深度上更進了一部,似乎很多東西都是在為反烏托邦文學作品設置的彩蛋。當我們能將文學與遊戲連通起來的時候,不也是能多收穫一份樂趣嗎?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奧威爾式的內黨生活

伊凡·雷德格雷夫的三十七層地獄

全遊戲佈滿著各式各樣的道德選擇,雖然有些細小的選擇不會改變整個遊戲的進程,但同樣也能觸動玩家的心境。

小到和升斗小民的交談,大到將統治權力移交給何人,在這裡玩家需要從小到大經受一層層的道德拷問,晉升之路不光是佈滿著荊棘,更流淌著鮮血。這也是反烏托邦遊戲帶給玩家的獨特感受。

拿遊戲初期的彼得·董作為例子,玩家可以在他身上找到不同的自我。你有三種選擇,和同事們極盡所能捉弄怯懦膽小的彼得·董,也可以和他成為朋友,甚至還能將貌美的單身媽媽女同事介紹給他。

同樣,每一種不同的選擇,又導向不同的結局:被羞辱過度的彼得·董會不堪其辱,黑化為槍擊事件的主人公,在大樓裡大殺四方。

而如果你和他真正成為朋友的話,會發現他就是一個乖乖男,從小學習刻苦優異,工作踏實認真。但為了遊戲進度你又不得不栽贓嫁禍他,讓他從你的競爭者名單裡消失。

如果撮合他和女同事成一對的話,倒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結局,但是誰又知道女同事本身包含著很多彼得·董所不知的祕密。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選擇本身就是帶有強烈主觀性的,在現實社會是如此,在反烏托邦空間裡更是如此。

沒有人能掌控選擇所帶來的利益與損失,就像《Rick and Morty》中有一集,Morty和Summer釋放了Unity(統一體)控制的外星人後,卻發現其先他們頭腦中的平等觀念,竟然演化成一場意識對立的災難。

或許對於選擇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時代的選擇。

尾聲

反烏托邦遊戲,僅僅是一個切口,讓玩家窺探作為規劃世界的另一種可能。這種可能就像是烏托邦一樣,因為人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而變的永遠存在於觀念之中。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一下俄國白銀時代的詩人曼德爾施塔姆的詩歌《列寧格勒》,體會一下身處不同時代人的真實感受,況且最後一句,又和《Beholder》系列遊戲中的情景如此契合。

列寧格勒

我回到我的城市。它曾是我的淚,

我的血脈,我童年腫疼的腮腺炎。

現在你回來了,變狂,大口吞下

列寧格勒河燈燃燒的魚油。

然後睜開眼。你是否還熟悉這十二月的白晝? 在那裡面,蛋黃攪入死一般的瀝青。

彼得堡!我還不想死!

你有我的電話號碼。

彼得堡!我還有那些地址: 可以查尋死者的聲音。

就這樣住在樓梯後面,

門鈴 折磨我的神經,弄疼我的太陽穴。

而一整夜都在等待我愛的人來臨,

門,它的鏈條在窸窣作響。

1930.12,列寧格勒

Steam新遊推薦丨《Beholder 2》:90%好評,遊戲版《1984》

曼德爾施塔姆

標記想玩,瞭解更多《旁觀者2(Beholder 2)》的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奶牛關遊戲條目:https://cowlevel.net/game/Beholder_2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