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油價 石油 美國 能源 長孚金融 2017-05-16

一、規律計量說明

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從 以上圖、表的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年中原油價格上漲概率超過50%的有7個月,其中上半年4個,下半年3個,下跌概率超過50%的有5個月,其中上 半年2個,下半年3個。其中,上漲概率超過70%的月份是2月份和7月份,其中2月份的平均漲幅超過3%,這也意味著,在這兩個月份投資者傾向於配置原油 多頭頭寸。相反,10、11月份下跌概率較大,且平均跌幅都接近3%,所以在這兩個月份原油市場空頭佔優。此外,最容易出現年內最高、最低點的是1月和 12月,因此,這兩個月份或是抄底或拋空的好機會。3、9月份幾乎沒有出現過最高、低點,表明這兩個月份可能處在趨勢運行行情的中段。

根據 實證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油價短期變化主要由不規則因素和季節因素決定, 而長期變化基本上由趨勢因素決定, 其總體影響規律是:隨時間推移, 不規則因素和季節因素的作用逐漸降低, 而趨勢作用逐漸加強。不規則成分對布倫特油價的影響具有一定規律性。從2002年至今, 大約每隔4年油價會出現一次大的異常波動, 其波動幅度超過8%

通常情況下,原油需求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一般出現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是汽油消費高峰,冬季則是取暖油需求高峰,這兩個階段,原油需求量通常都會達到 年內高位。從上圖美國原油20年的月度平均需求來看,原油需求在7月份達到年度峰值,之後在9、10月份回落,冬季需求再次走高,這與上文原油價格漲跌概 率統計分析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原油季節性需求變化對價格的季節性波動有影響。

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二、規律分析

季節性上圖12個柱狀圖代表12個月,美國煉廠原油投入以及煉廠開工率在夏季和冬季出現兩個高峰,反映在美國煉廠原油投入以及煉廠開工率圖中,對應原油月度需求高峰。

從邏輯 原因 分析,原油是下游煉廠的最大原料,每當汽油和取暖油這兩個油品需求高峰來臨,煉廠通常都會高負荷生產,使得成品油季節性需求季節性推動煉廠開工走高,從而 傳導至原油需求季節性走高,我們假設供應相對穩定,那麼就意味著原油庫存會大幅下降,進而從供給端推動價格走高。

原油價格漲跌季節性規律

然而並不是每年的價格都遵循季節性的波動。因為原油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每次波動的主導因素不盡相同。我們列取了最近5年原油價格的走勢變化來看,整體上存在季節性波動特徵。以下為5年期間原油價格分析。

我們發現,2012年和2013年全球原油市場相對平衡,而這兩年的油價季節性波動特徵也最明顯。 這也從供需大格局的角度表明,原油價格季節性波動有賴於供需平衡大前提,一旦供需失衡被打破,油價的季節性規律表現或會弱化,或被掩蓋。

2016 年年初至今依舊是是震盪行情,從基本面的角度而言,原油市場本身就在進行自然再平衡的過程。“減產”有利於原油供需平衡的格局提前完成,對於短期價格的抬 升當然立竿見影。只是價格的上漲會帶動美國頁岩油的增產,引發新的博弈 。 日益劇增的庫存和減產預期構成一對矛盾,此時雖有季節性規律影響行情進展,但主要矛盾依舊在基本面上,因此季節性規律影響效果不明顯。

2014 年上半年,美國遭遇了有史以來較為嚴寒的天氣,美國多地出現了極寒天氣。同時,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的庫存從年初開始大幅下滑。季節性需求的意外旺盛加 之庫欣庫存的滯漲得以消化推動油價走高。此後,在烏克蘭以及伊拉克局勢的演變下,油價走出年內高位。但是隨著以美國為代表的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的持續增 長以及OPEC產油國持續增產導致原油市場出現供應過剩格局,2014年下半年以來油價單邊下跌並持續到2016年年初。

從庫存原因來看: 我們從近幾年美國原油庫存變化也能看到季節性變化的規律。不過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原油庫存開始累積,並在2016年達到峰值。雖然受供應過剩的 影響,但是美國煉廠開工和煉廠原油加工量仍和往年一樣保持高位,而美國原油庫存卻反季節增長。這表明,需求端並不是庫存增長的推動因素。而從供應端來看, 夏季,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階段性企穩,並且夏季美國原油進口創近年以來新高,供應端導致了美國原油庫存反季節增長,從而推動油價反季節性下跌。從今年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2016年季節性需求並不比往年弱,但是由於供給端的階段性增長,導致季節性因素消失

而從2012年和2013年兩個季 節性走勢最明顯的年份來看,除了在供需整體平衡的結構下,階段性基本面變化以及異常天氣也配合了價格走出季節性特徵。例如,2012年,美國餾分油庫存接 近歷史最低水平,使得當年冬季取暖油消費增長時,美國煉廠將不得不提高開工率,以滿足消費的需要,推動油價從85美元左右升至接近100美元。同 樣,2013年夏季,隨著美國夏季出行季的開啟,市場把關注焦點轉移至汽油需求消費上來。從庫存數據看,原油和汽油庫存均有所下降,且伴隨夏季消費高峰季 節來臨,成品油庫存變化這一趨勢仍在持續。且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較為活躍,並高於正常水準,颶風季來臨刺激原油展開上漲行情的最後一衝,最終油價突破 110美元高位。此後,冬季的極寒天氣延續到2014年初,油價再次展開了一波冬季行情。

2011年國際油價主要受到利比亞危機的影響,年初大幅飆升,年中又受到美債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再次轉弱,而年末受到伊朗局勢的緊張加劇而反彈。因此,季節性因素在地緣政治局勢以及債務危機等宏觀因素的主導下表現並不明顯。

因 此,從原油價格近20年的運行特點進行季節性統計分析來看,原油價格走勢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再結合近6年的原油市場基本面,我們發現,原油價格的季節 性走勢有賴於供需結構平衡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原油價格的季節性表徵較為明顯。此外,宏觀事件、地緣政治等因素的發生也會弱化季節性規律。

三、建議

原油價格存在顯著的季節性波動, 其波動有一定的規律性。據此,對我國石油企業進口原油及國家能源發展策略, 提出如下建議:

(1)進口石油的季節選擇

由 於季節因素對油價影響較大, 在進口石油時,可以考慮季節因素的影響。進口原油時, 可多選擇在夏冬兩季, 儘量避開原油價格往往高漲的秋季。由於季節因素對油價影響較大, 特別是冬季, 其氣候變化巨大, 從而增加對燃料油、取暖油的需求, 拉動油價上升。因此, 如果不出現有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 我國進口石油時可多選擇在春夏兩季。

(2)注意不規則事件對油價的衝擊

油價的短期變化主要是由不規則事件引起的,應對的有效辦法是建立至少兩個月規模的石油儲備。不規則事件對原油的影響具有一定規律性, 大約每隔4 年, 油價會出項一次大的異常波動, 預測2018年上半年油價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異常波動。對此, 我們可多加關注。

(3)能源發展策略

由 於油價的長期變化主要是由趨勢作用決定的, 也就是國際石油市場中的經濟層面因素決定了石油的長期均衡價格, 而石油又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因此, 過分依賴石油不利於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從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發展能源替代技術、節約能源, 才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最後說明一點, 由於我國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還沒有完全市場化, 特別是成品油價, 政府定價作用明顯, 從而對國內油價進行季節性波動分析不能真實反映季節因素的影響, 因此本文未對國內油價進行季節性波動分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