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油畫 馬利亞 徐志摩 建築 岱下文苑 2017-06-18

徐志摩筆下的“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佛羅倫薩,歐洲文藝復興的心腹之城,是無數學習美術或美術愛好者的神往之地。

佛羅倫薩有著“花之都”的美名,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當年佛羅倫薩積聚了包括達芬奇、但丁、伽利略等在內的眾多名人;而具有傳奇色彩的梅迪奇家族,也因為曾支持和資助了早年的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很多藝術家而成為了佛羅倫薩的保護人,佛羅倫薩的城徽就是使用了梅迪奇家族的百合花標誌。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世界藝術之都。這座古老文明的意大利名城,既是古典藝術的搖籃,也是現代文明的溫床,來到這裡的人們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油畫、雕塑、歌劇、美食、運動、休閒、購物、度假,街頭巷尾到處是古老文明的印跡充斥眼球,空氣總是漫迷著一種自由氣息。愛上佛羅倫薩,無需任何理由,只是心中那一個夢。

佛羅倫薩內的古蹟眾多,不僅有世界頂級的烏菲茲美術館、館藏著《大衛》雕像正品的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傳說當年詩人但丁遇到心中戀人的阿諾河舊橋、還有美輪美奐的米開朗基羅廣場,更有世界聞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漫步在佛羅倫薩古老的街道中,時時刻刻能感受到那份濃郁的藝術氣息。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百聖母花大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組成,建築雄偉,規模宏大。

佛羅倫薩城區並不大,幾乎所有著名的景點都可以步行到達。從附近酒店步行五分鐘,便能到大教堂。當從狹窄的巷子裡走出廣場的那一刻,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慨嘆一聲“哇!”,被近在眼前、聖潔華麗的教堂深深打動。聖母百花教堂由大教堂、鐘塔和洗禮堂三部分組成。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教堂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內徑為43米,高30多米

大教堂有著一個橘紅色巨大的圓頂,遠遠的就會看見它,這也幾乎成了佛羅倫薩的重要地標。45米寬的圓頂最初是用木材做的,後來在設計師Filippo Brunelleschi的倡導下對其改造。後由4百萬石塊組成,重約37000噸。在教堂中心是2條過道和羅馬教廷的十字架。它體積十分龐大:長153米、寬45米、高30多米。圓頂最高處達90米。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大教堂建築的精緻程度和技術水平超過古羅馬和拜占庭建築

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另一個名字是鮮花聖母瑪麗亞教堂(Basilica Santa Maria del Fiore),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而文明。教堂於1296年由Arnolfo di Cambio設計,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大教堂,屬哥特式建築,高106米,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應用建築學、幾何學原理設計修建,鮮豔的大理石塊拼成幾何圖形,極為顯眼壯觀而與眾不同。教堂南牆上的大理石貼面白、綠、紅三色相間,白色的取自卡拉拉採石場,綠色的來自普拉託,紅色的則是西耶納的出產。這種搭配方式,是佛羅倫薩城的一種傳統。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美麗的鐘樓自成一體

文藝復興大師喬託設計的鐘塔,為巍峨的教堂帶來更多的氣勢。鐘塔高85米,最初於1334年由大畫家喬託(吉奧陀)設計並監工,因此俗稱“喬託鐘塔,屬哥特式建築,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外牆鋪白色大理石,純淨優雅。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大教堂於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發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斷。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上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1418年佛羅倫薩市政府公開徵集能夠設計並建造大圓頂的方案。在建造拱頂時,沒有采用當時流行的“拱鷹架”圓拱木架,而是採用了新穎的“魚刺式”的建造方式,從下往上逐次砌成。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大教堂於1436年3月25日舉行獻堂典禮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石雕是西方藝術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部分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大教堂的外牆上有無數精美的雕塑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令人眼花繚亂的外觀牆面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門柱上的雕塑和油畫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走進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漂亮的大理石地面

圓頂內側頂端裝飾有巨型繪畫《末日的審判》。大殿長153米,寬38米,殿內設有大祭臺,祭臺下有一鍍金銅棺,棺內葬有佛羅倫薩第一任大主教聖澤諾比的遺體。祭臺上方有《最後的晚餐》巨幅繪畫,此畫是佛羅倫薩畫派的幾位畫師按達·芬奇草擬的圖案繪成的。教堂內還有迪·米凱利諾的著名壁畫《但丁像》,此畫作於1465年。有些Giorgio Vasari 和 Federigo Zucchero的作品開始於1568年,但是直到1579年才最後完成。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巨型繪畫《末日的審判》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精美的穹頂畫的精湛技藝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光照耀大地萬物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近距離欣賞這些美麗的畫作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精美的木雕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藍藍的天空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其穹頂被公認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第一個作品,體現了奮力進取的精神

後記: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不朽的偉大建築。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於1296年建成,是古老的佛羅倫薩城中一座最顯眼的地標,教堂磚紅色的穹頂,堪稱佛羅倫薩的標誌。百花大教堂所詮釋的美感充分展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自由、古典和唯美,猶如聖母般的高貴優雅,又帶有些許嫵媚氣質,因此被稱為“花之聖母”。米開朗基羅後來在設計建造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時,也是以此作為參照的範本,他還說過:我可以蓋個比冷翡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比及它的美。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時間是流動、易逝的;但藝術之魂確是永恆的。We pray... ... ...

徐志摩筆下的“冷翡翠”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