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村裡來了100多個智障兒童,因為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被父母遺棄
叫獸拾趣
1/13 葛春花的家是一個孤殘兒童寄養家庭,目前寄養著11歲的吳強強、6歲的劉寶行和16歲的付振天,這三個孩子都是因各種疾病從小被親生父母遺棄,後被角懷鄉孤殘兒童寄養站轉到家裡寄養。68歲的葛春花老人正在給臉上抹著藥膏的付振天餵飯。付振天在幾個月大時因腹內臟器損壞,醫生都說養不活,經幾年寄養,目前雖不能自理,但已能走動。像付振天這樣的孩子,在山西臨猗縣角懷鄉張吳村還有74名。
2/13 被寄養的三歲女孩宋思敏和撫養她的奶奶張二桂。宋思敏是個非常漂亮的孩子,但因半腦癱導致腳不能動,大小便失禁。
3/13 臨猗縣角懷鄉張吳村孤殘兒童寄養站就是一個經市民政局批准的家庭寄養管理服務站,座落在有500多戶人家的張吳村。寄養站的主要功能是為寄養家庭和寄養孩子提供康復、醫療保健和教育等服務,負責贊助平臺、管理平臺的日常維護。目前,寄養站管理著寄養在33戶家庭的74名孤殘兒童,這些孩子來自山西周邊的13個縣市,均被父母遺棄。
4/13 趙秋桃是村裡的寄養第一人,她最先抱了個孩子回家撫養。之後她本人不斷宣傳,不斷動員、開會、組織活動,到2010年,村裡慢慢發展到7個寄養戶12個孩子。然後發展逐步加快,到2013年就發展到30多戶90多個孩子,2014年達到126個孩子被寄養。近幾年,陸續有孩子被其他家庭收養,目前村裡還有74個孩子。
5/13 幾名孤殘孩子從自己的寄養家庭跑到管理站的特教班裡看書學習。國家在農村推行孤殘兒童家庭寄養模式,目的是使孤殘兒童擁有一個健全的家庭成長環境,解決孩子們的生活、教育和今後融入社會的問題。通過家庭寄養,促使孤殘孩子能和普通孩子一樣成長,以改變他們的命運。
6/13 11歲的張曉寒是腦癱患兒,經過寄養家庭的精心護理,他的雙手雖然不能抓東西,但已經學會用腳寫字、畫畫。寄養站負責人張萬成說,寄養站從福利院接來的孤殘孩子大多身患重疾,以腦癱者居多,有的孩子來時才幾個月,讓人一看根本就養不活,但經過家庭寄養,不少孩子都已經能跑能走,甚至會說話。
7/13 6歲的黨保中拿著荷蘭父母的照片展示。他已經被一戶荷蘭家庭收養,3月28日剛辦完護照,即將赴荷蘭開始新的生活。收養這些孤殘兒童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和程序,特別是國外收養需要一層層審核和考察。自建站以來,潘候村家庭寄養的孩子中已經有40多位被收養。除了國內的,還有部分孩子被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德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士收養,也有個別成年的孩子已經就業,獨自生活。
8/13 《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家對寄養家庭支付一定的養育費和勞務補貼,根據孩子的大小和病情,目前是每月700-1300元。“剛開始時最高每月300元,低的才100多元。打一天工還能收入7、80元,寄養孤殘孩子需要24小時不離身,一月才幾百塊錢,這也是村民有牴觸情緒的原因之一。不過,看到經過寄養的孩子得以順利成長,人們已經覺得錢是次要的了,都認為是在做善事。
9/13 趙福慶因神經疾病大小便失禁,已被張葉葉撫養一年多。在潘候村,孤殘孩子就是寄養家庭的一口人,在一個炕上睡覺,一個飯桌上吃飯。現在的張吳村已經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愛心村。寄養孤殘孩子,不但本村人能接受,周邊的其他村民也想寄養。但基於有關規定和管理因素,不允許放到外村寄養,防止孩子出現意外。“現在的情況是想寄養的家庭多,孩子卻不夠”,負責人張萬成自豪地介紹。
10/13 角懷鄉寄養站除了履行管理職能,每月對寄養家庭進行3次定期安全檢查外,還每週兩次集中為孤殘孩子提供營養餐,以保證孩子的身體成長需要。圖為寄養站的工作人員在為孩子們準備營養餐。
11/13 在寄養站的特教班裡,大多數都是腦癱患兒,經寄養家庭撫養能夠自己行走,但不管是5、6歲還是10幾歲的孩子,智力都比較低,即使用一年級的教材,學習的難度也非常大。
12/13 馮慧雲老師在寄養站工作一段時間後,於2015年9月也寄養了一名患苯丙酮尿症的女孩。今年7歲的安海涵被馮慧雲送到村裡的幼兒園學習,她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可以融入集體,不會感到孤單。
13/13 郭全琴的家是第一批寄養家庭,她從2009年開始共寄養了3個孩子,其中一個已經被收養,目前家裡還留著身患腦癱的黨迎智和患背膜膨出的符彩彩。這兩個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常年坐在輪椅上,天天由郭全琴照顧。多數孤殘孩子到了寄養家庭後,不管病情如何嚴重,都被當做家中的一份子,得到家人的精心呵護,孩子們也把寄養家庭當成了自己的家。有家就有溫暖,就有被關愛的幸福!
2017-11-0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