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在歷史大劇《雍正王朝》裡,曾經有個叫孫嘉誠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人相貌醜陋,性格耿直,不善於和上司處理關係,因此在康熙在朝的時候,他雖有一肚子的才華和見識,但也不被上司所器重。

後來雍正登基,孫嘉誠因為看出了新朝“雍正通寶”發行時存在的幣制弊端,與上司據理力爭,甚至斯文掃地,和頂頭上司扭打了起來。但這個人的眼光犀利和敢於擔當、直言不諱獲得了勵精圖治的雍正帝的賞識,由此被擢拔為御史,專職監察政策弊端和官員為政得失。

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可以說,雍正帝是非常器重孫嘉誠的,在年羹堯就任大將軍,帶領軍隊在西北作戰的時候,孫嘉誠被任命為年羹堯軍中的理財官。雍正的這項任命主要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孫嘉誠的確具備很強的財政管理的能力,戶部就職多年,也積累了豐富的理財經驗;二是隨著地位提升、權力擴張和軍功累計,昔日對雍正畢恭畢敬的年羹堯逐漸開始自我膨脹、目中無人,甚至胡作非為,孫嘉誠是一個剛直不阿的志誠君子,雍正希望孫嘉誠到了年羹堯身邊後,可以時時監察和規勸年羹堯,讓年羹堯有所警惕和收斂;

三是西北用兵是朝廷大事,雍正希望孫嘉誠可以通過參加這次大規模作戰積累政治資本和聲望,便於日後提拔重用。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可惜,狂妄至極的年羹堯已經囂張到連皇帝器重的臣子都不放在眼裡的程度,他最後竟然喪心病狂地殺了這個動輒惹自己不痛快的忠臣。孫嘉誠的這一悲慘遭遇很是讓觀眾唏噓不已,甚至有一些為孫嘉誠抱不平的人,質疑孫嘉誠之死是雍正有預謀的借刀殺人。

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當然,這是文學作品為了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或者為了更好表達主題而進行的演繹和創作,並非真實的歷史事實。但歷史上卻真正有過一個叫孫嘉淦官員,名字一字之差,而且其事蹟和歷史小說《雍正王朝》也有很大的出入。最重要的是,孫嘉誠並非死於年羹堯之手,而是很強健地活了下去,並且一直活到了乾隆當皇帝的時期,享年70歲壽終正寢,死的時候官做到了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

電視劇裡最為真實的是,孫嘉淦一生為官清廉,性格剛直,直言敢諫,在當時有著很好的官聲和政績,也被後人評價為“山西清代名臣,實以嘉淦為第一人”,可以說讚譽是非常高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孫嘉淦都是以敢於“逆龍鱗”著稱的,例如在乾隆時期,他就曾經上書給皇帝,簡直是對症下藥地指出了乾隆的毛病,這種為了社稷蒼生而不顧自己富貴和安危的大無畏精神至今令人敬仰。

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孫嘉淦的這份奏摺叫做《三習一弊疏》,其中的主要思想可以提煉為三個方面,也就是當時表現最為突出的三個壞風氣:第一個壞風氣是“出一言而盈廷稱聖,發一令而四海謳歌”。認為皇帝說的所有話、作出的所有決策,都是滿堂稱讚、拍手叫好,也就是說朝廷裡沒有了反對的聲音,不論大臣還是百姓,都缺乏質疑的勇氣和尋求真理、真知的品格。

第二個壞風氣就是“上愈智而下愈愚,上愈能而下愈畏”。當皇帝的人唯我獨尊,自我膨脹、自以為是到不可收拾,下面的人只知道唯唯諾諾、惟命是從,越是聽話、馴順的人越被皇帝喜歡。如果長此以往習慣了這種風氣,皇帝必然會剛愎自用,大搞“一言堂”和“拍腦袋決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賢,也難免有百密一疏的可能,這樣朝廷的整個決策系統就容易陷入危險之中。

孫嘉誠下場並非《雍正王朝》那般,他是享壽70歲的“山西第一人”

第三個壞風氣就是因為政通人和、國運昌隆,皇帝就會因此而傲慢、懈怠,喪失警惕性,“高己而卑人”,把所有的功勞都歸結為自己的英明神武、雄才偉略,眼睛裡看不到臣子、百姓的付出和努力,體諒不到臣子的艱辛和百姓的苦楚,變得目中無人,瞧不起所有人。

孫嘉淦在奏摺裡認為,這三種壞風氣暢行無阻、習以為常之後,就會直接導致一個非常惡劣的後果:從朝廷到民間就會“喜小人而厭君子”,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整個社會也會逐漸開始混亂和倒退。乾隆時期的清朝,國力和社會狀況已經達到了極盛,而主政的皇帝也逐漸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弊病橫生了,這《三習一弊疏》可謂是針對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盲目自信的毛病,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對乾隆皇帝乃至後世的警示作用不可小覷。

(觀點與視角原創作品,歡迎關注本自媒體號並探討互動;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