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 康熙 允礽 雍正 管運龍 楊角風發作 2019-08-10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康熙帝說的很清楚:

“從鹽商身上弄那麼一點,一次可以,兩次行嗎?黃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決……治國的根本不在於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是後來雍正帝即位後推行的三大改革有關,尤其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稅收政策了,按照劇中的說法,改革前稅收主要是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就是按照人頭收稅。這種稅收一開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隨著國家穩定,貧富差距拉開,這種稅收的弊端就逐漸顯現,舉個例子:

我們大家每次看公佈的平均工資,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不乏有人會這樣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後腿啊,簡直連腳後跟都碰不到……”

那麼如果大家交稅都是一樣的,貧困山區的人怎麼活?不能活那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而有實力買地的人都是有錢人,而且很多是士紳階層,還不用交稅。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還不斷的吞併土地,不交稅的也越來越多,國庫當然沒錢啦!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康熙帝說的很清楚:

“從鹽商身上弄那麼一點,一次可以,兩次行嗎?黃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決……治國的根本不在於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是後來雍正帝即位後推行的三大改革有關,尤其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稅收政策了,按照劇中的說法,改革前稅收主要是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就是按照人頭收稅。這種稅收一開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隨著國家穩定,貧富差距拉開,這種稅收的弊端就逐漸顯現,舉個例子:

我們大家每次看公佈的平均工資,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不乏有人會這樣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後腿啊,簡直連腳後跟都碰不到……”

那麼如果大家交稅都是一樣的,貧困山區的人怎麼活?不能活那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而有實力買地的人都是有錢人,而且很多是士紳階層,還不用交稅。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還不斷的吞併土地,不交稅的也越來越多,國庫當然沒錢啦!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四、

所以,在追繳戶部欠款之前,老四胤禛就跟康熙帝分析過稅收的利弊:

“這樣一來,土地年年兼併,貧富日益不均,而國家的稅收確是年年減少!”

難道康熙帝不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當時他就一拍大腿回覆了老四胤禛:

“你能看到這個弊端,說明你肯用心思,其實朕何嘗不清楚!”

只是幾次想丈量土地,結果報上來的都是假數據,京城的官員不借錢的反成了另類,由此老四胤禛才推出了“孤臣”一詞,這時候他們兩個把重點都放在了“臣”字上。

其實並不是康熙帝推行不下去,而是不願,康熙帝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聲,包括後來廢太子,也是不止一次的問周邊的人: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之後,史書會怎麼評述?”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康熙帝說的很清楚:

“從鹽商身上弄那麼一點,一次可以,兩次行嗎?黃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決……治國的根本不在於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是後來雍正帝即位後推行的三大改革有關,尤其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稅收政策了,按照劇中的說法,改革前稅收主要是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就是按照人頭收稅。這種稅收一開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隨著國家穩定,貧富差距拉開,這種稅收的弊端就逐漸顯現,舉個例子:

我們大家每次看公佈的平均工資,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不乏有人會這樣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後腿啊,簡直連腳後跟都碰不到……”

那麼如果大家交稅都是一樣的,貧困山區的人怎麼活?不能活那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而有實力買地的人都是有錢人,而且很多是士紳階層,還不用交稅。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還不斷的吞併土地,不交稅的也越來越多,國庫當然沒錢啦!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四、

所以,在追繳戶部欠款之前,老四胤禛就跟康熙帝分析過稅收的利弊:

“這樣一來,土地年年兼併,貧富日益不均,而國家的稅收確是年年減少!”

難道康熙帝不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當時他就一拍大腿回覆了老四胤禛:

“你能看到這個弊端,說明你肯用心思,其實朕何嘗不清楚!”

只是幾次想丈量土地,結果報上來的都是假數據,京城的官員不借錢的反成了另類,由此老四胤禛才推出了“孤臣”一詞,這時候他們兩個把重點都放在了“臣”字上。

其實並不是康熙帝推行不下去,而是不願,康熙帝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聲,包括後來廢太子,也是不止一次的問周邊的人: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之後,史書會怎麼評述?”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而推動這項改革,觸犯的就是當年更康熙帝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人,寒了這群人的心,與康熙帝的“仁德”不符,這也是他能德高望重,統治穩固的根基所在,動了這個根基,朝政不穩。

但是,康熙帝心中也十分明白,朝廷長此以往,必然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就像當初南方賑災一樣,如果賑災不利,數十萬災民瞬間就能變成數十萬義民,到時候洪水淹的就不是黃河兩岸了,而是紫禁城!

而自己底下的這些皇子,哪個能繼承遺願,大力推行改革呢?

老大自不必說,實在是愚蠢的像個豬,竟然說出替父殺弟的話來,對待自己的親弟弟尚且如此,還指望他能很好的對待百姓?老二太子也不行,雖然自己一遍遍給予機會,可是每次都讓自己失望,既不得民心,又不能籠絡百官,缺乏壯士扼腕的精神,是不可能推行的好新政的;老三更不行,他本身就是讀書人的代表,他的支持基礎也是讀書人,以後要革這類人的命,根基必然不穩;老八則走的精英路線,上臺依靠的也是這批人,以後改革也是需要這批人,動不了這批人,改革就是一句空話……

康熙帝說的很對: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國,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康熙帝說的很清楚:

“從鹽商身上弄那麼一點,一次可以,兩次行嗎?黃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決……治國的根本不在於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是後來雍正帝即位後推行的三大改革有關,尤其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稅收政策了,按照劇中的說法,改革前稅收主要是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就是按照人頭收稅。這種稅收一開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隨著國家穩定,貧富差距拉開,這種稅收的弊端就逐漸顯現,舉個例子:

我們大家每次看公佈的平均工資,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不乏有人會這樣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後腿啊,簡直連腳後跟都碰不到……”

那麼如果大家交稅都是一樣的,貧困山區的人怎麼活?不能活那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而有實力買地的人都是有錢人,而且很多是士紳階層,還不用交稅。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還不斷的吞併土地,不交稅的也越來越多,國庫當然沒錢啦!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四、

所以,在追繳戶部欠款之前,老四胤禛就跟康熙帝分析過稅收的利弊:

“這樣一來,土地年年兼併,貧富日益不均,而國家的稅收確是年年減少!”

難道康熙帝不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當時他就一拍大腿回覆了老四胤禛:

“你能看到這個弊端,說明你肯用心思,其實朕何嘗不清楚!”

只是幾次想丈量土地,結果報上來的都是假數據,京城的官員不借錢的反成了另類,由此老四胤禛才推出了“孤臣”一詞,這時候他們兩個把重點都放在了“臣”字上。

其實並不是康熙帝推行不下去,而是不願,康熙帝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聲,包括後來廢太子,也是不止一次的問周邊的人: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之後,史書會怎麼評述?”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而推動這項改革,觸犯的就是當年更康熙帝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人,寒了這群人的心,與康熙帝的“仁德”不符,這也是他能德高望重,統治穩固的根基所在,動了這個根基,朝政不穩。

但是,康熙帝心中也十分明白,朝廷長此以往,必然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就像當初南方賑災一樣,如果賑災不利,數十萬災民瞬間就能變成數十萬義民,到時候洪水淹的就不是黃河兩岸了,而是紫禁城!

而自己底下的這些皇子,哪個能繼承遺願,大力推行改革呢?

老大自不必說,實在是愚蠢的像個豬,竟然說出替父殺弟的話來,對待自己的親弟弟尚且如此,還指望他能很好的對待百姓?老二太子也不行,雖然自己一遍遍給予機會,可是每次都讓自己失望,既不得民心,又不能籠絡百官,缺乏壯士扼腕的精神,是不可能推行的好新政的;老三更不行,他本身就是讀書人的代表,他的支持基礎也是讀書人,以後要革這類人的命,根基必然不穩;老八則走的精英路線,上臺依靠的也是這批人,以後改革也是需要這批人,動不了這批人,改革就是一句空話……

康熙帝說的很對: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國,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所以遍觀眾多皇子,真正有魄力,有毅力改革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老四胤禛:

老四胤禛號稱“冷麵王”,誰的面子都不給,前期江南賑災得罪一部分人,追繳戶部欠款又得罪一部分人,且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孤臣”,“孤臣”到“孤君”也就是一個身份轉換。

而他能推動改革的重要原因,就在於軍權牢牢握在手中,後來他成立軍機處,也是為了加強軍權控制。正是由於他的性格使然,惡人還需“惡人”治,就像主題曲唱的那樣: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所以,雍正帝上位,就是為了彌補康熙帝的過錯的,而康熙帝也確實有難言之隱,在他駕崩前就說了:

“朕相信,你一定能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

後來雍正帝確實是勵精圖治,拼命推動改革,雖然操之過急,不過也確實沒辦法,也正是他的嘔心瀝血,這才延續了大清的壽命,給乾隆帝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

看過《雍正王朝》的朋友都知道,老四胤禛通過多年的努力,幹掉了一個個競爭者,最終奪得了皇位。從老四胤禛的角度出發,確實歷經萬難,奪嫡之路可謂艱辛。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康熙帝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康熙帝根本就沒得選,全劇的隱藏線索註定只能雍正帝即位。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一、

我們首先要找出《雍正王朝》全劇的重點線索,表面上看,就是老四胤禛從一個皇子,到郡王,再到親王,最後到皇上的晉級之路。整個路程充滿著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最終站到了金字塔頂尖,卻又戛然而止,留下了多少故事,講給後人聽……

但實際上,《雍正王朝》並不是宮鬥劇,也不是全部講的權謀,它的真正主線卻跟錢有關:

開篇一開始康熙帝為什麼憂愁啊,為什麼把底下的眾位皇子大批一番?

“玄燁把國事交給太子……還有你們這些阿哥們協同辦理,現在弄成這個樣子,我們還誰都不知道!胤礽,你怎麼說?”

康熙帝所謂的弄成這個樣子,是指什麼樣子?

就是老八胤禩說的那個樣子:

“兒臣認為,當務之急無非是錢糧兩項……”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這就是全劇的主要矛盾,那就是看似輝煌的康熙帝國,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問題重重。國庫沒錢不是一天兩天了,只不過到南方鬧災了,康熙帝才猛然發現,原來太子胤礽監國這麼多年,國庫都給掏空了。

於是整個劇情都是圍繞著國庫沒錢展開的,這就是全劇的隱藏主線,記住哦,這不是支線,是主線!

由於出了這個問題,康熙帝才醒過味來,一開局的朝堂之上,就對底下的皇子進行了一波考驗,這場考驗的結果如下:

太子胤礽一問三不知,只是機械的講要賑災,要修河堤,可是康熙帝問怎麼賑災,怎麼修河堤時,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

“皇阿瑪英明睿斷,自有主張!”

把鍋甩給了皇帝,讓康熙帝很是鬱悶,轉而問老八胤禩,老八胤禩先是拍了一通馬屁,又提出瞭解決方案:

“第一,應該立即降旨災區臨近省份,命他們即刻調糧運往災區,第二,立刻降旨戶部,從國庫撥出銀兩搶修河工。”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二、

但是方案是提出來了,但是並沒有實事求是,因為實際情況是臨近省份已經無糧可調,而且國庫根本沒錢!此時有一個細節描寫,由於當天是打雷下雨,只有老四胤禛的鞋底是溼的,其他皇子都是乾的,也表明實幹家跟空想家的區別。

隨後老四胤禛提出的方案才是最恰當的方案,先是馬上撥出僅有的銀兩在直隸一代買糧運往災區,並且派出欽差到南方籌款賑災,修河堤。

康熙帝隨後自言自語道: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禍!”

說完這句話,他把頭歪向太子胤礽,瞪了足足有好幾秒,看得出,他對太子胤礽是有想法的。

由此,整部劇就定了基調,那就是國庫沒錢,而且人事不修,後面所有事件的發生,皆由這兩件事而起。

我們先說國庫沒錢:

治國其實跟養家在某種程度是沒有區別的,不管是治國還是養家,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而決定錢多錢少的因素無外乎兩種途徑,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

康熙帝當權時期,稅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此時各地鬧災,康熙帝又比較“仁愛”,更不可能提高稅收,那麼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麼從節流入手,不難發現,國庫的銀兩流向不太正常,竟然都被官員借走了?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用鄔思道的話講,借錢的人分為三類:

一類是不得已而借之,一類是居功自傲而借之,還有一類是貪得無厭而借之。

其實康熙帝是真的想追回欠款,但是擋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對手也著實強大,不要以為一直是老四胤禛孤軍奮戰,其實康熙帝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

魏東亭為什麼會自殺?難道康熙帝不知道他的錢花到哪裡了嗎?

他當然知道,但是魏東亭這個攔路虎不除,後面追繳欠款根本無法進行,但是康熙帝又仁慈,沒有想到魏東亭真的會自殺,於是自掏腰包替那些老臣還款。由此,鄔思道分析的第二類人,敗下陣來,此時攔在老四胤禛面前的就剩下皇親國戚了……

康熙帝不適時宜的叫來太子胤礽,讓他管管下面的人,不要以為是管老四胤禛,其實是讓他管管老十胤誐: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的不對,你說說嘛。”

結果太子胤礽誤會了康熙帝,他給免了大家的欠款,延期繳納,就因為太子胤礽的行為,讓整個追繳工作功虧一簣,氣得康熙帝感慨一句: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三、

也正是由於國庫沒錢,康熙帝對錢看得很重,甚至都默許了太子胤礽買官賣官,但是從內心來講,他是鄙視太子的。

因為要還戶部欠款,太子胤礽的手下揹著他收了任季安的銀子,這就是掀起朝政動盪的張五哥“刑部冤案”事件。

後來的事情就是一件套一件,一步步走向了康熙帝所不希望看到的境地,這裡面又涉及到“人事不修”的因素,而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國庫沒錢。

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既然節流出現了問題,那麼就從開源入手唄?

老四胤禛之所以賑災成功,就是因為從鹽商手裡“勒索”到了錢,但凡國庫沒錢,要想開源,也就只有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在《雍正王朝》中都有體現,但是不太明顯,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就相當明顯了:

分別是掠之於民,掠之於商,掠之於官!

《雍正王朝》裡,民窮,無法掠,先是老四胤禛對鹽商入手,後來開始從官員入手,等到了雍正帝即位後,連讀書人和旗人都不放過,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庫沒錢的困境。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康熙帝說的很清楚:

“從鹽商身上弄那麼一點,一次可以,兩次行嗎?黃河、淮河今年治了,明年又決……治國的根本不在於此!”

由此,老四胤禛跟康熙帝有一段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就是後來雍正帝即位後推行的三大改革有關,尤其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這就涉及到康熙朝的稅收政策了,按照劇中的說法,改革前稅收主要是人頭稅,所謂的人頭稅,就是按照人頭收稅。這種稅收一開始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可是隨著國家穩定,貧富差距拉開,這種稅收的弊端就逐漸顯現,舉個例子:

我們大家每次看公佈的平均工資,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不乏有人會這樣留言:

“我何止是拖了大家的後腿啊,簡直連腳後跟都碰不到……”

那麼如果大家交稅都是一樣的,貧困山區的人怎麼活?不能活那就只能賣兒賣女,賣地,而有實力買地的人都是有錢人,而且很多是士紳階層,還不用交稅。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還不斷的吞併土地,不交稅的也越來越多,國庫當然沒錢啦!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四、

所以,在追繳戶部欠款之前,老四胤禛就跟康熙帝分析過稅收的利弊:

“這樣一來,土地年年兼併,貧富日益不均,而國家的稅收確是年年減少!”

難道康熙帝不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當時他就一拍大腿回覆了老四胤禛:

“你能看到這個弊端,說明你肯用心思,其實朕何嘗不清楚!”

只是幾次想丈量土地,結果報上來的都是假數據,京城的官員不借錢的反成了另類,由此老四胤禛才推出了“孤臣”一詞,這時候他們兩個把重點都放在了“臣”字上。

其實並不是康熙帝推行不下去,而是不願,康熙帝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名聲,包括後來廢太子,也是不止一次的問周邊的人:

“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之後,史書會怎麼評述?”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而推動這項改革,觸犯的就是當年更康熙帝一起打天下,一起坐天下的人,寒了這群人的心,與康熙帝的“仁德”不符,這也是他能德高望重,統治穩固的根基所在,動了這個根基,朝政不穩。

但是,康熙帝心中也十分明白,朝廷長此以往,必然會引發更大的災難,就像當初南方賑災一樣,如果賑災不利,數十萬災民瞬間就能變成數十萬義民,到時候洪水淹的就不是黃河兩岸了,而是紫禁城!

而自己底下的這些皇子,哪個能繼承遺願,大力推行改革呢?

老大自不必說,實在是愚蠢的像個豬,竟然說出替父殺弟的話來,對待自己的親弟弟尚且如此,還指望他能很好的對待百姓?老二太子也不行,雖然自己一遍遍給予機會,可是每次都讓自己失望,既不得民心,又不能籠絡百官,缺乏壯士扼腕的精神,是不可能推行的好新政的;老三更不行,他本身就是讀書人的代表,他的支持基礎也是讀書人,以後要革這類人的命,根基必然不穩;老八則走的精英路線,上臺依靠的也是這批人,以後改革也是需要這批人,動不了這批人,改革就是一句空話……

康熙帝說的很對:

“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治國,他是以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所以遍觀眾多皇子,真正有魄力,有毅力改革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老四胤禛:

老四胤禛號稱“冷麵王”,誰的面子都不給,前期江南賑災得罪一部分人,追繳戶部欠款又得罪一部分人,且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孤臣”,“孤臣”到“孤君”也就是一個身份轉換。

而他能推動改革的重要原因,就在於軍權牢牢握在手中,後來他成立軍機處,也是為了加強軍權控制。正是由於他的性格使然,惡人還需“惡人”治,就像主題曲唱的那樣: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罵名滾滾來。”

所以,雍正帝上位,就是為了彌補康熙帝的過錯的,而康熙帝也確實有難言之隱,在他駕崩前就說了:

“朕相信,你一定能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

後來雍正帝確實是勵精圖治,拼命推動改革,雖然操之過急,不過也確實沒辦法,也正是他的嘔心瀝血,這才延續了大清的壽命,給乾隆帝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雍正王朝的隱藏主線:康熙帝也有棘手之事,註定老四胤禛會勝出

當然,由於推動改革過程中得罪了讀書人,這才留下了滾滾罵名,畢竟得到實惠的老百姓,大都不會寫字啊,而且沒有話語權,雍正帝也確實委屈!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