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認慫”以後,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抑鬱症 美文 精讀君 2019-03-17


學會“認慫”以後,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01


這個時代,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似乎都告訴我們:活著,就應該盡全力,努力地做一個卓越的非“常人”,才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

當問到剛剛大學畢業的熱血青年“將來想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時,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想要精彩地活著,不想平庸地過一輩子。

我的大學同學Fiona也是這麼說的。

於是,她一畢業就去了上海,摩拳擦掌地準備在那裡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工作屢屢受挫之後,才發現精彩地活著有多難。

為了趕一個會議PPT,她徹夜不眠地加著班,結果文檔還沒來得及保存,電腦系統就崩潰了,一切又得重頭來過;

為了得到上司的認可,她使勁渾身解數寫方案,結果上司只看了兩眼,就把方案丟在了一邊。

為了爭取時間,即便伏案工作到肩膀僵硬,也不曾休息,直到身體發出了危險的信號——腰椎間盤突出。

她被醫生告知需要多休息,並適當運動,否則後果很嚴重。

為了防止病情惡化,Fiona不得不回到家鄉的三線城市,找了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

幾年之後我問她:就這樣回來了,你甘心嗎?

她說:“不甘心肯定是有的,但我盡力了,有時候只有學會認慫,才不至於被生活擊垮。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都和Fiona一樣,拼盡全力,終究只能成為一個普通人。

或許,平庸才是生活的底色

就像陳道明在《傳承者》節目中說的: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輩子可能要甘於寂寞,或甘於平庸。但是,不要打擊他們的努力。

學會“認慫”以後,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平庸,是人生的常態,如果哪一天生活辜負了你,放過自己,才能打起精神走下去。


02

前兩天看到柳主任的一篇文章,文中她提到自己抑鬱症復發的經歷。

她說,自己是一個精力旺盛,且做事效率都很高的人,但在抑鬱的狀態下,她只有平常三分之一的體力過完每一天。

這樣的感覺太痛苦,也太影響工作效率,於是她想找到抑鬱復發的深層次原因,儘早把問題解決掉。

當她和心理醫生聊完之後發現,這其中的原因,正是自己長期以來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導致的。

就連“求生意識特別,遇到任何問題都想立刻把它解決掉”這一點都會加重她的抑鬱。

在和醫生的對話中,她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

半年來,產生悲傷的情緒不可避免,比如家裡養的貓生的小貓夭折了,她很難過。

但當天晚上還約了朋友吃火鍋,回家後抱著哀嚎著四處找孩子的母貓繼續寫稿,第二天正常工作、社交。

這就是她面對所有負面情緒的解決辦法: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讓自己忙起來,忙到一定程度,就從這樣的情緒中走出來了。

但心理醫師卻告訴她,抑鬱症之所以週期性地復發,就是因為那些折磨她的負面情緒沒有真正地排解掉,久而久之,那些被擱置在一邊的負面情緒就團結起來找她報仇了。

這個時候,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想辦法解決掉這樣的情緒,更不是用一種對自己很殘忍的方式把這些情緒蓋過去。

而是接受自己的軟弱,尊重這些情緒,允許自己沮喪、難過和不安。

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17:負性情緒》中說到: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尊重的情緒;沒有可怕的情緒,只有缺乏瞭解的情緒

正如蔡康永所說: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樂,是平靜。所有我們所謂的負面情緒,只是因為用我們負面的態度,去看待那個我們需要的情緒。如果有一天我們學會了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我們就不會叫它負面情緒,我們會說它是我們所需要的情緒。


學會“認慫”以後,我的生活好過多了


每一種負面情緒的背後,都反映了我們的需要。

焦慮,提醒你前方有危險,要做好準備迎戰;嫉妒,告訴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以及有多麼地想要。

生活中的挫折也一樣,當它出現的時候,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好過一味地排斥和隱藏。

向生活認個慫,心安理得地在跌落的谷底喪氣地待一會兒,才有可能觸底反彈,重新出發。


03

2012年美國《總統經濟報告》中有一個數據是:中國的代際收入彈性係數高達0.6,在所有取樣調查的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祕魯(0.67)。

什麼是“代際收入彈性係數”?

這是經濟學上衡量社會階層流動性的指標,即父母收入和子女收入的相關程度。

如果這個係數為1,說明子女的收入完全由其父母的收入所決定,也就是所謂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如這個係數為0,則說明子女的係數與父母的收入毫不相關。

因此,代際收入彈性係數越高,子女的收入與家庭背景的關係就越大,階層固化的現象也越嚴重。

而代際收入彈性係數高達0.6,說明中國的階級固化正在加劇,也說明底層人想要通過努力奮鬥來跨越階層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我並不是鼓勵大家不努力,只是希望我們在努力而不得的情況下能認清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99%的人擁有99%的概率會平庸地過完這一生。

不要因為努力後仍然成為不了那1%,就變得焦慮和不快樂。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

亦舒在《眾裡尋他》這部小說中描繪了一個人物,叫鄧融,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擁有一個戲劇般精彩的人生:

早年漂泊,後來費盡心思嫁給了傳媒鉅子,兩人年齡懸殊地堪比爺爺和孫女,即便如此,鄧融還是生了兩個女兒。

如此跌宕起伏的都市傳奇女子,卻不是這部小說的女主角。

書中的女主角是另外一個叫王方倍的女子,沒有野心,只是渴望尋找世間真摯動人的瞬間,再以素描的形式將它們記錄下來。

她不願去理解鄧融精於算計的世界,最大的心願就是自由自在,舒服寫意地度過這一生。

普通人的一生,大抵也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過不好自己生活,並不是因為前面有萬人阻擋,而是這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平庸對抗。

事實上,接受平庸,承認自己的平凡,並找到與平庸相處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偉大。

當生活像一個惡魔,張牙舞爪地想要把你吞沒的時候,向它認個慫,只做一個在路邊為英雄鼓掌的人,這並不可恥。

共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