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

導 讀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萬物皆有規律。拔苗助長亦或傷仲永的典故一再告訴我們,如果速度規模野心,超出實力匹配,就會導致物極必反。

企業發展,遵循著同樣規律。放眼實力大咖,無論阿里還是騰訊,都是把握住了發展節奏,逐漸適應規模資產重量,最終得以成功。反之,若過於自信貪心、步伐太急超出承受力,則會越走越難、甚至醞釀連鎖危機。

以此來觀,頻頻融資,規模快增的怡亞通,似乎走上了第二條道路:股價不振、業績不佳、債務壓頂、模式存疑。諸多問題纏身,限制了怡亞通的成長性。這位旨在變革供應鏈服務的王者,將對行業產生怎樣影響,周國輝又如何實現“萬億夢”呢?

作者:茨林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一家常年虧損,或者接近虧損的公司,市值竟超9000億美元,並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電商集團。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亞馬遜身上。

亞馬遜的神奇案例,也影響了不少國內企業家。每當業績下滑或虧損,一些企業領導者就會拿亞馬遜舉例。

問題在於,亞馬遜股價飛漲的邏輯,是其沒有將收入轉化為利潤,而是投資佈局未來科技。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間,投資者怎會不買單呢?

反之,那些業績不佳的企業,股價又持續不振。大概率的利空邏輯是:成長空間受限,盈利希望渺茫。消耗了現實又敏感的投資信心。

"

導 讀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萬物皆有規律。拔苗助長亦或傷仲永的典故一再告訴我們,如果速度規模野心,超出實力匹配,就會導致物極必反。

企業發展,遵循著同樣規律。放眼實力大咖,無論阿里還是騰訊,都是把握住了發展節奏,逐漸適應規模資產重量,最終得以成功。反之,若過於自信貪心、步伐太急超出承受力,則會越走越難、甚至醞釀連鎖危機。

以此來觀,頻頻融資,規模快增的怡亞通,似乎走上了第二條道路:股價不振、業績不佳、債務壓頂、模式存疑。諸多問題纏身,限制了怡亞通的成長性。這位旨在變革供應鏈服務的王者,將對行業產生怎樣影響,周國輝又如何實現“萬億夢”呢?

作者:茨林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一家常年虧損,或者接近虧損的公司,市值竟超9000億美元,並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電商集團。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亞馬遜身上。

亞馬遜的神奇案例,也影響了不少國內企業家。每當業績下滑或虧損,一些企業領導者就會拿亞馬遜舉例。

問題在於,亞馬遜股價飛漲的邏輯,是其沒有將收入轉化為利潤,而是投資佈局未來科技。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間,投資者怎會不買單呢?

反之,那些業績不佳的企業,股價又持續不振。大概率的利空邏輯是:成長空間受限,盈利希望渺茫。消耗了現實又敏感的投資信心。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資本不討喜?

那麼,就來看看怡亞通。

或許,2015年5月前,沒有人會想到,4年後的2019年,有“供應鏈之王”榮稱的怡亞通,股價會跌至如此境地。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7年的怡亞通,是中國第一家上市供應鏈企業。旗下現有600餘家分支機構,員工超3萬人,正在構建遍佈中國380個城市及東南亞、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服務網絡,業務領域覆蓋快消、IT、通訊、醫療等20多個領域,為100餘家世界500強及20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2015年5月,怡亞通的股價一度觸達最高點74.78元。

不過,截止2019年9月11日10時截稿,怡亞通的股價為4.62元。市值也從最高近800億元,縮水至98.07億元。

股價一路走跌、市值大幅縮水,這意味著資本態度並不友好,其成長空間正在變窄。

但從實際情況看,手握一副好牌的怡亞通,資本端並不應是這樣的走勢。

行業端看,我國社會化供應鏈成本佔到GDP的18%左右,遠高於歐美國家(7%~8%)。而作為國內供應鏈龍頭企業,怡亞通所處的賽道明顯有很強的發展空間。

市場端看,僅供應鏈金融一項,在2020年就有望達到20萬億市場規模,而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屆時將達32萬億元。

政策端看,早在2016年11月,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消費促進、流通現代化、智慧供應鏈”三大行動,積極推進流通創新發展。

從企業自身實力看,作為“供應鏈第一股”的怡亞通,有著天然融資優勢。2018年加入深投控後,又有深圳市國資委支撐,在融資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官方介紹,2017年,怡亞通的380平臺已覆蓋近320多個城市,2000多個品牌,200萬個零售網點,46萬SKU。另外,怡亞通2018年實現700.7億元營業收入。兩月前,其還入選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130位。

多維視角剖析,怡亞通本應是一傢俱有高投資價值的企業。那麼,其股價不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業績斷崖

來看看怡亞通業績,也許能體會這種資本情緒。

8月1日,怡亞通發佈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根據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304.4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154.87萬元,同比下降82.02%。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81.25%。

營收淨利雙降,有輿論說,這是怡亞通的最差半年報之一。

所謂事出無常必然有妖。放眼任何一家公司,淨利潤下滑8成,都難言反常。尤其對怡亞通這類具有多條業務線、深耕B端市場相對穩定的企業來說,更是很難想象會有如此斷崖式下落。

事實亦是如此,從業務佔比看,其380分銷平臺佔總營收54.6%、廣度平臺佔比32.72%、全球採購平臺佔比11.6%、物流平臺佔比1.17%、宇商金控平臺佔比0.03%。2019年半年報來看,上述等業務營收大多同比下滑。

其中,最為核心的業務380分銷平臺,下滑幅度近20.88%。宇商金控平臺下滑幅度則更誇張,較上年同期下滑86.78%。

換言之,業務端的大面積崩塌,是怡亞通業績斷崖主要原因。由此產生的業崩半年報,也可稱為怡亞通的發展轉折點。

眾所周知,近年來怡亞通的營收處於不斷上升狀態。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營業總收入分別為685.15億元、700.72億元。尤其2018年上半年,怡亞通的營收甚至超過2017年同期65億以上,增幅21.8%。

而2019年,怡亞通營收較去年同期竟下降17.5%,這無疑打破其營收高增的神話。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增長,已是怡亞通財報中唯一的“遮羞布”。一旦失去,引發的衍生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先來看利潤。2017年-2018年,怡亞通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5.95億元、2.00億元,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66.3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增速為3.63%,換言之,2018年下半年,是怡亞通淨利潤暴跌的開始。

2019年上半年,下滑態勢更為誇張,達到82.02%,著實出乎不少人意料。

不難看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的業績表現可歸納為“增收不增利”,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則變成“既不增收,又不增利”。

更遺憾的是,怡亞通“既不增收,又不增利”的狀態,在2019年下半年存在延續的可能。

以主營業務380分銷平臺為例,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165.64億元。按此推算,380分銷平臺2019年全年營收,大概率不會超過360億元。而根據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380分銷平臺的總收入分別為401.2億元、406.8億元。

這勢必影響怡亞通的全年總業績。如此看來,怡亞通的成長性,短期內恐並不樂觀。

不過,這些還不是怡亞通最頭痛的問題。

"

導 讀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萬物皆有規律。拔苗助長亦或傷仲永的典故一再告訴我們,如果速度規模野心,超出實力匹配,就會導致物極必反。

企業發展,遵循著同樣規律。放眼實力大咖,無論阿里還是騰訊,都是把握住了發展節奏,逐漸適應規模資產重量,最終得以成功。反之,若過於自信貪心、步伐太急超出承受力,則會越走越難、甚至醞釀連鎖危機。

以此來觀,頻頻融資,規模快增的怡亞通,似乎走上了第二條道路:股價不振、業績不佳、債務壓頂、模式存疑。諸多問題纏身,限制了怡亞通的成長性。這位旨在變革供應鏈服務的王者,將對行業產生怎樣影響,周國輝又如何實現“萬億夢”呢?

作者:茨林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一家常年虧損,或者接近虧損的公司,市值竟超9000億美元,並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電商集團。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亞馬遜身上。

亞馬遜的神奇案例,也影響了不少國內企業家。每當業績下滑或虧損,一些企業領導者就會拿亞馬遜舉例。

問題在於,亞馬遜股價飛漲的邏輯,是其沒有將收入轉化為利潤,而是投資佈局未來科技。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間,投資者怎會不買單呢?

反之,那些業績不佳的企業,股價又持續不振。大概率的利空邏輯是:成長空間受限,盈利希望渺茫。消耗了現實又敏感的投資信心。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資本不討喜?

那麼,就來看看怡亞通。

或許,2015年5月前,沒有人會想到,4年後的2019年,有“供應鏈之王”榮稱的怡亞通,股價會跌至如此境地。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7年的怡亞通,是中國第一家上市供應鏈企業。旗下現有600餘家分支機構,員工超3萬人,正在構建遍佈中國380個城市及東南亞、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服務網絡,業務領域覆蓋快消、IT、通訊、醫療等20多個領域,為100餘家世界500強及20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2015年5月,怡亞通的股價一度觸達最高點74.78元。

不過,截止2019年9月11日10時截稿,怡亞通的股價為4.62元。市值也從最高近800億元,縮水至98.07億元。

股價一路走跌、市值大幅縮水,這意味著資本態度並不友好,其成長空間正在變窄。

但從實際情況看,手握一副好牌的怡亞通,資本端並不應是這樣的走勢。

行業端看,我國社會化供應鏈成本佔到GDP的18%左右,遠高於歐美國家(7%~8%)。而作為國內供應鏈龍頭企業,怡亞通所處的賽道明顯有很強的發展空間。

市場端看,僅供應鏈金融一項,在2020年就有望達到20萬億市場規模,而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屆時將達32萬億元。

政策端看,早在2016年11月,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消費促進、流通現代化、智慧供應鏈”三大行動,積極推進流通創新發展。

從企業自身實力看,作為“供應鏈第一股”的怡亞通,有著天然融資優勢。2018年加入深投控後,又有深圳市國資委支撐,在融資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官方介紹,2017年,怡亞通的380平臺已覆蓋近320多個城市,2000多個品牌,200萬個零售網點,46萬SKU。另外,怡亞通2018年實現700.7億元營業收入。兩月前,其還入選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130位。

多維視角剖析,怡亞通本應是一傢俱有高投資價值的企業。那麼,其股價不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業績斷崖

來看看怡亞通業績,也許能體會這種資本情緒。

8月1日,怡亞通發佈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根據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304.4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154.87萬元,同比下降82.02%。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81.25%。

營收淨利雙降,有輿論說,這是怡亞通的最差半年報之一。

所謂事出無常必然有妖。放眼任何一家公司,淨利潤下滑8成,都難言反常。尤其對怡亞通這類具有多條業務線、深耕B端市場相對穩定的企業來說,更是很難想象會有如此斷崖式下落。

事實亦是如此,從業務佔比看,其380分銷平臺佔總營收54.6%、廣度平臺佔比32.72%、全球採購平臺佔比11.6%、物流平臺佔比1.17%、宇商金控平臺佔比0.03%。2019年半年報來看,上述等業務營收大多同比下滑。

其中,最為核心的業務380分銷平臺,下滑幅度近20.88%。宇商金控平臺下滑幅度則更誇張,較上年同期下滑86.78%。

換言之,業務端的大面積崩塌,是怡亞通業績斷崖主要原因。由此產生的業崩半年報,也可稱為怡亞通的發展轉折點。

眾所周知,近年來怡亞通的營收處於不斷上升狀態。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營業總收入分別為685.15億元、700.72億元。尤其2018年上半年,怡亞通的營收甚至超過2017年同期65億以上,增幅21.8%。

而2019年,怡亞通營收較去年同期竟下降17.5%,這無疑打破其營收高增的神話。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增長,已是怡亞通財報中唯一的“遮羞布”。一旦失去,引發的衍生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先來看利潤。2017年-2018年,怡亞通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5.95億元、2.00億元,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66.3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增速為3.63%,換言之,2018年下半年,是怡亞通淨利潤暴跌的開始。

2019年上半年,下滑態勢更為誇張,達到82.02%,著實出乎不少人意料。

不難看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的業績表現可歸納為“增收不增利”,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則變成“既不增收,又不增利”。

更遺憾的是,怡亞通“既不增收,又不增利”的狀態,在2019年下半年存在延續的可能。

以主營業務380分銷平臺為例,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165.64億元。按此推算,380分銷平臺2019年全年營收,大概率不會超過360億元。而根據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380分銷平臺的總收入分別為401.2億元、406.8億元。

這勢必影響怡亞通的全年總業績。如此看來,怡亞通的成長性,短期內恐並不樂觀。

不過,這些還不是怡亞通最頭痛的問題。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高額負債 警惕系統性風險

現金流,一直是困擾怡亞通的焦點,更是外界責難最多的話題。

數據顯示,2008年-2017年,怡亞安通累計經營現金流量淨額-126.57億,而同期累計歸母淨利潤僅27.38億。

具體來看,2013年-2016年,現金流淨額分別為-27.19億,-32.8億,-18.05億,-41.47億。

2017年,這一情況出現可喜變化,現金流歸於正數,2018年通過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同比增長1783.50%。就在外界紛紛期待更多驚喜時,變臉再次襲來。

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怡亞通現金流量淨額739,429,009.00元,較上年末下滑7.21%。

也基於此,怡亞通的高負債問題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怡亞通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9.84%,不僅高於供應鏈業平均水平。即使相比資產最重的部分房地產企業,也不落下風。

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怡亞通總負債340.89億元,流動負債合計305.09億元,均處高位。

值得強調的是,其短期借款177.2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已達41.52%。而其賬上的貨幣資金僅81.48億元,顯然無法覆蓋超一倍的債務問題。

況且,有60.01億元的貨幣資金因用於銀行質押貸款受限,無法直接使用。

顯然,怡亞通的現金流問題蘊含不小風險。鑑於供應鏈金融的連鎖敏感性,如何嚴防系統性風險,成為怡亞通亦或周國輝的重要思考題。

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怡亞通開始頻頻融資。據投資者網報道,5月21日,怡亞通宣佈擬向銀行申請兩筆合計20億元授信額度,同時為8家子公司累計7.03億元融資提供擔保。目前,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計劃融資額度已達111.77億。

截止2019年6月30日,怡亞通及子公司在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已使用授信額度約197.82億元,其中怡亞通在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已使用額度合計72.23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6月19日,怡亞通董事會也審議通過17項融資議案,包括上市公司合計不超69億元融資計劃,及15家子公司合計不超15.74億元(或等值外幣)融資計劃,並由上市公司提供擔保。

種種動作預示著,怡亞通正在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化解債務壓頂。

問題在於,現實會給怡亞通喘氣的時間嗎?

畢竟由高負債所衍生的高利息,已然十分棘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怡亞通財務費高達8.86億元,同比增加14.28%。其中,利息費用高達8.89億元,同比增加24.16%。

這侵蝕了怡亞通的大部利潤,又讓其短期償債壓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惡性循環。增添了幾分資金鍊斷裂或者爆雷的可能性。

值得強調的是,9月1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他強調,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協調指揮下,對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及場外配資等重點領域的風險,堅決管住增量,有效化解存量。

上述聲音,值得資金鍊緊繃的怡亞通深思。

那麼,問題來了。

按照多數人對供應鏈服務公司的理解,其運營大多為輕資產模式。怡亞通,為何會有如此債務危機呢?

模式之拷

2017年,是怡亞通成立20週年,也是上市的第10個年頭。

關鍵節點時,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向公眾展示了其萬億供應鏈藍圖:年交易規模超萬億、產品直送全國380個主要城市和2800個縣級市,覆蓋全國超500萬家終端門店和10億消費者的商業生態圈。

支撐周國輝上述藍圖的平臺抓手,便是前文所述的---380分銷平臺。按照怡亞通的命名,也可將其稱為“深度供應鏈”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380分銷平臺,即通過管理輸出、資金支持吸引地方經銷商參股,怡亞通控股,成立合資子公司。子公司將上游品牌商的商品輸送至終端渠道商及消費者,併為客戶提供銷售支持、市場服務、結算服務、物流分撥、售後保障等服務。

同時,380分銷平臺主要以“現款採購、銷售墊付”的模式運行,對上游品牌商,怡亞通需要支付現款採購商品;對下游終端,怡亞通除保留安全庫存外,還需要墊資。

按照一般規律,相比管理,資金對經銷商的吸引力顯然更大。

通過一條龍服務,提升供應鏈效率、挖掘供應鏈價值,不難看出,怡亞通亦或周國輝,都抓住了我國供應鏈變革的根本。

一直以來,供應鏈體系的薄弱落後,成為我國企業轉型的掣肘,也導致商品觸達消費者的成本高企,這是歐美企業競爭力強於我國的重要原因。從此來看,怡亞通的藍圖戰略值得肯定。

問題在於,按照周國輝380個主要城市的佈局規劃,步調是不是太快、太急、太大了。500萬家終端門店和10億消費者的商業生態圈,顯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從其服務內容看,無論是銷售、市場、還是物流、售後,尤其是採購墊付業務,這樣的重型供應鏈服務,龐大的資金量絕對不是小數目。

那麼,資金從哪裡來?

高負債、高週轉、規模擴張,成為怡亞通的主要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曾經信用環境較寬鬆的時期,這種槓桿打法是可行的。即使高融資成本讓怡亞通利潤始終達不到營收增速,即使淨利潤與現金流長期緊張,怡亞通仍在規模效應下保持了平穩運行。

不過,一切在2018年出現變化。

作為降槓桿元年,信用環境陡然收緊,資金成本提升,高負債擴張模式受到巨大考驗,衍生問題持續出現。或許,這是2018年周國輝寧願放棄10%表決權,也要吸引深投控資金的原因。

只是,吸金巨獸怡亞通,能從這棵大樹汲取多少養分,還需時間考量。

此背景下,周國輝只好收縮了供應鏈金融這條重資產戰線。

怡亞通表示,2018年通過收縮供應鏈金融業務,關停部分資金使用效率低、盈利能力低的項目,減少營運資金佔用。

這一定程度緩解了怡亞通的資金壓力,但也影響了業績。2018年營收700.72億,同比微增2.27%,增速大幅放緩,淨利潤更是下滑66.38%至2億元,為20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2019年上半年,怡亞通營收告負的重要原因。

正如前文所述,怡亞通在金融板塊的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嚴重。

怡亞通也坦承,主要是因宇商金融控股平臺從風險控制角度出發,收縮供應鏈金融業務所致”。

以此觀來,便不難理解怡亞通營收下滑之謎了。畢竟對企業來說,怡亞通所能帶給他們的最大價值,便是供應鏈金融。若收縮此業務線,怡亞通的平臺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顯然,怡亞通亦或周國輝,正在經歷轉型陣痛。

有專家表示,這樣的無奈之舉,也是自嘗苦果。從某種程度講,若周國輝沒有行重資產擴張之舉,怡亞通也不至落得如此田地。

客觀而言,周國輝於2010年提出的深度供應鏈模式,還是具有一定前瞻性。

問題在於,實施模式存在問題。尤其是宏觀經濟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供應鏈本身也在進行供給改革,重資產高負債擴張的傳統發展模式,與數字化金融時代的衝突值得考量。

作為企業第一領導人,周國輝在怡亞通握有一副好牌情況下,沒能提前佈局,及時轉變。過多精力放在規模速度,供應鏈金融服務品質、金融賦能效應提升相應遲緩,導致怡亞通轉型緩慢,甚至需自斷一臂,才能緩解資金壓力。是否得不償失呢?

欣喜的是,數據顯示,2018年,怡亞通研發費用2691萬,2017年為1494萬,這說明周國輝已發覺科技賦能的重要性。只是,從研發到應用,仍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澱。本就資金緊張的怡亞通,投入的後勁和耐心會有多少,值得考量。

"

導 讀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萬物皆有規律。拔苗助長亦或傷仲永的典故一再告訴我們,如果速度規模野心,超出實力匹配,就會導致物極必反。

企業發展,遵循著同樣規律。放眼實力大咖,無論阿里還是騰訊,都是把握住了發展節奏,逐漸適應規模資產重量,最終得以成功。反之,若過於自信貪心、步伐太急超出承受力,則會越走越難、甚至醞釀連鎖危機。

以此來觀,頻頻融資,規模快增的怡亞通,似乎走上了第二條道路:股價不振、業績不佳、債務壓頂、模式存疑。諸多問題纏身,限制了怡亞通的成長性。這位旨在變革供應鏈服務的王者,將對行業產生怎樣影響,周國輝又如何實現“萬億夢”呢?

作者:茨林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一家常年虧損,或者接近虧損的公司,市值竟超9000億美元,並一躍成為全球最大電商集團。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亞馬遜身上。

亞馬遜的神奇案例,也影響了不少國內企業家。每當業績下滑或虧損,一些企業領導者就會拿亞馬遜舉例。

問題在於,亞馬遜股價飛漲的邏輯,是其沒有將收入轉化為利潤,而是投資佈局未來科技。巨大的盈利想象空間,投資者怎會不買單呢?

反之,那些業績不佳的企業,股價又持續不振。大概率的利空邏輯是:成長空間受限,盈利希望渺茫。消耗了現實又敏感的投資信心。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資本不討喜?

那麼,就來看看怡亞通。

或許,2015年5月前,沒有人會想到,4年後的2019年,有“供應鏈之王”榮稱的怡亞通,股價會跌至如此境地。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97年的怡亞通,是中國第一家上市供應鏈企業。旗下現有600餘家分支機構,員工超3萬人,正在構建遍佈中國380個城市及東南亞、美國等10多個國家的服務網絡,業務領域覆蓋快消、IT、通訊、醫療等20多個領域,為100餘家世界500強及20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2015年5月,怡亞通的股價一度觸達最高點74.78元。

不過,截止2019年9月11日10時截稿,怡亞通的股價為4.62元。市值也從最高近800億元,縮水至98.07億元。

股價一路走跌、市值大幅縮水,這意味著資本態度並不友好,其成長空間正在變窄。

但從實際情況看,手握一副好牌的怡亞通,資本端並不應是這樣的走勢。

行業端看,我國社會化供應鏈成本佔到GDP的18%左右,遠高於歐美國家(7%~8%)。而作為國內供應鏈龍頭企業,怡亞通所處的賽道明顯有很強的發展空間。

市場端看,僅供應鏈金融一項,在2020年就有望達到20萬億市場規模,而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屆時將達32萬億元。

政策端看,早在2016年11月,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消費促進、流通現代化、智慧供應鏈”三大行動,積極推進流通創新發展。

從企業自身實力看,作為“供應鏈第一股”的怡亞通,有著天然融資優勢。2018年加入深投控後,又有深圳市國資委支撐,在融資方面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官方介紹,2017年,怡亞通的380平臺已覆蓋近320多個城市,2000多個品牌,200萬個零售網點,46萬SKU。另外,怡亞通2018年實現700.7億元營業收入。兩月前,其還入選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位列第130位。

多維視角剖析,怡亞通本應是一傢俱有高投資價值的企業。那麼,其股價不振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業績斷崖

來看看怡亞通業績,也許能體會這種資本情緒。

8月1日,怡亞通發佈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根據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304.4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6154.87萬元,同比下降82.02%。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81.25%。

營收淨利雙降,有輿論說,這是怡亞通的最差半年報之一。

所謂事出無常必然有妖。放眼任何一家公司,淨利潤下滑8成,都難言反常。尤其對怡亞通這類具有多條業務線、深耕B端市場相對穩定的企業來說,更是很難想象會有如此斷崖式下落。

事實亦是如此,從業務佔比看,其380分銷平臺佔總營收54.6%、廣度平臺佔比32.72%、全球採購平臺佔比11.6%、物流平臺佔比1.17%、宇商金控平臺佔比0.03%。2019年半年報來看,上述等業務營收大多同比下滑。

其中,最為核心的業務380分銷平臺,下滑幅度近20.88%。宇商金控平臺下滑幅度則更誇張,較上年同期下滑86.78%。

換言之,業務端的大面積崩塌,是怡亞通業績斷崖主要原因。由此產生的業崩半年報,也可稱為怡亞通的發展轉折點。

眾所周知,近年來怡亞通的營收處於不斷上升狀態。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營業總收入分別為685.15億元、700.72億元。尤其2018年上半年,怡亞通的營收甚至超過2017年同期65億以上,增幅21.8%。

而2019年,怡亞通營收較去年同期竟下降17.5%,這無疑打破其營收高增的神話。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增長,已是怡亞通財報中唯一的“遮羞布”。一旦失去,引發的衍生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

先來看利潤。2017年-2018年,怡亞通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5.95億元、2.00億元,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66.3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增速為3.63%,換言之,2018年下半年,是怡亞通淨利潤暴跌的開始。

2019年上半年,下滑態勢更為誇張,達到82.02%,著實出乎不少人意料。

不難看出,2017年-2018年,怡亞通的業績表現可歸納為“增收不增利”,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則變成“既不增收,又不增利”。

更遺憾的是,怡亞通“既不增收,又不增利”的狀態,在2019年下半年存在延續的可能。

以主營業務380分銷平臺為例,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165.64億元。按此推算,380分銷平臺2019年全年營收,大概率不會超過360億元。而根據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380分銷平臺的總收入分別為401.2億元、406.8億元。

這勢必影響怡亞通的全年總業績。如此看來,怡亞通的成長性,短期內恐並不樂觀。

不過,這些還不是怡亞通最頭痛的問題。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高額負債 警惕系統性風險

現金流,一直是困擾怡亞通的焦點,更是外界責難最多的話題。

數據顯示,2008年-2017年,怡亞安通累計經營現金流量淨額-126.57億,而同期累計歸母淨利潤僅27.38億。

具體來看,2013年-2016年,現金流淨額分別為-27.19億,-32.8億,-18.05億,-41.47億。

2017年,這一情況出現可喜變化,現金流歸於正數,2018年通過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同比增長1783.50%。就在外界紛紛期待更多驚喜時,變臉再次襲來。

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怡亞通現金流量淨額739,429,009.00元,較上年末下滑7.21%。

也基於此,怡亞通的高負債問題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怡亞通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9.84%,不僅高於供應鏈業平均水平。即使相比資產最重的部分房地產企業,也不落下風。

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怡亞通總負債340.89億元,流動負債合計305.09億元,均處高位。

值得強調的是,其短期借款177.28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已達41.52%。而其賬上的貨幣資金僅81.48億元,顯然無法覆蓋超一倍的債務問題。

況且,有60.01億元的貨幣資金因用於銀行質押貸款受限,無法直接使用。

顯然,怡亞通的現金流問題蘊含不小風險。鑑於供應鏈金融的連鎖敏感性,如何嚴防系統性風險,成為怡亞通亦或周國輝的重要思考題。

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怡亞通開始頻頻融資。據投資者網報道,5月21日,怡亞通宣佈擬向銀行申請兩筆合計20億元授信額度,同時為8家子公司累計7.03億元融資提供擔保。目前,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計劃融資額度已達111.77億。

截止2019年6月30日,怡亞通及子公司在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已使用授信額度約197.82億元,其中怡亞通在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已使用額度合計72.23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6月19日,怡亞通董事會也審議通過17項融資議案,包括上市公司合計不超69億元融資計劃,及15家子公司合計不超15.74億元(或等值外幣)融資計劃,並由上市公司提供擔保。

種種動作預示著,怡亞通正在努力通過各種渠道,化解債務壓頂。

問題在於,現實會給怡亞通喘氣的時間嗎?

畢竟由高負債所衍生的高利息,已然十分棘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怡亞通財務費高達8.86億元,同比增加14.28%。其中,利息費用高達8.89億元,同比增加24.16%。

這侵蝕了怡亞通的大部利潤,又讓其短期償債壓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惡性循環。增添了幾分資金鍊斷裂或者爆雷的可能性。

值得強調的是,9月1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他強調,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協調指揮下,對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及場外配資等重點領域的風險,堅決管住增量,有效化解存量。

上述聲音,值得資金鍊緊繃的怡亞通深思。

那麼,問題來了。

按照多數人對供應鏈服務公司的理解,其運營大多為輕資產模式。怡亞通,為何會有如此債務危機呢?

模式之拷

2017年,是怡亞通成立20週年,也是上市的第10個年頭。

關鍵節點時,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向公眾展示了其萬億供應鏈藍圖:年交易規模超萬億、產品直送全國380個主要城市和2800個縣級市,覆蓋全國超500萬家終端門店和10億消費者的商業生態圈。

支撐周國輝上述藍圖的平臺抓手,便是前文所述的---380分銷平臺。按照怡亞通的命名,也可將其稱為“深度供應鏈”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380分銷平臺,即通過管理輸出、資金支持吸引地方經銷商參股,怡亞通控股,成立合資子公司。子公司將上游品牌商的商品輸送至終端渠道商及消費者,併為客戶提供銷售支持、市場服務、結算服務、物流分撥、售後保障等服務。

同時,380分銷平臺主要以“現款採購、銷售墊付”的模式運行,對上游品牌商,怡亞通需要支付現款採購商品;對下游終端,怡亞通除保留安全庫存外,還需要墊資。

按照一般規律,相比管理,資金對經銷商的吸引力顯然更大。

通過一條龍服務,提升供應鏈效率、挖掘供應鏈價值,不難看出,怡亞通亦或周國輝,都抓住了我國供應鏈變革的根本。

一直以來,供應鏈體系的薄弱落後,成為我國企業轉型的掣肘,也導致商品觸達消費者的成本高企,這是歐美企業競爭力強於我國的重要原因。從此來看,怡亞通的藍圖戰略值得肯定。

問題在於,按照周國輝380個主要城市的佈局規劃,步調是不是太快、太急、太大了。500萬家終端門店和10億消費者的商業生態圈,顯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從其服務內容看,無論是銷售、市場、還是物流、售後,尤其是採購墊付業務,這樣的重型供應鏈服務,龐大的資金量絕對不是小數目。

那麼,資金從哪裡來?

高負債、高週轉、規模擴張,成為怡亞通的主要打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曾經信用環境較寬鬆的時期,這種槓桿打法是可行的。即使高融資成本讓怡亞通利潤始終達不到營收增速,即使淨利潤與現金流長期緊張,怡亞通仍在規模效應下保持了平穩運行。

不過,一切在2018年出現變化。

作為降槓桿元年,信用環境陡然收緊,資金成本提升,高負債擴張模式受到巨大考驗,衍生問題持續出現。或許,這是2018年周國輝寧願放棄10%表決權,也要吸引深投控資金的原因。

只是,吸金巨獸怡亞通,能從這棵大樹汲取多少養分,還需時間考量。

此背景下,周國輝只好收縮了供應鏈金融這條重資產戰線。

怡亞通表示,2018年通過收縮供應鏈金融業務,關停部分資金使用效率低、盈利能力低的項目,減少營運資金佔用。

這一定程度緩解了怡亞通的資金壓力,但也影響了業績。2018年營收700.72億,同比微增2.27%,增速大幅放緩,淨利潤更是下滑66.38%至2億元,為20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2019年上半年,怡亞通營收告負的重要原因。

正如前文所述,怡亞通在金融板塊的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嚴重。

怡亞通也坦承,主要是因宇商金融控股平臺從風險控制角度出發,收縮供應鏈金融業務所致”。

以此觀來,便不難理解怡亞通營收下滑之謎了。畢竟對企業來說,怡亞通所能帶給他們的最大價值,便是供應鏈金融。若收縮此業務線,怡亞通的平臺吸引力將大打折扣。

顯然,怡亞通亦或周國輝,正在經歷轉型陣痛。

有專家表示,這樣的無奈之舉,也是自嘗苦果。從某種程度講,若周國輝沒有行重資產擴張之舉,怡亞通也不至落得如此田地。

客觀而言,周國輝於2010年提出的深度供應鏈模式,還是具有一定前瞻性。

問題在於,實施模式存在問題。尤其是宏觀經濟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供應鏈本身也在進行供給改革,重資產高負債擴張的傳統發展模式,與數字化金融時代的衝突值得考量。

作為企業第一領導人,周國輝在怡亞通握有一副好牌情況下,沒能提前佈局,及時轉變。過多精力放在規模速度,供應鏈金融服務品質、金融賦能效應提升相應遲緩,導致怡亞通轉型緩慢,甚至需自斷一臂,才能緩解資金壓力。是否得不償失呢?

欣喜的是,數據顯示,2018年,怡亞通研發費用2691萬,2017年為1494萬,這說明周國輝已發覺科技賦能的重要性。只是,從研發到應用,仍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澱。本就資金緊張的怡亞通,投入的後勁和耐心會有多少,值得考量。

怡亞通營利雙降 高負債模式受拷 周國輝的系統性風險之思

圖片來自網絡

前景幾何?

有業內人士指出,號稱供應鏈之王的怡亞通,問題不僅是在戰略層面,具體運營也並非一流。

2018年,怡亞通的綜合毛利率僅6.62%,淨利率方面只有0.23%,創歷史新低。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自2016年以來逐年上升,2018年66.44天,同期應收賬款總額達128.8億元。

存貨週期方面,怡亞通存貨週轉天數為50.45天。同期,A股供應鏈公司瑞茂通、普路通、東方嘉盛、飛馬國際分別只有12.24天、12天、1.39天、7.26天。

通過對比,怡亞通雖被貴為“供應鏈”龍頭,是否也存在大而不強的現象呢?

同時,此前重點打造的星鏈也存在槽點。如星鏈友店因“拉人頭”“收入門費”被指類似傳銷。

換言之,在關鍵的合規性方面,怡亞通還有待提升。

事實上,作為供應鏈業風向標,怡亞通出現的問題,對行業也具參考價值。

萬億之思

根據《2017-2021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預測》顯示,目前,中國超過90%的外資企業有物流及供應鏈外包需求,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物流及供應鏈外包發展。

據前瞻研究院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複合增長率將保持10%左右,到2020年,市場價值將達32萬億元。

面對廣闊前景,雄鷹起舞,比拼的不是誰短期能飛多高、多快,而是誰飛的更遠更穩、更持久。

一年前,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發佈公開信,稱怡亞通作為中國供應鏈行業的開創性及龍頭代表企業,在成立第一個十年實現上市,在第二個十年轉型升級,業務量突破千億大關,現在第三個十年,我們傾力推動中國流通業轉型升級,向萬億級生態邁進。

一年後,周國輝的萬億級生態之聲猶在,只是環境及自身情況已出現諸多變化。萬億夢加持下,怡亞通正全力飛向行業制高點,但王者光環,並非牢不可撼。

值得注意的是,精耕細作、高質量發展,已成各行業發展主頻詞。以此來觀,相比飛的多高、多快,如何飛的更穩、更遠,成為周國輝亦或怡亞通的更重要問題。

種種問題之下,遭遇資本、業績困局、負債重壓的怡亞通,正在經歷轉型陣痛。這是怡亞通價值進階的節點,還是滑落潰敗的前兆?高負債模式是行業方向,還是“畫餅”之舉?周國輝如何化解高負債重壓,警惕系統衍生風險,又能否觸達萬億夢想?

連串的靈魂拷問,仍有待時間做答。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貴於耐力。周國輝執掌下的怡亞通,如何發展,銠財也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銠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