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咱們這兒的疾病,有2個特別之處,咱們是肝炎大國,也是護腎強國。肝炎,曾經的乙肝攜帶者過億,近年來隨著計劃免疫的推行,得到遏制,但是,丙肝的發病率卻在上升;護腎,這個可說是終生事業,電視上也天天在播,累了,腰痠了,要抓緊護,不然自己不好,自己的伴也不好;如果腰還能挺住,那就天天喝枸杞,不然,就對不起傳統。不過,今天咱們要聊的腎,是現代醫學概念裡的實在器官,腎臟。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普通群眾,對待肝炎,是不太重視的,會嫌吃藥貴、治療時間長、效果不保證、經常化驗太麻煩,如果不是症狀很嚴重,感覺扛不住,通常是不會主動去就診的。但是,這樣的患者,有時候會在偶爾的體檢中,檢出蛋白尿,有時會有2到3個加號。大惑不解,自己只是以前肝不好,沒啥特別感覺,咋就會連累到腎呢?難道說,肝炎病毒沒給肝臟添大麻煩,先到腎臟去搗亂了嗎?是的,會這樣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病毒相關性腎炎。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咱們先來看乙肝病毒感染的情況吧。當前,對乙肝病毒引起腎臟病變的機制還有爭論,認為與免疫複合物沉積、乙肝病毒直接感染、免疫功能失調等相關。乙肝病毒相關腎炎,可以發生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多個階段,可以是同時存在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60%到80%同時有核心抗原陽性。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其腎損傷可以在感染乙肝病毒後的6個月或幾年內發生,症狀起初是隱匿性的,如果做尿常規檢查,會發現蛋白尿或是鏡下血尿。病程如果繼續發展,就出現腎功能不全的表現,有下肢水腫、腹水、高血壓,檢查會發現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隨著尿中蛋白的大量丟失,就出現低蛋白血癥及營養不良,同時加重肝腎損害。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的診斷標準,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爭議,當前有共識的標準主要包括3條,血清乙肝病毒抗原陽性;確診為腎小球腎炎,並排除屬於狼瘡性腎炎等其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腎組織病理活檢發現乙肝病毒抗原。乙肝病毒相關腎炎最常見的是膜性腎病,其次是膜增殖性腎炎。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由於,當前全球每年新發生的丙型肝炎患者超過300萬,其中75%到90%可轉為慢性攜帶者,因此,丙肝相關腎炎也引起關注,這類腎炎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肝腎綜合徵、腎前性氮質血癥等。與此同時,艾滋病病毒HIV攜帶者超過3700萬,也會因持續性病毒血症導致相關腎病。所以,在臨床醫學界,當前的趨勢是將相關問題統一看待,歸納為病毒相關性腎炎。

肝炎患者被腎病擊垮,背後的禍根是病毒

在病毒相關性腎炎的防治方面,學界給出的建議有3條,首先是在沒有腎炎的時候,就積極抗病毒,這方面的藥物選擇通常是干擾素、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第2條建議是,注意藥物對腎臟的影響,如果已經發生了腎炎,要及時調整藥物,因為,替諾福韋等有潛在的腎毒性;第3條建議是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激素。此類治療方案是有爭議的,主流的觀點是在無乙肝病毒複製及肝炎活動的時候,可應用糖皮質激素加免疫抑制劑,來治療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但是,在有乙肝病毒複製及肝炎活動的時候,則不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因為,糖皮質激素雖可減輕蛋白尿,但也會降低免疫功能,引起乙肝病毒大量複製。這裡的邏輯是,腎病雖需用激素,但肝病活動時應該限制使用,腎不好還有辦法,如果肝功能衰竭,則回天乏術。因此,治療時要權衡得失,慎之又慎。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