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

異形系列現在已然成為了經典,但對我來說此前真正的異形電影只能是異形第一部。異形的二至四部雖然都承接著《異形1》的故事,但是從電影立意來說,後三部只是把《異形1》獨有的創意當做一種新鮮的元素放到了常見的科幻驚悚動作冒險片當中,然後再由各自接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擅長進行發揮。對於《異形1》中神祕世界觀的探索並沒有在後續三部作品中有所進展。

幾年後,雷德利斯科特乾脆繞過了後三部的內容拍攝了《普羅米修斯》,終於把《異形1》的世界觀向前拓展了一些。但就像一個圓一樣,面積擴得越大,知道的越多,你會發現,未知的更多。這時候,等待雷德里斯科特的新異形系列成了既興奮又擔心的事,興奮的是,你會了解到更多神祕的異形世界,擔心的是,如果異形世界在持續的探索下缺少了神祕感,後面的作品會不會又迴歸到類型片的平庸。

"

異形系列現在已然成為了經典,但對我來說此前真正的異形電影只能是異形第一部。異形的二至四部雖然都承接著《異形1》的故事,但是從電影立意來說,後三部只是把《異形1》獨有的創意當做一種新鮮的元素放到了常見的科幻驚悚動作冒險片當中,然後再由各自接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擅長進行發揮。對於《異形1》中神祕世界觀的探索並沒有在後續三部作品中有所進展。

幾年後,雷德利斯科特乾脆繞過了後三部的內容拍攝了《普羅米修斯》,終於把《異形1》的世界觀向前拓展了一些。但就像一個圓一樣,面積擴得越大,知道的越多,你會發現,未知的更多。這時候,等待雷德里斯科特的新異形系列成了既興奮又擔心的事,興奮的是,你會了解到更多神祕的異形世界,擔心的是,如果異形世界在持續的探索下缺少了神祕感,後面的作品會不會又迴歸到類型片的平庸。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而《異星覺醒》顯然沒有上訴那些負擔。雖然電影在故事架構上與《異形1》很相似,但是它並沒有“創世”的野心,故事的時代離現實很接近,審美風格更加寫實,就連事件的發生地也與地球相距不遠。至於《異星覺醒》當中的“生命”則要比《異形1》中的異形更加搶戲。為了突出恐怖的外星生物和與之而來的驚悚效果,導演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對懸念,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的設定中,犧牲掉的便是對人物的深度塑造。但這並不能說導演對角色人物沒有想法,在矛盾事件中和演員對手戲以及臺詞中,電影藉機簡單透露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從外星生命這一角度上,電影甚至表現出了有關生命存活的思辨性,但這種思考並沒有成為電影的主基調,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妥協在了驚悚類型之下。從電影本身來看,《異星覺醒》作為科幻驚悚片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具有開創性並含義豐富的《異形1》在先,小格局的前者便逃不了平庸的命運。

"

異形系列現在已然成為了經典,但對我來說此前真正的異形電影只能是異形第一部。異形的二至四部雖然都承接著《異形1》的故事,但是從電影立意來說,後三部只是把《異形1》獨有的創意當做一種新鮮的元素放到了常見的科幻驚悚動作冒險片當中,然後再由各自接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擅長進行發揮。對於《異形1》中神祕世界觀的探索並沒有在後續三部作品中有所進展。

幾年後,雷德利斯科特乾脆繞過了後三部的內容拍攝了《普羅米修斯》,終於把《異形1》的世界觀向前拓展了一些。但就像一個圓一樣,面積擴得越大,知道的越多,你會發現,未知的更多。這時候,等待雷德里斯科特的新異形系列成了既興奮又擔心的事,興奮的是,你會了解到更多神祕的異形世界,擔心的是,如果異形世界在持續的探索下缺少了神祕感,後面的作品會不會又迴歸到類型片的平庸。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而《異星覺醒》顯然沒有上訴那些負擔。雖然電影在故事架構上與《異形1》很相似,但是它並沒有“創世”的野心,故事的時代離現實很接近,審美風格更加寫實,就連事件的發生地也與地球相距不遠。至於《異星覺醒》當中的“生命”則要比《異形1》中的異形更加搶戲。為了突出恐怖的外星生物和與之而來的驚悚效果,導演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對懸念,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的設定中,犧牲掉的便是對人物的深度塑造。但這並不能說導演對角色人物沒有想法,在矛盾事件中和演員對手戲以及臺詞中,電影藉機簡單透露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從外星生命這一角度上,電影甚至表現出了有關生命存活的思辨性,但這種思考並沒有成為電影的主基調,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妥協在了驚悚類型之下。從電影本身來看,《異星覺醒》作為科幻驚悚片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具有開創性並含義豐富的《異形1》在先,小格局的前者便逃不了平庸的命運。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自從上映後,不少影迷都在吐槽《異星覺醒》中的bug,科學家更表示這部電影中各個人物的行為簡直可以當做反面教材來使用。自從bug這個詞流行之後,好像總有一類影迷通過找bug來判斷一個電影是好是爛。《異星覺醒》顯然不是爛片,如果沒有現在的結局,電影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平庸。但是電影的結尾則顯示了導演的勇氣,電影最後的轉折就像一招絕殺,讓電影在高潮處戛然而止。就像自己每次搭乘地鐵都會幻想撞車事故一樣(不知道還有誰有類似的奇葩習慣),《異星覺醒》的結局正是自己之前對常規結尾的電影意淫了無數次的“最佳結局”。這種結局甚至會透露出一種叛逆的惡趣味。所以《異星覺醒》在格局上和內涵意義上雖然比不上《異形1》,但在結尾的處理上要比後者大膽很多。從個人趣味上看,我對這部電影結局的喜歡更勝過異形的結局。電影在內容上或許有乏善可陳之嫌,但需要肯定的是,《異星覺醒》在自己的體量下,在最後一刻把戲劇性做到了極致。至於電影的bug問題,看看科幻十佳電影,如果自己的科學素養足夠高,邏輯性夠強,再變身成死理性派,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bug總會找得到。

其實《異形1》原劇本的結局與《異星覺醒》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在原版結局中異形一口咬掉了雷普利的腦袋,並坐在雷普利的座位上用她的聲音與地球聯絡。可惜的是福斯公司因為市場因素否掉了這個結局。這樣看來,《異星覺醒》雖然在主體內容上缺少深度和魅力,但它或許也明白異形的影響之大,知道自己的處境,便索性扔掉了負擔,竟做到了《異形1》沒有做到的事。

"

異形系列現在已然成為了經典,但對我來說此前真正的異形電影只能是異形第一部。異形的二至四部雖然都承接著《異形1》的故事,但是從電影立意來說,後三部只是把《異形1》獨有的創意當做一種新鮮的元素放到了常見的科幻驚悚動作冒險片當中,然後再由各自接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擅長進行發揮。對於《異形1》中神祕世界觀的探索並沒有在後續三部作品中有所進展。

幾年後,雷德利斯科特乾脆繞過了後三部的內容拍攝了《普羅米修斯》,終於把《異形1》的世界觀向前拓展了一些。但就像一個圓一樣,面積擴得越大,知道的越多,你會發現,未知的更多。這時候,等待雷德里斯科特的新異形系列成了既興奮又擔心的事,興奮的是,你會了解到更多神祕的異形世界,擔心的是,如果異形世界在持續的探索下缺少了神祕感,後面的作品會不會又迴歸到類型片的平庸。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而《異星覺醒》顯然沒有上訴那些負擔。雖然電影在故事架構上與《異形1》很相似,但是它並沒有“創世”的野心,故事的時代離現實很接近,審美風格更加寫實,就連事件的發生地也與地球相距不遠。至於《異星覺醒》當中的“生命”則要比《異形1》中的異形更加搶戲。為了突出恐怖的外星生物和與之而來的驚悚效果,導演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對懸念,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的設定中,犧牲掉的便是對人物的深度塑造。但這並不能說導演對角色人物沒有想法,在矛盾事件中和演員對手戲以及臺詞中,電影藉機簡單透露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從外星生命這一角度上,電影甚至表現出了有關生命存活的思辨性,但這種思考並沒有成為電影的主基調,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妥協在了驚悚類型之下。從電影本身來看,《異星覺醒》作為科幻驚悚片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具有開創性並含義豐富的《異形1》在先,小格局的前者便逃不了平庸的命運。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自從上映後,不少影迷都在吐槽《異星覺醒》中的bug,科學家更表示這部電影中各個人物的行為簡直可以當做反面教材來使用。自從bug這個詞流行之後,好像總有一類影迷通過找bug來判斷一個電影是好是爛。《異星覺醒》顯然不是爛片,如果沒有現在的結局,電影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平庸。但是電影的結尾則顯示了導演的勇氣,電影最後的轉折就像一招絕殺,讓電影在高潮處戛然而止。就像自己每次搭乘地鐵都會幻想撞車事故一樣(不知道還有誰有類似的奇葩習慣),《異星覺醒》的結局正是自己之前對常規結尾的電影意淫了無數次的“最佳結局”。這種結局甚至會透露出一種叛逆的惡趣味。所以《異星覺醒》在格局上和內涵意義上雖然比不上《異形1》,但在結尾的處理上要比後者大膽很多。從個人趣味上看,我對這部電影結局的喜歡更勝過異形的結局。電影在內容上或許有乏善可陳之嫌,但需要肯定的是,《異星覺醒》在自己的體量下,在最後一刻把戲劇性做到了極致。至於電影的bug問題,看看科幻十佳電影,如果自己的科學素養足夠高,邏輯性夠強,再變身成死理性派,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bug總會找得到。

其實《異形1》原劇本的結局與《異星覺醒》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在原版結局中異形一口咬掉了雷普利的腦袋,並坐在雷普利的座位上用她的聲音與地球聯絡。可惜的是福斯公司因為市場因素否掉了這個結局。這樣看來,《異星覺醒》雖然在主體內容上缺少深度和魅力,但它或許也明白異形的影響之大,知道自己的處境,便索性扔掉了負擔,竟做到了《異形1》沒有做到的事。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當然,《異形1》做到的事要比一個精彩的結局意義重大的多。它用一種神祕未知的魅力對人類與未來的多個重大議題進行了想象與思考,並在絕望的迷霧中把道路延伸到了更大的未知當中。面對著還未上映的新異形電影,我則期待著雷德利斯科特能夠把圓圈再次放大。

人類起源,造物主的世界,人與人工智能的關係,宗教與外星文明,人類對長生的渴望,異形的來源與去路,甚至H.R.吉格的暗黑生殖美學。迷霧中行走,步步驚心。正如愛因斯坦的那句話:“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之時,我們所面臨的未知的圓周也一樣。”

"

異形系列現在已然成為了經典,但對我來說此前真正的異形電影只能是異形第一部。異形的二至四部雖然都承接著《異形1》的故事,但是從電影立意來說,後三部只是把《異形1》獨有的創意當做一種新鮮的元素放到了常見的科幻驚悚動作冒險片當中,然後再由各自接手的導演根據自己的擅長進行發揮。對於《異形1》中神祕世界觀的探索並沒有在後續三部作品中有所進展。

幾年後,雷德利斯科特乾脆繞過了後三部的內容拍攝了《普羅米修斯》,終於把《異形1》的世界觀向前拓展了一些。但就像一個圓一樣,面積擴得越大,知道的越多,你會發現,未知的更多。這時候,等待雷德里斯科特的新異形系列成了既興奮又擔心的事,興奮的是,你會了解到更多神祕的異形世界,擔心的是,如果異形世界在持續的探索下缺少了神祕感,後面的作品會不會又迴歸到類型片的平庸。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而《異星覺醒》顯然沒有上訴那些負擔。雖然電影在故事架構上與《異形1》很相似,但是它並沒有“創世”的野心,故事的時代離現實很接近,審美風格更加寫實,就連事件的發生地也與地球相距不遠。至於《異星覺醒》當中的“生命”則要比《異形1》中的異形更加搶戲。為了突出恐怖的外星生物和與之而來的驚悚效果,導演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對懸念,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的設定中,犧牲掉的便是對人物的深度塑造。但這並不能說導演對角色人物沒有想法,在矛盾事件中和演員對手戲以及臺詞中,電影藉機簡單透露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從外星生命這一角度上,電影甚至表現出了有關生命存活的思辨性,但這種思考並沒有成為電影的主基調,而是隨著情節的發展妥協在了驚悚類型之下。從電影本身來看,《異星覺醒》作為科幻驚悚片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具有開創性並含義豐富的《異形1》在先,小格局的前者便逃不了平庸的命運。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自從上映後,不少影迷都在吐槽《異星覺醒》中的bug,科學家更表示這部電影中各個人物的行為簡直可以當做反面教材來使用。自從bug這個詞流行之後,好像總有一類影迷通過找bug來判斷一個電影是好是爛。《異星覺醒》顯然不是爛片,如果沒有現在的結局,電影的最大問題應該是平庸。但是電影的結尾則顯示了導演的勇氣,電影最後的轉折就像一招絕殺,讓電影在高潮處戛然而止。就像自己每次搭乘地鐵都會幻想撞車事故一樣(不知道還有誰有類似的奇葩習慣),《異星覺醒》的結局正是自己之前對常規結尾的電影意淫了無數次的“最佳結局”。這種結局甚至會透露出一種叛逆的惡趣味。所以《異星覺醒》在格局上和內涵意義上雖然比不上《異形1》,但在結尾的處理上要比後者大膽很多。從個人趣味上看,我對這部電影結局的喜歡更勝過異形的結局。電影在內容上或許有乏善可陳之嫌,但需要肯定的是,《異星覺醒》在自己的體量下,在最後一刻把戲劇性做到了極致。至於電影的bug問題,看看科幻十佳電影,如果自己的科學素養足夠高,邏輯性夠強,再變身成死理性派,只要你願意,相信自己,bug總會找得到。

其實《異形1》原劇本的結局與《異星覺醒》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在原版結局中異形一口咬掉了雷普利的腦袋,並坐在雷普利的座位上用她的聲音與地球聯絡。可惜的是福斯公司因為市場因素否掉了這個結局。這樣看來,《異星覺醒》雖然在主體內容上缺少深度和魅力,但它或許也明白異形的影響之大,知道自己的處境,便索性扔掉了負擔,竟做到了《異形1》沒有做到的事。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當然,《異形1》做到的事要比一個精彩的結局意義重大的多。它用一種神祕未知的魅力對人類與未來的多個重大議題進行了想象與思考,並在絕望的迷霧中把道路延伸到了更大的未知當中。面對著還未上映的新異形電影,我則期待著雷德利斯科特能夠把圓圈再次放大。

人類起源,造物主的世界,人與人工智能的關係,宗教與外星文明,人類對長生的渴望,異形的來源與去路,甚至H.R.吉格的暗黑生殖美學。迷霧中行走,步步驚心。正如愛因斯坦的那句話:“當我們的知識之圓擴大之時,我們所面臨的未知的圓周也一樣。”

「異形」異形陰影下的異星覺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