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藝術 天堂 梵高 美術 馮侖風馬牛 馮侖風馬牛 2017-10-13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這個 10 月除了諾貝爾獎、美國槍擊案等大事引發熱議。還有一件藝術界的大事值得關注:世界首部全手繪油畫動畫長片《梵高:星夜之謎》即將上映。

127 年來,為什麼人們總是在懷念他?也好像從未有一個藝術家像他一樣,生前窮困潦倒默默無聞,身後卻被狂熱追捧。喜歡他不是因為他偉大,才要去感受他,而是因為感受到了相隔百年的時空傳遞過來的美,所以他才偉大而值得紀念。

一百多年前,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在巴黎西北郊外的小鎮,寫信給故鄉的妹妹,說他為加歇醫生畫了一張像,那表情「悲哀而溫柔,卻又明確而敏捷,許多人像本該這樣畫。也許一百年之後會有人為之哀傷」。他寫這封信時,在人間的日子剩下不到兩個月。

在他活著的時候,只賣掉一幅題名為《紅葡萄園》的油畫,關於他的畫評也就出現了一篇。可是他絕未料到,一百年後,他的名氣早已超過自己崇拜的德拉克洛瓦,而他的地位也已凌駕米勒而直追本國的前輩倫勃朗。

他未曾想到的還有:他的故事會拍成電影,唱成歌曲;他的書信會譯成各國文字,他的作品有千百位學者來撰文著書,為之解說;他的畫,在拍賣場中的叫價,壓倒了全世界的傑作。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自畫像》

不受喜愛的孩子

1853 年 3 月 30 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蘭南部的小鎮。父親是一位名聲不顯的牧師,父子之間一直不是很親近。他有個哥哥,也叫文森特,比他整整大一歲,一生下來就死了。母親特別思念夭折的哥哥,對後來出生的梵高就照顧不夠。這給他留下了童年陰影。所以,除了跟他最親的二弟提奧、三妹維爾敏娜,梵高對家庭不是那麼眷戀,對父親更是心存抗拒。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梵高一生給弟弟提奧寫了六百多封信

梵高的三個叔叔在荷蘭各地擁有一系列著名的畫店,生意倒是做得不小。其中一個叔叔體弱多病,膝下沒有子女,很想讓同名的侄子繼承自己的事業,還打算將一半產業留給梵高;梵高還有一個叔叔是荷蘭海軍的統帥,一個姨父則是阿姆斯特丹的著名牧師。他們都十分看重梵高,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精明的畫商或出色的傳教士。可梵高總是十分固執,常常讓人覺得怪異,最後長輩們都對他大失所望。

宗教狂熱到藝術狂熱

1869 年,16 歲的梵高進入家族在海牙開的美術商行當學徒,從這時他就開始接觸藝術品。後來又他輾轉到布魯塞爾、倫敦、巴黎等地的美術商行工作。

從 1875 年到 1879 年,是梵高宗教狂熱高漲的五年。身為牧師之子,他的宗教熱忱可以說是天生的。他從 1875 年起便沉溺於聖經,為了阿姆斯特丹神學院的入學試,他苦讀了近一年半;落榜之後,又去布魯塞爾的福音學校受訓,後來被派到貧苦礦工聚居地去傳道。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埃頓的教堂和牧師住宅》早期的創作以宗教生活為主

他和礦工們同甘共苦,他把壓抑在心裡的全部真摯的愛都獻給了這些窮人,把自己的所有衣物和財產散發給他們;在傷寒流行時,他寸步不離教民的病床,為他們分擔痛苦。然而,教會認為他與賤工打成一片,有失體統,於 1879 年開除了他。

1880 年,27 歲的梵高在失業又失意之餘,將一腔熱血專注於藝術,認真學起畫來。他開始臨摹米勒的作品,為曠工素描。這一年也是梵高人生的分水嶺,從宗教的奉獻到藝術的追求。這種轉變與其家庭背景有很深的關係。

上面講到,梵高是牧師之子,也是三個畫商的侄兒,曾在畫店工作很長時間。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他那個在巴黎畫店工作的弟弟提奧,從 1880 到 1890 整整十年間,不但給他匯錢,還寄顏料和畫具給他。那時的巴黎是歐洲繪畫之都,提奧在這一行得風氣之先,幫助梵高廣交印象派乃至成為後期印象派的中堅分子。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海灘上散步的人和船》從宗教轉向藝術

梵高一生匆匆,只活了 37 歲。人生最後的十五年都在狂熱的奉獻中度過:前五年獻給宗教,後十年獻給藝術。27 歲這年他放棄宗教而追求藝術,表面上是一大轉變,本質上卻不盡然。他放棄的只是教會,不是宗教。因為他對教會灰了心,認為憑當時腐敗的教會實在不足以傳基督之道。他拿起畫筆,是想把基督的精神灌注到藝術裡來;隱約間可以感覺到,他是以基督自許。

他在給提奧的信裡說:「米勒有福音要傳,我要請問,他的素描與一篇精采的佈道詞有什麼區別呢?」從巴黎時期起,他的自畫像在背景上出現了聖徒或天使頭頂的光圈,評論家認為這是梵高自命基督的意象。梵高自覺和基督相似,不但一生的事業起步較晚,而且大限相迫,來日無多。

基督傳教,30 歲才開始。梵高在 30 歲時竟對弟弟宣稱:「我這一生習畫起步很晚,可能也活不了多久……也許是六到十年。」果真他僅僅再活了七年。這不是一語成讖,而是心有所許。在藝術和身體之間,他寧可犧牲身體,因為身後還有藝術。他告訴弟弟說:「誰可惜自己的生命,終會失去生命;誰要不惜生命去換取更崇高的東西,他終會得到。」

為什麼我們喜歡他?

對於藝術大師而言,構圖、筆法、用色這些基本要素都屬於次要的東西。透過畫作傳達出的精神世界才是偉大藝術的核心價值所在。梵高的畫正是如此。他的畫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熱情、彷徨和掙扎以及他獨樹一幟的世界觀;可以感到他耗盡生命去熱愛這個冷漠的世界然後用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

荷蘭時期是梵高繪畫的成長期,為時最久。在這期間,他從炭筆、鋼筆創作的素描,水彩、石版,一直摸索到油畫。題材則是人像與風景並重,其中人像最多,尤其是農人、漁人、礦工、織工、村婦等貧民的畫面,而你很少能在他的畫作中看到高貴體面的人物。這種手法則受荷蘭寫實傳統影響較大,筆觸粗重,色調陰沉,輪廓厚實而樸拙。

1880 年,27 歲的梵高搬去鄉下與父母同住,無業、窮困壓抑著他。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他自嘲「連條狗都不如」。這個時期他的作品普遍灰暗,顏色單一,比如下面這幅《吃土豆的人》。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吃土豆的人》貧苦人生活的體現

「我想傳達的觀點是,藉著油燈的光線,吃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工作的手從盤子裡抓起馬鈴薯 ——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遭到社會遺棄的他,心裡依然牽掛著別人,他用畫救贖別人也救贖自己。

1886 年梵高到巴黎,投靠弟弟提奧。在巴黎的日子,有人賞識他的才能,但沒有一個人看出再過幾年他竟會成為那麼偉大的藝術家。梵高在巴黎如飢似渴地學習,從前人的傑作中理解藝術的真諦。他跑遍博物館,參觀藝術展。他崇拜德拉克洛瓦,欽佩米勒和蒙蒂切利。

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中出現了明媚鮮豔的色彩。當時日本版畫風行於法國畫壇,版畫著色與造形都趨於抽象,為他提供了新的創作手法。梵高曾臨摹過多幅日本版畫,並將其元素融入他之後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捲圖案即被認為是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星夜》:巴黎時期的作品高度誇張變形、充滿震撼的夜空

《星夜》整個畫面的構圖和色彩都在運動和變化中,但是這樣的變化並非是沒有目的性,沒有方向的,這種扭曲和四處碰撞是帶著一種向上的掙扎。黃色和黑色的色彩對比,小鎮上短線與夜空中長線的線條對比,稜角分明的小鎮和渦旋狀夜空構圖上的對比。這一切帶給我們深深的震撼,讓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激情在壓抑之後肆無忌憚的放任和表達。

1888 年 2 月,梵高離開巴黎,來到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此地終日陽光明媚,有大片金黃的麥田。梵高繪畫的衝動被環境激發,進入創作高峰期。在阿爾勒,他一共作了兩百張畫,論質論量,論生命律動的活力,都是驚人的豐收。這也是他生命熱情的巔峰,《向日葵》、《收穫景象》、《夜間咖啡館》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創作於這一時期。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向日葵》:阿爾勒時期的作品 充滿活力熱情

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著的熊熊火焰,是那樣豔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

然而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梵高的癲癇症早有跡象,在此時一觸即發,還和同住的高更發生了多次爭吵。一天夜裡,他手執剃刀企圖追殺高更,繼又割下右耳(一說是隻割下耳垂),去送給一個妓女。最終高更搬回巴黎,梵高進了醫院。弟弟提奧從巴黎趕來善後,沒多久,他的癲癇又發了兩次,在鎮民的壓力下,梵高同意搬到聖雷米鎮的精神病院去療養。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自畫像》他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給一位妓女

梵高在聖雷米精神病院待了整整一年,其間發病七次,長則兩個月,短則僅一週。清醒的時候他仍努力作畫,題材包括病院內景,以柏樹為主的院外風景,自畫像等等,還臨摹了倫勃朗、德拉克洛瓦、米勒等人的三十幅作品。在此期間,弟弟提奧生了個兒子,為了追隨伯伯,繼續取名文森特。

梵高在阿爾勒所作的畫《紅葡萄園》在布魯塞爾售得四百法郎。這個好消息都令梵高振奮,他的病情逐漸在好轉。1890 年 5 月,他再度回到巴黎。為了梵高的精神健康與靜心畫畫,經提奧的安排,他去巴黎西北郊外的小鎮奧維爾靜養,接受了加歇醫生的看顧。

在奧維爾,梵高過上了一段平靜的日子,覺得這裡有人關心他理解他。他無錢僱用模特,就給農婦、村民、酒客、加歇醫生及其家人,還有自己畫像。可以說,他幾乎對著一切在作畫。梵高曾給提奧的一封信中說:「這是藝術的激情與虔誠在指導我們的手,當這種激情不可遏制時,藝術家就不會注意到自已是在工作,畫筆自然遊動和連續,就像說話與書寫時的流暢字句。」

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麥田群鴉》:奧威爾時期作品 畫面趨於平靜,色彩線條不再亢奮

在奧維爾的七十天,他畫了七十三幅畫,創作慾望也沒有特別低落的時候。不過,昔日在阿爾勒的衝動卻已不再:畫面鬆了下來,色彩與線條都不再奮昂掙扎了。

這一年七月初,他返回巴黎小住,探看弟弟、弟媳和侄兒文森特,還會見了老友雷諾阿。侄子正在生病,提奧業務上也很不順利,為了印象派作品跟老闆鬧得很僵。

這一切梵高都看在眼裡,回到奧維爾,他的無奈和憂傷有增無減,覺得心中之畫已畫完,癲癇卻依然威脅著餘生,活下去只會拖累弟弟。7 月 27 日下午,他在麥田裡舉槍自殺,子彈射入腰部,並未當場死亡的他一路走回到住處。次日提奧聞耗趕來,守在哥哥身邊,梵高也並未顯出劇痛的感覺,反而靜靜抽著菸斗。第三天凌晨,他離開人間,時年 37 歲。也許天堂,更適合這個為了藝術而奉獻了一生的瘋子。

127 年過去了,我們依然為他的瘋」而感動,一個把自己的一生都活得盡興的人。當然,你也可以說他這一生都是一個窮光蛋,可他想幹的事都做了,管你服不服氣。如果藝術是興奮劑,這傢伙就是 HIGH 了一輩子 HIGH 死的。請記住他的名字:文森特·梵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