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的教學設計,並不一定有順暢教學過程,如何應對課堂突發事件

藝術 教育 精通教育 精通教育 2017-10-04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教師,應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作為鋪墊,要掌握靈活的教學應變藝術,更要有較好的教學機智,有駕馭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在教學中很多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事先預料不到的突發事件,如何將這些突發事件因勢利導,機智巧妙地融進自己教學中是對教師知識能力、思維反應、教育心態的嚴峻考驗。深邃的智慧、機敏的思維、高超的幽默往往會給學生一個意想不到的或與他們的預想完全相反的結果,會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能夠使學生立刻對老師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拜感,極大地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和指導。

精心的教學設計,並不一定有順暢教學過程,如何應對課堂突發事件

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頂撞、搗亂,老師應該如何處理......

精心的教學設計,並不一定有順暢的教學過程。課堂往往會有偏離教師預設教學方案的小插曲——非預設性教學的出現,這成了教師教學中的“不速之客”。一堂好課,是師生雙邊參與教學活動綜合智慧的展示,更是教師教學主導作用的體現。機智而富有經驗的教師能有效的利用意外情況與講授內容快速合理的契合,在輕鬆風趣的氛圍中將突發事件彌合在如同行雲流水般的教學活動中,並達到天衣無縫的妙境。

精心的教學設計,並不一定有順暢教學過程,如何應對課堂突發事件

課堂突發事件的類型

1、外部干擾型。課堂教學不是封閉的,它與外部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

2、教師失誤型。這是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出現講解錯誤、板書錯誤或實驗操作失誤等引起的。

3、上課分心型。由於教師口齒不清,表達能力不強;或者由於教師對某些教學內容準備不充分、講解不到位,導致學生聽不明白。於是他們就你看我、我看你,開始小聲議論或在課堂上做其它作業。進行某些較有難度的內容的教學時經常會出現這種情形。

4、“課堂異動”型。包括:(1)風頭型。一個班學生幾十人,難免有幾個愛出風頭的。如果平時這個班紀律性一直不強,那麼這幾個愛出風頭的人往往會向教師發難。他們或在教師講課時,故意提出一些不該提的問題,有意為難教師;或在回答問題時,離題萬里不著邊際;或者與同學打鬧、嬉戲。 (2)惡作劇型。有的學生對教師的某些做法不滿或抱有成見,在課堂上伺機發難。也有極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故意搗亂。這樣產生的偶發事件就屬於惡作劇型。(3)糾紛型。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教教師正在認真上課,下邊的同學也大多在專心聽課,突然同座位或相鄰的兩個同學爭執起來,輕者發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讓,甚至大打出手,這就屬於糾紛型。

處理突發事件的基本原則

1、教學疑難——妥善接轉

由於受教師所提問題以及感性經驗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經常會提出令教師意想不到的疑難問題。學生在活動中敢於提出不同看法,主動提出問題,說明其思維活躍,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教師不能只考慮教學過程的計劃性,或只顧及教師的權威,不容許出現容易引起混亂的“節外生枝”,教師應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為引發新的學習活動的良機。及時接納,給予肯定,以保護他們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大膽地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精心的教學設計,並不一定有順暢教學過程,如何應對課堂突發事件

2、意外事件——以變應變

(1)冷靜,處理突發事件教師首要的是保持冷靜沉著的態度。教師的冷靜沉著能穩定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一種示範,同時也可以使教師獲得思考解決問題的必要時間。

(2)“趁熱打鐵”,每當一個超出常規的事件發生,所有的學生都會懷著各種心態觀看當事人的反應,教師絕對不能用“堵”的方法封上學生的嘴,或遏制住學生的行為。應“趁熱打鐵”把突發事件轉化成教學的有利因素。

(3)“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情感思想引向更高的境界。

3、自身失誤——巧妙糾正

教學活動是一種複雜的創造性勞動,儘管教師在活動開展之前做了認真的準備,但仍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誤,常常會說錯話、拿錯教具、實驗操作失敗等等。面對自身的失誤,教師要態度誠懇地承認失誤,並巧妙地糾正,讓失誤成為教育契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