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陳冬至 號覺塵、覺遲、老遲。祖籍山東曲阜,1941年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1962年業於河北美術學院。

曾任天津藝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前身)院長

現任天津美術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美術家協會顧問

天津中國畫學會顧問

天津湖社畫會顧問

陳少梅藝術研究會藝術顧問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知 音

“消息盈虛,終則有使。”語出《莊子·秋水》,喻以萬物生息與衰減進退有始有終,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莊周以天地鯤鵬之廣,扶搖直上,曠達處之泰然,尚自由,洞悉易理,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其“濠梁之辯”、“莊周夢蝶”等軼事典故為後世所樂哉。

陳冬至先生縱情於大寫意人物畫,以筆墨為意趣,老聃、莊周、洛神、陶潛、懷素、韓愈、蘇軾、王陽明等先賢或文人騷客皆獨抒性靈,冷峻而呈不染凡俗之態。用筆酣暢,肆意淋漓,縱橫交錯間,捭闔張弛,線條舒闊有度,濃淡交替,枯澀有餘。畫面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實為大量研習史籍人物後,因成竹在胸而得之,故而舉手投足間蘊含古風,紫芝眉宇藏有當世垂範,便知固守與更始皆為畫者心悟也。

陳冬至出生貧寒,父以搬運工為業,奔於活計。其兒時被繪事所吸引,以條屏年畫為始,自行鑽研臨摹,尤對徐悲鴻的奔馬雙鵝,劉奎齡的雄獅猛虎興趣頗深,加之父親友人的品評讚賞,便為他的藝術道路上埋下了一顆種子,並逐步生根發芽。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李白聽蜀僧睿彈琴圖

一九五七年,年僅十五歲的陳冬至被河北天津師範學院(天津美院前身)美術系錄取。六十年代初,剛及加冠之年的他便以優秀的成績留校任教,畢業作品《給小燕搬家》在眾多畢業生中脫穎而出,鋒芒初露,其後《滿倉》、《移山志》分別在全國美展、華北地區年畫展中綻放光彩,一舉成名。

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揮灑激情時,“文革”浩劫從天而降,他被羅織罪名,甚至打入牢獄。殘酷的現實面前他選擇了堅毅前行,藉此博覽文學史集,一首《鐵窗中的笑聲》自言苦中有樂,繼而又轉入連環畫創作。

初期迫於國內文化環境影響,陳冬至的連環畫作品吸收了西方素描光影及體積透視元素,並以三維視覺空間的樣式為主,增強形象的寫實性。然而伴隨觀眾逐漸對連環畫審美需求的提高。陳先生自身也意識到這種樣式藝術性的不足,如果墨守成規,就無法超越前人,同時也禁錮了自己。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白居易·琵琶行詩意

因此,陳冬至開始著眼於古代傳統繪畫技法,選取白描作品之風格程式和技法特徵 ,並融貫中西,通過二維或二維半空間的構圖方式,大膽吸收傳統花鳥畫、人物畫元素進行場景設置;純粹採用線描法,排除素描法之體面、光影諸因素;以陰陽、疏密、虛實、縱橫、剛柔等中國古代哲學倡導辯證關係梳理線條,組織畫面;畫中人物造型採用“以意寫形法”,注重人物性格塑造、情緒予以適度的誇張變形,更具戲劇性表現張力和人物的精神氣質的外放。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鍾 馗

時值文化動盪之年,當知連環畫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心靈上、藝術上都拯救了他。若不是連環畫,他的繪畫生涯恐怕就此終結,也不會有今天的“優秀人民藝術家”(2005年)之稱號,故而陳冬至一直將連環畫視作自己的“諾亞方舟”。尤其,在畫到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而甘受大辱之“宮刑”時,他更釋然了,自言道:“我之困厄與遷公相比,毫毛也!” 其多年後回首往事,感慨萬分,有詩為證:“不惑之年惑彌天,前行似比蜀道艱。天公賜筆憐落魄,天女散花舞連環。司馬遷公囑傳略,先生汝珍結畫緣。也從先賢借風流,水月鏡花勝囂煩。”(《謝司馬遷、黃頭郎、鏡花緣諸連環創作》)

多年連環畫的研究與創作,不僅幫助他度過了困難時期,使其投入到自身與傳統文化所契合的位置,探索並深化了其精神內涵,拓寬了其藝術表現形式,繼而蓄積了其畫風突變的內在力量。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陳冬至先生創作出與曾經觀察方式、造型手法截然不同的大寫意古裝人物畫。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文士條屏-東坡賞竹丶羲之愛鵝、王冕詠梅、懷素書蕉》

其中《老子》便是有關古聖先賢題材的代表之作。常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語道破天機,所謂“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是不可名狀的,萬物由道而生,又終歸於道,此奠定了中國千百年來哲學基礎,正如畫面右側題曰:“老子者,道家之創始者也。著玄玄道德五千言,為芸芸眾生開眾妙之門,真千古之奇書也。吾今為老子造像,以寄仰止之意。”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老 子

畫面為豎構圖,只見老子一身輕薄白衣騎於青牛之上,行於草地之中,鬚髮皆白,蒼髯如戟,回首而望,似洞察一切,卻又怡然曠達、泰然處之。老子身體運用飄逸灑脫的線條,與青牛身體沉穩有力的大塊面筆觸,形成鮮明對比。青牛一附身老子一仰首,不正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嗎?真切的表現出老子對宇宙萬物的超然的形象,同時也寄託了陳冬至先生遺世獨立,超然脫俗的高尚品格。只見畫面左上又題曰:“孔子謂弟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青天。吾今見老子者,其猶龍也。’子之言甚是也,千秋萬代能透解老子者,幾人耶?”藉此可觀陳冬至對老子的崇敬及對道的追求,對中國傳統的深刻認知,對傳承文化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阿寶》

又如以描繪悽美愛情寓言故事為題材的畫作,其中的《阿寶》堪稱經典。詩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書生孫子楚,因燈會之上,見大家閨秀阿寶,被深深吸引,魂魄竟跟了去,附於鸚鵡身上與其朝夕相處。整幅畫採用長方偏正的構圖,畫面中下處,阿寶閒坐於石臺之間,真可謂“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只見其一手輕握紈扇,一手略微抬起,似要去撫摸鸚鵡,與之逗趣,同時頭又稍稍揚起,雙眸含笑,面露喜愛之情,而站於畫面左上方枝丫上的白色鸚鵡亦側身轉頭,含情脈脈的凝視著面前這位美麗的姑娘。畫面左側所書的聊齋節選在畫面構成上充當一處長方形灰色塊,樹枝橫穿其間,使構圖靈動而不呆板,並與右側阿寶身後的竹子以及地面雜草石臺相呼應,將畫面圈出半環形結構,將畫面主體包裹其中,再簡單敷色,且用多種筆觸表現羽毛、竹子、草地、石臺等不同物體的質感,從而烘托出一種濃情似水、情意綿綿的氣氛,實為寫情之佳作也。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女媧煉石圖》

更有以刻畫神話傳說為題材的畫作,其中《女媧煉石圖》可謂別具一格。只聽雷聲震震,天崩地裂,整個宇宙處於混沌之中,於是作者潑墨揮毫,運用了大面積黑色塊來渲染氣氛,給人一種“黑雲壓城城欲催”之感,但見女媧裸露上身,雙臂環抱於胸前,眉頭緊鎖,面部凝重,周圍生髮出藍色魁然之氣,即將與天地交手。面對世事,決定與選擇有時意味著轉變與擔當,意味著突破與奉獻,陳冬至正是描繪了女媧補天之前毅然決然的那一瞬間狀態,塑造了一位在生死危難的關頭,沉著冷靜,無所畏懼的偉大女性形象。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王陽明格竹圖

可見陳冬至先生作品題材豐富,上追賢哲之頌雅,下吟詩者之俊逸,外有洛神、山鬼之嫵媚,內有易安、洪度之柔美才情。讀之,則悟於悽美內心,豪放而內斂,曠達而不外擴,出仕者崎嶇精氣不衰;遁世者自在尚存煙火;女優者獨立不附庸男權;神話人物白髯垂策不脫溫情;鍾馗者執掌正義而煞為可人。畫中題詩,書體隸、草兼有,筆墨順暢、一氣呵成,看之連綿不絕,與畫互為彰益,傳有畫外之境,品之更覺寓意深邃。其《東坡賞竹圖》以居士《於潛僧綠筠軒》為題畫詩,探究“竹”與“肉”,“瘦”與“俗”,表面度之則思去留之辯,實則畫中居士高瞻遠矚,以目尋徑,發乎其表,內心已然釋懷矣,“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曠達高潔當於竹居,不為外人道也,故又懷此心境,發問坎坷生平,“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王維·竹裡館詩意

畫中人物豈不與畫者相應?陳冬至先生的人生何嘗不是充滿險阻,家貧尚勉為學,學優囿於聲名之累,遭受錯誤批判,侘傺之時,結緣連環畫,挽其危難。揮毫大寫意之初,又遭逢家庭變故,幾將其困頓原處。“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命運之悽唳亦只當盡人事而由天命。歸來後的陳冬至先生厚積薄發,致力創新,注重“心悟”,作品筆墨簡練不失雄勁渾厚,將跌宕起伏的人生與畫中人物命運相連,文以載道,不拘格套。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陶淵明·飲酒詩意

莊周言:“消息盈虛,終則有始。”陳冬至先生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其藝術創作也伴隨時代與現實的發展不斷變化創新。其大寫意人物畫無疑是拓古開今的,並達到貌離神和,神遇而跡化的境界。畫人畫己,得失有悟。生活成就了他的藝術,而藝術則成就了他的人生。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李清照如夢令》


筆墨意趣——陳冬至大寫意人物畫藝術

《知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