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藝術 美術 手工藝 國畫 中國文化傳媒網 2017-05-20

中國文化傳媒網訊(記者唐志成 通訊員陳乾、林琳)2017年5月12日,經文化部批准,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組委會辦公室和深圳報業集團共同主辦,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承辦的“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5月11日至15日舉辦的第十三屆深圳文博會,旨在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新成就,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作為其重要活動單元,是以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為主旨,針對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意見》的文件精神,通過學術交流形式,為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與發展,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而發起的文化戰略性論壇。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連輯,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深圳國家文化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寅,榮寶齋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朱濤,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賈磊磊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研究員,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研究員,音樂研究所所長項陽研究員,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邱春林研究員等領導、專家、學者及媒體人士近二百人蔘加了論壇。論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研究員主持。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連輯和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寅分別在論壇上致辭。

連輯院長表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國家級的戰略話題,也是國家級的學術話題。從國家戰略話題角度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針對文化建設和文化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正在不斷強化文化領域具有時代性、戰略性、政策性的頂層設計。從國家學術話題角度看,為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政策實施和工作部署,需要更準確地把握中央關於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戰略意圖,構建更為紮實、科學、深厚的學術支撐,對國家的文化戰略做學術性、理論性的挖掘、解讀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是深圳市政府委託深圳報業集團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發起的一個文化戰略性的論壇,承擔著深入解讀國家的文化戰略的重要使命。我們由衷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全國乃至更大的視野和範圍內,邀請更多的與此相關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到這個論壇中來,讓這個論壇變得更具全局性、全國性、廣泛性和專業性。

陳寅社長說,舉辦本屆論壇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抓住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新機遇,我們應為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新輝煌履職盡責。

在隨後進行的研討會上,連輯、朱濤、賈磊磊、牛克誠、宋寶珍、項陽、邱春林等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分別從各自的學術研究領域,基於不同的視角,就中華文化的自身特質、藝術品經營、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神價值傳承、美術學視野下中國畫傳承方式的思考、中國戲劇傳承與發展的辯證關係、民間禮俗與傳統音樂生存的文化空間、手工藝與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等主題做了主旨發言。

連輯院長在主旨發言中強調,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當從大處著眼。他首先指出,當前國家文化建設和發展中存在幾種值得關注的問題:第一,文化藝術服務於政治的功能有待加強;第二,文藝作品形於表面、流於淺薄的問題在一些領域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第三,文化藝術生產過程中的粗製濫造、以次充好的現象也在一些領域和地區屢禁不止;第四,文化藝術的創新不遵法度、無序發展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他強調,針對四個方面的主要問題,要從戰略的高度和從機理的深度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特徵,最核心的特質和稟賦概括為“四性”: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性,包括利於安邦、便與輔政、易於化民三個方面;第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術性,包括“天人合一”哲學觀、“中和風雅”美學觀、“正大氣象”藝術觀三個方面;第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緻性,包括崇尚法度、刻畫細節、追求極致三個方面;第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儀禮性,包括訂立規矩、遵守秩序、養成習慣三個方面。最後,他總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一定要針對問題,從大處著眼,堅持文化藝術活動為治國理政服務,為社會、為人民服務,防止其遊離於國家主流價值觀之外;他強調,文以載道,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把著重點放在“傳道”上,杜絕簡單的移植、翻版等藝術生產行為;他倡導,注重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緻性,與當前供給側結構改革相結合,注重文化藝術產品質量,為社會提供文化精品;他呼籲,規範文化藝術行為,重視文化發展的制度建設和文藝工作者的自律建設,從根本上解決文化亂象。

在藝術產業方面,朱濤書記與大家分享其對書畫藝術品經營的深度思考與探索經驗,從學術引領、強化非遺項目保護、重人才、重質量、加強服務等方面闡述了榮寶齋集團在書畫藝術品經營上的理念,為傳承中國書畫藝術、推進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榮寶齋的實踐經驗。

賈磊磊研究員從學理層面,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問題進行了互文性闡釋。他指出,中國古代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近現代革命文化以及當代社會先進文化,在文化上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內在關聯,在精神取向上具有很強的延續性。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存在方式與呈現方式上的互文性特徵,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多樣化的文化傳承方式至關重要。他的發言為當下認識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神價值傳承、探索多元化文化傳承的方式提供了一個跨文化研究的視角。

牛克誠研究員從文化傳承角度重提“臨摹”這一千百年來中國繪畫藝術傳統傳承方式對中國畫傳承的重要性。他認為,將臨摹提至與寫生方式並舉,有助於學習者理解和融會中國畫的哲學觀念和其文化精神;應將臨摹引入中小學教育,有益於對青少年在文化接受、文化認同方面打下基礎。

宋寶珍研究員認為,傳統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她以中國戲劇民族化進程中的“新”“舊”之爭為題,指出在百年曆史的發展歷程中,話劇已逐漸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演變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傳統。中國戲劇要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須辯證地處理傳承與發展的關係。

項陽研究員從民間禮俗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的關係出發,強調禮俗和民歌、歌舞、說唱、戲曲等傳統表演藝術的密切生態關係。他認為,傳統藝術所以能夠得以傳承延續,一是要有藝術承載的主體,二是要以禮俗儀式為平臺。中國傳統藝術都有其文化空間,這種空間與大眾生活緊密關聯,傳承過程中要避免將其剝離開來的行為。

邱春林研究員以現代性和民族性辨析為切入點,作出手工藝走在復興傳統文化前列的判斷。他在系統梳理手工藝百年來的現代化發展過程基礎上,指出創作與傳承只有遵從手工藝自身的規律,才能有效保持其活力。

與會學者以立足各自專業性的學術闡釋多維度深入地闡述了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為開展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學術研究視角和實踐經驗。在互動環節中,各位主講嘉賓還分別就“文化政策和項目在基層的貫徹與實施”“如何遏制文化亂象”“武俠電影的當下意義及怎樣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發揮武俠片優勢”“中國畫如何鮮明體現現代和當代意識”“中國話劇的發展前景、理論研究和發展方向”“傳統手工藝是否有用才能流傳”“當下所遵循的禮樂與孔子眼中的禮樂有何異同,其現實意義何在”等現場觀眾的提問一一作答,研討氣氛更加熱烈。

呂品田副院長在閉幕致辭中總結說,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文化藝術工作者的不懈奮鬥,需要創作者、研究者、教育實踐者長時期的共同努力。他還提到,此次論壇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論壇上提出的問題與建議,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得到更加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從而有效助力中國文化藝術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論壇期間,不少與會代表紛紛表示,“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提升了文博會的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在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與會專家還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綜合性的理論研討,為如何更好地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激發其時代活力而獻策建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這一主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將有益於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生產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弘揚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從而進一步加強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促進中國文化的大發展與大繁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