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UCC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中國第一傢俬人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07年,位於北京798藝術區中心,該中心希望能將中國藝術帶入到全球對話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在2017年對其進行了內部改造,並賦予了這個國際知名機構應有的公共形象和視覺標識。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軸側圖

為了重新構思與公共空間相連的空間界面,在博物館商店、寬敞的入口大堂和一層的小咖啡館處設置了一條彎曲摺疊的玻璃幕牆,通過它,人們可以看到展廳內的樣貌。該設計恢復了現有建築之間空間質量的明顯差異:一棟上世紀50年代的工業廠房和一棟紅色板房,既上世紀70年代的前行政大樓,同時在視覺上將UCCA藝術中心的內部與798 藝術區重新連接在一起。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UCCA藝術中心的發展與北京798藝術區是緊密相連的。798藝術區以前是一個電子工業廠房,這裡有龐大的工業空間,並且租金低廉,在上世紀90年代轉變成了一個藝術區。自2007年UCCA藝術中心向公眾開放以來, 中國的經濟繁榮為該地區帶來了新的資金和國際認可。但由於缺乏整體性的規劃,798藝術區逐漸形變,大尺度的工業廠房被併入到混亂的建築功能元素當中,僅有不時進行的局部修繕與片段更新。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室外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室內

在這樣的背景下,OMA建築事務所希望能夠上世紀70年代的紅色行政板房打造出一個開放的形象,設計新的內部組織和功能時遵循了原有空間的形式構造和層級順序,並創建一個新的入口。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OMA在原有結構中加上一系列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從室內延伸到室外廣場的階梯坐席和富有設計感的幕牆系統。階梯坐席可用來舉行公共講座,同時反映了獨立藝術機構與公共空間的開放式關係;幕牆則由熱彎玻璃組成,巧妙地將坐席區、一層柱廊與核心筒包覆起來,頗具透明度亦不失存在感;皺褶式的幾何設計與現有紅色建築的規則外型相映成趣、引人入勝。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平面店面,但卻是對各種有 “缺陷”的玻璃進行的一次的實驗:這些帶有波紋、摺痕、凸點和彎曲的玻璃體現了材料的內部強度,消除了視覺錯覺波動。外觀展示出了一個清晰的空間帶:新的通道從大型景觀前院中的長廊開始,通過板房和主大廳之間的小巷和夾層下方的過道,再穿過大廳的'中殿' ,就會來到現在的畫廊,最後到達大廳。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項目負責合夥人Chris van Duijn(克里斯·範杜恩)先生表示:“UCCA自成立以來就擔任著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鋒。在過去的11年,UCCA逐漸成為了中國領先的藝術機構,並且和公眾有著重要聯繫。UCCA通過公共性和靈動性來創造新的設計,這也體現了其重生的新形象。同時,通過加強UCCA與周圍環境的聯繫,也自然而然地成為798藝術區的焦點。”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剖面圖

項目負責協理Inge Goudsmit(伊葛)女士表示:“感謝能夠與UCCA合作來打造這個激動人心的項目,雙方的合作十分有成效。我們清除了日積月累形成的大量物理屏障,重現了現有建築在空間品質上的區別;並且創造了新的公共空間和通向藝術殿堂的開放入口,人們路過時也可以駐足欣賞。”

OMA“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改造完成,在798以全新面貌開放

建築師: OMA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

項目負責合夥人: Chris van Duijn

項目負責協理: Inge Goudsmit

建築團隊: Aishwarya Keshav, Chen Lu, Cecilia Lei, Christina Wilkinson, Connor Sullivan, Hayger Chan, Junsik Oh, Dongmei Yao

項目年份: 2018

攝影師: Bian Jie ©OM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