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倒退

銀行 外匯 法國 金融 財新網 2017-06-08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楊硯文)在2015年夏季“股災”之前,人民幣國際化一直是中國政府金融市場開放的重點之一。然而,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6月6日發佈報告指,自2016年以來,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進程倒退,特別是在之前取得進展的兩大範疇——即作為國際支付和非居民投資方面。

“前景惟一較正面的是國際貨幣的第四個功能,即延期支付標準(債券發行),這與中國政府近年努力吸引資本流入快速增長的債券市場的方針一致,而最新公佈的‘債券通’就是最佳的佐證。”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Garcia-Herrero在報告中指出。

法國外貿銀行數據顯示,在2012年至2015年間,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使用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私人層面上。在2010年,通過SWIFT(全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以人民幣結算的支付低於總量的0.05%,但在2015年8月,這一數字飆升至2.79%。

然而,之後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明顯令趨勢轉向。2016年,全球人民幣結算量從9.7萬億元下降了20%到7.7萬億元。

法國外貿銀行在報告中指出,在2015年夏天以前,人民幣價值儲存功能受歡迎的程度一直上升;但目前來看,人民幣變得較少受外國機構青睞,同時資產間表現差異巨大,債券持有量已經上漲至新高,但人民幣存款急劇下降,拖累了整體數字。

該行數據顯示,2016年,海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資產約為430億美元,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各類資產佔該資產在中國境內總市值的份額仍然很低,其中,存款和貸款方面佔比為0.6%,股票0.8%,債券1.9%。

“這展示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政府推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滬港通和深港通等股票聯繫和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等吸引資金流入措施的不熱情。”Alicia-Garcia-Herrero在報告中表示。

報告續指, 2016年第四季度,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在全球儲備的份額中佔比徘徊在1%左右,這遠遠低於目前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中10.9%的佔比,這說明人民幣在官方用途上落後於其價值儲存功能。

此外,隨著人民幣貶值,離岸中心的重要性出現下降,尤其是香港。數據顯示,目前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已經從2014年3月的高峰期佔總存款的12.8%跌至2017年3月的4.7%。

“總而言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顯然正在倒退,尤其是最為重要的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功能。而在人民幣作為延期支付標準的使用方面,隨著中國政府積極加大吸引資本流入快速增長的債券市場,正顯得更加明朗。最新公佈的‘債券通’就是最佳佐證。”報告表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