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致股債“雙殺” 央行召集“三會”協調監管政策

銀行 投資 滬指 中國人民銀行 華夏時報 2017-05-13
去槓桿致股債“雙殺” 央行召集“三會”協調監管政策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11日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開盤便跌破前期低點3044點,盤中一度下挫超1.00%,創七個月新低。這是上證指數連續第18天低開,而歷史上總共只有兩次連續17天低開的情況,上一次是2002年1月29日。數據顯示,目前有接近2000家股票跌幅早已擊穿熔斷時的低點,部分甚至比熔斷低點還要攔腰斬半不少。一大半股票擊穿2638點,但股指還挺在3000點到3100點附近,殺傷力超過熔斷,堪稱股災4.0。

5月11日,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報道引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在金融去槓桿和資金”脫虛向實”過程中,部分非銀機構縮表以及銀行業機構增速放緩,市場資金價格逐漸小幅上行,都屬轉換行情中的正常市場現象。然而,過快去槓桿或監管加強則可能使得短期市場利率向上突破,這既是流動性壓力的表現,也可能是局部機構發生流動性風險的爆發點,為金融業的穩健發展帶來新的問題,這顯然不是監管層的初衷。

陳冀稱,未來的監管政策變化與貨幣當局的流動性調控仍會相輔相成,既考量政策出臺對市場可能形成的衝擊、防範局部流動性風險誘發系統性風險,又使得金融監管不斷向前推進,打造更加穩健支持實體經濟的金融體系。

這次金融“去槓桿”,一行三會已然形成共識。

央行方面,3月27日,央行暫停逆回購,這一暫停就是13個交易日,13日累計淨回籠4900億;

4月13日,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併發放839億元PSL,4月13日有2170億元6個月期MLF到期,4月18日將有另一筆2345億元6個月期MLF購到期。

4月13日到期的MLF沒有續作之後,雖然重啟了逆回購又投放了PSL,但市場上對於流動性的擔憂更大,之後央行在18日那批MLF到期之前,續作MLF,包括6個月的和1年期的。

5月10日,央行開展了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14天期、28天期分別為900億元、100億元和100億元。而5月5日至9日之間的3個交易日,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此前,4月20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銀行表外理財於今年一季度正式納入MPA廣義信貸指標範圍,由於此前已有一段時間模擬測算和溝通的過渡期,總體看是平穩有序的。對理財、資管業務的進一步監管,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監管部門會充分考慮相關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與此同時,“三會”四月以來的金融去槓桿力度空前,甚至超出市場預期。銀監會方面,自郭樹清上任以來,直接加強監管,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已經出臺了不少於8份監管文件,並且處罰了多個銀行,頻頻亮劍銀行業。切斷“脫實向虛”的資金來源。4月21日,郭樹清在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重點強調“5、6、7號文”。5號文件——整治行業亂象 加大處罰力度;6號文件——劍指同業、理財、互金;7號文件——擬推26項規章彌補監管短板。

證監會方面,4月21日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披露,證監會查處交易所前發審委員馮小樹涉嫌違法買賣股票,並作出嚴肅懲處,罰沒款總計達到4.99億元。同時證監會還宣佈,將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採取高壓態勢;嚴懲擾亂市場秩序的害群之馬,對重組造假,將有毒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行為絕不姑息。

此外,自銀監會連發多份文件嚴監管銀行委外資金之後,資金池問題引起了監管的關注,近日證監會約談多家大型證券公司,明確要求清理資金池類債券產品。

保監會方面,自4月開始,保監會密集發文,就行業風險與監管,針對虛假出資、資金亂用、銷售誤導、難理賠、違規套取費用、數據造假等市場亂象作出明確規定。

5月10日,保監會又發佈了《關於開展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排查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展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排查專項整治工作。此次資金運用檢查將重點聚焦重大股票股權投資、另類及金融產品投資、不動產投資和境外投資等領域,實施穿透式檢查,摸清並處置存量風險,嚴格控制增量風險。這一次資金運用檢查將圍繞合規風險、監管套利、利益輸送、資產質量、資產負債錯配五大領域展開。

今年年初到4月中旬,股市債市震盪中上漲,滬指上漲了5%以上,但4月中旬以來風雲變幻,面對監管和資金面的雙重收緊,股市、債市雙雙下跌。

股市方面,自4月11日開始,A股市場便頻頻出現個股“閃崩”的案例,一個月以來,A股普跌不止,滬指、創業板指均創出數月以來新低。截止5月10日,上證指數累計下跌7.11%,深成指跌8.55%,創業板指8.98%,佔比86%的個股出現下跌。

債市方面,10日,債券市場呈現恐慌性下跌,收益率全線大幅走高。利率產品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近10BP,一度觸及3.70%關口,自4月以來上行近25BP,創2015年8月來最高;金融債方面,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上行近5BP,逼近4.40%關口。而信用產品收益率整體走高,短融成交集中在半年內AAA品種,收益率小幅上行,4個月的17鐵道SCP001成交在4.12%;中票收益率上行明顯,3年期16國電MTN001成交在4.82%,13中鐵建MTN1成交在5.05%;企業債以中短期品種成交居多,如可質押券種16保利03成交在行權價4.85%。

同時,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取消或推遲發行的債券規模達2633.87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此外,今年前四個月推遲或取消發行的債券數量306只,同比攀升52.2%。尤其是進入4月,取消或推遲發行的債券規模和數量接近前三月總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