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7點半是唱吧的黃金時間,一般都有20多人圍在水上景觀平臺唱歌。而對一些不喜歡唱歌的朋友,王永年在旁邊準備了兩張桌子、幾支毛筆、墨水、紙張等,大家可以聽著歌,練練書法,陶冶情操。還別說,這樣的人還挺多。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7點半是唱吧的黃金時間,一般都有20多人圍在水上景觀平臺唱歌。而對一些不喜歡唱歌的朋友,王永年在旁邊準備了兩張桌子、幾支毛筆、墨水、紙張等,大家可以聽著歌,練練書法,陶冶情操。還別說,這樣的人還挺多。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7點半是唱吧的黃金時間,一般都有20多人圍在水上景觀平臺唱歌。而對一些不喜歡唱歌的朋友,王永年在旁邊準備了兩張桌子、幾支毛筆、墨水、紙張等,大家可以聽著歌,練練書法,陶冶情操。還別說,這樣的人還挺多。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7點半是唱吧的黃金時間,一般都有20多人圍在水上景觀平臺唱歌。而對一些不喜歡唱歌的朋友,王永年在旁邊準備了兩張桌子、幾支毛筆、墨水、紙張等,大家可以聽著歌,練練書法,陶冶情操。還別說,這樣的人還挺多。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閒暇時候,王永年會和唱吧好友一起唱歌做公益。今年5月29日,一行人去了伊橋養老服務中心,給幾位老人過生日。許多老人沒用過話筒唱過歌,紛紛熱情地一展歌喉。

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不會用話筒,王永年幫她舉著,唱完之後,她激動地說,“這輩子第一次唱,太開心了!”

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自告奮勇唱了首《思念》。“這是我記得最牢的歌,我還想多唱幾首!”老人們的快樂溢於言表。

"

夜幕降臨,洛塘河畔的綠道里人影重重,不少市民在此走路、散步、遛狗。不遠處,在海洲街道西郊社區旁,歌聲影影綽綽。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前晚,一曲《光陰的故事》迴盪在洛塘河上,經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都知道,這是“光陰的故事”唱吧又開唱了。

這算是一個大眾“K歌吧”,地點位於洛塘河畔景觀步道西郊社區伊橋段的水上景觀平臺。晚上6點多,西郊社區居民王永年都會按時來到這裡,打開音響,等待著唱友們的到來。

王永年準備的唱歌設備挺簡單:兩個話筒、一套戶外音響。周圍散步的市民如果走累了,都可以去那裡歇一歇,再面朝著洛塘河高歌一曲。唱得不一定要多專業,就是一群陌生的朋友聚一聚,唱一個心情。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唱吧地點:水上景觀平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

因一場排練創立唱吧

這個“光陰的故事”唱吧是王永年和幾位喜歡唱歌的朋友一起創立的。

王永年今年54歲,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年輕時候,他酷愛唱歌,經常會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一起唱歌,但因為工作繁忙,漸漸地不怎麼唱歌了。他心裡一直覺得有些可惜。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現在年紀大了,有空閒了,工作之餘就想把以前的愛好撿回來。”2016年,剛好西郊社區在組織文化走親活動,需要準備一個歌唱節目,想到了王永年。王永年找來了年輕時一起唱過歌的三個好兄弟一起排演節目,而去哪裡排練成了問題。

“我們在洛塘河邊的親水平臺露天排練,河邊有很多綠蔭空間,空氣新鮮風景好,還沒唱歌就覺得心情美妙。”最開始,王永年只是將這裡當成一個排練的場所,讓他沒想到的是,每當歌聲響起,很多在附近鍛鍊的人都會圍過來,自發地哼唱起來。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想到附近居民也喜歡聽歌、唱歌,王永年就自己掏了近2000元錢,買了話筒和音響。只要想唱歌,就可以拿過話筒,想唱就唱。即使是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也可以放開膽子來這裡唱。他還給這個唱吧取了個名字——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

素不相識的人也來唱

由於原場地比較小,2018年,王永年將唱吧的地點搬到不遠處的水上景觀平臺,也就是現在的場地。“以前的場地是露天的,下雨了就唱不了了。現在我們在陽臺上唱歌,有了遮風擋雨的場所。”王永年說,社區幫忙聯繫了這個水上景觀平臺的管理部門,把這間閒置的水上玻璃房免費借給他們開展活動。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2018年大年初一,王永年帶著妻子到水上景觀平臺搞衛生。房子裡什麼都沒有,夫妻倆陸續搬來了家裡閒置的桌子、沙發、凳子、水壺等日常用品,並且將音響、話筒直接放在了這裡。每晚6點至9點,唱吧都準時開唱。

由於王永年和小夥伴們唱的都是經典老歌,很符合周圍居民們的口味,漸漸地附近走路的人都知道唱吧的存在。有時,王永年還會叫上三兩好友,有的彈吉他,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葫蘆絲,來一場樂器大合奏,來一場男女對唱。但更多的時候,是素不相識的人們來這裡臨水而歌。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來這裡唱歌,我都叫不出名字。”王永年笑呵呵地說,“之前有一名年輕小夥,專門繞到這邊看熱鬧,他悄悄地問我‘你們這裡唱歌要不要收費’。我回答‘免費為你們服務’。他很靦腆地笑了笑,馬上就拿起話筒開唱。”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王永年記得,這名小夥子唱的是一首《飄雪》。這首歌有一個高音區,小夥子可能因為緊張,高音區有點唱不上去,等他唱完了,王永年熱情地與他分享“唱歌打開喉嚨”的經驗,“別緊張,唱錯了又怎麼樣呢?唱歌嘛,圖得就是一個開心。”

唱吧給人帶來快樂

在王永年微信裡,還有一個“光陰的故事音樂茶吧”微信群。王永年是群主,他親眼見證了這個群從建立之初的四五人,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人。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7點半是唱吧的黃金時間,一般都有20多人圍在水上景觀平臺唱歌。而對一些不喜歡唱歌的朋友,王永年在旁邊準備了兩張桌子、幾支毛筆、墨水、紙張等,大家可以聽著歌,練練書法,陶冶情操。還別說,這樣的人還挺多。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閒暇時候,王永年會和唱吧好友一起唱歌做公益。今年5月29日,一行人去了伊橋養老服務中心,給幾位老人過生日。許多老人沒用過話筒唱過歌,紛紛熱情地一展歌喉。

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不會用話筒,王永年幫她舉著,唱完之後,她激動地說,“這輩子第一次唱,太開心了!”

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自告奮勇唱了首《思念》。“這是我記得最牢的歌,我還想多唱幾首!”老人們的快樂溢於言表。

自掏腰包買設備、借場地 海寧54歲男子開起公益唱吧

“我覺得,在家裡唱,不如和大家一起唱,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讓大家愛上這件事。”唱吧給王永年帶來了快樂,也給愛唱歌的人帶來了快樂,他說,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