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最近,僅31歲的奧地利外長塞巴斯蒂安·庫爾茨贏得了總理競選,奧地利誕生了一位歐洲最年輕的總理,年輕和高顏值的總理讓人眼前一亮,也讓奧地利再次走入我們的視線。

很早便聽人講,奧地利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精彩的地方之一,低調、從容,還有恰到好處的奢華,其中又以薩爾茨堡更讓人難以忽視,自然與文化在這裡水乳交融。莫扎特,還有那部留連於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音樂之聲》,讓薩爾茨堡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氣息。許多年過去了,那些音樂、歌曲、和故事從未褪色,始終給人一種暖心與感動。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50多年從未間斷的《音樂之聲》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從來沒有一部電影似《音樂之聲》這般影響一座城市,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知道了風景如畫的薩爾茨堡。幾十年來,全球訪客按圖索驥,來這裡尋找身臨其境的感覺。不過,有件事令人難以置信:奧地利人,甚至大部分薩爾茨堡人,最開始時並不知道這部電影,直到某一天,許多遊客沿著電影裡的路線來這裡行走時,《音樂之聲》才正式進入薩爾茨堡人的視野。

一戰前,奧地利貴族特拉普上校已經和妻子養育了7個孩子,1920年,妻子的辭世沉重地打擊了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不久,特拉普全家從維也納搬到了薩爾茨堡的別墅。這時,修女瑪麗亞被派來做家庭教師,並與7個孩子建立了濃厚的感情,也捕獲了特拉普的心,婚後,他與瑪麗亞在薩爾茨堡又育有兩個女兒。在歐洲經濟大蕭條時期,特拉普幾乎喪失了所有財產,正是一家人的合唱團表演拯救了經濟上的窘況。1938年,希特勒吞併奧地利,特拉普一家前往美國,並在次年生下最小的兒子約翰。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便是取材於這一真實故事的若干片段,並借鑑特拉普的自傳小說和百老匯的音樂劇《音樂之聲》製作而成。1965年首映的電影《音樂之聲》共獲10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斬獲5項,電影裡的插曲更是流傳至今,成為一代人青春的記憶。

特拉普上校的9個兒女,現在只有小兒子約翰還健在,也已是76歲的古稀之齡,前年的紀念《音樂之聲》50週年時,和他一起回到薩爾茨堡的還有妻子、女兒女婿、和兩個外孫女。

因戰爭而到美國定居的特拉普十分懷念薩爾茨堡的時光,經濟條件轉好後,他挑了一處很象薩爾茨堡的地方買下一個大農場,並改建成薩爾茨堡風格的農舍,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度假酒店,客人中就包括許多慕名前來的影迷,自然也有來自中國的《音樂之聲》迷們。現在,約翰掌管著這家酒店,並逐步將經營交給女兒。約翰的兒子在那次紀念活動中沒能和父親一起回到薩爾茨堡,因為當時要照顧即將生產的妻子,而妻子就是留學美國而定居的中國人。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海爾布倫宮

拍攝結束後,電影中兩次出現的玻璃涼亭就留在了薩爾茨堡,開始放在列宮的花園中,後來被移至海爾布倫宮的花園。在併入奧地利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間裡,薩爾茨堡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家獨立存在,主教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列宮和海爾布倫宮都是主教的財產。

現在的列宮是私人財產,平時不對外開放,為了讓更多的人親臨涼亭,薩爾茨堡市政府決定將此亭移至海爾布倫宮。這裡的大花園是人們休閒的最佳場所之一,宮殿外的噴泉遊戲更令人驚歎,要知道這可是400年前的傑作,所有噴泉、木偶動作完全靠水的動力實現。最經典的要數水柱將皇冠衝至高處,再精準地落回原地,讓人忍俊不禁。站在涼亭旁,腦海浮現的是《音樂之聲》裡大女兒麗莎與男朋友約會,以及後來瑪麗亞與特拉普表白的片段,耳邊都是《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的旋律。

永恆的經典永恆的山水

如今的薩爾茨堡有了《音樂之聲》主題遊,車身上印有瑪麗亞和7個孩子的巴士會帶大家穿過城市,直到阿爾卑斯的鄉間。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米拉貝爾宮和花園是瑪麗亞和孩子們邊唱邊跳《哆來咪》後半段的地方,連他們歡快跑過的拱廊都還在。瑪麗亞從修道院到特拉普別墅的路上經過官邸廣場,噴泉依舊迷人,修道院取景自薩爾茨堡城堡下面修女山的修道院,但是電影裡瑪麗亞與特拉普舉行婚禮的教堂卻是在巴洛克風格的蒙德湖教堂,經過巧妙地剪輯,幾個鏡頭穿過薩爾茨堡最迷人的地方。

離開市區前往蒙德湖,首先會路過福羅恩宮,正門、庭院、和花園被用作特拉普別墅的部分外景,再加上列宮的湖邊,構成了整個別墅的外景,至於別墅內的拍攝則是在美國的攝影棚內完成。主題巴士經過風景如詩如畫的山區,經過富施爾湖、沃爾夫岡湖、和聖吉爾根小鎮,它們構成了電影開始時的鳥瞰鏡頭。從蒙德湖去往蒙德湖教堂會經過一片樹蔭,電影裡孩子們掛在樹上嬉戲的鏡頭就是取景於此。影片中藝術節的場景是在岩石騎術學校拍攝的,但特拉普唱起的《雪絨花》卻並不是奧地利歌曲,但50年過後,沒人會再認為這首歌不是奧地利歌曲了。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電影中最經典的歌曲要數《哆來咪》,電影裡的瑪麗亞和孩子們在山間唱起了這首歌,拍攝地正是在位於薩爾茨堡南40公里的韋爾芬小鎮背後的Gschwandtanger山上。現在,一條全新的徒步路線出現了,從韋爾芬小鎮出發,明顯的標識將人引向高處。小路被森林包圍著,時而竄出的松鼠加快了自己的腳步,青色的味道讓人倍感清爽,在這樣的環境中徒步,感覺自己就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隨著高度的攀升,視野漸漸開闊,陽光明媚下,薩爾茨河谷迷人的風光旖旎起來,村莊一簇簇地點綴於蒼翠之中。

整條徒步路線5公里多,比較容易走,身著奧地利傳統服飾的老先生在路邊彈著吉它,多是當地獨有的民間曲譜。人們在草坪上享受著秋日裡的暖陽,孩子們跑著跳著嬉戲著,一家人坐在野餐墊上,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美味,如此歡樂和暢快想要我這外來人不加入都難。韋爾芬城堡和它身後的雪山,連同綿延起伏的森林草場,彷彿一塊巨型的帷幕,為人生的舞臺增彩添色。歷史、電影、還有精彩的今天,想理清也是難,我在想,當年瑪麗亞是不是也經常帶著特拉普的7個孩子來這裡,象電影中的那樣,野餐、彈吉它、唱著Do-Re-Mi。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電影上映後,現實生活中的特拉普一家曾經回到過韋爾芬,短暫的假期中,光顧過的Obauer成了韋爾芬最著名的餐館之一,以提供阿爾卑斯山特有的美味為招牌。當年招待過特拉普的鹿肉焗蘑菇和阿爾卑斯鱒魚生食,都是到店客人的必點之菜。

每年山裡都有野生鹿的獵殺配額,取得狩獵資格的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進山打獵,之後便是端上餐桌的美味。在這裡用餐,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味道,所有食材都取自當地的山裡,除了菌類蔬菜,一些新鮮的莓果也被用作甜點,甚至是菜餚。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在餐館裡還聽到一個故事,特拉普用餐時對紅葡萄酒特別感興趣,要知道奧地利的白葡萄酒本就十分出色,這紅葡萄酒給了特拉普驚豔的感覺,於是,他將這種薩爾茨堡本地的葡萄酒列入採購清單,提供給自己經營的酒店的客人們,如今已經是幾十年過去了。

音樂大師的搖籃

音樂是這座城市永恆的主題,這裡誕生過莫扎特、卡拉揚等音樂大師,貝多芬、海頓等大師在此創作了大量不朽的樂章。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莫扎特塑像

如果說電影《音樂之聲》是薩爾茨堡的一張名片,那麼樂神莫扎特無疑是城市的靈魂,從某種程度上講,莫扎特重塑了城市的性格。無需懷疑這些是薩爾茨堡人將音樂大師作為一種城市廣告,在老城中走上一遭,聽人聊聊往事,便會發現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豪與熱愛。

當地人細心呵護著與莫扎特有關的地點和故事,從薩爾茨河東岸的莫扎特音樂學院,到西岸的糧食衚衕,再到城堡下面的大教堂,到處都是大師生活過的地方,甚至連他常坐下來喝咖啡的小店都依然還在。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薩爾茨堡中世紀小巷裡,藏著數不清的祕密,莫扎特就出生在糧食衚衕的一棟老房子裡。不得不承認,莫扎特是一位偉大的天才,在他還是6、7歲孩童時,就表現出不可思議的音樂能力。莫扎特的父親是宮廷樂師,他的一位同為宮廷樂師的朋友薩何特奈,有一把音色圓潤的小提琴,小莫扎特試拉了幾下,對宮廷樂師說,“你的小提琴音調比我的低八分之一。”這位樂師認真地比較了一下兩人的琴,發現果真如此,不由得驚詫萬分。而小莫扎特在這個年紀時,對於音樂過耳不忘,並能以豐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曲調,當真是天賦異稟。

現在糧食衚衕的莫扎特故居,一面大大的奧地利國旗自樓頂向下懸掛,每天都有大師的追隨者蜂擁而至。故居內不允拍照,便在門口的老式門鈴前合影,更是一種別樣的紀念。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後來,莫扎特也成為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宮廷管風琴師,離開薩爾茨堡,再回來,再離開,對自由的渴望與來自主教的羈絆讓他的境遇並不那樣美好,貧困與潦倒一直和天才如影隨形。35歲那年的一個冬日,莫扎特在維也納去世,群葬在一個公共墓地,連墓碑也沒有。

西方對墓地並無太多忌諱,倒是一個適合思考生與死的地方,薩爾茨堡也不例外。市中心林茨大街的聖塞巴斯蒂安墓地,中間有一座高高的石室,在一片低矮的墓碑中甚是顯眼,那是權重傾城的大主教的墓室,死後也喜歡被別人簇擁著。這片墓地埋葬著莫扎特的祖母、父親、妻子,以及妻子後來的丈夫,卻唯獨沒有他的母親和姐姐娜納爾。

莫扎特去巴黎時,母親也跟他去了,卻再也沒能回來。娜納爾在遺囑裡寫明不與莫扎特的妻子葬在一個墓地,而是葬入了聖彼得墓地。這是薩爾茨堡最早的墓地,埋葬著眾多名人,卡拉揚的老師、海頓的弟弟、大教堂的建築師等等。當年第一任主教羅伯特連同聖彼得教堂一起修建的這片墓地,更早的歷史可溯至古羅馬時代。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墓地一側的巖壁上,有一條中世紀鑿出的狹窄而陡峭的臺階,直將人引至上方一間間陰暗的石窟,那些都是當年傳教士們佈道的地方,窟壁至今還能看出一些彩色壁畫,這些傳教室比羅伯特的主教時光還要早上兩百多年。一千多年來,僅有的幾十處墓穴被一代代故去的人擠得滿滿當當,再有任何一位逝者想埋進聖彼得墓地都比登天還難。今天,聖彼得墓地成了旅行者遊覽的地方,有了生與死,一個人的一生才算完整,除了莫扎特家族,其他人又有著何樣的故事。生與死,陰陽終究兩重天。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薩爾茨堡大教堂

莫扎特用他傳世的音樂重塑了薩爾茨堡,1841年他逝世50週年的時候,人們想在離大教堂不遠的地方豎起他的雕像,後因發現了羅馬時期的馬賽克地磚遺址而延至次年。現在,莫扎特雕像目視教堂,所在的莫扎特廣場成了人們來薩爾茨堡的必到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7年授予薩爾茨堡的“世界文化遺產”石碑就在莫扎特的腳下,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紀念。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莫扎特巧克力

在薩爾茨堡,人們還以一種甜蜜的方式紀念著莫扎特這位音樂大師,不時進入眼簾的巧克力球,外面包裝紙上印著莫扎特的形象。別輕視這小小的巧克力球,誕生已有120多年,是在大師逝世100週年時由保爾·福斯特發明的。現在,老城仍有三家FIUST咖啡店,藍色莫扎特巧克力球是主營,一直保持著手工製作,味道自然不凡。而大多數紅色的莫扎特巧克力則是機器加工出來的,方能滿足世界各地遊客的紀念需求。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薩爾茨堡是一座愛樂之城,僅有15萬人口的城市,僅音樂廳就有十多座。每年7至8月的薩爾茨堡音樂節,更是全球音樂迷心中水準最高、最富盛名的音樂節慶。這個創立於1920年的音樂節,是歐洲三大古典音樂節之一,其前身是莫扎特音樂節,而指揮家卡拉揚曾親自領導與指揮音樂節長達30多年。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而到了每年11月至12月,薩爾茨堡都會舉辦基督降臨節音樂節,這已成為每年薩爾茨堡聖誕節前的固定節目,每年吸引近4萬人前來聆聽。這個音樂節誕生於1946年,最開始由音樂家、歌唱家和傳統主義者Tobi Reiser召集自己朋友們一起唱歌、做音樂,最開始,只有不到40位聽眾在一個沒生火的房間聽他們動人的歌聲和旋律,逐漸地,聽眾數量不斷增加。他們的首次正式演出於1950年在主教官邸的皇家大廳舉行,1952年,基督降臨音樂會搬到了薩爾茨堡大學禮堂。

薩爾茨堡:美若仙境!音樂大師的搖籃、《音樂之聲》的故鄉

當然,你可以選擇觀看常演不衰的《音樂之聲》,坐在臺下去追憶那逝去的時光,為那種彷彿的穿越而感動。那晚,我選擇了在莫扎特基金會的音樂廳內莫扎特交響樂團的音樂會,鄰座的艾薇琳曾是樂團的一位女高音,維也納人,嫁到薩爾茨堡61年了,80多歲高齡的那份優雅與從容,如這城,滿滿的都是故事,青春、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是隻有一次,且行且珍惜。音樂會間歇時,人們來到室外的院落裡,輕飲一杯葡萄酒,盡享薩爾茨堡的夜之美好。

薩爾茨堡芝加哥3日遊

詳細行程請後臺回覆“薩爾茨堡”

DAY1:米拉貝爾宮和花園——糧食衚衕——莫扎特故居——現代藝術博物館——薩爾茨堡城堡——薩爾茨堡大教堂——聖彼得教堂及墓地——聖塞巴斯蒂安墓地——莫扎特基金音樂廳莫扎特交響樂團音樂會

DAY2:富施爾湖——沃爾夫岡湖——聖吉爾根小鎮——蒙德湖教堂——Gschwandtanger山

DAY3:翁特斯山——列宮——海爾布倫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