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是否還是“王子”?

音樂 李雲迪 樂器 王羽佳 柚子練琴 2017-05-13

李雲迪是否還是“王子”?

李雲迪鋼琴演奏

鋼琴演奏界從來不缺年少成名者,但真正能淬鍊成偉大演奏家的卻是少數。不管你在30歲之前拿過何種成色的鋼琴比賽大獎,40歲時都有可能變得庸庸碌碌,50歲時默默無聞,60歲以後則徹底被歷史和舞臺遺忘。不幸的是,李雲迪正在慢慢成為這樣的人物。

12月1日,李雲迪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了鋼琴獨奏音樂會。開場的兩首肖邦夜曲還算過關,貝多芬卻又一次成為了他的苦主:《熱情》奏鳴曲強悍的技術和嚴謹結構直接威脅著他脆弱的演奏,貧乏的音色,單調的力度層次,笨拙的突弱,尖銳刺耳的重音和絃伴隨著鋼琴家跺地板的聲音;《月光》奏鳴曲著名的慢板則在不斷重複的三連音演奏中讓人乏味;而在《悲愴》中,引子過後的快板又一次陷入紊亂,習慣性的錯音接連發生,過度的緊張讓他大汗淋漓,這在沒有NG可言的音樂廳中簡直宛如一場災難。

不過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並不斷上前與其合影,之後變成在微博或臉書中的談資。隨後的唱片籤售會上,數百名粉絲組成的隊伍九曲迴腸,將音樂廳外的大理石廳堂擠得滿滿當當,甚至有觀眾因要求合照未果,而與上前阻攔的保安人員發生衝突,這種場面彷彿只在娛樂明星的身旁可以看見。

李雲迪演奏貝多芬的時機多少有些尷尬。不久前傑出的維也納鋼琴學派代表魯道夫·布赫賓德(Rudolf Buchbinder)在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演奏了全部32首貝多芬奏鳴曲,而當今碩果僅存的鋼琴巨匠毛裡齊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同樣以貝多芬在此登臺。後者是李雲迪十分敬仰的鋼琴家,在一次採訪中李雲迪感慨道:“波利尼無疑是當今樂壇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他曾經淡出隱退,放棄很多誘惑潛心苦練,不斷探索,這也是成就他的關鍵。藝術家必須保持自知和從容姿態,吐故納新,追求精進,這樣生命力才會持久。”

2001年的冬天,李雲迪在華沙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成為繼波利尼、阿根廷的馬爾塔·阿格里齊(Martha Argerich)、波蘭的齊默爾曼(K. Zimerman)等人之後新一代年輕鋼琴家的旗幟,而此事在中國音樂領域的轟動性絲毫不亞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之後,李雲迪國際音樂會邀約紛紛而來,古典唱片業鉅子德意志唱片公司(DG)早早將其招入旗下,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的首位華人演奏家,而他作為琴童偶像的時間甚至比後來大紅大紫的郎朗還要早,而憂鬱的相貌和頎長的身材為他贏得了“鋼琴王子”的稱號。

但像在波利尼身上出現的那種傳奇故事似乎再無發生的可能。1960年,這位意大利鋼琴家的人生同樣被肖邦大賽的光環點亮,他錄了唱片,彈了無數的音樂會,正當如日中天的時候,年輕的波利尼選擇歸隱修煉,並且一走就是八年。他拜在孤高而令人敬仰的鋼琴家阿爾圖羅·貝內代託·米凱蘭傑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門下學習,而待到1968年重返舞臺時,原本輝煌的技巧加之藝術上全新境界,讓波利尼獨步天下,所向披靡。

在獲得肖邦比賽金獎之後的12年裡,冠軍的頭銜一直是李雲迪最有說服力的廣告語,也是他的保護傘。但這一點在波利尼、阿格里奇等前輩獲獎者那裡身上已經很少被提及,人們只記得他們是傑出的鋼琴家,鋼琴藝術在20世紀最後三十年的偉大開拓者,肖邦比賽至今以他們為榮。而李雲迪剛好相反,他至今仍需要冠軍的光芒照耀。

2008年,DG唱片公司與李雲迪解約,兩年後才被日薄西山的EMI古典廠牌接收,而在歐美主流音樂廳登臺頻率的降低則直接威脅著他的影響力。更關鍵的是,其演奏造詣已經被另外兩位中國頂尖鋼琴家郎朗和王羽佳甩在身後,當郎朗頻繁與維也納、柏林的一流樂團合作,王羽佳被挑剔的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賞識時,鋼琴王子正在漸漸淡出國際舞臺。

王子怎麼了?很多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還有唱片公司、藝術家與市場的博弈關係。當郎朗從DG轉投索尼唱片公司後,古典音樂界的當家頭牌李雲迪意識到自己正在失去廣闊的中國市場,於是憑藉其在國內獨特的號召力,又一次被納入了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兩年來,他像只皮球一樣,在唱片公司之間被踢來踢去。

與此同時,李雲迪演奏技巧衰退的現象越發明顯。去年12月李雲迪和指揮家餘隆的中國愛樂樂團合作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之後中國愛樂樂團計劃出版一套由100張CD組成音樂會現場錄音唱片,原本李雲迪的演出現場錄音也將被結集發行,一位參與這套唱片製作的音樂人透露,在後期製作階段,錄音師無法修復在演奏中那不斷出現的錯音,最終導致這一曲目從出版目錄中剔除。今年5月,在北京的一場獨奏會中,他又一次在一首難度平平的貝多芬奏鳴曲中遭遇技術困擾,讓批評者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對其繼續開火的彈藥。

在技藝上,昔日的肖邦冠軍為何退步至如此地步?很多人認為不斷涉足娛樂事業讓李雲迪失去了鋼琴練習的時間。但他在12月1日的貝多芬奏鳴曲是精心苦練後的結果,但依舊令人失望。於是,一個殘酷的疑問擺在了面前:鋼琴王子的現狀是受制於他的天賦嗎?

與此同時,一些華裔鋼琴新秀保持著高水準的演奏水平。同樣出自中國鋼琴基礎教育系統,與李雲迪同歲的郎朗擁有著超凡的技巧和與生俱來的多變性,他的能量足以讓他應付每年百場以上的音樂會,挑戰像匈牙利音樂家巴托克(Bartók)、俄國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一類技巧艱深的作品。而另一位佼佼者王羽佳則有傑出觸藝術家所必備的靈性與聰穎,只消聽一聽她演奏舒伯特歌曲《葛麗芹的紡車》,或者門德爾鬆《仲夏夜之夢》裡的諧謔曲就知道,音樂在其體內實屬渾然天成之物。

但今天的李雲迪則不同。他的音樂中缺乏令人驚喜的火花和賞心悅目的色彩,難道是鋼琴比賽的一錘子買賣把他送上了一條不歸路?他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榮譽,卻不一定具備與之長久匹配的天賦、能力與心智,這好比他被推上一匹白馬,卻並不一定是王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