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心態的人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如果不改變,你將會碌碌無為

英語 年關生存指南 游泳 耕讀博學 2019-04-05

你想在工作崗位上大展宏圖,碰壁幾次後心想著無所謂了,只要能按時發工資,差不多就行。

你想去健身,想去學習烹飪,想去過精緻的生活,結果沒堅持幾天,還是覺得床上躺著舒服,外賣叫著方便,反正餓不到就行。

你想著要嫁給愛情,也不去拓寬自己的交際,後來年紀大了,家裡又催得緊,心想算了吧,找個差不多的湊合吧。

……

生活中最常上演的戲碼,就是退而求其次。這甚至已經成了人們心中的處世智慧,美其名曰“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這心態的人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如果不改變,你將會碌碌無為

於是你只能活在不滿和抱怨之中。你只能平庸。

蔡康永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有這心態的人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如果不改變,你將會碌碌無為

所以,不要總是待在舒適區不肯邁出第一步,也許試一試就會發現不一樣的景色,會發現高配置生活的精彩。

你定下目標高,達成的目標也就可能高;你要求嚴,得到的結果才可能好。雖然是什麼樣的標準就一定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但卻一定是正相關。

那些結局為上的人,求的則一定是“上上”。優秀人物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他們永遠對自己做到的不滿意,那些讓常人豔羨的結果,其實都離他們理想中的甚遠。

反之,就是不斷放低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得到的結果就只能是越來越差。

當退而求其次成了一種習慣,不盡人意就形成了慣性,形成一種越妥協越失敗的惡性循環,這就是低端人生的來源。

有這麼一段話,說得很是透徹。

你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下,這個世界就會為你讓出一席之地;但你卻發現,除了失去更多,抱怨更多,你什麼都沒得到。

實際上,每一次妥協的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目的:或是害怕失去,或是息事寧人,或是不願付出努力……當你以為降低標準就可以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你就註定會得不到想要的。

要記住,你所設定的底限決定了你不會失去什麼。一旦你失去了底限,你很快就會潰不成軍。更嚴重的後果是,你想要的東西,也會跟著一樣樣失去。

更可怕的是,退而求其次對人的腐蝕,是在你的不知不覺中悄悄進行的。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環環相扣如同一根無形的繩子,綁住你把你往人生泥潭的深處拉。

所以,人只有絕不降低標準,才可能等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退而求其次的,則已經放棄了這項權利。

事情上可以權宜,心底的標準卻不能有絲毫減損,兩者的區別要看清楚。

人也只有絕不降低標準,才可能突破當前的困境,到達一個全新的層面和格局。莊子、孔子等古代先賢們,沒有一個因為現實困境而降低自己的精神追求;所有的現實成功者,也沒有一個在困難面前選擇放棄。

有這心態的人正在慢慢的毀掉自己,如果不改變,你將會碌碌無為

假如馬雲在創業艱難期的一再失敗中放棄了,他還可以去做他的英語老師,但他沒有;

假如史玉柱在破產負債2.5億後放棄了,他隨便就可以謀得一份高管職位,但他沒有。

他們不放棄,正是因為他們不肯退而求其次,不肯降低自己人生追求的標準。

人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活著最大的失敗,不是跌倒,而是從來不敢奔跑。

說白了,那些輕易就肯退而求其次的人,是心靈的格局不夠,抗壓的能力不夠,堅韌的程度不夠,生命的成色不夠。

因此,他們配不上更好的結局。

有的人說,我沒有那些先賢和成功人士的天分,“求乎其上”只能是好高騖遠、不自量力。但就算如此,就一定要“求乎其下”嗎?不還有“求乎其中”嗎?

所以別再給自己找藉口了。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是靠退而求其次來成全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堅持自己的高標準,不妥協。不管生活給你多少焦慮煩躁,你只需保持自律自信的生活狀態。

因為,人只有不後退,才能向前。

(今天的文章分享的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大家點擊關注,分享與收藏。動動你可愛的小指頭就是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