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5G鏖戰 蘋果能否解“芯”痛

當地時間7月25日,蘋果公司宣佈,將收購英特爾大部分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而其中最具價值的便是基帶芯片技術。儘管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蘋果卻一直處在缺芯的困局中,以至於不得不妥協與高通達成和解。得到關鍵技術之後,蘋果雖不能趕上第一波5G紅利,但於未來卻是受用多多。

接盤英特爾

北京商報記者從英特爾方面瞭解到,大約2200名英特爾員工將加入蘋果公司,同時包括相關知識產權、設備和租賃,據瞭解,其中對於蘋果來說最具價值的就是基帶芯片業務。該交易價值10億美元,預計將於2019年四季度完成,但須經監管部門批准並符合其他常規條件,包括在特定管轄範圍內設立工作委員會和開展其他相關協商。

通過所獲得的當前和未來的無線技術專利,加上蘋果現有的專利組合,蘋果公司將擁有超過17000項無線技術專利,涵蓋從蜂窩標準協議到調制解調器架構和調制解調器操作等方面。英特爾將保留為非智能手機應用開發調制解調器的選擇,例如針對個人電腦、物聯網設備和自動駕駛汽車。

北京商報記者就詳細信息採訪了蘋果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未做出迴應。

有知情人士表示,蘋果計劃在2020年將高通的基帶芯片技術用於5G iPhone,但希望到2021年將自主開發的5G基帶芯片技術用於部分產品。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ob Swan指出:“這項協議使我們能夠專注於開發5G網絡技術,同時保留我們團隊創造的關鍵知識產權和調制解調器技術。我們期待著全力以赴投身於5G,使其最符合我們全球客戶群的需求,包括網絡運營商、電信設備製造商和雲服務提供商。”

蘋果公司硬件技術高級副總裁Johny Srouji則稱:“我們很興奮有這麼多優秀的工程師加入我們日益壯大的蜂窩通信技術事業部,他們將在蘋果富有創造力和活力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與我們對創新性知識產權的重要收購一道,他們的加入將有助於加快我們面向未來開發產品,推動蘋果進一步脫穎而出。”

有評論指出,收購之後,蘋果將大幅提升自研基帶的能力。如果蘋果能在A系列芯片中集成基帶,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外掛基帶,將會進一步節省手機、平板電腦內部空間,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減少高通依賴

對於蘋果來說,這一交易可以減少其對高通的依賴。

近兩年,因為不滿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蘋果與高通在全球範圍打了不少官司。

但今年4月,蘋果和高通突然宣佈,雙方將達成和解,和解協議終結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包括高通與蘋果設備合約製造商的訴訟。且兩家公司達成了為期六年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已在2019年4月1日生效,並有兩年的延期選項。蘋果向高通支付一筆一次性的款項,兩家公司還達成了一份多年的芯片組供應協議,但上述具體金額均未知。

官司打了許久,最後卻還是以和解告終,背後其實是蘋果不得已的讓步,因為5G芯片的缺失,蘋果在5G手機上已經落後於其他主流廠商。

如今,主流品牌的5G手機紛紛加快了上市節奏,7月26日,華為首款國行5G手機Mate20 X 5G正式亮相,已經開啟預售,8月16日正式上市;此前三天,中興通訊搶先開啟旗下首款5G手機天機Axon10 Pro 5G版的預約,8月5日正式上市;vivo和OPPO的5G手機也會在今年三季度上市。而三星更是在今年2月就發佈了首款5G手機——三星Galaxy S10 5G版本。

蘋果在芯片上並不是一事無成,其A系列處理器的性能表現一直是行業的龍頭水平,並且也相繼實現了處理器上的GPU、CPU、ISP的自研能力,不用受制於別家企業。但基帶芯片卻一直是短板。然而,和高通和解的後果是,蘋果依然要每年支付鉅額專利費,因此,擁有自研芯片對蘋果來說至關重要。

而對於英特爾來說,出售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卻是甩掉一個大包袱,按照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司睿博此前的說法,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顯然已經沒有明確的盈利和獲取回報的路徑。

早在3G時代,製造基帶芯片的公司非常多,其中就有高通、英飛凌、飛思卡爾、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多家企業爭奪3G芯片市場。而英特爾也看到了移動基帶芯片未來的前景,為了進入移動芯片市場,斥資14億美元收購英飛凌無線業務,從而獲得了一定的3G基帶芯片技術,也就此踏入了這個充滿挑戰的市場。

不過運作多年,依舊年年虧損不止,無論是3G還是4G,根本無法得到市場的重視。戲劇性的一幕是,就在蘋果與高通宣佈和解的當天,英特爾突然宣佈退出5G智能手機市場,並表態不會在智能手機領域推出5G基帶芯片產品。而此次收購達成意味著英特爾將更加聚焦於自身數據業務。

加速5G追趕

根據外媒報道,蘋果預計在2021年推出搭載自研5G基帶的iPhone手機,而收購英特爾的智能手機基帶業務,加速了這個項目的進度。報道中提到,按照之前的計劃,蘋果原本2025年才能推出自研5G基帶,但收購英特爾的業務後,將開發速度提前了三年。

不過,通信專家劉啟誠表示,高通是以CT(通信技術)起家,英特爾則是IT(信息技術),一個是從通信角度出發,一個是從計算存儲角度出發,兩者的演進路線不同,兩家公司的基因不同也決定了如今的局面。劉啟誠認為,自研基帶芯片難度很高,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好的。

確實,蘋果對英特爾調制解調器業務的收購要到今年四季度才能完成,這就意味著蘋果只有一年多的時間研發自主5G調制解調器芯片,很顯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研發出能夠令蘋果滿意的調制解調器芯片並非易事,更不要說同已經內置高通調制解調器芯片的三星Galaxy S10 5G版智能手機競爭了。

消費電子觀察家樑振鵬也指出,蘋果如果開發基帶芯片,勢必要放棄英特爾的X86架構,採用ARM架構。去年Apple 3款新品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使用的英特爾基帶芯片,信號全部“撲街”,而iOS系統優化對信號的改善似乎也不明顯。另外,信號問題讓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的雙卡優勢略顯尷尬,因為大部分用戶反映,單卡模式下的iPhone信號要比雙卡狀態下好太多。

另外,樑振鵬認為,即便基帶芯片研發出來,蘋果不再購買高通的芯片,該公司還是要向高通交納專利費,原因是高通擁有3G、4G、5G互聯網技術相關的多項專利,所以只要手機需要聯網,就需要向高通付費。

“即便是如今5G專利數量居於世界前列的華為,也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但因為華為自己的專利較多,可以與高通形成交叉授權減少專利費,而蘋果最好的結果就是和華為一樣,增加自己的專利積累,與高通形成更多的專利交叉授權,從而減少專利費的交納。”樑振鵬說。

但不可否認的是,若能通過收購英特爾基帶芯片技術改變缺芯的局面,對蘋果是有長遠意義的,因為這意味著蘋果不再只是單一的消費電子廠商,而是上下游兼備的公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