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在英國這種“善意忽視”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實際上形成了相對自主獨立的自治體: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參事會、議會等自治機構。1619年7月弗吉尼亞第一屆議會向倫敦發出情願:倫敦指定的法令在未經弗吉尼亞議會同意前不得在當地施行。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儘管以英國人自居,然而實際上他們無非不過是在國防和外交上搭身為宗主國的英國的便車,以便使自己免於遭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脅,至於當地的社會生活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英國王權的控制之下。1747年瑞典學者彼得·卡爾姆在訪問北美歸來後做出了一個當時令人感覺荒謬的預言:英屬北美殖民地將在30到50年內獨立,唯一能阻止其獨立的是法國等強敵的威脅。彼得·卡爾姆已敏銳地意識到北美殖民地在社會治理方面已然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在面對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威脅時還有賴於宗主國的保護。然而1763年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中勝出,從此確立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這時英國開始試圖強化自己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度,這就引起了與殖民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霸主的英國赫然發現成為霸主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棘手問題: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勢必會重新集結力量發起對自己的霸權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自己如何保衛和治理包括北美在內的遼闊殖民地呢?站在英國的立場上而言:殖民政策的挑戰是一種必然趨勢。很快英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英國制訂的《駐軍條例》規定英國需要在北美殖民地派遣常駐軍以取代之前北美殖民地居民自發組建的民兵組織,為此當地人民需要每年負擔20萬英鎊的費用。既然英國在北美駐軍是為保護北美殖民地不被法國、西班牙等國侵佔,那麼由殖民地人民分攤軍費在英國政府看來似乎是完全正當的。問題在於儘管英國有英國的道理,然而北美殖民地人民從未負擔過這樣一筆費用,現在突然要他們承擔自己所認為的額外開支,那麼所遭遇的反對聲音也就是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時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基本就是這樣:英國出於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有必要對殖民政策進行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勢必會觸及當地人民的利益。英國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拓殖,這麼做是為避免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印第安人爆發衝突,然而這卻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不滿。在和法國的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債已然高達1.35億英鎊,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北美的防務每年支付20萬英鎊,英國人認為自己同法國作戰也是為保護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不受法國侵害,那麼由他們分擔一部分軍費開支有什麼不正常呢?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在英國這種“善意忽視”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實際上形成了相對自主獨立的自治體: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參事會、議會等自治機構。1619年7月弗吉尼亞第一屆議會向倫敦發出情願:倫敦指定的法令在未經弗吉尼亞議會同意前不得在當地施行。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儘管以英國人自居,然而實際上他們無非不過是在國防和外交上搭身為宗主國的英國的便車,以便使自己免於遭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脅,至於當地的社會生活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英國王權的控制之下。1747年瑞典學者彼得·卡爾姆在訪問北美歸來後做出了一個當時令人感覺荒謬的預言:英屬北美殖民地將在30到50年內獨立,唯一能阻止其獨立的是法國等強敵的威脅。彼得·卡爾姆已敏銳地意識到北美殖民地在社會治理方面已然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在面對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威脅時還有賴於宗主國的保護。然而1763年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中勝出,從此確立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這時英國開始試圖強化自己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度,這就引起了與殖民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霸主的英國赫然發現成為霸主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棘手問題: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勢必會重新集結力量發起對自己的霸權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自己如何保衛和治理包括北美在內的遼闊殖民地呢?站在英國的立場上而言:殖民政策的挑戰是一種必然趨勢。很快英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英國制訂的《駐軍條例》規定英國需要在北美殖民地派遣常駐軍以取代之前北美殖民地居民自發組建的民兵組織,為此當地人民需要每年負擔20萬英鎊的費用。既然英國在北美駐軍是為保護北美殖民地不被法國、西班牙等國侵佔,那麼由殖民地人民分攤軍費在英國政府看來似乎是完全正當的。問題在於儘管英國有英國的道理,然而北美殖民地人民從未負擔過這樣一筆費用,現在突然要他們承擔自己所認為的額外開支,那麼所遭遇的反對聲音也就是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時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基本就是這樣:英國出於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有必要對殖民政策進行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勢必會觸及當地人民的利益。英國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拓殖,這麼做是為避免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印第安人爆發衝突,然而這卻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不滿。在和法國的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債已然高達1.35億英鎊,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北美的防務每年支付20萬英鎊,英國人認為自己同法國作戰也是為保護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不受法國侵害,那麼由他們分擔一部分軍費開支有什麼不正常呢?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其實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來看:所推行的新的殖民政策並無不妥,然而由於之前英國對北美殖民地長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使北美獲得了足夠的自主發展空間。相當一部分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一把自己視為與英國本土居民完全平等的自由公民,再指望他們為母國的利益而犧牲已不現實了。儘管這時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仍以英國人自居,然而當英國的殖民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是會奮起反抗的,而在經過長期的自主發展之後他們實際上也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很快北美殖民地居民展開了一場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大辯論:有人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有人認為自己是美洲人,也有人認為自己既是英國人又是美洲人,然而隨著雙方矛盾的與日俱增就使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不得不在兩種身份認同之間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後來主張獨立的人士取得了勝利,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以他們為主角的,那麼作為對立面的效忠派(親英派)人士當時又是什麼情況呢?目前歷史學家一般估計:在當時北美殖民地的250萬白人中有15%到20%是效忠派,當然這並不是剩下的人就全都是獨立派,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過著自己小日子的中間派,政治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1774年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事實上這次會議並非是以爭取獨立作為目標的,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其實屬於中間派人士——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團體的利益,他們並不主張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只是在英國的殖民政策侵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時主張向英國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迫使英國政府進行讓步在,最終實現英國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妥協。當然堅決主張獨立的人也有: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恨不得立刻就獨立,事實上他正是被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所記錄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策劃者。相比之下日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華盛頓此時是一個典型的中間派人士。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在英國這種“善意忽視”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實際上形成了相對自主獨立的自治體: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參事會、議會等自治機構。1619年7月弗吉尼亞第一屆議會向倫敦發出情願:倫敦指定的法令在未經弗吉尼亞議會同意前不得在當地施行。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儘管以英國人自居,然而實際上他們無非不過是在國防和外交上搭身為宗主國的英國的便車,以便使自己免於遭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脅,至於當地的社會生活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英國王權的控制之下。1747年瑞典學者彼得·卡爾姆在訪問北美歸來後做出了一個當時令人感覺荒謬的預言:英屬北美殖民地將在30到50年內獨立,唯一能阻止其獨立的是法國等強敵的威脅。彼得·卡爾姆已敏銳地意識到北美殖民地在社會治理方面已然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在面對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威脅時還有賴於宗主國的保護。然而1763年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中勝出,從此確立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這時英國開始試圖強化自己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度,這就引起了與殖民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霸主的英國赫然發現成為霸主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棘手問題: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勢必會重新集結力量發起對自己的霸權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自己如何保衛和治理包括北美在內的遼闊殖民地呢?站在英國的立場上而言:殖民政策的挑戰是一種必然趨勢。很快英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英國制訂的《駐軍條例》規定英國需要在北美殖民地派遣常駐軍以取代之前北美殖民地居民自發組建的民兵組織,為此當地人民需要每年負擔20萬英鎊的費用。既然英國在北美駐軍是為保護北美殖民地不被法國、西班牙等國侵佔,那麼由殖民地人民分攤軍費在英國政府看來似乎是完全正當的。問題在於儘管英國有英國的道理,然而北美殖民地人民從未負擔過這樣一筆費用,現在突然要他們承擔自己所認為的額外開支,那麼所遭遇的反對聲音也就是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時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基本就是這樣:英國出於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有必要對殖民政策進行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勢必會觸及當地人民的利益。英國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拓殖,這麼做是為避免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印第安人爆發衝突,然而這卻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不滿。在和法國的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債已然高達1.35億英鎊,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北美的防務每年支付20萬英鎊,英國人認為自己同法國作戰也是為保護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不受法國侵害,那麼由他們分擔一部分軍費開支有什麼不正常呢?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其實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來看:所推行的新的殖民政策並無不妥,然而由於之前英國對北美殖民地長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使北美獲得了足夠的自主發展空間。相當一部分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一把自己視為與英國本土居民完全平等的自由公民,再指望他們為母國的利益而犧牲已不現實了。儘管這時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仍以英國人自居,然而當英國的殖民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是會奮起反抗的,而在經過長期的自主發展之後他們實際上也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很快北美殖民地居民展開了一場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大辯論:有人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有人認為自己是美洲人,也有人認為自己既是英國人又是美洲人,然而隨著雙方矛盾的與日俱增就使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不得不在兩種身份認同之間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後來主張獨立的人士取得了勝利,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以他們為主角的,那麼作為對立面的效忠派(親英派)人士當時又是什麼情況呢?目前歷史學家一般估計:在當時北美殖民地的250萬白人中有15%到20%是效忠派,當然這並不是剩下的人就全都是獨立派,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過著自己小日子的中間派,政治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1774年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事實上這次會議並非是以爭取獨立作為目標的,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其實屬於中間派人士——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團體的利益,他們並不主張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只是在英國的殖民政策侵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時主張向英國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迫使英國政府進行讓步在,最終實現英國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妥協。當然堅決主張獨立的人也有: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恨不得立刻就獨立,事實上他正是被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所記錄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策劃者。相比之下日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華盛頓此時是一個典型的中間派人士。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都把這次會議的目標確定為提出一個同英國政府討價還價的方案,然而正當各州代表們激烈商討著方案時波司登銀匠保羅·列維爾一路飛騎來到會場。保羅·列維爾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並未被記載,然而在美國這卻是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他的傳奇就始於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萊剋星頓之戰:1775年4月18日英國總督得知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軍火武器,於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繳沒收。保羅·列維爾得知消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這件事在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的詩裡受到歌詠,一下子聲名大噪:列維爾的奔走在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朗費羅的這首詩被列為小學教材“我的孩子們聽呀,保羅·列維爾穿梭午夜的蹄聲。1775年4月18日名聞天下的一日已成過往雲煙”。在萊剋星頓之戰前一年舉行第一屆大陸會議時保羅·列維爾是馬薩諸塞州的通訊員,他給與會代表們帶來了一份決議案。這份決議案宣佈英國制裁北美殖民地的《強制法案》違憲,是“一個邪惡當局想要奴役北美”的罪惡行為。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和通訊員保羅·列維爾的態度實際上代表的是馬薩諸塞州的主流民意。馬薩諸塞人有如此強烈的反英情緒不足為奇:發生傾茶事件的波士頓就位於馬薩諸塞。1770年3月五名反對英國殖民政策的波士頓人被英軍殺死。這一事件後來被稱為波士頓慘案,事發後保羅·列維爾將這一事件刻製成版畫在諸殖民地廣為宣傳。保羅·列維爾帶來的決議案最終促使與會代表否決了本來打算通過的相對較為溫和的《蓋洛韋計劃》,但也沒順應馬薩諸塞的獨立訴求,而是通過了向英王遞交的請願書。這麼做是為遷就親英效忠派和中間派人士的訴求,與此同時為響應獨立派的主張而進行抵制英貨運動。北美殖民地的居民需要與來自英國的服裝、茶葉和酒類告別了,溫和的中間派人士對此評價道:‘我們號稱要爭取自由,然而現在我們的自由似乎愈發受到限制了“,而那些親英效忠派人士更是評價道:”如果我們必須接受奴役,那麼至少應該是一位國王來奴役我們,而不是一群暴發戶和不法的委員會委員“。正當北美殖民地的激進獨立派、溫和中間派、親英效忠派三方勢力爭執不休之際萊剋星頓的槍聲打響了。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在英國這種“善意忽視”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實際上形成了相對自主獨立的自治體: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參事會、議會等自治機構。1619年7月弗吉尼亞第一屆議會向倫敦發出情願:倫敦指定的法令在未經弗吉尼亞議會同意前不得在當地施行。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儘管以英國人自居,然而實際上他們無非不過是在國防和外交上搭身為宗主國的英國的便車,以便使自己免於遭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脅,至於當地的社會生活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英國王權的控制之下。1747年瑞典學者彼得·卡爾姆在訪問北美歸來後做出了一個當時令人感覺荒謬的預言:英屬北美殖民地將在30到50年內獨立,唯一能阻止其獨立的是法國等強敵的威脅。彼得·卡爾姆已敏銳地意識到北美殖民地在社會治理方面已然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在面對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威脅時還有賴於宗主國的保護。然而1763年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中勝出,從此確立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這時英國開始試圖強化自己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度,這就引起了與殖民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霸主的英國赫然發現成為霸主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棘手問題: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勢必會重新集結力量發起對自己的霸權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自己如何保衛和治理包括北美在內的遼闊殖民地呢?站在英國的立場上而言:殖民政策的挑戰是一種必然趨勢。很快英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英國制訂的《駐軍條例》規定英國需要在北美殖民地派遣常駐軍以取代之前北美殖民地居民自發組建的民兵組織,為此當地人民需要每年負擔20萬英鎊的費用。既然英國在北美駐軍是為保護北美殖民地不被法國、西班牙等國侵佔,那麼由殖民地人民分攤軍費在英國政府看來似乎是完全正當的。問題在於儘管英國有英國的道理,然而北美殖民地人民從未負擔過這樣一筆費用,現在突然要他們承擔自己所認為的額外開支,那麼所遭遇的反對聲音也就是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時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基本就是這樣:英國出於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有必要對殖民政策進行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勢必會觸及當地人民的利益。英國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拓殖,這麼做是為避免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印第安人爆發衝突,然而這卻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不滿。在和法國的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債已然高達1.35億英鎊,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北美的防務每年支付20萬英鎊,英國人認為自己同法國作戰也是為保護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不受法國侵害,那麼由他們分擔一部分軍費開支有什麼不正常呢?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其實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來看:所推行的新的殖民政策並無不妥,然而由於之前英國對北美殖民地長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使北美獲得了足夠的自主發展空間。相當一部分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一把自己視為與英國本土居民完全平等的自由公民,再指望他們為母國的利益而犧牲已不現實了。儘管這時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仍以英國人自居,然而當英國的殖民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是會奮起反抗的,而在經過長期的自主發展之後他們實際上也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很快北美殖民地居民展開了一場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大辯論:有人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有人認為自己是美洲人,也有人認為自己既是英國人又是美洲人,然而隨著雙方矛盾的與日俱增就使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不得不在兩種身份認同之間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後來主張獨立的人士取得了勝利,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以他們為主角的,那麼作為對立面的效忠派(親英派)人士當時又是什麼情況呢?目前歷史學家一般估計:在當時北美殖民地的250萬白人中有15%到20%是效忠派,當然這並不是剩下的人就全都是獨立派,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過著自己小日子的中間派,政治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1774年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事實上這次會議並非是以爭取獨立作為目標的,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其實屬於中間派人士——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團體的利益,他們並不主張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只是在英國的殖民政策侵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時主張向英國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迫使英國政府進行讓步在,最終實現英國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妥協。當然堅決主張獨立的人也有: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恨不得立刻就獨立,事實上他正是被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所記錄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策劃者。相比之下日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華盛頓此時是一個典型的中間派人士。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都把這次會議的目標確定為提出一個同英國政府討價還價的方案,然而正當各州代表們激烈商討著方案時波司登銀匠保羅·列維爾一路飛騎來到會場。保羅·列維爾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並未被記載,然而在美國這卻是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他的傳奇就始於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萊剋星頓之戰:1775年4月18日英國總督得知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軍火武器,於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繳沒收。保羅·列維爾得知消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這件事在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的詩裡受到歌詠,一下子聲名大噪:列維爾的奔走在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朗費羅的這首詩被列為小學教材“我的孩子們聽呀,保羅·列維爾穿梭午夜的蹄聲。1775年4月18日名聞天下的一日已成過往雲煙”。在萊剋星頓之戰前一年舉行第一屆大陸會議時保羅·列維爾是馬薩諸塞州的通訊員,他給與會代表們帶來了一份決議案。這份決議案宣佈英國制裁北美殖民地的《強制法案》違憲,是“一個邪惡當局想要奴役北美”的罪惡行為。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和通訊員保羅·列維爾的態度實際上代表的是馬薩諸塞州的主流民意。馬薩諸塞人有如此強烈的反英情緒不足為奇:發生傾茶事件的波士頓就位於馬薩諸塞。1770年3月五名反對英國殖民政策的波士頓人被英軍殺死。這一事件後來被稱為波士頓慘案,事發後保羅·列維爾將這一事件刻製成版畫在諸殖民地廣為宣傳。保羅·列維爾帶來的決議案最終促使與會代表否決了本來打算通過的相對較為溫和的《蓋洛韋計劃》,但也沒順應馬薩諸塞的獨立訴求,而是通過了向英王遞交的請願書。這麼做是為遷就親英效忠派和中間派人士的訴求,與此同時為響應獨立派的主張而進行抵制英貨運動。北美殖民地的居民需要與來自英國的服裝、茶葉和酒類告別了,溫和的中間派人士對此評價道:‘我們號稱要爭取自由,然而現在我們的自由似乎愈發受到限制了“,而那些親英效忠派人士更是評價道:”如果我們必須接受奴役,那麼至少應該是一位國王來奴役我們,而不是一群暴發戶和不法的委員會委員“。正當北美殖民地的激進獨立派、溫和中間派、親英效忠派三方勢力爭執不休之際萊剋星頓的槍聲打響了。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776年7月4日由十三個北美殖民地組成的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由此宣告了一個獨立國家的誕生。《獨立宣言》的公佈大大鼓舞了獨立派的士氣:自稱愛國者的獨立派人士在各殖民地組織起來,要求每一個人宣誓效忠於因《獨立宣言》而誕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凡不從者會遭到監禁和沒收財產的懲罰。在以美國人自居的獨立派人士眼中親英分子是典型的”賣國賊“,因此理當受到懲處。然而美國獨立戰爭不同於一般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特殊之處正在於此:事實上這時”美國人“這一身份認同並未成為北美殖民地全體居民的共識。事實上仍有相當部分北美殖民地居民始終以英國人自居,於是他們陷入一種深深的迷茫困惑處境:以英國人自居的這些人視獨立戰爭為一場叛國暴亂,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只想安心於太平日子的小老百姓,於是北美殖民地的社會思潮形成了分裂:鄰居反對鄰居,老子反對兒子,兒子反對老子,哥哥反對弟弟,弟弟反對哥哥......就連如今頭像被印在美元上的美國開國元勳本傑明·富蘭克林也和他的效忠派兒子威廉分道揚鑣了。事實上很多效忠派人士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在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之前他們所受到教育就是忠君愛國(當然他們所愛的是大英帝國),然而一夜之間他們之前所信仰的意識形態似乎被宣告是徹頭徹尾的錯誤:當他們早上打開自己屋門時發現:門上、牆上被獨立派人士潑上了油漆、刷上了侮辱性標語;當他們下田幹活時屋子莫名其妙就被人點著了;晚上睡覺時會被人從外面扔進屋裡的石頭砸中;自家的奴隸和牲口無緣無故就被人殺了,而罪犯根本就找不到。效忠派感覺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於是他們索性斷絕與外面社會的交流,把自家大門關起來雙手合十祈求上帝快點讓他們心目中的王師(英軍)解放北美。絕大多數效忠派選擇了這種默默的反抗方式,不過也有一部分堅決的反抗人士走上了和獨立派對抗的道路。

"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美國獨立戰爭時往往給人留下這樣一種印象: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一場自發的民族解放鬥爭。然而在美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邏輯——事實上這場戰爭可以被視為一場內戰:在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儘管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和印度等殖民地所不同的是:當時英裔移民實際構成了北美殖民地的主要種族,殖民地政商各界的上層人物幾乎都出自於英裔移民。從1620年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距離獨立戰爭爆發不過一百多年時間,絕大多數英裔移民來到北美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而已。要在這些和英國同文同種的人群中培育獨立的民族意識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實上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活躍著大量的效忠派(或稱親英派):當時獨立派人士自稱為愛國者,然而在效忠派人士眼中他們生來就是英國人,英國才是他們的祖國,效忠英王才是真正的愛國,而脫離母國的行為則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舉。直到1830年7月4日美國慶祝國慶54週年之際幾乎家家戶戶都懸掛著星條旗,然而與此極不協調的是:紐約一些老太太緊閉著門窗拒不參與慶祝活動,而就在一個月前她們曾盛裝出席了英國老國王喬治三世的誕辰紀念日,她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國王其實已駕崩十年之久。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584年英國的沃爾特·雷利爵士抵達了紐芬蘭以南的切薩比克灣南部並將此地命名為弗吉尼亞,然而此後雷利連續組織了幾次移民活動均以失敗告終。這時英國儘管已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塊殖民地,但當地並沒形成以英國移民為主的社群。不過這次拓殖行動在當時就引起了一個名叫哈克盧特的英國牧師的高度關注,隨後他收集了關於北美的大量情報並以此為依據向伊麗莎白女王呈遞了一份名為《論向西拓殖》的雄文。在這篇文章中哈克盧特列舉了諸如推廣英國國教、滿足本土匱乏、增加王室收入、擴大海軍等21條好處和必要性,英國社會對北美殖民活動的熱情最早就是由此點燃的。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帆船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如今美國的歷史最早就追溯於五月花號,但請注意:這時還不存在美國的概念。這就正如寫《三國演義》要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寫起一樣——寫美國曆史當然也要從其正式建國之前那些導致這個國家最終孕育形成的因素寫起。五月花號登陸普利茅斯時世界上儘管還不存在一個叫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但這個國家最初的孕育因素就植根於《五月花號公約》。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美洲北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英國在介入海外殖民擴張之初無論在財力上或是軍力上都無力與法國和西班牙抗衡:當時法國佔據著廣袤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則佔據著拉丁美洲絕大部分地區,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卻侷促於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狹小地帶。偏偏這一時期英國本土的政局又處於持續的動盪狀態:內戰、護國公獨裁、王室復辟、光榮革命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至。實力有限的英國對北美殖民地採取的是一種所謂“善意忽視”的政策:只要北美殖民地在名義上服從英國的宗主權並幫助分擔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略壓力,那麼英國對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基本上是不予干涉的。和法國、西班牙等國主要由王室推進的殖民活動不同的是:英國更多是通過向私人商業公司頒發特許的授權委任狀推行殖民活動。海外殖民擴張這件事雖然會帶來可觀的利潤回報,但在早期的開拓階段其實也是極其燒錢的。相比之下疆域更為龐大、殖民擴張起步更早的法國和西班牙自然是財大氣粗,然而英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沒法和法國、西班牙等國相比的,更糟的是英國國王動用國庫是必須徵得議會同意的。事實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國王為開徵新稅而召集議會的舉動。財力有限的英國王室在殖民擴張的早期階段是沒法像法國和西班牙一樣大筆往殖民地砸錢的,而他們想出的應對之策就是授權給民間商業公司:1606年10月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簡稱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弗吉尼亞公司(簡稱普利茅斯公司)向英國政府申請到了一份特許狀,從而得以共同負責向北美移民和開發:弗吉尼亞公司主要開拓如今的弗吉尼亞和卡羅萊納地區;而普利茅斯公司則主要開發新英格蘭北部地區。英國將殖民地的內政治理充分授權於這些商業公司。這麼做當然是受制於當時的英國國力弱小、政治動盪的原因,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在客觀上也制約著英國王室對北美殖民地行使實際的統治權——分處大西洋兩岸使英國本土試圖向北美殖民地下達政令幾乎是無法落實的:1742年北卡羅來納總督馬修·約翰遜向位於英國本土的貿易委員會呈遞了一份公文函件,結果直到四年後的1746年倫敦方面才收到這份公文;1706年倫敦宣佈取消新罕布什爾的兩項司法法令,然而這兩項法令此後竟繼續執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原因居然是因為沒收到倫敦方面的指令。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在英國這種“善意忽視”政策下北美殖民地實際上形成了相對自主獨立的自治體:北美殖民地人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參事會、議會等自治機構。1619年7月弗吉尼亞第一屆議會向倫敦發出情願:倫敦指定的法令在未經弗吉尼亞議會同意前不得在當地施行。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英裔居民儘管以英國人自居,然而實際上他們無非不過是在國防和外交上搭身為宗主國的英國的便車,以便使自己免於遭受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威脅,至於當地的社會生活其實從一開始就不在英國王權的控制之下。1747年瑞典學者彼得·卡爾姆在訪問北美歸來後做出了一個當時令人感覺荒謬的預言:英屬北美殖民地將在30到50年內獨立,唯一能阻止其獨立的是法國等強敵的威脅。彼得·卡爾姆已敏銳地意識到北美殖民地在社會治理方面已然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在面對來自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威脅時還有賴於宗主國的保護。然而1763年英國在與法國的七年戰爭中勝出,從此確立了在北美的優勢地位。這時英國開始試圖強化自己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力度,這就引起了與殖民地居民之間的矛盾。成為世界霸主的英國赫然發現成為霸主的自己卻面臨著更多的棘手問題: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勢必會重新集結力量發起對自己的霸權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自己如何保衛和治理包括北美在內的遼闊殖民地呢?站在英國的立場上而言:殖民政策的挑戰是一種必然趨勢。很快英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英國制訂的《駐軍條例》規定英國需要在北美殖民地派遣常駐軍以取代之前北美殖民地居民自發組建的民兵組織,為此當地人民需要每年負擔20萬英鎊的費用。既然英國在北美駐軍是為保護北美殖民地不被法國、西班牙等國侵佔,那麼由殖民地人民分攤軍費在英國政府看來似乎是完全正當的。問題在於儘管英國有英國的道理,然而北美殖民地人民從未負擔過這樣一筆費用,現在突然要他們承擔自己所認為的額外開支,那麼所遭遇的反對聲音也就是可想而知了。事實上當時英國和北美殖民地居民的矛盾基本就是這樣:英國出於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有必要對殖民政策進行調整,然而這種調整勢必會觸及當地人民的利益。英國禁止北美殖民地居民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拓殖,這麼做是為避免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印第安人爆發衝突,然而這卻引起了殖民地居民的不滿。在和法國的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國債已然高達1.35億英鎊,與此同時英國還需要為北美的防務每年支付20萬英鎊,英國人認為自己同法國作戰也是為保護生活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不受法國侵害,那麼由他們分擔一部分軍費開支有什麼不正常呢?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其實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來看:所推行的新的殖民政策並無不妥,然而由於之前英國對北美殖民地長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使北美獲得了足夠的自主發展空間。相當一部分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一把自己視為與英國本土居民完全平等的自由公民,再指望他們為母國的利益而犧牲已不現實了。儘管這時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仍以英國人自居,然而當英國的殖民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是會奮起反抗的,而在經過長期的自主發展之後他們實際上也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很快北美殖民地居民展開了一場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大辯論:有人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有人認為自己是美洲人,也有人認為自己既是英國人又是美洲人,然而隨著雙方矛盾的與日俱增就使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不得不在兩種身份認同之間進行選擇。我們都知道後來主張獨立的人士取得了勝利,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以他們為主角的,那麼作為對立面的效忠派(親英派)人士當時又是什麼情況呢?目前歷史學家一般估計:在當時北美殖民地的250萬白人中有15%到20%是效忠派,當然這並不是剩下的人就全都是獨立派,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過著自己小日子的中間派,政治並不是他們所關心的。1774年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事實上這次會議並非是以爭取獨立作為目標的,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其實屬於中間派人士——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團體的利益,他們並不主張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只是在英國的殖民政策侵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時主張向英國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迫使英國政府進行讓步在,最終實現英國和北美殖民地之間的妥協。當然堅決主張獨立的人也有: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恨不得立刻就獨立,事實上他正是被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所記錄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的策劃者。相比之下日後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的華盛頓此時是一個典型的中間派人士。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絕大多數與會代表都把這次會議的目標確定為提出一個同英國政府討價還價的方案,然而正當各州代表們激烈商討著方案時波司登銀匠保羅·列維爾一路飛騎來到會場。保羅·列維爾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並未被記載,然而在美國這卻是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而他的傳奇就始於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萊剋星頓之戰:1775年4月18日英國總督得知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軍火武器,於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繳沒收。保羅·列維爾得知消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這件事在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的詩裡受到歌詠,一下子聲名大噪:列維爾的奔走在美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朗費羅的這首詩被列為小學教材“我的孩子們聽呀,保羅·列維爾穿梭午夜的蹄聲。1775年4月18日名聞天下的一日已成過往雲煙”。在萊剋星頓之戰前一年舉行第一屆大陸會議時保羅·列維爾是馬薩諸塞州的通訊員,他給與會代表們帶來了一份決議案。這份決議案宣佈英國制裁北美殖民地的《強制法案》違憲,是“一個邪惡當局想要奴役北美”的罪惡行為。馬薩諸塞州的代表塞繆爾·亞當斯和通訊員保羅·列維爾的態度實際上代表的是馬薩諸塞州的主流民意。馬薩諸塞人有如此強烈的反英情緒不足為奇:發生傾茶事件的波士頓就位於馬薩諸塞。1770年3月五名反對英國殖民政策的波士頓人被英軍殺死。這一事件後來被稱為波士頓慘案,事發後保羅·列維爾將這一事件刻製成版畫在諸殖民地廣為宣傳。保羅·列維爾帶來的決議案最終促使與會代表否決了本來打算通過的相對較為溫和的《蓋洛韋計劃》,但也沒順應馬薩諸塞的獨立訴求,而是通過了向英王遞交的請願書。這麼做是為遷就親英效忠派和中間派人士的訴求,與此同時為響應獨立派的主張而進行抵制英貨運動。北美殖民地的居民需要與來自英國的服裝、茶葉和酒類告別了,溫和的中間派人士對此評價道:‘我們號稱要爭取自由,然而現在我們的自由似乎愈發受到限制了“,而那些親英效忠派人士更是評價道:”如果我們必須接受奴役,那麼至少應該是一位國王來奴役我們,而不是一群暴發戶和不法的委員會委員“。正當北美殖民地的激進獨立派、溫和中間派、親英效忠派三方勢力爭執不休之際萊剋星頓的槍聲打響了。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1776年7月4日由十三個北美殖民地組成的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由此宣告了一個獨立國家的誕生。《獨立宣言》的公佈大大鼓舞了獨立派的士氣:自稱愛國者的獨立派人士在各殖民地組織起來,要求每一個人宣誓效忠於因《獨立宣言》而誕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凡不從者會遭到監禁和沒收財產的懲罰。在以美國人自居的獨立派人士眼中親英分子是典型的”賣國賊“,因此理當受到懲處。然而美國獨立戰爭不同於一般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特殊之處正在於此:事實上這時”美國人“這一身份認同並未成為北美殖民地全體居民的共識。事實上仍有相當部分北美殖民地居民始終以英國人自居,於是他們陷入一種深深的迷茫困惑處境:以英國人自居的這些人視獨立戰爭為一場叛國暴亂,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只想安心於太平日子的小老百姓,於是北美殖民地的社會思潮形成了分裂:鄰居反對鄰居,老子反對兒子,兒子反對老子,哥哥反對弟弟,弟弟反對哥哥......就連如今頭像被印在美元上的美國開國元勳本傑明·富蘭克林也和他的效忠派兒子威廉分道揚鑣了。事實上很多效忠派人士只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在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之前他們所受到教育就是忠君愛國(當然他們所愛的是大英帝國),然而一夜之間他們之前所信仰的意識形態似乎被宣告是徹頭徹尾的錯誤:當他們早上打開自己屋門時發現:門上、牆上被獨立派人士潑上了油漆、刷上了侮辱性標語;當他們下田幹活時屋子莫名其妙就被人點著了;晚上睡覺時會被人從外面扔進屋裡的石頭砸中;自家的奴隸和牲口無緣無故就被人殺了,而罪犯根本就找不到。效忠派感覺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於是他們索性斷絕與外面社會的交流,把自家大門關起來雙手合十祈求上帝快點讓他們心目中的王師(英軍)解放北美。絕大多數效忠派選擇了這種默默的反抗方式,不過也有一部分堅決的反抗人士走上了和獨立派對抗的道路。

美國獨立戰爭其實也是一場內戰


當時英國國王已將北美欽定為”叛亂土地“,然而當英軍在北美鎮壓他們眼中的叛亂行為時卻赫然發現:在這片”叛亂土地“上卻又一群忠誠於英王的效忠派成員,他們鎮壓其自己的北美同鄉來毫不手軟:賓夕法尼亞的效忠派人士約翰·巴特勒甚至因鎮壓北美獨立戰爭而獲得英軍中校軍銜,他的部隊甚至聯合印第安人屠殺了獨立派人士的村子。在紐約參加英軍的人甚至比參加華盛頓的大陸軍還多,這些駐紮在紐約的效忠派部隊常主動出擊:沿長島沿岸圍剿獨立派人士。紐約是效忠派受迫害最嚴重的地區,因此也成為了效忠派反抗情緒最激烈的地區:1775年紐約就通過了反效忠派的法案——凡是反對獨立者將被繳械並罰款。1776年後反對獨立被大陸會議定為”叛亂“罪行,獨立派人士可以任意沒收效忠派人士的財產。在獨立派人士看來:他們的事業是追求自由民主的愛國正義之舉,然而效忠派人士卻未必如此認為,只不過作為勝利者的獨立派最終掌握了書寫歷史的話語權。獨立戰爭的美軍名將托馬斯·薩姆特曾公開將從效忠派那裡虜獲的黑奴發給部下作為獎賞,與之相對應的是大量黑奴逃亡到英軍的防區內,甚至有一部分黑人通過為英軍服役爭取自己和家人的自由。戰爭結束後英軍拒絕遣返戰爭期間逃到英軍防區的黑奴,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這些黑奴遣返回新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必將面臨悲慘的命運:美國本來就把黑奴當人看,他們可以隨意將黑奴和自己的家人分開出賣給別人,可以動用私刑處死黑奴,更何況是這些在獨立戰爭中支持過英軍的黑人,一旦返回美國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呢?獨立戰爭結束後約有8萬親英派人士北上落腳加拿大。大量親英派人士的湧入除了直接改變了加拿大的人口結構之外,還使加拿大在相當時期內保持著親英反美的政治傾向。1812年美英之間戰火重燃:當時英軍忙於在歐洲應付拿破崙戰爭,在加拿大隻有5000餘英國正規軍駐紮。然而加拿大人像當初北美殖民地抗擊英軍一樣自發組織起兵民與入侵的美軍對抗,最終使美國人嚐到了當初英軍在美國的無奈處境,而這些加拿大民兵中不少就出自當年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效忠派成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