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英國 太平洋 日本 悉尼大學 史大郎掰歷史 2017-03-31

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1798年,英國船長約翰•費恩指揮下的“獵手”號闖進了南太平洋中西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之中,發現了一個群鳥雲集的獨特小島。

這個小島,其實是一個珊瑚島。

島上除了鳥,當然,還有人。

島上的人具有波利尼西亞人的特徵,棕色皮膚,頭髮濃黑,體格健壯,非常特別。

據說,他們祖祖輩輩已經在這個島上生活了近千年。

島民擅長捕捉和訓練“導航鳥”,以水產養殖為生,最重要的是,他們生活悠然自得,熱情好客。

約翰•費恩感慨良多,將島稱為“Pleasant”,意為快樂島。

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快樂島於1888年被德國吞併,淪為德意志帝國殖民地,改稱瑙魯,併入德國馬紹爾群島保護地。

由於千萬年來,有數不清的海鳥來到這個小島上棲息,在島上留下了大量的鳥糞,經年累月,鳥糞起了化學變化,成為一層厚達10米的優質肥料,人們稱之為“磷酸鹽礦”。

磷酸鹽可是好東西,瑙魯全島3/5被磷酸鹽所覆蓋,只有沿岸有一窄條平地。

人們認識到磷酸鹽是好東西后,瑙魯從此失去了原有的平靜,從19世紀90年代起,就成為了強權者爭奪的對象,先後被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佔領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7年,瑙魯成為聯合國託管地,交由澳、英、新共同託管。

1964年,瑙魯開始進行爭取獨立和磷酸鹽控制權的鬥爭。

這期間,聯合國曾提出將瑙魯人遷往澳大利亞北面的克蒂斯島定居,瑙魯人哪裡肯接受?強烈反對!

1968年1月31日,聯合國同意瑙魯共和國獲獨立,哈默•德羅伯特出任首任總統。

瑙魯共和國成立了,但其國土地面積僅僅侷限於這個21平方公里的小島,島長6公里,寬4公里,海岸線長約30公里,大小相當於一箇中型機場,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從飛機上俯視,只能見到一個橢圓形的小圓點,故有人叫它“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大頭釘”。

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瑙魯國民不足1萬,其中外籍勞工佔了3000多。國家沒有廣播,沒有電視電臺,更沒有報刊,各種消息都是口頭輾轉相傳,故又被稱為“沒有新聞的國家”。甚至,這個國家不設首都。只設有一個行政管理中心,設在島國西南沿海的亞倫。這個城市有一家商店、一個郵局和一家有十個床位的旅館。而最令人堪憂的是,瑙魯最高海拔70米。瑙魯島上沒有河流,唯一的一個湖泊布阿達湖也是鹹水湖,雖然降水很多,但小島的表面透水性很強,所以島上幾乎沒有淡水,飲用水都需進口。

但是,國家獨立後,政府從英國人手中收回磷酸鹽開採權,每年開採磷酸鹽100萬噸以上,收入1億2千多萬美元,人均1.5 萬多美元,躋身於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南太居首位。屬於典型的暴發戶。

暴發戶的生活方式通常都是很粗暴的:炫富、揮霍。

哈默•德羅伯特總統實現了磷酸鹽礦國有化,他和他的繼任者把盈利所得分給全國人民,建立了世界上最廣泛的福利制度,教育、醫療不用花錢,甚至房屋、水、電、電話等等也接近於免費。

有西方國家外交官評價道:“這是生活在那裡的人民看不到有必要從事勞動所必然產生的後果,因為一切全都依賴國家。”

生活所需品都是免費品,那麼分到瑙魯人手中的錢就只剩下揮霍一途了。

儘管整個島上只有一條公路,但家家都擁有汽車,平均每個家庭兩輛!

儘管全島面積相當於一箇中型機場,瑙魯還在獨立後兩年就成立了航空公司,擁有5架波音飛機。人民乘坐飛機只需花很少的錢。

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在政府豐厚工資和低生活消費的滋潤下,瑙魯人享受著一種渾渾噩噩的奢侈生活,他們在島上僅餘的綠地之一上建起了高爾夫球場,不用上班,悠哉遊哉地玩起了高爾夫球。

當然,島上最流行的打發時間的方式還是駕車在只有20分鐘車程的環島公路上兜風,喝進口啤酒並把空酒罐擲到窗外。

1981年,瑙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19375美元,人們花錢如流水。

瑙魯人自己回憶說:“我們做了許多愚蠢的事情。有人去商店僅買一些糖果,支付一張50澳元(約合38美元)面值的鈔票卻不要找零。我們花錢就像用衛生紙一樣。”

毫不意外,慵懶的瑙魯國民成為全球最肥胖的人口之一,而糖尿病發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

20世紀80年代,瑙魯島上男性平均壽命降到了53歲,比鄰近的新西蘭短20多年。

201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了“2010年肥胖率最高的國家”排名,瑙魯以多達95%的人口身高體重指數指數高出世界平均,成為全球“最肥的國家”。同時,瑙魯人也是世上最多上患上2型糖尿病之一,約40%人受影響。

可以說,財富使瑙魯人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垃圾食品、酒精和煙都荼毒著人們的身體和生活。

事實上,由於磷酸鹽的開採破壞了塔礁石,導致了大量荒地的出現,以至於現在瑙魯75%的土地不能居住。

而磷酸鹽資源也開始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陷入乾涸狀態,曾經的樂土不復存在,奢華生活漸成往事。

瑙魯政府如夢初醒,終於意識到坐吃會山空,磷礦鹽資源終會枯竭,決定保留一大部分礦產收入進行投資。

但是,瑙魯政府擅長做的是出口磷酸鹽,投資他們可是一竅不通。

30多年過去了,瑙魯政府只做到了一點點很小規模的投資:在所羅門島建立了一座啤酒廠,在美國俄勒岡州擁有250公頃森林,在華盛頓有一座辦公樓,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有一棟52層的大廈。

這棟52層的大廈,將是這近一萬瑙魯人的最後“諾亞方舟”。

瑙魯政府非常無奈地說,當瑙魯磷礦開採殆盡,那是,他們將舉國遷往該大廈。則這棟大廈,將成為國中之國,城中之國。

悉尼大學地理學教授約翰•康奈爾(John Connell)也指出,磷酸鹽採礦活動搜帶來的環境惡化問題意味著瑙魯的土地已經無法支持大量的農耕活動;從長期來看,大規模移民是島上居民的唯一選擇。

約翰•康奈爾嘆息說,瑙魯陷入當前的形勢是個悲劇,這是歷任政府領導人在多年時間裡都未能採取正確的開發政策而造成的。“他們通過出售磷酸鹽的方式變得富有,但在花錢的問題上卻不夠明智。在當時的繁榮時期,人們不再從事漁獵工作,也不再上學和接受高等教育。”

當然,為了體面地生存,瑙魯政府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他們向全球開放銀行市場,以從中賺取佣金。

但在金融業,瑙魯人更加是門外漢,全面開放地銀行市場,招致瑙魯就變成了避稅和洗錢的天堂。

2000年6月,七國集團反洗錢機構金融工作組將瑙魯列入洗錢黑名單。

2002年12月20日,布什政府宣佈開始對遏阻恐怖分子利用其銀行體系洗錢不力的烏克蘭與瑙魯採取懲罰措施。瑙魯在外開設的多家銀行因從事洗錢被迫在2003年關閉。

曾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島國,坐吃山空,如今窮得要舉國逃難

時至今日,亞洲開發銀行還在評估報告中寫道:“瑙魯面臨著許多嚴重的開發挑戰。這個國家幾乎沒有私營部門,也幾乎沒有適耕地,而且新鮮水源有限、債務水平極高且政府收入來源也很有限。”

最後的一條生財之道被斷了,萬般無奈,瑙魯政府只能在島上構建地區性容留中心,專門處理那些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以此來獲得澳大利亞的援助。

可悲,可嘆。

看來,瑙魯人舉國遷往建在澳大利亞墨爾本52層大廈是早晚的事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