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這個名字對全球範圍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中國的讀者親切地喊他“毛姆大叔”,當然也有一小撮有禮貌的網友乖乖地稱呼他“毛姆爺爺”。

不管怎麼樣的叫法,毛姆都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如果要加上一個修飾語,那就是“偉大”。他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是二十世紀擁有最大讀者群體的虛構作品之一。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這個名字對全球範圍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中國的讀者親切地喊他“毛姆大叔”,當然也有一小撮有禮貌的網友乖乖地稱呼他“毛姆爺爺”。

不管怎麼樣的叫法,毛姆都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如果要加上一個修飾語,那就是“偉大”。他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是二十世紀擁有最大讀者群體的虛構作品之一。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盛譽之下的毛姆,以刻薄冷酷的寫作特點出名。毛姆筆下的人物都富有立體感,缺點與優點並存,像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一樣。對於筆下人物的優點,毛姆一筆帶過,卻極盡刻薄地嘲諷他們的缺點。毛姆一生寫了二十部長篇小說,只有兩本書的主人公是例外。毛姆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使出靈魂裡全部的溫柔虛實結合地書寫了他們。

他們就是《尋歡作樂》的羅西和《刀鋒》的拉里,可以說,他們是毛姆眼中理想男性和女性的代表了。

《尋歡作樂》之羅西

1930年,估計毛姆大叔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1929年5月11日,他終於結束了與西里爾可怕、痛苦的婚姻。痛苦的解除,第二年,隨之而來的喜悅是《尋歡作樂》出版了。

毛姆說:“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掛著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這個名字對全球範圍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中國的讀者親切地喊他“毛姆大叔”,當然也有一小撮有禮貌的網友乖乖地稱呼他“毛姆爺爺”。

不管怎麼樣的叫法,毛姆都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如果要加上一個修飾語,那就是“偉大”。他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是二十世紀擁有最大讀者群體的虛構作品之一。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盛譽之下的毛姆,以刻薄冷酷的寫作特點出名。毛姆筆下的人物都富有立體感,缺點與優點並存,像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一樣。對於筆下人物的優點,毛姆一筆帶過,卻極盡刻薄地嘲諷他們的缺點。毛姆一生寫了二十部長篇小說,只有兩本書的主人公是例外。毛姆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使出靈魂裡全部的溫柔虛實結合地書寫了他們。

他們就是《尋歡作樂》的羅西和《刀鋒》的拉里,可以說,他們是毛姆眼中理想男性和女性的代表了。

《尋歡作樂》之羅西

1930年,估計毛姆大叔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1929年5月11日,他終於結束了與西里爾可怕、痛苦的婚姻。痛苦的解除,第二年,隨之而來的喜悅是《尋歡作樂》出版了。

毛姆說:“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掛著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尋歡作樂》裡的羅西,是文學大師愛德華•德里菲爾德的第一任太太,婚前是酒吧一名服務員。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羅西的名聲都是一敗塗地。婚前,鎮上有傳聞她與幾個經常去酒吧的顧客都上床了;婚後,她與德里菲爾德先生在鎮上好幾家商店賒賬未還,連夜逃跑,她還和德里菲爾德先生的朋友幾乎都上過床,包“我”(阿申登先生)。更糟糕的是羅西和情人喬治•坎普私奔了,一去不回。

這麼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怎麼就是毛姆心中的女神呢?

因為她的臉上有一股天真的孩子氣,真誠地對等周圍的每一個人,只要她在的地方,大家如沐春風,侃侃而談,自由自在。德里菲爾德先生最好的作品是跟羅西在一起時寫作而成,因為羅西的真實、坦誠,讓德里菲爾德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活力四射。

羅西說:“人應該及時行樂;一百年之後我們就都要死了,那個時候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的呢?趁我們可以的時候,趕緊享受生活才對。”

一百年後,現在的我們會說“羅西是享受性趣的女性”,或許還會有一些道德的譴責和審判。可是,羅西不在乎,毛姆也不在乎。

《尋歡作樂》裡最令讀者驚訝的情節,恐怕是女兒死亡的那一夜,羅西還是照常打扮外出去找情人上床。德里菲爾德先生將這個情節寫入作品《聖盃》,當時的讀者表示太不真實了,哪一個母親會做出這樣的事。可是,羅西告訴“我”,這是真的。

對此,毛姆承認是真的,他還為羅西辯護。毛姆以男人在女性懷孕出軌為例,說:“這不意味著他不愛她,也不意味著他沒感到特別難受,這不意味著任何事,這只是神經的作用;如果他不是如此難過的話,他是不會想到去做那種事的。”

簡而言之,羅西要不是喪女太難過了,她是不會外出找情人過夜。對此,我只能說,毛姆實在太愛羅西了。

毛姆愛羅西,事出有因。羅西的原型是三流演員蘇•瓊斯,毛姆的生活中,一度習慣了這個溫暖舒服的女人為他營造的避風港。她理解他,完全接納他,她天性隨和,不需要她時絕不會打擾,也不會提討厭或者難以實現的要求。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這個名字對全球範圍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中國的讀者親切地喊他“毛姆大叔”,當然也有一小撮有禮貌的網友乖乖地稱呼他“毛姆爺爺”。

不管怎麼樣的叫法,毛姆都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如果要加上一個修飾語,那就是“偉大”。他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是二十世紀擁有最大讀者群體的虛構作品之一。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盛譽之下的毛姆,以刻薄冷酷的寫作特點出名。毛姆筆下的人物都富有立體感,缺點與優點並存,像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一樣。對於筆下人物的優點,毛姆一筆帶過,卻極盡刻薄地嘲諷他們的缺點。毛姆一生寫了二十部長篇小說,只有兩本書的主人公是例外。毛姆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使出靈魂裡全部的溫柔虛實結合地書寫了他們。

他們就是《尋歡作樂》的羅西和《刀鋒》的拉里,可以說,他們是毛姆眼中理想男性和女性的代表了。

《尋歡作樂》之羅西

1930年,估計毛姆大叔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1929年5月11日,他終於結束了與西里爾可怕、痛苦的婚姻。痛苦的解除,第二年,隨之而來的喜悅是《尋歡作樂》出版了。

毛姆說:“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掛著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尋歡作樂》裡的羅西,是文學大師愛德華•德里菲爾德的第一任太太,婚前是酒吧一名服務員。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羅西的名聲都是一敗塗地。婚前,鎮上有傳聞她與幾個經常去酒吧的顧客都上床了;婚後,她與德里菲爾德先生在鎮上好幾家商店賒賬未還,連夜逃跑,她還和德里菲爾德先生的朋友幾乎都上過床,包“我”(阿申登先生)。更糟糕的是羅西和情人喬治•坎普私奔了,一去不回。

這麼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怎麼就是毛姆心中的女神呢?

因為她的臉上有一股天真的孩子氣,真誠地對等周圍的每一個人,只要她在的地方,大家如沐春風,侃侃而談,自由自在。德里菲爾德先生最好的作品是跟羅西在一起時寫作而成,因為羅西的真實、坦誠,讓德里菲爾德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活力四射。

羅西說:“人應該及時行樂;一百年之後我們就都要死了,那個時候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的呢?趁我們可以的時候,趕緊享受生活才對。”

一百年後,現在的我們會說“羅西是享受性趣的女性”,或許還會有一些道德的譴責和審判。可是,羅西不在乎,毛姆也不在乎。

《尋歡作樂》裡最令讀者驚訝的情節,恐怕是女兒死亡的那一夜,羅西還是照常打扮外出去找情人上床。德里菲爾德先生將這個情節寫入作品《聖盃》,當時的讀者表示太不真實了,哪一個母親會做出這樣的事。可是,羅西告訴“我”,這是真的。

對此,毛姆承認是真的,他還為羅西辯護。毛姆以男人在女性懷孕出軌為例,說:“這不意味著他不愛她,也不意味著他沒感到特別難受,這不意味著任何事,這只是神經的作用;如果他不是如此難過的話,他是不會想到去做那種事的。”

簡而言之,羅西要不是喪女太難過了,她是不會外出找情人過夜。對此,我只能說,毛姆實在太愛羅西了。

毛姆愛羅西,事出有因。羅西的原型是三流演員蘇•瓊斯,毛姆的生活中,一度習慣了這個溫暖舒服的女人為他營造的避風港。她理解他,完全接納他,她天性隨和,不需要她時絕不會打擾,也不會提討厭或者難以實現的要求。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毛姆知道蘇•瓊斯和周圍的好友都上過床,可他不在乎,他只想和她在一起過美好的生活。於是,1913年,毛姆準備和昂貴的鑽戒和規劃好的蜜月旅行,隻身前往芝加哥向蘇•瓊斯求婚,可惜被拒絕了。

毛姆為什麼如此迷戀蘇•瓊斯呢?

追根溯源,很大程度和毛姆早年生活有關。作為家中第三子,哥哥外出讀書,留在家中的毛姆獨享母親的寵溺,非常快樂。可是,八歲那年,母親得病過世,毛姆從此失去一生至親的人。毛姆的一生都在思念母親,到了九十歲他還在悲嘆自己過早地失去母親。因此,像蘇•瓊斯這種具有較強母性本能又隨和的女子,對毛姆的吸引力不亞於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

文學家的好處之一,在於將生命中求而未得的女性寫入作品,一不小心就成了經典形象。羅西就是這樣,至於你喜歡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毛姆很喜歡。

《刀鋒》之拉里

從尋找人生信仰的角度上講,《刀鋒》是對《人性枷鎖》的食言。

1915年,毛姆出版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主人公菲利普對教信仰非常的困惑:身為牧師的叔叔告訴他,只要祈禱時足夠真誠,上帝會迴應你的請求。於是,菲利普極盡虔誠地祈求上帝治好自己的跛腳,可是無論他如何求,腳依舊跛著。

後來,他經歷的事多了,他卸下了宗教的枷鎖,得出一個結論: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及時行樂才好。

可是,1944年出版《刀鋒》裡,毛姆寫了小夥子拉里尋找人生意義的旅程。毛姆說:“我是凡人,很俗氣;我只能讚賞這樣一個罕見的人散發出的光輝。”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這個名字對全球範圍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中國的讀者親切地喊他“毛姆大叔”,當然也有一小撮有禮貌的網友乖乖地稱呼他“毛姆爺爺”。

不管怎麼樣的叫法,毛姆都是二十世紀“最會講故事的作家”,如果要加上一個修飾語,那就是“偉大”。他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是二十世紀擁有最大讀者群體的虛構作品之一。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盛譽之下的毛姆,以刻薄冷酷的寫作特點出名。毛姆筆下的人物都富有立體感,缺點與優點並存,像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一樣。對於筆下人物的優點,毛姆一筆帶過,卻極盡刻薄地嘲諷他們的缺點。毛姆一生寫了二十部長篇小說,只有兩本書的主人公是例外。毛姆一改往日的尖酸刻薄,使出靈魂裡全部的溫柔虛實結合地書寫了他們。

他們就是《尋歡作樂》的羅西和《刀鋒》的拉里,可以說,他們是毛姆眼中理想男性和女性的代表了。

《尋歡作樂》之羅西

1930年,估計毛姆大叔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1929年5月11日,他終於結束了與西里爾可怕、痛苦的婚姻。痛苦的解除,第二年,隨之而來的喜悅是《尋歡作樂》出版了。

毛姆說:“我喜歡《尋歡作樂》,因為那個臉上掛著明媚可愛的微笑的女人為我再次生活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尋歡作樂》裡的羅西,是文學大師愛德華•德里菲爾德的第一任太太,婚前是酒吧一名服務員。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羅西的名聲都是一敗塗地。婚前,鎮上有傳聞她與幾個經常去酒吧的顧客都上床了;婚後,她與德里菲爾德先生在鎮上好幾家商店賒賬未還,連夜逃跑,她還和德里菲爾德先生的朋友幾乎都上過床,包“我”(阿申登先生)。更糟糕的是羅西和情人喬治•坎普私奔了,一去不回。

這麼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怎麼就是毛姆心中的女神呢?

因為她的臉上有一股天真的孩子氣,真誠地對等周圍的每一個人,只要她在的地方,大家如沐春風,侃侃而談,自由自在。德里菲爾德先生最好的作品是跟羅西在一起時寫作而成,因為羅西的真實、坦誠,讓德里菲爾德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活力四射。

羅西說:“人應該及時行樂;一百年之後我們就都要死了,那個時候還有什麼是最重要的呢?趁我們可以的時候,趕緊享受生活才對。”

一百年後,現在的我們會說“羅西是享受性趣的女性”,或許還會有一些道德的譴責和審判。可是,羅西不在乎,毛姆也不在乎。

《尋歡作樂》裡最令讀者驚訝的情節,恐怕是女兒死亡的那一夜,羅西還是照常打扮外出去找情人上床。德里菲爾德先生將這個情節寫入作品《聖盃》,當時的讀者表示太不真實了,哪一個母親會做出這樣的事。可是,羅西告訴“我”,這是真的。

對此,毛姆承認是真的,他還為羅西辯護。毛姆以男人在女性懷孕出軌為例,說:“這不意味著他不愛她,也不意味著他沒感到特別難受,這不意味著任何事,這只是神經的作用;如果他不是如此難過的話,他是不會想到去做那種事的。”

簡而言之,羅西要不是喪女太難過了,她是不會外出找情人過夜。對此,我只能說,毛姆實在太愛羅西了。

毛姆愛羅西,事出有因。羅西的原型是三流演員蘇•瓊斯,毛姆的生活中,一度習慣了這個溫暖舒服的女人為他營造的避風港。她理解他,完全接納他,她天性隨和,不需要她時絕不會打擾,也不會提討厭或者難以實現的要求。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毛姆知道蘇•瓊斯和周圍的好友都上過床,可他不在乎,他只想和她在一起過美好的生活。於是,1913年,毛姆準備和昂貴的鑽戒和規劃好的蜜月旅行,隻身前往芝加哥向蘇•瓊斯求婚,可惜被拒絕了。

毛姆為什麼如此迷戀蘇•瓊斯呢?

追根溯源,很大程度和毛姆早年生活有關。作為家中第三子,哥哥外出讀書,留在家中的毛姆獨享母親的寵溺,非常快樂。可是,八歲那年,母親得病過世,毛姆從此失去一生至親的人。毛姆的一生都在思念母親,到了九十歲他還在悲嘆自己過早地失去母親。因此,像蘇•瓊斯這種具有較強母性本能又隨和的女子,對毛姆的吸引力不亞於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

文學家的好處之一,在於將生命中求而未得的女性寫入作品,一不小心就成了經典形象。羅西就是這樣,至於你喜歡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毛姆很喜歡。

《刀鋒》之拉里

從尋找人生信仰的角度上講,《刀鋒》是對《人性枷鎖》的食言。

1915年,毛姆出版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人性的枷鎖》,主人公菲利普對教信仰非常的困惑:身為牧師的叔叔告訴他,只要祈禱時足夠真誠,上帝會迴應你的請求。於是,菲利普極盡虔誠地祈求上帝治好自己的跛腳,可是無論他如何求,腳依舊跛著。

後來,他經歷的事多了,他卸下了宗教的枷鎖,得出一個結論: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及時行樂才好。

可是,1944年出版《刀鋒》裡,毛姆寫了小夥子拉里尋找人生意義的旅程。毛姆說:“我是凡人,很俗氣;我只能讚賞這樣一個罕見的人散發出的光輝。”


英國作家毛姆:人生的意義,既要及時行樂,也要探索真正的快樂

拉里的父母雙亡,靠著父母留給他的遺產和父親朋友的收養而成長。十六歲時,他暗地裡修改了年齡混入空軍戰鬥隊,親眼目睹了戰友為救自己而犧牲的場面。這件事,對他的衝擊很大:明天與死亡,不知道哪個先來,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

拉里退伍後,拒絕了朋友好意提供的工作,每日在街上游蕩。擺在眼前的問題: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為了撫平內心的掙扎,拉里說服了未婚妻伊莎貝爾,獨身去了巴黎遊學。第二年,他們見面了,伊莎貝爾要拉里做出選擇:生活還是理想。

伊莎貝爾選擇生活,她喜歡豪宅、錦衣玉食和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拉里選擇理想,他喜歡閱讀、旅行、思考人生,如果選擇了生活將是對靈魂的背叛,他會死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拉里和伊莎貝爾分手了。

往後的拉里,做礦工,想到哪就去哪。父母留給他一年3000磅的遺產,他不用工作,儘可能過隨心所欲的生活。過了十年,當“我”再次見到拉里時,發現他變了。

拉里告訴“我”,印度吠檀多教義“擺脫重生的羈絆”讓他深受啟發,在印度導師的啟發上,拉里找到內心永久的寧靜。至於是什麼樣的內在力量,拉里的轉變猶如天壤之別,毛姆一再地引述印度教義,讀來卻是一臉的懵懂,恐怕毛姆自己也說不太清楚。毛姆自己本人親身體驗印度冥想時,他以為過了三十分鐘,其實只有三分鐘而已。

最後,拉里決定放棄遺產,回到紐約開出租車賺錢過活。

說實話,很多人都羨慕拉里,不用為生計奔波勞碌、高顏值、善良、善解人意、喜歡閱讀、很強的專注力,關鍵是為了探索人生的意義,他願意窮盡一切。

1943年初,毛姆完成了《刀鋒》第一稿,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道:“寫書這本書的過程很愉快,我不在乎別人覺得好壞,留著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這才是關鍵。”可以說,《刀鋒》是毛姆為自己寫,拉里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人生。

當毛姆第一個足本劇上演後,他曾說:“只有一小撮知識分子的欣賞不足以令我滿意,我不想要這樣的觀眾,我要的是大眾。”文學界對毛姆評論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一直在刻意討好讀者,讀者想看什麼,他就寫什麼。可是,當毛姆為自己而寫時,無論是《尋歡作樂》還是《刀鋒》,一出版就獲得可觀的銷售量,讀者不得不臣服於他高超的講故事技巧。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讀毛姆的書呢?

【參考資料】

1、[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尋歡作樂》,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

2、[英]賽琳娜•黑斯廷斯:《毛姆傳:毛姆的祕密生活》,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

3、[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刀鋒》,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版。

本文原創作者:靈林玖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未經許可同意,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