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印度家庭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

印度時報:超越中國-印度中產階級的幻想?

每個印度家庭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

在過去的十年中,印度的中產階級受到一種特殊疾病的折磨。這種疾病與我們和喜馬拉雅山脈另一側的龐大鄰國的競爭有關,在不同領域的各種比較,如經濟、社會指標等,GDP數據顯然是最熱門的比較。然而,這到底有什麼用呢,只是過嘴癮?長期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是印度民眾用來對比的主要敵人或競爭對手,特別是在印度北部和西部。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印度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取得了進步,巴基斯坦這個名字成為了恐怖主義的代名詞。而中國則完全不同,1962年那場戰爭的失敗在印度人的心中仍是一段痛苦的記憶。

每個印度家庭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

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過去40-50年裡實現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了好幾倍,成為世界工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識字率超過90%,醫保指數接近西方標準。世界貿易已由中國主導,一些人估計,中國佔全球貿易的四分之一。上世紀60年代,隨著中國成為核大國,獲得洲際彈道導彈技術,並將目標瞄準全球乃至太空,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可能隨之增長。中國已成為體育超級大國,運動員在奧運會獎牌榜上名列前茅,併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世界各地的智庫都在熱烈討論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

印度,這頭沉睡的大象,剛剛從睡夢中醒來。鄰國之間的邊界爭端使印度公眾要求對中國的侵略做出積極迴應,但印度似乎不願採取強硬手段。原因不難理解,我們的經濟比中國落後很多,軍事上我們仍然專注於解決與巴基斯坦的爭端,東線尚未納入考慮範圍之內。我們的軍隊供應和後勤支援不足。從我們空軍收到的報告來看,我們的空軍力量不足。海軍只有一艘航空母艦,還是蘇聯時代的。大多數戰機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款。

每個印度家庭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

除了信實和塔塔,我們沒有一家像阿里巴巴、小米或華為這樣可以與中國競爭的公司。大多數印度人和其他國家的人一樣,使用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比如手機和電腦,包括寫這篇文章所用的這臺電腦,你用來閱讀這篇文章的手機有可能也是中國產的。在這方面,數據隱私是一個問題。另一個令人遺憾的地方是,印度對研究的重視不夠,教育機構的整體質量也很差。而在世界頂尖的200所科學和藝術大學中,中國大學也有幾所上榜。在這方面我們沒有立足之地,而且印度管理學院和印度理工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也太少。統計數據對比了印度學術界發表的一些研究論文,描繪了一幅可悲的畫面,而中國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中國人一直在努力用合乎邏輯的方式研究他們的歷史,而印度人最近卻對編造神話很感興趣,比如古阿約提亞的機場,以及史詩中的整形手術、核武器等。

每個印度家庭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

除了所有這些因素外,首先要注意的是開展競爭的要求。印度有更緊迫的問題要解決,如生活水平低下、文盲、兒童營養不良等。顯然需要先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這比統治階級吹噓的任何想象中的王座都更為緊迫。當資源有限且有競爭對手爭奪一塊蛋糕時,就會發生戰爭。我們的增長軌跡可能表明,上述情況最終會發生。但是我們準備好面對像中國這樣的強大競爭對手了嗎?非洲被認為是資源競爭的下一個前沿。有著歷史淵源的印度未能利用這種善意。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印度中產階級幻想與中國競爭是徒勞的。2019年,每個印度家庭都至少有一種中國產品,但中國家庭就未必有印度產品。印度需要團結起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減少對其西方鄰國的迷戀,然後再發展自己的超級大國野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