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


"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在蘋果要求自己的代工製造商逐漸向印度“遷徙”後,蘋果也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這些新建成的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低端iPhone產品,甚至是專門為了印度市場在生產“定製機型”,但是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暴跌,究竟怎麼破?二是如果這些產能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其他新興市場難以消化,還有哪些市場能夠輸出印度生產線的中低端產品?

目前從供應鏈以及外媒的消息來看,蘋果的策略已經顯現——印度造、歐洲銷。

出口歐洲,必有苦衷

"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在蘋果要求自己的代工製造商逐漸向印度“遷徙”後,蘋果也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這些新建成的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低端iPhone產品,甚至是專門為了印度市場在生產“定製機型”,但是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暴跌,究竟怎麼破?二是如果這些產能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其他新興市場難以消化,還有哪些市場能夠輸出印度生產線的中低端產品?

目前從供應鏈以及外媒的消息來看,蘋果的策略已經顯現——印度造、歐洲銷。

出口歐洲,必有苦衷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近日外媒報道,部分在印度生產的蘋果iPhone目前已經開始出口到歐洲國家銷售,這對蘋果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開端。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從印度出口產品到歐洲,是為了迎合當地政府推動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舉意味著蘋果正在朝著“將印度打造成出口中心”的方向上又邁進了一步。

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緯創已經為iPhone 6s建立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從去年5月初開始,蘋果公司就通過代工製造商緯創(Wistron)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iPhone 6s和iPhoneSE,幾個月前又開始生產iPhone 7。”蘋果公司從2018年5月以來就在印度開始大量生產低端iPhone產品(6s和SE為印度市場定製機),現在緯創在印度一共承擔起了三款早期iPhone機型的生產任務。

據外媒報道,緯創位於班加羅爾的組裝廠目前約有70%~80%的產能用於出口。相關文章還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中心負責人的描述:iPhone 6s和iPhone 7的月出口量不足10萬部。而且是從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向歐洲市場出口了。

除了緯創,蘋果最重要的代工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也已經在印度開始建設生產線,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近期富士康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就將開始組裝iPhone X系列產品。

蘋果為什麼要加快向印度遷徙生產線的舉措?除了毛衣戰的原因以外,在印度當地獲取更加低廉的生產成本,為出口產品創造更大的競爭力;以“本地化”加強印度政府的支持力度,獲得市場美譽度,促進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尤其是全線低端iPhone產品的覆蓋),是另外兩個關鍵因素。

2019年早些時候,印度對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去年12月的10%上調至15%,並在2月再次上調至20%,隨後,印度政府在4月份進一步對存儲芯片、相機模塊和連接器等元件徵收10%的進口關稅。這些舉措,是蘋果加快當地製造的外因。

在避免進口關稅影響,進一步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蘋果還希望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印度當地零售連鎖店的投資。低價、好感、美譽度,加上未來幾年長期看好印度市場的內因,使得蘋果“無怨無悔”地持續投入,目的就是在南亞次大陸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

當然,印度新建的生產線目前仍然在試水階段,蘋果也不會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那麼, iPhone印度製造如何擺脫目前的窘境,其印度代工產線的佈局將如何調整,加大向歐洲出口iPhone的潛臺詞又是什麼?

印度市場新年“開門黑”

"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在蘋果要求自己的代工製造商逐漸向印度“遷徙”後,蘋果也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這些新建成的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低端iPhone產品,甚至是專門為了印度市場在生產“定製機型”,但是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暴跌,究竟怎麼破?二是如果這些產能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其他新興市場難以消化,還有哪些市場能夠輸出印度生產線的中低端產品?

目前從供應鏈以及外媒的消息來看,蘋果的策略已經顯現——印度造、歐洲銷。

出口歐洲,必有苦衷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近日外媒報道,部分在印度生產的蘋果iPhone目前已經開始出口到歐洲國家銷售,這對蘋果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開端。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從印度出口產品到歐洲,是為了迎合當地政府推動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舉意味著蘋果正在朝著“將印度打造成出口中心”的方向上又邁進了一步。

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緯創已經為iPhone 6s建立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從去年5月初開始,蘋果公司就通過代工製造商緯創(Wistron)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iPhone 6s和iPhoneSE,幾個月前又開始生產iPhone 7。”蘋果公司從2018年5月以來就在印度開始大量生產低端iPhone產品(6s和SE為印度市場定製機),現在緯創在印度一共承擔起了三款早期iPhone機型的生產任務。

據外媒報道,緯創位於班加羅爾的組裝廠目前約有70%~80%的產能用於出口。相關文章還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中心負責人的描述:iPhone 6s和iPhone 7的月出口量不足10萬部。而且是從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向歐洲市場出口了。

除了緯創,蘋果最重要的代工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也已經在印度開始建設生產線,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近期富士康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就將開始組裝iPhone X系列產品。

蘋果為什麼要加快向印度遷徙生產線的舉措?除了毛衣戰的原因以外,在印度當地獲取更加低廉的生產成本,為出口產品創造更大的競爭力;以“本地化”加強印度政府的支持力度,獲得市場美譽度,促進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尤其是全線低端iPhone產品的覆蓋),是另外兩個關鍵因素。

2019年早些時候,印度對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去年12月的10%上調至15%,並在2月再次上調至20%,隨後,印度政府在4月份進一步對存儲芯片、相機模塊和連接器等元件徵收10%的進口關稅。這些舉措,是蘋果加快當地製造的外因。

在避免進口關稅影響,進一步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蘋果還希望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印度當地零售連鎖店的投資。低價、好感、美譽度,加上未來幾年長期看好印度市場的內因,使得蘋果“無怨無悔”地持續投入,目的就是在南亞次大陸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

當然,印度新建的生產線目前仍然在試水階段,蘋果也不會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那麼, iPhone印度製造如何擺脫目前的窘境,其印度代工產線的佈局將如何調整,加大向歐洲出口iPhone的潛臺詞又是什麼?

印度市場新年“開門黑”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最初,蘋果在印度設立代工製造工廠是為了避免進口稅,並讓iPhone產品能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擁有更強的價格競爭力。近年來,全球手機大廠都已經將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視為未來重要的增長契機。

偉創集團幾年前就在印度設立了分公司,並從2016年開始在印度組裝iPhone產品,成為了第一家從班加羅爾工廠出口智能手機的蘋果合約製造商。

2019年3月初,緯創集團在印度投資100萬美元新建另一條生產線的申請被印度政府批准,幫助蘋果公司確立了向當地加快“遷徙”產線的決心。新的工廠除了在印度生產面向當地市場定製的iPhone SE、6s和AirPods之外,還有可能在將來蘋果iPhone 8機型。

從幾個月前向歐洲出口iPhone,則是出於蘋果繼續深耕印度市場的考量。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此舉意味著,即便印度進一步改變進口關稅,iPhone 6s也不會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這類似今年早些時候印度政府提高電子產品的稅收時,iPhone SE未受影響一樣。”“這將有助於蘋果鞏固其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高端市場的份額。”

的確如此,蘋果手機在今年一季度繼續在印度手機市場遭遇“開門黑”,而且市場下滑的程度與三星以及中國手機品牌上升的業績相比令人不忍目睹。究其原因,還是價格因素。

目前緯創針對印度市場生產的iPhone SE和iPhone 6s,在全球其他地區已經停產,同時因為在本土生產,價格比進口時便宜了40%。儘管如此,相關產品依然沒有能夠撬開印度市場。

從Counterpoint Research前不久發佈的市場調研報告來看,蘋果iPhone產品2019年第一季度在印度的銷量降到22萬臺,同比大幅下滑42%。儘管蘋果公司在4月份緊急調整價格策略,使得4月份印度市場的手機出貨量環比增長了兩倍,但此後兩個月的出貨量仍再次下滑。由此可見,用舉步維艱形容蘋果的印度市場狀況並不為過。

歐洲市場能否“遠水解近渴”

"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在蘋果要求自己的代工製造商逐漸向印度“遷徙”後,蘋果也遇到了兩個難題:一是這些新建成的生產線目前主要生產低端iPhone產品,甚至是專門為了印度市場在生產“定製機型”,但是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暴跌,究竟怎麼破?二是如果這些產能在印度以及東南亞其他新興市場難以消化,還有哪些市場能夠輸出印度生產線的中低端產品?

目前從供應鏈以及外媒的消息來看,蘋果的策略已經顯現——印度造、歐洲銷。

出口歐洲,必有苦衷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近日外媒報道,部分在印度生產的蘋果iPhone目前已經開始出口到歐洲國家銷售,這對蘋果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開端。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從印度出口產品到歐洲,是為了迎合當地政府推動的“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計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舉意味著蘋果正在朝著“將印度打造成出口中心”的方向上又邁進了一步。

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緯創已經為iPhone 6s建立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從去年5月初開始,蘋果公司就通過代工製造商緯創(Wistron)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工廠,開始批量生產iPhone 6s和iPhoneSE,幾個月前又開始生產iPhone 7。”蘋果公司從2018年5月以來就在印度開始大量生產低端iPhone產品(6s和SE為印度市場定製機),現在緯創在印度一共承擔起了三款早期iPhone機型的生產任務。

據外媒報道,緯創位於班加羅爾的組裝廠目前約有70%~80%的產能用於出口。相關文章還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中心負責人的描述:iPhone 6s和iPhone 7的月出口量不足10萬部。而且是從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向歐洲市場出口了。

除了緯創,蘋果最重要的代工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也已經在印度開始建設生產線,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近期富士康位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就將開始組裝iPhone X系列產品。

蘋果為什麼要加快向印度遷徙生產線的舉措?除了毛衣戰的原因以外,在印度當地獲取更加低廉的生產成本,為出口產品創造更大的競爭力;以“本地化”加強印度政府的支持力度,獲得市場美譽度,促進iPhone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尤其是全線低端iPhone產品的覆蓋),是另外兩個關鍵因素。

2019年早些時候,印度對智能手機的基本關稅從去年12月的10%上調至15%,並在2月再次上調至20%,隨後,印度政府在4月份進一步對存儲芯片、相機模塊和連接器等元件徵收10%的進口關稅。這些舉措,是蘋果加快當地製造的外因。

在避免進口關稅影響,進一步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蘋果還希望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印度當地零售連鎖店的投資。低價、好感、美譽度,加上未來幾年長期看好印度市場的內因,使得蘋果“無怨無悔”地持續投入,目的就是在南亞次大陸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

當然,印度新建的生產線目前仍然在試水階段,蘋果也不會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那麼, iPhone印度製造如何擺脫目前的窘境,其印度代工產線的佈局將如何調整,加大向歐洲出口iPhone的潛臺詞又是什麼?

印度市場新年“開門黑”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最初,蘋果在印度設立代工製造工廠是為了避免進口稅,並讓iPhone產品能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擁有更強的價格競爭力。近年來,全球手機大廠都已經將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視為未來重要的增長契機。

偉創集團幾年前就在印度設立了分公司,並從2016年開始在印度組裝iPhone產品,成為了第一家從班加羅爾工廠出口智能手機的蘋果合約製造商。

2019年3月初,緯創集團在印度投資100萬美元新建另一條生產線的申請被印度政府批准,幫助蘋果公司確立了向當地加快“遷徙”產線的決心。新的工廠除了在印度生產面向當地市場定製的iPhone SE、6s和AirPods之外,還有可能在將來蘋果iPhone 8機型。

從幾個月前向歐洲出口iPhone,則是出於蘋果繼續深耕印度市場的考量。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此舉意味著,即便印度進一步改變進口關稅,iPhone 6s也不會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這類似今年早些時候印度政府提高電子產品的稅收時,iPhone SE未受影響一樣。”“這將有助於蘋果鞏固其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高端市場的份額。”

的確如此,蘋果手機在今年一季度繼續在印度手機市場遭遇“開門黑”,而且市場下滑的程度與三星以及中國手機品牌上升的業績相比令人不忍目睹。究其原因,還是價格因素。

目前緯創針對印度市場生產的iPhone SE和iPhone 6s,在全球其他地區已經停產,同時因為在本土生產,價格比進口時便宜了40%。儘管如此,相關產品依然沒有能夠撬開印度市場。

從Counterpoint Research前不久發佈的市場調研報告來看,蘋果iPhone產品2019年第一季度在印度的銷量降到22萬臺,同比大幅下滑42%。儘管蘋果公司在4月份緊急調整價格策略,使得4月份印度市場的手機出貨量環比增長了兩倍,但此後兩個月的出貨量仍再次下滑。由此可見,用舉步維艱形容蘋果的印度市場狀況並不為過。

歐洲市場能否“遠水解近渴”

蘋果印度工廠低端iPhone“集結”:拿下歐洲,滲透印度

當然,蘋果不會因此放緩在印度的建設步伐,畢竟這個地方還承載了蘋果未來全球生產製造中心的構想。

海外媒體分析,目前蘋果希望通過參與“印度製造”計劃幫助印度經濟增長,同時提高蘋果在低收入國家的市場份額,例如印度及東南亞市場。而從印度本地銷售轉向出口海外市場,也將幫助蘋果繼續獲得印度政府部門的支持——更加鞏固印度打造製造業中心的信心。但至少現在,其出口規模仍然很低。

不過,面對持續低迷的歐洲智能手機市場,蘋果顯然也找到了一條折中辦法。

據悉,蘋果已經開始評估如何進一步擴大印度當地代工廠的產能,而且另一款新機型也可能會馬上進入試產階段。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報告顯示,除了當地消費能力較低的原因,由於在完全建成高端產品線之前進口智能手機關稅上調導致價格上漲,蘋果才會在印度遭遇一季度的市場低迷。同時,由於iPhone 8和X系列發貨量下滑,蘋果也在想辦法應對同期歐洲高端手機市場份額不斷下跌的窘境。

目前,蘋果在歐洲市場的出貨量也不理想。今年一季度,iPhone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市場份額創下五年來的新低,整體出貨量僅為8370萬臺,同比下降了3.3%;其中,歐洲市場的出貨更降至780萬臺(市佔率23%),為過去五年來最為慘淡的Q1成績。

因此,緯創生產線大約70%~80%的產能用於出口,顯然是蘋果在進行戰術調整。以緯創的產線標準來看,生產的機型基本上是iPhone7等低端或前代產品,而用低價(中低端)產品刺激歐洲市場的出貨量,顯然是為了制衡三星以及其他中國手機企業在歐洲市場的增長。

目前三星、華為、小米等安卓陣營的手機產品,在歐洲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的主要原因,源自其主流機型價格相比蘋果產品更為實惠。蘋果通過印度產線輸出價格較低的iPhone機型到歐洲市場,至少能穩定住市佔率不斷下滑帶來的風險。

同時,蘋果也在籌謀用更低的價格,加強自己在歐洲高端手機市場的競爭力。據供應鏈最新消息,今年晚些時候,蘋果可能會安排其代工製造商在印度生產新款iPhone,即傳聞中的iPhone 11。而且這將是當地代工廠首次生產最新一代的iPhone機型。

也有外媒報道稱,富士康可能會在近期開始生產iPhone XR、iPhone XS Max系列產品,磨合一段時間後,其在印度生產iPhone 11月產量可能將達到25萬臺,其中75%將出口到其他市場。不過,媒體並沒有確認是否傳聞中的三攝iPhone 11和11 Max都會由富士康印度生產線來製造。

【結束語】

蘋果加大在印度的生產製造實力,源自很多方面的原因。從目前來看,印度政府對這些舉措無疑感到非常滿意,因為近年來當地政府一直鼓勵外資企業在印度生產高科技產品,以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商言商,蘋果的相關舉措具有較高的戰略意義,未來也將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但是有一點蘋果需要警惕,目前旗下多數硬件產品在全球遭遇了增長停滯或負增長,主要原因包含了價格因素,也包含了創新不足的原因。有些問題,不一定是向“更低廉”地區轉移生產線就能解決的,蘋果或許更需要徹底反思其未來成為“成長型企業”的戰略佈局。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