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3月22日,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3月27日,百度前高級副總裁王勁宣佈5天后將離開百度。再加上之前“清退”的王湛、李明遠、曾良,百度陷入了又一波高管劇烈動盪。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在坊間,“下一個要走的是誰”、不同版本的“宮鬥內幕”等猜測或所謂的爆料,讓這家公司成了IT八卦對象。及至3大互聯網公司發佈2016年年報——騰訊營收1519億元,阿里取得1438億元收入,百度只取得705億元時,人們驀然發現,以前均衡的BAT格局中,百度跛足了,這不由得引發業界對百度現狀和未來的質疑。

所謂牆倒眾人推,近期輿論紛紛驚呼,百度掉隊了,終會被踢出BAT棋局。

但是,IT君仔細研究這一系列故事之後,卻發現李彥宏近期的大動作,確實是因為內部“病變”而採取的強力手段,但這不是被動防禦型,倒更像為了讓陸奇更好地打敗阿里、騰訊,而採取的自我重塑。

與其說百度的“臣鬥”不如說是一步步“君謀”

接連發生副總裁級別以上的人事變動,如果不說宮鬥,很難讓人相信。

而坊間傳說的“太子(李明遠)篡權、君主薄涼”;搜索團隊不把數據共享給AI團隊;百度“空降兵”(陸奇)的“上位”危及“元老”地位等等,都與中國公司政治相吻合,很多人都傾向於相信百度在公司治理上千瘡百孔。

百度畢竟是一家現代化公司,我們不妨從企業經營者和KPI的角度重新審視那些所謂“宮斗的犧牲品”——2016年5月以來離職的5位知名高管。

1、核心業務受挫,重定座標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相關人物,王湛,2000年加入百度的第一批“骨灰級職業經理人”,2010年做到百度副總裁,負責百度商業產品、移動互聯網業務,後來又統領百度銷售體系,有“百度推廣之父”之稱。2008年“血友病吧賣吧事件”讓其名聲玷汙,緊接著“手下貪腐”,王湛損害百度利益被通報批評、罰全年獎金;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逼迫百度砍掉醫療事業部,不得不說王湛再一次“損害了百度利益”。

百度競價排名的KPI受了內傷,16年“勞苦功高”的王湛背完最後這個“鍋”,2016年5月1日,王湛被開除。理由是:“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損害百度利益”,確實“合情合理”。

百度,此時將KPI座標中心向人工智能轉移。

2、移動互聯網那條路依舊沒有走通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相關人物,李明遠,2007年擔任百度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負責旗下百度有啊和百付寶等業務,2011年,李明遠又做到百度移動雲事業部高級總監。

2013年李明遠被格外重用,擢升為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29歲的“太子”風光無限。同年7月,在李明遠主導下,百度斥19億美金(約131億人民幣)收購91無線,試圖打開移動互聯網市場。百度此案創造了中國互聯網併購交易額的紀錄。

百度在2013年推出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 App“輕應用”,2014年又推出商家在百度移動平臺的官方服務平臺“直達號”,但這兩個產品和巨資買來的91無線,都沒有為百度斬獲移動互聯網市場。

2016年11月,李明遠因“在參與公司收購某項目中與被收購公司負責人有私下鉅額經濟往來”,觸犯“職業道德規範”辭職。據說,到那一刻,百度電子商務、移動業務的KPI都沒有完成過。

3、糯米前途未卜,急需拳頭產品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相關人物,曾良,2013年加入百度,兩年後做到百度糯米總經理。

2015年6月,李彥宏曾表態:“百度賬上還有500多億現金,先拿200億來把糯米做好”。可見李彥宏當時對O2O的重視程度。2015年7月,曾良也做出承諾,—年超點評,兩年超美團。

君臣同心,其力斷金。

但是,在曾良執掌糯米帥印這一年的10月,大眾點評和美團合併,原來兩個可以個個擊破的敵人,變成了一個空前強大的競爭對手。

更壞的情形接踵而來,2016年以後,O2O式衰,遭到整個資本市場“嫌棄”。

2016年9月,李彥宏更加堅定了將人工智能列為百度“核心的核心”的決心。

2017年3月16日,百度宣佈,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違反公司職業道德規範(貪腐),被解職。拋除職業道德因素,在O2O業務方面百度本就缺兵少將,在不被市場喜歡的情景下,O2O在百度業務架構中的權重更加走低。

接下來,誰能完成企業KPI要求呢?

4、無人車雖好,可遠水不解近渴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無人車怎樣?

相關人物,王勁,2010年加入百度,先後創辦了百度研究院、百度無人駕駛汽車事業部等。經過王勁和團隊不懈努力,2015年12月百度自動駕駛汽車成功通過路測。

從王勁的“離職發言”中,他表露出Google、Uber是百度無人車勁敵之意,卻也自信地認為百度的技術能排前三。

王勁也曾表示,百度無人車“三年量產,五年商用”。可是,無人車能夠承擔“竟品優勢的產品”嗎?另外,時間來得及嗎?

王勁來百度7年了,無人車以後的“三年KPI計劃”、“五年KPI計劃”就算按預期完成,現在“掉隊”的百度能等得起嗎?

在2017年3月27日,王勁宣佈“下野”,百度給出的原因是“王勁因為個人和家庭原因,不再擔任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

當然,官方說辭一向是真偽難辯,而業界更願意把王勁的離職和陸奇的加盟聯繫起來。後者的入職實在牽扯麵太廣,甚至連世界級牛人吳恩達都“裝”了進去。

5、技術沒有上限,但產品急需要上線

五次“離職”事件,五位高管中,最有爭議的就是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其實,他的離職原因最好理解。

吳恩達是全球公認的人工智能“四大金剛”之一,他於2014年加入百度,職位是“首席科學家”。他也是繼張亞勤之後,百度引進的第二位世界級科學家。因此,吳恩達享受的是和時任百度總裁張亞勤同樣的待遇——工作直接向李彥宏彙報。

一切在2017年1月發生改變,陸奇空降百度身兼總裁(張亞勤之前卸任總裁)和COO兩職,不僅負責銷售、運營,還負責產品和技術。另外,之前那些向李彥宏彙報工作的各事業部的“封疆大吏”,直接向陸奇彙報。

按照權利譜系推論,吳恩達的摺子原來可以直達天庭,現在他和老闆之間突然多了一個總理事務大臣,這是否說明,在老闆的關係結構圖裡,他從核心滑向邊緣?

說起人工智能的產品和技術,陸奇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學院派”的吳恩達接駁的話,技術理論建設和“落地實幹”恐怕真的會“存在理念偏差”。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2017年3月22日,吳恩達宣佈離開百度。

吳恩達走後,百度1300人的人工智能實力團隊,當下最需要的就是脫離“學院”,投入“實幹”。吳恩達培訓課已經結束,下面就是陸奇KPI說話時間了。

當然,陸奇也是華人科技人才“翹楚”了,其本身技術和能力都是當世一流,從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空降”到百度,李彥宏倚重的就是他當COO的“執行”力。很久以前,李彥宏就承認自己最缺的是一個合格的COO。

陸奇“空降”是為了“起飛”

以上“辭職”事件因為發生在百度身上,好像覺得每一件都“意義非凡”,其實這種狀況生活中很常見。

老闆要炒魷魚時,通常會說:“你不用跟我擺資歷、擺獎狀、談業務能力,我已經付給你高薪了,沒有虧待你。可現在對手搶生意搶到咱們門口了,我就問你一句,你的業績呢?”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戰略規劃、公司未來,都不是職業經理人應該插手的,BOSS指明瞭方向,職業經理人完成KPI才是天職,否則提頭來見。現代化企業管理中,出於商業戰略和危機感,拋開資歷、功勞、苦勞的觀念,清理一批“KPI不達標的職業經理人”確保企業更高几率活下去,這種務實不務虛,從企業來說,應該是高性價比決策,不應該受到詬病。

為了讓人工智能儘快落地變現,李彥宏重磅推出陸奇,一個位居百度總裁兼COO的頂級職業經理人。

陸奇2月16日已經接手百度人工智能項目“度祕”,工作目標就是加速人工智能佈局,快速推進產品化和市場化。

陸奇能夠在大微軟裡身居高位,說明有過人的本領,絕非善茬,而這也是李彥宏青睞他之處,賦予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抓運營,抓營收,考核KPI,就是要承擔向員工“索要”KPI的“咽喉”和“執鞭者”。

為了保證“陸奇路線”的貫徹實施,百度不僅各個事業部最高領導直接向陸奇彙報,甚至李彥宏自己也“退居二線”。看來,這次李彥宏鐵了心要甩出“王炸”。

為什麼李彥宏這麼看重人工智能和陸奇?

沒押中移動互聯網,不能再錯過人工智能

百度的商戰策略絕不是去年才開始改革,在此之前百度就一直在做著不同的嘗試和自我超越。

2011年百度憑藉460億美元市值一舉超過了騰訊,穩穩地成為中國當時的互聯網霸主

可是2011年之後,阿里的電商、騰訊的社交突飛猛進發展,百度連“模仿”都來不及。

這些年,百度也做過很多產品,百度直達號、百度金融、百度衛士、百度殺毒等等,當我們為手機安裝軟件的時候,QQ、微信、淘寶、支付寶、京東已經成了“標配”,百度產品難成黑馬。

不得不說,PC端時代的“霸主”,真的趕不上移動端的奔跑速度了,而且傳統的搜索引擎產品又被360、谷歌蠶食、撕咬。

傳統的競價排名業務受挫;一直想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業務一直沒能如願;力推的O2O市場不待見、負責人落馬;無人車“遙不可待”……

百度已經顯現出“掉隊”的症狀,迫切需要祭出一個拳頭產品爭打天下,現在自己最能拿得出手的“拳頭”,就是人工智能。

在4月2號的“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倒是大方地承認,騰訊在人工智能上不如百度。

陸奇“隆中對”,李彥宏“百度城託孤”

人工智能的方向定下來之後,已經有張亞勤,再有吳恩達,為什麼還要陸奇?

這可能從李彥宏的原話中窺得一斑:我覺得以陸奇的能力完全可以承擔百度所有業務的管理、運營,這一點我非常有信心。

對於陸奇加入百度,理由也很充分。

一是李彥宏以國士待之,自己也將以國士報之;

二是百度的“人工智能業務”與自己才能最為匹配,個人價值能夠發揮到極致。

百度高管接連離職,真相或許不是他們所說

李彥宏將事業部“統領”的“生殺大權”交給了陸奇時是這麼說的:“基本所有業務都放在陸奇那兒了,未來我可能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公司的戰略、公司文化的塑造,以及對人才的培養、吸引……”

可以看得出,李彥宏從產品前線逐步退居幕後,開始信賴“軍師”的力量。也看得出他對“重登皇位”的渴望。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數據上,百度從BAT中掉隊了,但是“大哥又豈肯輕易老去”

李彥宏正在冒最後的風險,去賭“我的命運我作主”。

對於李彥宏來說,能幫的就這麼多,對陸奇來說,火力網已經廓清,接下來就要看他能否當好“在世孔明”。

最後再說一句:張亞勤的未來動向,值得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