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贏下舉辦權,中國足球將以亞洲盃為發展跳板

北京時間6月4日,中國足球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亞足聯正式公佈了2023年亞洲盃的舉辦國:中國。

由於此前申辦競爭對手都已退出,中國拿下舉辦權毫無懸念。對於國足來說,這也意味著球隊將自動以東道主身份入圍決賽圈,繼2004年後再度享受主場作戰的待遇。

上一次在中國舉行的亞洲盃上,國足獲得亞軍,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此番又成為東道主,球迷無疑都希望國足能夠再次拿出良好表現。

而在如願贏得亞洲盃舉辦權後,中國足協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申辦世界盃。

毫無懸念贏下舉辦權,中國足球將以亞洲盃為發展跳板

對手紛紛退出,無懸念“中標”

事實上,在2019年亞洲盃的申辦國家名單中,中國就曾榜上有名。但在2013年9月,中國足協宣佈退出競爭。

當時之所以退出,是因為無法在規定的截止日期之前提交相應的材料。不過在那次遺憾退出後,中國足協很快就開始著手了申辦2023年亞洲盃的準備工作。

早在2015年年底,中國足協就發佈了關於承辦2023年亞洲盃的意見徵求函,隨後協會開始按部就班地準備申辦相關文件並遞交給亞足聯。

在申辦過程中,競爭對手泰國、印尼先後退出,申辦的國家只剩下中國和韓國,到了今年5月15日,韓國足協又官方宣佈,為了專注申辦女足世界盃,將撤回申辦2023年亞洲盃申請。

如此一來,中國成為了唯一的候選者,2023年亞洲盃的舉辦國也就此提前出爐。

而相比申辦2019年亞洲盃時共有8個國家參與的激烈競爭,本次中國獲得亞洲盃承辦權,可謂是相當“輕鬆”。

這樣,國足將第二次迎來在本土進行的亞洲盃。此前在2004年中國曾舉辦過亞洲盃,最終國足決賽憾負日本獲得亞軍,創造了隊史最好成績。

在那之後,國足已經連續四屆亞洲盃未能打入四強。其中2019年和2015年都是止步八強,2011年和2007年甚至小組賽都未能出線。

2023年在主場作戰,對於國足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不過能否重現殺入決賽的佳績,還難下定論。

“2004年中國足球隊還有2002年世界盃之後的一股勁,還有一些世界盃球員。但現在的隊伍就(差一些)。”中國足協執委汪大昭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分析道。

“近兩年,中國各年齡段國家隊在國內舉行的如中國杯等邀請賽上的表現都不太好。”想要在本土亞洲盃獲得好成績,難度會比15年前相對更大一些。

毫無懸念贏下舉辦權,中國足球將以亞洲盃為發展跳板

承辦亞洲盃推動足球發展

無論在硬件設施還是配套服務方面,中國都完全有能力舉辦一屆圓滿的亞洲盃,這也是中國能夠毫無懸念摘下舉辦權的原因之一。

而中國拿到2023年亞洲盃舉辦權,對於中國球迷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首先就是觀賽的方便程度,有球迷坦言,“家門口看球最起碼是黃金時間。”不用熬夜看球不說,廣大球迷也能有機會去現場給國足吶喊助威。

而據《北京晚報》等透露,國內各地對於承辦亞洲盃比賽的熱情也非常高漲,共有約20座城市提出承辦,中國足協經過統籌考慮,申報了12座城市作為備選比賽地,分別是:北京、天津、廣州、南京、西安、武漢、成都、青島、瀋陽、長沙、寧波和洛陽。

不過由於目前計劃的賽區數只有8個,因此在這些城市中,還有城市會被“淘汰”。

舉辦亞洲盃的好處,不光在於給國足提供一個東道主的身份,還在於更多方面的促進和推動。

新華社撰文分析稱,申辦亞洲盃“不僅能夠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更能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人民的凝聚力和滿足感,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

而在最初剛提出申辦意向之時,中國足協競賽部部長戚軍也曾表示,“男足亞洲盃是亞洲足球最高級別的賽事,在國內很有影響力。”

“若申辦成功,將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大環境、國家對足球的重視和足球項目未來的整體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承辦亞洲盃還能促進城市足球基礎、足球氛圍的提高。”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其實除了申辦亞洲盃等賽事之外,中國足協內部還有提議申辦例如世青賽這樣的高水平國際青年賽事。

至今為止,中國還未承辦過世青賽,國青也已經連續7屆無緣世青賽。不過在申辦優先級上,世青賽的優先級並沒有亞洲盃這樣的一線隊賽事高。

毫無懸念贏下舉辦權,中國足球將以亞洲盃為發展跳板

將成為申辦世界盃“前哨”?

在拿下亞洲盃舉辦權之後,中國足協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衝擊世界盃的主辦權。

2017年,就有媒體傳出中國足協要申辦2030年世界盃消息,隨即遭到中國足協新聞辦闢謠,“目前協會並未提出申辦具體哪一屆世界盃”。

但從闢謠聲明的字裡行間,仍然透露出中國足協未來申辦世界盃的意向,只是還未確定具體時間。今年4月的亞足聯第29屆大會上,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明確表示,“對於中國來說,亞洲盃和世界盃是我們的夢想,中國足協希望在未來舉辦亞洲盃和世界盃,我們正在為此制定計劃。”

事實上,早在2015年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把申辦世界盃列為了中國足球的遠期目標之一。對於國足來說,成為世界盃東道主也是進入世界盃決賽圈的“捷徑”。

此外,無論在經濟收益、社會影響力、還是對足球熱度的推動力上,世界盃都比亞洲盃高出一個檔次,如果世界盃真能落戶中國,對於中國足球也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汪大昭對澎湃新聞記者坦言,如今申辦世界盃的國際重大賽事,除了比賽本身之外,更多還會考慮到諸如經濟、旅遊產業等周邊領域的效果。

世界盃這樣的高關注度賽事,無疑能帶來更多的連帶效益。而對於國足來說,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提升實力,以求能早日“匹配”世界盃的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