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陰謀家,一個比一個厲害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成功的陰謀家,其中這三位最成功,既能安邦定國,有能獨善其身,自保而能成事。令人歎服!

姚廣孝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選,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主持慶壽寺,成為朱棣的主要謀士。朱棣靖難第三年,姚廣孝留守北平,建議朱棣輕騎挺進,徑取南京,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登基稱帝。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且最終獲勝,歷史上絕無僅有。成祖繼位後,姚廣孝擔任僧錄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師,被稱為“黑衣宰相”。負責遷都事宜,一手規劃今日北京城佈局。而後在解縉編書失敗後又擔任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的最高編撰官, 尤其是《永樂大典》,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歷史上的最大貢獻。 少師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漸成頹勢之際,又擔起護教(佛教)之責,整理了反排佛的《道餘錄》,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樂十六年(1418年),病逝慶壽寺,追贈榮國公,諡號恭靖。皇帝親自撰寫神道碑銘,並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廟,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在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明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鬥爭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條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感到莫測高深。他實在是一位神祕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腥風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不可勝數。這也不足為奇。但能夠將超凡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積極用世、竭精殫智的謀臣集於一身者,卻極為少見。而姚廣孝就是這樣一位神祕的和尚軍師,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謀略家。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陰謀家,一個比一個厲害

怪傑出世

姚廣孝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由於姚家祖輩事佛,父母決定讓他出家為僧,謀口飯吃。

姚廣孝出家後,卻從師於一個叫席應真的道士,向他學習“陰陽術數之學”,同時還讀書工詩,研究兵法。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諸家之學,成了當時頗有名氣的高僧。

吳中富庶,也是人才薈萃之地。姚廣孝有四個好友,分別叫高啟、楊基、張羽、徐賁,這四人自比於唐初四傑。其中的徐賁,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這些人勸姚廣孝棄佛歸儒,姚廣孝婉言謝絕了。大約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潛心內外典籍的學習,開始了佛、儒兩家的對比與選擇。在學佛訪友和詩文來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

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叩缽吟詩,高談闊論,確實不像個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個胸懷大志的書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劉秉忠的路子,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

洪武八年(1375年),姚廣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師天界寺。這一次他雖未得官,但這次赴京使他進一步交結了官宦和高僧,並增強了成就事業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廣孝回到蘇州西山海雲院,在那裡住了四年,過著“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遊,次年“揚帆於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舉薦下,他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選高僧進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謀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選拔天下的有道高僧來侍奉諸王,為諸王誦經薦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當時正應詔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稱他為“泐秀才”。在他的舉薦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見了姚廣孝。兩人一交談,竟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朱棣請姚廣孝出山相助,姚廣孝毫不猶豫,欣然應允。姚廣孝就跟隨燕王北上,來到了北平。為了遮人耳目,朱棣讓他住持慶壽寺。兩人從此頻繁往來,經常祕密私談,至於談論什麼,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儲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喪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下,朱元璋立年僅十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指定了未來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消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實踐證明,姚廣孝的建議在當時的確是明智之舉。因為如果朱棣強行過江,不僅有違朱元璋的“遺詔”,鬧不好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號為建文。他上臺之後,採納了大臣齊秦和黃子澄的意見,大肆清除諸王,朱棣的處境十分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姚廣孝立即密勸朱棣起兵奪取政權,但朱棣一直顧慮重重,下不了決心。為了進一步堅定燕王起兵的決心,姚廣孝煞費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斷地誘導,並對當時形勢作了精闢的分析,朱棣終於被說動了。

靖難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等人的鼓動下,決意奪取皇位,與侄子建文帝決一雌雄。姚廣孝作為燕王的主要輔佐和謀士,不但以自己的謀略使燕王最後下了決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細緻的準備,其中的練兵和鑄造兵器尤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軍一路破關拔城,來勢凶猛,舉國震動。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為徵虜大將軍,率三十萬大軍討伐。燕王在姚廣孝的輔佐下,採取兩面夾擊的戰術,大破耿柄文的大軍。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進入京師,終於奪取了明朝的政權,當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號為永樂。

不脫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後,姚廣孝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寵信,馬上被授予僧錄司左善世。永樂二年(1404)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了他的姓,賜名為廣孝。太子少師是當時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個實職,由此可見朱棣對他是極為重用的。

永樂二年六月,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一種特殊的榮譽。離別故鄉二十餘年後,他終於衣錦還鄉了。但是,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姚廣孝帶著複雜的感情,將父母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姚廣孝晚年最有成效的工作是先後主持了《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兩部大書的編修。原來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解縉並沒有理解皇帝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成祖對這部書不太滿意。命姚廣孝等人重修。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

姚廣孝八十四歲時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於慶壽寺。成祖多次親往看視,賜予金唾壺。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他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並停止視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於京西盧溝河畔。三十日,鎮遠侯顧興祖奉旨祭靈,並宣讀了明成祖朱棣親自撰寫的祭文。

姚廣孝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做了最有效的保護。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態度,自己對權勢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沒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對姚廣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廣孝的權勢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終。

姚廣孝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在成為達官貴人之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大肆斂財。相反地,他保持了一個和尚的本色,視金錢如糞土,永遠不蓄錢財。他曾因公幹到家鄉長洲,把朝廷所賜的金帛和財物都分給了宗族鄉人,自己不留積蓄,這與歷來巧取豪奪、搜刮民財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世人議論廣孝,常以異僧詆譭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勸導且幫助燕王奪太祖嫡孫之位,既違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禮。然而觀其終究不改僧相之舉,則不能單以純粹之功利心定論。

陳平

陳平屢出奇計,救主危難,立下汗馬功勞。他的計策神鬼莫測,讓人匪夷所思,但總能解決疑難問題,改變不利局面。他機智過人,歷經風險,而能遊刃有餘,總能化險為夷,雖伴君如伴虎,而終得善終,實屬難得。

一、屢出奇計,救主危難

陳平出身貧寒,家裡只有三十畝地,在人少地多的秦代,以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推算,也就只能勉強混個溫飽。又因父母早亡,陳平從小跟著哥嫂。哥哥埋頭苦幹,盡心撫養陳平,供他讀書上學、求師訪友。陳平也不負哥哥期望。酷愛讀書,專心研讀道家學說,探求治世之術。又拜師訪友,遊學四方,立志要做天下大事。

一次,陳平在裡(基層組織)中主持祭祀,祭祀完畢分祭肉的時候非常公平。鄉親父老紛紛讚揚他說:“陳家的孩子主持祭祀分肉,做得真好!”陳平卻悵然地長嘆一聲說:“假如讓我陳平主持天下大事的話,也會像分肉這樣公道。”

後來,在秦末的動亂中,陳平積極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明主,在跟隨了魏王咎和項羽各一段時間後,轉投劉邦,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每當劉邦遇到危機和關鍵時刻,陳平都會獻上一計。劉邦採用後的結果是:危機解除和難關度過,而計策本身又常常出人意料。

公元前204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榮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快一年了,而且斷絕了漢軍外援和糧草供應。劉邦迫不得已向項羽求和。而項羽不允,繼續加緊圍困,必欲置劉邦於死地而後快。劉邦憂心仲忡,陳平趁機獻上了離間計:“我想現在能使楚軍混亂的人,就是項羽最信任和倚重的亞父范增、大將鍾離昧、龍且、周殷等人了。如果大王能捨得拿出幾萬兩金,就可以施展反間計,離間其君臣,使楚軍上下猜疑。項羽本來就愛猜忌聽信讒言,必然會引起楚軍的內江而相互殘殺。那時,我軍乘機反攻,勢必破楚。”劉邦知道如果沒有了命,再多的金也沒有用。於是拿出了四萬兩金,交給陳平施展離間計。果然很快就見到了效果,范增被迫辭職,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大將周殷叛降了劉邦,鍾離昧等被項羽疏遠。接著,陳平又獻上“李代桃僵”之計,假稱漢王投降,讓將軍紀信冒充劉邦,帶領兩千多名由女子化妝的漢軍,出東城投降,而劉邦和陳平等乘西城空虛的時刻,開城門逃向蕭何鎮守的關中根據地,一舉逃出了項羽的包圍。

公元前203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出奇兵攻擊項羽控制的齊國。韓信佔領齊國後,野心膨脹,派人向劉邦彙報,並提出由自己代理齊王。而此時,劉邦統帥的漢軍正和項羽的楚軍主力打得是難解難分、不分高下,形成了膠著狀態。劉邦一聽就火了,於是當著使者的面,張嘴就罵:“我久困於此,天天盼望你韓信前來協助我,你卻想自立為代理王!”陳平當時就站在劉邦的側旁,一聽不好,也不顧君臣之禮了,用腳就向几案下劉邦的腳踢去。劉邦一疼,連忙住口,回頭一看,原來是張良和陳平各踢了他一腳,還不斷向他“擠眉弄眼”。劉邦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心想:韓信文武全才,手握重兵,遠在齊國,我劉邦根本無力阻止他稱王。韓信現在舉足輕重,如果因此而與項羽聯手,我劉邦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也算劉邦聰明,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王,就要做個真王,做假王算怎麼回事!”於是封韓信為齊王,穩住了韓信的齊軍。

不久,楚、漢言和,雙方以鴻溝為界,這就是“楚河漢界”的由來。項羽率軍向東撤退。陳平發現項羽軍隊糧食奇缺、士氣低落,已成強弩之末。於是立即向劉邦獻上一計:乘勝之計。這時張良又和陳平不謀而合,也來勸劉邦乘勝追擊。劉邦以和約墨跡未乾不能失信於天下為由,提出質疑。兩人為劉邦剖陳厲害,勸劉邦不可放虎歸山。劉邦猛醒,立即出兵尾追項羽。到公元前202年,劉邦會同韓信、彭越等各路聯軍把項羽合圍在墳下(安徽靈璧南),“十面埋伏”,徹底擊潰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於烏江岸邊(安徽和縣東北)。

後來,劉邦當上了皇帝,率軍攻打匈奴,被圍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真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形勢危殆,陳平獻上二計:反美人計、行賄計,又使劉邦死裡逃生。陳平也因此而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超過了所有的漢初功臣。

二、機智過人,化險為夷

陳平從項羽那裡逃出來後,到了一個渡口要過河,船伕看到陳平穿了一身新衣服,腰上還佩帶著一把寶劍,便認為這是隻“肥羊”,以為陳平身上有不少金銀,就想趁船到河中游的時候把陳平弄死。陳平看出不好,於是藉口天氣熱,把身上的衣服全脫了,讓船伕看了個明白,自己並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於是就順利過了河,投奔了劉邦。

劉邦臨死前,命令陳平和周勃到鎮壓叛亂的前線,捕殺大將樊噲。這樊噲既是劉邦的故交,也是他的連襟,也就是呂后的妹夫。陳平知道君命難違,可又知道劉邦和呂后的為人,怕有反覆。於是和周勃商量,只是設計把樊噲關進囚車,並不馬上就動手殺掉,而是親自押解回京城長安,聽候處理。果然,就在這期間,劉邦病死,朝廷大權由呂后掌握。聽到消息,陳平知道形勢險惡。幸好沒有殺樊噲,還可以向呂后辯白清楚,免遭暗算。為怕夜長夢多,陳平讓囚車照常行進,自己則策馬疾奔,趕回長安。

回到長安後,他裝出悲痛欲絕的樣子,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在劉邦的靈樞前,放聲悲號,且哭且訴,使在場的人都倍受感動。其實陳平是擔心自己的命運,在演戲,陳平說了許多,但最主要的是要告訴在場的呂后:先帝命我捕殺樊噲,我沒敢輕易下手,現在已經將他押解回京。呂后當然知道陳平是在演戲,但一聽樊噲沒有死,也就放心了。聽陳平的一番表白,見陳平滿面涕淚橫流,又知道陳平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也就打消了懲處他的心思,任命他為郎中令,並負責教育、輔佐新皇帝漢惠帝。

在呂后專權的時期,陳平被任命為左丞相,但他怕遭猜忌,於是政務上事事附和,生活上尋歡作樂,以期自保。後來,呂后死,陳平和太尉周勃聯手,誅殺了呂氏諸王,迎立漢文帝,繼續輔佐漢文帝。公元前178年,陳平病死家中,終得善終。

陳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智士謀臣。雖位居丞相,依然是謀士風采。陳平的計策雖然不能說是堂堂正正,甚至有些“雞鳴狗盜”的味道,他自己就曾說:“我多用陰謀,是道家所禁用的”,但都很實用,能解決棘手的問題,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扭轉局面,又確實令人歎服。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陰謀家,一個比一個厲害

賈詡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初隨李榷,再從張濟、張繡,後歸曹操。

《三國演義》中,賈詡一出場,三五句話就把王司徒費盡心機誅戮的董卓說活了,而且一變為四:李榷、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後逃往陝西,派人給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見)。李榷等沒奈何正準備四散逃生時,賈詡發話了:“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不若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事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於是有了犯長安這回書和其後的天下大亂。

後來,賈詡因和李榷政見不同,離開李榷,跟從張濟、張繡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萬大軍征討張繡。賈詡力勸張繡降操,並自往見操。曹操與賈詡一番交談過後,十分器重,“欲用為謀士”(曹操有眼光。凡他遇見的人才,必傾心網羅,置諸翼下。),被賈詡推卻。後曹操因勾搭張濟亡妻、張繡之嬸鄒氏,致長子曹昂、拉皮條的侄子曹安民、虎將典韋皆喪於張繡、賈詡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報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興兵征討張繡。在賈詡的謀劃下,張繡結連劉表再次擊敗曹操。在回答張繡問話時賈詡的一番言談充分展示了他的識見、智慧:“繡以精兵追退軍,而公曰必敗;退以敗卒擊勝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驗也?”詡曰:“此易知耳。將軍雖善用兵,非曹公敵也。軍雖新退,曹公必自斷後;追兵雖精,將既不敵,彼士亦銳,故知必敗。曹公攻將軍無失策,力未盡而退,必國內有故;已破將軍,必輕軍速進,縱留諸將斷後,諸將雖勇,亦非將軍敵,故雖用敗兵而戰必勝也。”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陰謀家,一個比一個厲害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紹、曹操相拒於官渡。袁紹寄書給賈詡,欲招納張繡。當時袁紹強而曹操弱,張繡又與曹操有仇,便欲歸降袁紹。賈詡極力阻止,並說“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願將軍無疑!”再次顯示了非凡的戰略眼光。

《三國演義》中,郭嘉為曹操上的“十勝十負”書極負盛名,今人皆以為它堅定了曹操擊敗袁紹的信心。其實堅定曹操信心的還有賈詡:“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有此四勝而半年不定者,但顧萬全故也。必決其機,須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擊潰袁紹、統一北方後志得意滿、挾破荊州、敗劉備之威勢的曹操,陳兵百萬,準備東擊孫權。其時郭嘉已亡,曹營眾謀士沒一個有賈詡清醒。他勸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士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頭腦發熱的曹操聽不進去,終招致赤壁大敗。

之後,曾被韓遂、馬超打得割須棄袍的曹操靠賈詡的離間計得以分化、擊敗韓、馬,有名的“抹書間韓遂”其實是賈詡的計謀。

賈詡的才幹,不僅得到曹操的賞識、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與弟曹植的太子之爭中亦時時借重賈詡。曹丕曾問計賈詡,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賈詡告訴他:“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後來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徵詢賈詡,機智的賈詡一句話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賈詡一生智計非凡。縱觀曹操帳下謀士,實無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賜死、荀攸鬱憤而終、徐庶一言不發、程昱、滿寵不可相提並論。賈詡獨得善終與他明識時務、低調做人、不事張揚的做人原則有關。《三國志》對其為人處事有中肯的抨價:“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嫌,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此外,賈詡可說是三國謀士中最無私心、最講職業道德之人:從李榷時,幾句話弄得天下大亂;跟著張繡,打得曹操大敗虧輸;歸曹操後,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陳壽說他“通達權變,算無遺策”誠非虛言。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三個陰謀家,一個比一個厲害

相關推薦

推薦中...